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白海豚帶崽春遊,同為水中大熊貓,它和白鰭豚有什麼不同?

2021-01-09 Recur動物玩具

近日,在廣西欽州三娘灣,接連出現中華白海豚帶崽春遊的罕見畫面。為什麼說罕見,當地從事保護工作的研究人員表示,野生白海豚本身就很難拍到,和幼崽一起出現就更少了,它們屬於瀕危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稱為海上大熊貓。

中華白海豚帶崽春遊

等等,為什麼是個保護動物就要跟大熊貓扯上關係?

你還別說,保護動物裡的"熊貓"都已經可以湊齊海陸空三軍了。

比如鳥中大熊貓有中華秋沙鴨、黑鸛、震旦鴉雀,水裡的大熊貓也很多,除了中華白海豚,還有白鰭豚和江豚等。

白海豚的黑寶寶

同樣被稱作水中大熊貓,白海豚和白鰭豚不僅都屬於鯨類,名字也很像,這可能會讓不少人有點懵,還以為它倆是同一種動物。

其實它們的不同之處挺多的,你知道都有哪些嗎?

生活的地方不一樣:白海豚是生活在海裡的,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白鰭豚則生活在淡水流域,比如長江和它的支流。

白海豚也被稱為海上大熊貓

膚色不同:中華白海豚小時候是黑色的,當它們長大後,會慢慢變白,最後變成淡粉色,這並非色素,而是毛細血管所致。而白鰭豚的身體一生都是青灰色的,只有肚子是白色的。

白中透粉的白海豚和黑色幼崽
成年白海豚擁有粉紅色皮膚

嘴巴不同:中華白海豚的吻部長約20釐米,白鰭豚的吻部要長一些,可達30釐米,除了嘴巴長度不同,它倆嘴巴到額頭的曲線變化也不一樣,白海豚有個明顯的轉角,白鰭豚則比較平滑。

