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鳥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動物之一,它們身體輕盈,不僅有亮麗的羽毛,還有一雙靈活的翅膀,可以克服地心引力,任意在天空中自由飛翔。大自然中,鳥的種類很多,截止21世紀為止,全世界為人所知的鳥類多達9,000多種,在脊椎動物中僅次於魚類。
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鳥類是飛的代名詞,但是總有一些鳥類它們與眾不同,雖然長有翅膀,卻善於在地上行走而不能飛,如世界上最大的鳥——鴕鳥。在紐西蘭還有一種更奇葩的動物,說它是鳥卻沒有鳥的樣子,說它是老鼠卻長有鳥類的嘴和腿,真不知是老鼠出了軌還是鳥類劈了腿?然而,就是這樣的一種動物,居然還是紐西蘭的國鳥,它還有一個奇怪的名字——幾維鳥。
幾維鳥
幾維鳥給人第一印象在於它們看上去並不像鳥,因為它們的身上不是大片大片的羽毛,而是細如髮絲的毛髮,看上去更像是一隻毛茸茸的老鼠。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這種奇怪的鳥類居然是恐龍的後裔,它們的先輩是從馬達加斯加群島漂洋過海飛到紐西蘭的,為了躲避紐西蘭當時巨大的天敵哈斯巨鷹,慢慢進化成了穴居型的鳥類。因為長期在地下生活,它們的翅膀,已經是完全退化了,可以說是沒有翅膀的鳥。
哈斯特巨鷹捕食恐鳥
雖然是另類的鳥,但是它們的鳴叫的聲音卻十分尖銳悅耳,仿佛聽起來特別像叫&34;(幾維),所以被當地土著的毛利族人把它們叫做幾維鳥,這個名字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和獼猴桃(奇異果)的英文是同一個發音,所以它又被稱為奇異鳥。
幾維鳥在鳴叫
在紐西蘭人的生活中,幾維鳥觸目皆是,不僅有些銀行的名字甚至都叫幾維的,而且紐西蘭的兩角與一元的錢幣上一面印的是英國女王伊莉莎白的頭像,另一面便是幾維鳥,可以看出幾維鳥在紐西蘭人眼中的地位。幾維是紐西蘭特有的珍禽,就像我們國寶大熊貓一樣,有著象徵性的意義。
紐西蘭一圓貨幣
幾維鳥和貓頭鷹一樣屬於夜行性鳥類,一般喜歡在在太陽落山後約30分鐘後出洞覓食。主要以昆蟲,蝸牛,蜘蛛,蠕蟲,蚯蚓為主,有時會捕食小蜥蜴和老鼠。它們的視力不是很好,雖然不能像貓頭鷹一樣能在漆黑的夜晚看見獵物,但是它們長長的嘴巴很厲害,不僅長有靈敏的鼻子而且還分布著無數的震動探測器。
幾維鳥用嘴在探測地下的獵物
幾維鳥的鼻孔不象畫眉或者燕子一樣長在鳥喙根部,而是在嘴巴的尖端,當它在地上覓食的時候,會把長長的嘴巴伸進土中,進而可以嗅到或者檢測到地下10cm深處蟲子的味道和聲音,然後用爪子或者嘴巴把它挖出來吃掉。此外,它的嘴巴還有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功能,當它需要短暫休息的時候,嘴巴可以當成第三條腿,如同三角架一樣把身體撐起來,輕鬆而穩定。
褐幾維鳥在休息
幾維鳥因為長期居住在洞穴裡躲避天敵,所以不得不進化出驚人的洞穴挖掘本領,這離不開它那鋼鐵般的兩條腿。它們腿位於身體的後方,短而粗壯,腿強健,肌肉發達,每隻腳的四趾均有十分尖銳的爪尖,可以輕鬆的挖開泥土,爪子的上方還具有強大的跗蹠部,跗蹠的前後緣還具有厚厚的六角形角質鱗片,能夠抵禦植物的劃傷。
鳥爪
