日本大黃蜂屠殺歐洲小蜜蜂享用美味幼蟲(組圖)

2021-01-08 搜狐網
 戰鬥前奏:一隻瘦小的歐洲蜜蜂在蜂房門階上正面遭遇一隻日本大黃蜂,一場殊死之戰就這樣拉開帷幕。 屠殺一瞥:數千隻小蜜蜂橫屍蜂房下的地面上,場面慘不忍睹。幾隻大黃蜂在蜂房入口處盤旋,想到蜂巢進食。 

物競天擇:一隻大黃蜂從蜂巢拖出一個幼蟲,吃了它,然後將其變成一個粘糊糊的肉團,這就是它們後代的食物了。 分享食物:大屠殺後,兩隻筋疲力盡、體溫過高的大黃蜂為恢復體力,分享口中液體。

  近日,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公布了一部難得一見的紀錄片,講述的是發生在蜜蜂間的一場殘酷大戰。戰場上,成千上萬的小蜜蜂慘死,數以百計地躺著垂死掙扎,無力保護它們的孩子。

  這些令人震驚的場面發生在30隻日本大黃蜂同3萬隻歐洲小蜜蜂間一場慘不忍睹的戰鬥中。美國知名雜誌《國家地理》名為《地獄使者:大黃蜂》的紀錄片顯示,大黃蜂向小蜜蜂蜂巢發起全面進攻,目的是吃掉對方幼蟲。歐洲小蜜蜂可能不是在日本大黃蜂的生存環境中長大的,所以沒有防禦意識,才發生這場大規模屠殺。遭遇進攻後,它們一敗塗地。

  有人認為,大黃蜂是隨一些盆栽植物進入法國的,2004年襲擊了歐洲。大黃蜂的拉丁名字叫墨胸胡蜂,體型大,攻擊力強。在亞洲,小蜜蜂會圍住入侵者,拍打翅膀,使它們體溫過高而死。

  但歐洲小蜜蜂根本沒有時間形成一個有效的防禦策略。大黃蜂來勢洶洶,在蜂箱前就展開瘋狂進攻。它們逐個擊破,除去小蜜蜂的翅膀和腳,最後把這些「肉丸」帶回它們自己的蜂巢,給孩子們享用。成年大黃蜂把獵物的肉嚼成粘稠液體,以便帶回去餵給幼崽吃。

  但它們突然加快屠殺進程,發出禁止往返飛行的化學信息。日本大黃蜂集中全力進行屠殺,歐洲小蜜蜂的毒刺並沒有對它們構成多大威脅。一會兒功夫,40隻小蜜蜂就命喪黃泉。戰鬥結束後,大黃蜂為補充能量交換嘴中液體。它們未遇對手,毫不費力地進入蜂巢,貪婪地吃掉營養多汁的蜜蜂幼蟲。

  日本大黃蜂是歐洲小蜜蜂體型的4倍,其毒刺好比熱釘。它們能飛60英裡(約合96公裡),最高時速可達25英裡(約合40公裡)。英國養蜂人協會的蒂姆-洛維特說:「大黃蜂是一種令人討厭的小動物。」

  它們的毒刺使人有劇痛感,如果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受害人就很可能有生命危險。大黃蜂肆無忌憚地殺戮還會造成更為嚴重的後果,就是導致蜜蜂數量大幅下降。(孝文)

  作者:孝文 (來源:人民網)