白海豚吻部轉折明顯,背鰭較高

背鰭不同:中華白海豚的背鰭長得比較高,居於背脊中部,它們在海面遊動時很容易被發現,白鰭豚的背鰭相對低矮,且位置靠後,離尾巴比較近。

白鰭豚的背鰭低矮,呈青灰色

眼睛不同:中華白海豚的眼睛比較大,白鰭豚的眼睛要小很多,這主要是因為江河的水質多泥沙,比較渾濁,所以它們的眼睛和視力都退化了。

白鰭豚的眼睛特別小

關於白海豚和白鰭豚的不同之處,你弄懂了嗎?可別再把這兩隻水裡的大熊貓給搞混了哦。

相關焦點

  • 港珠澳大橋背後故事:「水中大熊貓」中華白海豚倒逼方案優化
    而裝配化的高端建設理念背後,則是基於「水中大熊貓」中華白海豚保護等環保因素的考慮。事實上,保護中華白海豚也是港珠澳大橋建設這一世紀工程背後的眾多溫情故事之一。「水中大熊貓」倒逼大橋設計方案優化今年8月,港珠澳大橋通車之橋,央視科教頻道(CCTV-10)《人物》欄目的節目「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 孟凡超」,就講述了港珠澳大橋與中華白海豚之間鮮為人知的故事。當年,在孟凡超帶領設計團隊日夜奮戰之時,一個有關中華白海豚的環保問題被提了出來。
  • 廣東為中華白海豚申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屆時珠江口一帶近1000頭有「美人魚」和「水中大熊貓」之稱的中華白海豚將受到更好的保護,連經過保護區一帶的高速快艇也要為它們減速讓路。廣東白海豚全國最多據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資源環境管理處處長馮吉南介紹,近兩年來,他十多次與動物保護專家和其它人士到珠江口伶仃洋一帶觀察中華白海豚,每次都能看到一群群可愛的白海豚在水面跳躍。
  • 中華白海豚誤入佛山,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一般情況下,白海豚生活在淡水和海水交接海域。很多市民及漁民均以為中華白海豚是一種魚類,其實它們和其他鯨魚及海豚都是哺乳類動物,和人類一樣恆溫,用肺部呼吸、懷胎產子及用乳汁哺育幼兒。剛出生的中華白海豚體呈深灰色,年輕的會呈灰色,至於成年的則呈粉紅色。
  • 中華白海豚
    當地漁民稱這種海豚為「盧亭」、「烏忌白忌」。在廣東俗語中「烏忌白忌」表示壞的預兆。而當時的人們並不會想到,在今天它們成為了香港回歸的吉祥物,並被稱為「海上大熊貓」「海上國寶」,而且還是唯一以「中華」命名的海洋豚類——中華白海豚。
  • 保護「海上大熊貓」中華白海豚
    當地民警與江門中華白海豚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工作人員迅速展開救援,頂著34℃高溫,在淤泥裡守護7小時,最終成功助其返回大海。中華白海豚又稱「印太駝海豚」,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被譽為「海上大熊貓」。目前認為,全球駝海豚屬動物共包含4個物種,分別為大西洋駝海豚、印度洋駝海豚、印太駝海豚以及澳大利亞駝海豚,它們廣泛分布於東大西洋、印度洋、西太平洋沿岸水域。
  • 記者實拍東江疑似「中華白海豚」最新情況
    對於這件事情附近不少市民表示有所耳聞,「它在江水裡翻上來又沉下去,不要傷害它,要好好保護它。」常年在東江打魚的漁民劉伯興奮地告訴記者,最近幾天常在上午6點-8點和下午3點-5點時段看到它不時躍出水面。中華白海豚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水生哺乳動物,有「美人魚」和「水上大熊貓」
  • 「海上大熊貓」中華白海豚,最近又在廈門周邊出現,城區就可見
    中華白海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與白鱀豚、大熊貓、華南虎屬同級別的珍稀瀕危野生保護動物,有著「海上大熊貓」之稱。白海豚(海洋鯨豚拍攝)白海豚並不是魚類,它們和其他鯨魚及海豚都是哺乳類動物。雖然名為「白海豚」,然而剛出生的中華白海豚體呈深灰色,年輕的會呈灰色,成年的則呈粉紅色。在我國主要活動於兩廣和閩南一帶近岸海域,廈門和珠江口是主要棲息地。閩臺一帶尊稱其為「媽祖魚」、「鎮港魚」。
  • 從終年可見到難得一見,中華白海豚到底經歷了什麼?
    或深灰或白中帶粉的身軀,輕盈地拱出曼妙的弧線,輕輕地帶起晶瑩的水花,嬉戲間臉上掛著俏皮的微笑。5月8日,我國首個中華白海豚保護宣傳日,人們將視線投向素有「海上大熊貓」之稱的中華白海豚(國際稱印度太平洋駝背豚)。
  • 白鰭豚真的滅絕了嗎?為什麼無法拯救它們?
    白鰭豚也被稱作白暨豚、白鱀豚、中華江豚,被譽為「水中大熊貓」和「長江女神」,是中國獨有的鯨類物種,早在古典《爾雅》中就已經有記載,這種美麗的生靈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2500萬年,卻在短短的半個世紀急劇減少,更被中外科學家認為「功能性滅絕」。
  • 中華白海豚|資源保護不容樂觀