它們一般會選擇在樹根的底部挖掘巢穴,因為這裡的土壤相對蓬鬆而且有植物的根莖的保護不容易塌方,一對大斑幾維鳥可能在自己的領地上至少挖上百個洞穴用作避難所,挖成後要經過幾個星期後才可以使用,這樣是為了便於苔蘚和自然植被重新生長出來,進行偽裝。它們通常每天都會更換不同的洞穴,而且白天一般不離開洞穴。
它們通常每天都會更換不同的洞穴,而且白天一般不離開洞穴,除非在危險的情況下,它們才會主動逃出洞穴,強有力的雙腿可以達到20英裡每小時,拼命奔跑的樣子就像一個靈活的小胖子。
幾維鳥奔跑
幾維鳥的繁殖期為每年六月份到次年三月份,幾維鳥的生殖能力不強,一般雌鳥要1年才產一次卵,每次1-2枚。由於幾維鳥是非常穩定的一夫一妻制,所以當雌性幾維鳥在產卵的過程中,雄性幾維鳥會擔任守衛的職責,保護它的妻子和巢穴。
幾維鳥在下蛋
幾維鳥個頭雖然和雞差不多大,但它的蛋比一般的雞蛋大5倍(400-450克)之多,相當於雌鳥自身體重的1/4,甚至達到1/3。當雌鳥懷孕的時候,卵在雌鳥體內的孕育期長達一個月,它的腹部後期會漸漸地被整個蛋所佔據,在產卵前的2~4天會導致無法進食,所以在整個懷孕前期,雌鳥必須提前儲備足夠的脂肪,每天要進食多於平時三倍的食物,用於生產一個營養良好的鳥蛋。
幾維鳥的骨架圖
它們的蛋一般呈白色或者淡綠色,當下完蛋以後雌性的幾維鳥就會去覓食休息恢復身體和體力,辛苦的孵化過程完全由雄鳥負責,時間長達70-80天,所以在紐西蘭,人們會管那些顧家、體貼、負責任的模範丈夫叫做「Kiwi husband」,是不是很有意思?然而,最艱難是雛鳥的成長需要很長時間,要大約4年才能成熟。
科學家掏出幾維鳥的蛋研究
眾所周知,紐西蘭是一個獨立的島國,在過去千萬年均被海洋隔開,遠離亞洲及其他大洲。因此紐西蘭沒有大型的貓科動物,這使得這片與世隔絕的島嶼,一度成為鳥類的天堂,許多獨特的鳥類也得以在此繁衍,尤其是「不會飛的鳥」,更是其他大洲所沒有的。
紐西蘭地圖
幾維鳥一共只有3種,大斑幾維鳥僅分布於紐西蘭南島的西部,小斑幾維鳥則在北島和南島都有分布,褐幾維鳥的分布最廣泛,除了南島、北島外,還見於斯圖爾特島上(斯圖爾特島在南島的最南邊)。
大斑幾維鳥
但自毛利人,歐洲人相繼發現這塊與世隔絕的地方以來,他們帶來的外來物種,如鼠、狗、羊、牛、馬、貓、兔子等,不僅逐漸變成強勢動物,也改變了紐西蘭的生態平衡。然而不知是何原因,貓則成為幾維鳥強有力的殺手,也許幾維鳥的外形太像老鼠了,曾經在當地一晚上就能發現幾十隻被貓咬死的幾維鳥。
被貓殺死的幾維鳥
此外,當時的人們為了治理島上野兔的泛濫,還從外地引進白鼬消滅兔子,令人難以預料的是島上的白鼬直接放棄更難捕抓的兔子,轉而對幾維雛鳥直接構成威脅。再加上人類活動如開墾、建設等,破壞和侵犯原本鳥類的棲息地,導致曾經遍布紐西蘭的幾維鳥,成為眾矢之的。2016年幾維鳥所有種類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貓鼬捕抓雛鳥
結語
所幸,幾維鳥的保護越來越受重視,在斯圖爾特島和少數的森林、國家公園都還可看到它們的蹤跡。另外,紐西蘭政府鑑於貓類(肉食動物)對幾維鳥的威脅最大,已頒布法例,對有幾維鳥出沒地區的家貓實施宵禁,以減低幾維鳥在夜間出動時被貓殺掉。希望這些舉措能夠有效的拯救這一史前物種吧。
最後,大家除了幾維鳥之外,還知道哪些是無翅膀的鳥類呢?歡迎在下方留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