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豹,又稱中國豹。
是中國特有的、以華北山區為主要活動區域的大型猛獸,歷史上,北京及周邊也曾是華北豹的重要分布區域之一,由於各種原因,如今它們已經蹤影難覓,被列為世界級瀕危物種。而最近的監測數據發現,華北豹在以前曾經絕跡的地區,不斷重新出現,而且這些新出現的區域與北京越來越近,大有 " 回歸 " 的趨勢。
而在不久前,在河北省平泉市道虎溝鄉翟家溝村,當地村民的攝像頭記錄下一隻壯碩的華北豹進入羊圈偷襲大羊的珍貴鏡頭,留下了近數十年內華北豹這一珍稀物種在燕山山脈存在的首個確鑿視頻證據。這次華北豹距離首都北京僅約 100 公裡。在北京周圍,這並不是孤例。近些年,環京地區的南部、西南部、北部山區,不斷記錄到華北豹的出現,有些地區距離北京僅有咫尺之遙。
從華北豹的保護可以看出,呵護一個物種的生存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如果食肉動物都消失了,食草動物沒有天敵就會瘋狂生長,草原、森林都被吃完了,自然生態就會失衡,最後傷害的就是我們的人類的生存環境。
從中國到世界,野生動物保護無國界。國內外的野生動物生存現狀都需要重視。中國最東邊的東北虎、北美阿拉斯加灣的鯨魚,北緯80度的北極熊,非洲廣袤草原上奔跑的犀牛,每個物種的存在都有其意義。
瀕危野生動物的保護之路漫長艱難。科學致力於「用技術造福社會」。
▌中國東北 – 東北虎保護
位於中國東北部吉林省的長春市。此處,有著同華北豹等瀕危動物相似命運的野生東北虎,此前,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宣布將運用人工智慧技術實施東北虎保護項目,以更先進的創新科技保護這一世界瀕危野生動物。
通過安裝前端智能視覺處理設備提高有效數據量,通過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算法等進一步對東北虎個體、生態鏈相關物種進行識別歸類,並可針對棲息地域進行有效的數據訓練及分析,從而行之有效地實施東北虎的監測與保護。
▌北歐——北極熊追蹤保護
在北緯80度的北歐挪威,千頃冰原白茫茫一片,寸草不生。在這冰原之上,棲息著皮毛雪白的北極熊。它們曾是極地的王者。而如今在這肉眼難以識別的保護色之下,北極熊種群的消亡正悄無聲息地進行。
世界上大約有25,000隻北極熊。預計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下降30%。北極熊數量衰減速度之快,讓我們不得不時刻追蹤所有現存北極熊的數量與狀態。
利用直升機進行探索的傳統方法具有入侵性,並且成本高昂,科研人員也時常需要身處險境。利用無人機設備來追蹤北極熊群體,捕捉有關北極熊行為模式的信息。這些技術讓野生動物和環境科研人員可以更安全、更高效地採集更準確、可靠的數據。
▌北美——「SnotBot」計劃拯救鯨魚
在幾個世紀的捕鯨活動和棲息地破壞之後,拯救鯨魚成為現代科學的拯救目標之一。
在北美阿拉斯加灣的一艘船的甲板上,基於改裝的無人機開發而來的SnotBot無人機被放飛。利用人工智慧來分析鯨魚和其周邊環境狀況,以推進人們對海洋健康狀況的科學研究。
通過運行能夠識別鯨魚並實時評估其健康狀況的算法,並結合學習技術促進數據分析的改進,科研人員能夠在現場做出更及時的決定並更好地了解鯨魚噴水中所蘊含的豐富的生物學數據,包括DNA、壓力、孕激素、病毒、細菌和毒素等。
▌非洲——利用AI智勝大象盜獵者
在非洲,每天約有96隻大象由於象牙交易而慘死。現在,在他們的家園之外,地球的另一邊,計算機科學教授正在找出幫助它們的辦法。
來自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的Milind Tambe和他的團隊,利用簡單的GPS 設備,幫助那些資源最為匱乏的公園保護它們的動物,與世界野生動物貿易作鬥爭。他們稱這項技術為野生動物安全助手(Protection Assistant for Wildlife Security,PAWS)。
他們為公園管理員配備GPS 設備,而這個軟體為設備配置巡邏路線,且推薦給每個人不同的行動,例如:巡護不同的區域。同時這個軟體也把巡護獲得的數據作為未來的推薦依據。
軟體一直在學習,現在為止結果很樂觀。迄今為止,這項技術已經被證明是應對盜獵者行之有效的辦法。與之前相比,巡警打擊偷盜者的成功率提升了10倍。
科技一直以令人驚嘆的技術創新對瀕危動物保護提供有力的支持,推動人類對未來的探索,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野生動物們和人類一樣,需要生存的家園,資源是有限的。我們應該認識到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人類和動物只有一個地球,永遠保持著對自然和環境的敬畏之心,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參考資料:
[1]《助力野生動物保護 科技能做哪些事?》,搜狐科技
[2]《視角 | 保護動物,科技有責》,騰訊新聞
[3]《AI黑科技:呵護地球,我們是認真的》,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