    文章再一次給國內中華白海豚的資源保護敲響了警鐘。那麼,中華白海豚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物種呢?瀕危因素是什麼呢?保護措施有哪些呢?基本概述中華白海豚(Sousa chinensis),又名印太駝背豚,在分類上隸屬於鯨目、齒鯨亞目、海豚科、白海豚屬(駝背豚屬)。
  • 廣西各大高校驚現「中華白海豚的身影」,到底發生什麼事?
    近日,有許多小夥伴在QQ空間發布有關中華白海豚的動態,引來眾多關注。QQ空間發布有關保護中華白海豚動態的部分截圖原來,三娘灣管委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堅持綠色發展,以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問題整改為契機,為做好保護中華白海豚的保護工作,三娘灣景區組織工作人員赴廣西區內高校開展保護中華白海豚的宣傳活動。活動前期,工作人員做足了預備工作,邀請老師同學們分享指定推文到個贊。
  • 中華白海豚研究所成立 保護北部灣生態環境(圖)
    協議內容包括雙方共同成立「廣西北部灣中華白海豚研究所」。 中華白海豚是世界範圍內瀕危的一類海洋生物,也是中國海洋鯨豚中唯一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和淡水的白鰭豚、陸上的大熊貓、華南虎等都屬同一保護級別。欽州三娘灣是著名的「中華白海豚之鄉」,它除在科學研究和生態方面具有特殊意義外,其旅遊資源價值也越來越受到青睞。
  • 珠海長隆 「海洋大熊貓」中華白海豚亮相
    信息時報訊(記者 李杉)「海洋大熊貓」——中華白海豚一家幾口於
  • 我國東海有一種中華白海豚,被人們稱為美人魚
    什麼動物最有美人魚的風範?有人說是海牛,不過海牛粗獷的長相實在是難以讓人將其與美人魚聯繫在一起。而另一種名為中華白海豚的海洋生物,就更有美人魚的風範了,並且事實上它們也確實有著「美人魚」的稱號。按照生物學上的分類,中華白海豚隸屬於鯨目、齒鯨亞目、海豚科、白海豚屬。該屬除了中華白海豚以外,還有花白海豚、西非白海豚、鉛色白海豚三種,都是非常珍惜的物種。在整個白海豚屬中,中華白海豚又是最為珍貴的一種,其分布範圍僅限於西太平洋、東南亞太平洋沿岸、非洲印度洋沿岸、澳大利亞北部、以及我們國家的東海海域。
  • 三娘灣白海豚浪漫求偶,上演「水中芭蕾」,網友:大型秀恩愛現場
    不知道小夥伴們對中華白海豚有沒有了解過,很多人都以為中華白海豚是一種魚類,但其實他們和其他的鯨魚和海豚一樣都是哺乳類動物,他們用肺部呼吸、像廣東珠江口一帶在清朝初期把它叫做盧亭,也有其他漁民把它叫做白忌和海豬素。它們也被稱為「美人魚」、「水上大熊貓」。
  • 珠江口中華白海豚保護區鯨豚救護小組:「海上大熊貓」的守望者
    4月27日~5月27日,呼籲「關愛中華白海豚,維護生物多樣性」的科普宣傳月在珠海舉行。中華白海豚,粵閩等地的漁民稱它為「媽祖魚」「海上大熊貓」。它也是我國現存唯一的國家一級保護鯨豚動物。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受人類活動影響,中華白海豚的棲息地不斷縮小,種群延續面臨嚴峻挑戰。根據估算,目前全國的中華白海豚數量約為4000餘頭。
  • 中華白海豚:我的天敵不僅是廣東人
    顧名思義,中華白海豚生活在印度洋、太平洋流域,背部像座頭鯨一樣隆起。它們和大熊貓、金絲猴一樣,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因此,中華白海豚也被稱為「海上大熊貓」。 本期《小艾瑪的遊樂園》,天洪和Emma就來和大家聊聊「海上大熊貓」。 環境惡化是主因 和電視中看到的在藍海隨著遠洋貨輪乘風破浪的海豚不同,中華白海豚只生活在水深25米以內的近海,以小型魚類為主食,從不涉足深藍。因此自古以來,中華白海豚便習慣與人類為鄰。
  • 中華白海豚亮相它們被譽為海洋大熊貓
    網絡配圖15日,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被譽為「海洋國寶」的中華白海豚在珠海長隆展出,中華白海豚亮相引關注!據介紹,這次正式展出的中華白海豚共有4頭,加上還在保護基地裡適應環境的1頭,是全球最大的中華白海豚展示種群。
  • 「中華白海豚保護宣傳日」活動啟動 呼籲保護中華白海豚
    新華網廈門5月9日電 8日,全國首屆「中華白海豚保護宣傳日」活動在鼓浪嶼鋼琴碼頭廣場和珠海長隆中華白海豚科普教育基地舉行。今年起,中華白海豚保護聯盟確定將每年的農曆三月二十三(今年為公曆5月8日)為「中華白海豚保護宣傳日」。
  • 誤入東江惠州段的中華白海豚不幸死亡
    11月8日有惠州市民稱在東江惠州博羅縣段發現一隻中華白海豚。博羅縣農業局實地查看後確認是中華白海豚,但農業局工作人員不無擔心稱白海豚一般生活在河水海水交界處,出現在離珠江口這麼遠的東江惠州段很可能是病了回聲系統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