相關焦點

  • 科學網—日本大黃蜂屠殺歐洲小蜜蜂 享用美味幼蟲
    戰鬥前奏:一隻瘦小的歐洲蜜蜂在蜂房門階上正面遭遇一隻日本大黃蜂,一場殊死之戰就這樣拉開帷幕。戰場上,成千上萬的小蜜蜂慘死,數以百計地躺著垂死掙扎,無力保護它們的孩子。 這些令人震驚的場面發生在30隻日本大黃蜂同3萬隻歐洲小蜜蜂間一場慘不忍睹的戰鬥中。美國知名雜誌《國家地理》名為《地獄使者:大黃蜂》的紀錄片顯示,大黃蜂向小蜜蜂蜂巢發起全面進攻,目的是吃掉對方幼蟲。歐洲小蜜蜂可能不是在日本大黃蜂的生存環境中長大的,所以沒有防禦意識,才發生這場大規模屠殺。
  • ...一場蜂史上最無情的屠殺:30隻日本大黃蜂 vs 30000隻歐洲小蜜蜂...
    戰場上,成千上萬的小蜜蜂慘死,數以百計地躺著垂死掙扎,無力保護它們的孩子。這些令人震驚的場面發生在30隻日本大黃蜂同3萬隻歐洲小蜜蜂間一場慘不忍睹的戰鬥中。美國知名雜誌《國家地理》名為《地獄使者:大黃蜂》的紀錄片顯示,大黃蜂向小蜜蜂蜂巢發起全面進攻,目的是吃掉對方幼蟲。歐洲小蜜蜂可能不是在日本大黃蜂的生存環境中長大的,所以沒有防禦意識,才發生這場大規模屠殺。遭遇進攻後,它們一敗塗地。
  • 大黃蜂日益增多,英國人很苦惱,而亞洲吃貨卻視為美味佳餚
    據英國《每日星報》8月7日報導,一種來自亞洲的致命大黃蜂日益增多,目前正困擾著英國各地的民眾。據考證,這種大黃蜂應該是2004年無意中從亞洲傳入法國南部的。從那以後,這些胡蜂就像燎原之火一樣蔓延開來,導致歐洲很多國家的當地蜂種大量死亡。十幾年來,這種亞洲大黃蜂一直困擾著歐洲大陸,如今終於蔓延到了英國本土。為了消滅這種大黃蜂,英國德文郡當地養蜂人還組成了亞洲大黃蜂清剿小組。
  • 「殺手大黃蜂」將為美國加拿大的蜜蜂帶來巨大威脅
    「殺手大黃蜂」的名稱來源於這種巨型昆蟲可以殺死整個蜜蜂群落,同時每年數十人的死亡也與他們有關。亞洲大黃蜂是世界上最大、最殘忍的大黃蜂,它像是一隻裝了翅膀,渾身布滿裝甲的五號電池,並且帶有巨大的毒刺,喜歡將蜜蜂的頭咬下來,也會叮人。但是通常來講,它不會主動攻擊人類,除非它們的巢受到威脅。
  • 喜馬拉雅虎頭蜂「屠殺」小蜂蜜場面慘烈
    喜馬拉雅虎頭蜂「屠殺」小蜂蜜場面慘烈
  • 北美首現亞洲大黃蜂,可1分鐘內毒死老鼠,30隻屠盡3萬隻蜜蜂!
    據外媒日前報導,美國華盛頓州發現一種侵略性巨大、號稱「殺人蜂」的亞洲大黃蜂入侵,由於它們能危害人畜,尤其會攻擊獵食當地常見的歐洲蜜蜂
  • 北美首現亞洲大黃蜂,可1分鐘內毒死老鼠,30隻屠盡3萬隻蜜蜂!
    據外媒日前報導,美國華盛頓州發現一種侵略性巨大、號稱「殺人蜂」的亞洲大黃蜂入侵,由於它們能危害人畜,尤其會攻擊獵食當地常見的歐洲蜜蜂,引發了眾多養蜂人的恐慌。  亞洲大黃蜂(Vespa mandarinia),即大虎頭蜂,在我國被稱為「中華大虎頭蜂」,江湖稱「金環大魔王」(俗稱大馬蜂),屬於膜翅目胡蜂科物種,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胡蜂、世界五大毒蜂之一。ps:這種胡蜂在日本被稱為日本大黃蜂,和我國的大虎頭蜂屬於一個物種的不同亞種。
  • 兇狠的大黃蜂是蜜蜂的天敵,而蜜蜂卻用物理學奇招反制
    日本京都產業大的黃蜂研究員高橋俊一說,大黃蜂被稱為「殺人蜂」,因為它們像毒蛇一樣有毒,被亞洲大黃蜂反覆叮咬會致命。據報導,僅在日本,平均每年就有50人死於大黃蜂的叮咬,2013年,亞洲大黃蜂的數量異常之高,僅在中國陝西省就造成42人死亡。受害者稱感覺像熱金屬刺穿皮膚。但像大多數生物一樣,亞洲大黃蜂通常不會攻擊人類或動物,除非它們覺得自己的巢受到威脅。
  • 美科學家警告:「殺人大黃蜂」即將進入季節性「屠殺階段」
    據外媒BGR報導,亞洲大黃蜂即將開始「屠殺」美國各地的本土蜜蜂。今年早些時候科學家觀察到所謂的「殺人大黃蜂」入侵美國,但這種昆蟲即將進入季節性階段,它們會捕殺小蜜蜂。「殺人大黃蜂」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入侵物種,因為它們有破壞本地蜜蜂蜂巢的習慣。
  • 30分鐘可屠盡3萬隻蜜蜂的大黃蜂,被蜜蜂用物理學反制
    日本京都產業大學的黃蜂研究員高橋俊一表示,這種大黃蜂之所以被稱為「殺人蜂」,是因為它們的毒性與毒蛇毒性相當,被亞洲大黃蜂多次蟄傷是致命的。據報導,僅在日本平均每年就有多達50人死於它們的叮咬,而在2013年,亞洲大黃蜂數量異常之多,僅在我國陝西一個省就造成了42人死亡。曾有受害者表示,被蟄的感覺就像熱金屬刺入皮膚。
  • 華盛頓州農業部警告:「殺人大黃蜂」即將開始「屠殺階段」
    但遺憾的是,膠水進入了大黃蜂的翅膀,這意味著大黃蜂無法飛回家。因此,WSDA需要幫助找到這個巢穴,以便在它們過渡到更具侵略性的模式:「屠殺階段」之前殺死剩餘的「殺人大黃蜂」。10月2日,WSDA昆蟲學家Sven-Erik Spichiger告訴《西雅圖時報》,「亞洲大黃蜂這個時候開始進入我們所說的屠殺階段
  • 殺手大黃蜂美國現蹤,斬首蜜蜂引擔憂
    https://www.topicnews.cn外號「殺人大黃蜂」 的食肉昆蟲——亞洲大黃蜂,成群的入侵美加邊界的華盛頓州,對人類和養蜂業造成威脅,美國的農業官員說。亞洲大黃蜂 (Vespa mandarinia) 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黃蜂品種,可達2-1/2英寸(6.35釐米)長,原產於東南亞、中國大陸和臺灣。在2019年12月,華盛頓州農業部收到亞洲大黃蜂第一次出現的報告,而早在 2019年秋天,加拿大卑詩省的兩個地方也發現了亞洲大黃蜂的蹤跡。亞洲大黃蜂會攻擊並摧毀蜜蜂的蜂巢。幾隻黃蜂就能在幾小時內摧毀一個蜂巢。
  • 「殺手大黃蜂」驚現美國,你需要了解這些
    科學家們擔心這些大黃蜂可能會蔓延到整個華盛頓州甚至更遠的地方,對美國的蜜蜂(已經在減少)和人類安全產生威脅。 目前,科學家們尚不清楚這些昆蟲是如何飛來美國的。它們出現後迅速在社交媒體上走紅,這也引起了人們的警惕。這些綽號為「殺人大黃蜂」的昆蟲原產於東亞和日本,因大量捕殺蜂群而臭名昭著。
  • 日本大黃蜂,為何叫殺人蜂?長5cm,幾隻大黃蜂可滅掉整窩蜜蜂
    ,當日本大黃蜂反覆蜇傷人是相當致命的。最慘痛的是七年前,日本大黃蜂數量激增,在陝西省就有42人被蜇傷致死。有人被蜇傷後表示,這種感覺就像燒紅的烙鐵在反覆燙著皮膚,實在令人無法忍受。而美國人為什麼如此懼怕日本大黃蜂,並不是因為殺人蜂的威名,而是日本大黃蜂堪稱「蜜蜂屠夫」,總數超過兩隻,就可以屠盡整窩數以萬計的蜜蜂。簡單的說,有日本大黃蜂在的區域,周圍的蜜蜂都會被斬盡殺絕。
  • 日本大黃蜂,為何叫殺人蜂?長5cm,幾隻大黃蜂可以滅掉整窩蜜蜂
    美國人對待日本大黃蜂的態度其實一點也不為過,因為胡蜂經常被人們稱之為殺人蜂,而日本大黃蜂則是殺人蜂中翹楚,它是世界上的體型最大的胡蜂,任何胡蜂在它面前都顯得綆短汲深。它們的體長可以達到五釐米,體表顏色鮮豔,橙黑兩色相間,仿佛時刻對其他生物說:離我遠點,我非常不好惹!
  • 澳洲大黃蜂怒戰高腳蜘蛛:結局萬沒想到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近日,澳大利亞男子Jeremy Wittber在翻修自家房屋時,意外拍到了一段罕見視頻,一隻澳洲大黃蜂,與一隻體型巨大高腳蜘蛛展開激戰。視頻一開始,這隻大黃蜂率先發起攻擊,瘋狂的用尾刺向高腳蜘蛛進攻。
  • 亞洲大黃蜂首次出現在北美:長達6釐米,一口咬斷蜜蜂頭
    據msn新聞5月4日報導,被一些研究人員稱為「殺人大黃蜂」的亞洲大黃蜂首次在美國被發現。大黃蜂身長1.5到2英寸(2.5釐米到6.6釐米)長,頭部呈橙黃色,腹部有黑色條紋。
  • ...韓國|大黃蜂|looney|美國|華盛頓州|高橋|蜂群|昆蟲|大虎頭蜂
    這些綽號為「殺人大黃蜂」的昆蟲原產於東亞和日本,因大量捕殺蜂群而臭名昭著。大虎頭蜂的大毒刺能釋放出毒液,可以致人死亡:在日本,平均每年有30到50人死於大虎頭蜂的叮咬。2013年,大虎頭蜂數量異常之多,僅在中國一個省就造成42人死亡。人們在接近或打擾蜂房時,最易發生死亡事故。這些昆蟲「非常可怕,因此我非常擔心」,華盛頓州農業部昆蟲學家Chris Looney說道。
  • 害怕大黃蜂?試試水牛糞
    12月10日,一項在線發表於《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的研究指出,為了讓前來獵食的大黃蜂離遠點,蜜蜂會將蜂巢和其他動物的糞便塗抹在一起,而這是蜂類使用工具的一種表現。大黃蜂會捕食很多昆蟲,獵食對象之一包括歐洲蜜蜂。體長4.5釐米的大黃蜂可以用強壯的下顎咬住蜜蜂的頭部,並將其帶回自己的巢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