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監管出清市場風險 大唐財富:中國打開大門迎接全球資本玩家

2021-01-10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2020年12月3日,央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該辦法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發布。2020年以來,監管部門陸續發布了一系列重磅政策以強化監管,2021年,隨著這些政策的陸續落地,金融監管從範圍到內容都將得到加強。與此同時,以2020年底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為標誌,2021年更加開放的中國金融市場將迎接全球玩家。

強化監管 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2021年金融監管環境與去年發布的一系列重磅金融監管政策息息相關。大唐財富注意到,2020年以來,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金融控股公司、金融基礎設施等統籌監管框架有序搭建。展望2021年,上述重要金融監管政策將陸續落地。

大唐財富認為,以強化金融監管為抓手,各主管部門攜手提升對各類金融主體的監管能力,網際網路金融、P2P、信託等市場風險得以持續出清。由於眾多政策在2020年頒布,2021年是這些政策落地的重要時段,政策執行過程中有哪些具體情況值得投資者高度關注。

——資管新規過度期至2021年底。2020年7月,央行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部門聯合發文,延長《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過渡期至2021年底,同時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完善配套政策安排,平穩有序推進資管行業規範發展。央行負責人強調,過渡期延長的政策安排,不涉及資管業務監管標準的變動和調整,並不意味著資管業務改革方向出現變化。

大唐財富認為,儘管因為疫情原因監管部門延長資管新規過渡期,但它們仍堅決按照新規要求各類金融主體推進資管產品淨值化、打破剛兌、不承諾保本保收益等工作,包括銀行等金融機構也紛紛加大力度推進業務轉型。

——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從2021年1月1日起,央行、中國銀保監會頒布的《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開始實施。根據評估辦法,每年確定參評銀行範圍,收集參評銀行數據進行測算,提出系統重要性銀行初始名單,結合監管判斷,對初始名單進行必要調整,經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確定後發布。根據名單對系統重要性銀行進行差異化監管,以降低其發生重大風險的可能性,防範系統性風險。

由於銀行業機構佔整體金融業機構資產總額的91%(2019年末),因此銀行業穩健性狀況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國金融業的整體穩健性水平。從2021年開始,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納入統一金融監管框架,隨著後續配套細則發布,央行將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

——金融控股公司。2020年9月份,國務院及央行陸續發布了《關於實施金融控股公司準入管理的決定》(金控決定)《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金控辦法)等監管政策。上述政策從註冊資本,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補充資本能力,以及組織機構和風險管理、內控制度等方面對金融控股公司提出明確準入要求,並授權人民銀行對金融控股公司開展市場準入管理,實施監管。

按照上述規定,包括商業銀行、信託公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認定的其他機構等各類機構都將納入監管範圍。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後,中國金融業出現了混業經營的趨勢,不少大型集團也逐步拿到了銀行、券商、基金、保險、信託的全牌照。這些金融控股公司往往規模大、業務多元化、關聯度較高,跨機構、跨市場、跨行業、跨區域經營,關係到國家金融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但是,金融控股公司卻沒有作為一個整體納入監管。

按照監管要求,目前仍有部分混業經營的大型集團尚未滿足監管要求。2021年,將是金控辦法落地的關鍵之年,預計將有若干大型企業納入監管要求,按照金融控股公司對組織框架進行重設。

——金融基礎設施建設。2020年年底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 這其中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金融基礎設施是指金融運行的硬體設施和制度安排,主要包括支付體系、法律環境、公司治理、會計準則、信用環境、反洗錢以及由金融監管、中央銀行最後貸款人職能、投資者保護制度組成的金融安全網等。

據了解,經過多年建設,我國逐步形成了為貨幣、證券、基金、期貨、外匯等金融市場交易活動提供支持的基礎設施體系,功能比較齊全、運行整體穩健。隨著我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在法制建設、管理統籌、規劃建設等方面還有待加強。2021年,預計各金融監管部門仍將繼續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

此前,央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指出,少數科技公司在小額支付市場佔據主導地位,涉及廣大公眾利益,具備重要金融基礎設施的特徵。央行行長易綱撰文指出,金融基礎設施與主要金融活動、金融市場、金融機構一樣,應逐步納入宏觀審慎管理。他指出,要完善宏觀審慎管理體系,加強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金融控股公司與金融基礎設施統籌監管,發揮宏觀審慎壓力測試在風險識別和監管校準中的積極作用。

——防止資本無序擴展。中央經濟會議此前定調「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將作2021年金融監管的重點。「一行兩會」已經對此作出明確表態。央行指出,支持金融科技依法規範發展,堅決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銀保監會表示,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堅持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證監會強調,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練好內功迎接全球挑戰

全面強化金融監管有著深刻的現實背景。2020年以來,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步伐進一步加快。分別自2020年1月1日、4月1日、12月1日起,取消期貨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6月19日,友邦保險上海分公司改建為獨資人身保險公司,名稱為「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國首家外商獨資人身保險公司正式誕生。6月,證監會依法核准摩根大通期貨為我國首家外資全資控股期貨公司。8月28日,美國運通在華合資子公司連通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在杭州正式揭牌。

去年年底,商務部發言人表示,在中歐投資協定中,中國納入了在金融等領域自主開放的舉措,並將此納入協定的承諾。與此同時,中方也按照自身發展的需要,有序的擴大了部分服務業和部分製造業的開放。

一方面中國金融領域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程度,另一方面在雙向開放的基礎上我們也積極引導企業走出去。2020年底,國家外匯管理局再次啟動一輪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額度發放,並分別擴大上海、北京和深圳三地合格境內有限合夥(QDLP)/投資企業(QDIE)試點規模,擬新增海南自由貿易港和重慶市開展QDLP試點。另外,央行正在與香港貨幣當局一道,會同各方研究探討「債券通」南向通的框架性方案。

中國作為全球最具潛力的市場,即將迎來越來越多的大玩家,與此同時走出去的我國金融企業也將直面全球市場的挑戰。因此強化金融監管,努力讓國內企業「練好內功」也符合審慎監管的原則。

在此背景下,金融市場優勝劣汰加速,市場風險持續出清。以財富管理行業為例,面對嚴峻的市場挑戰和升級的監管要求,頭部企業強者恆強,客戶資源、市場資源持續向前排企業匯聚。

2021年,是大唐財富成立的第十個年頭,作為中國財富管理行業的創始企業之一,大唐財富已經成為行業龍頭企業之一。在更加完善的市場監管環境下,大唐財富成為行業發展的直接受益者。2020年以來,面對嚴峻的內外挑戰,大唐財富各項經營指標仍保持兩位數以上高速增長。我們也相信,在未來,更加開放的金融市場環境也能夠幫助投資者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大唐財富也將為投資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十大新聞
    點評:王擎(西南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剛剛過去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們國家以及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巨大考驗和衝擊,世界經濟增長低迷,國際貿易和產業循環受阻,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加大。在這樣複雜嚴峻的背景下,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這一成就令世人矚目。
  • 三大關鍵詞勾勒2021年資本市場改革重點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是迎接全面註冊制時代的資本市場在關鍵制度上的關鍵一「改」,既有力呼應了「建制度」,更堅定宣示資本市場「深改」不停步。專家認為,在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我國資本市場建設肩負重任。展望2021年,穩步在全市場推行註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等資本市場改革發展重點任務有望取得新突破。
  • 易會滿點名監管幹部問題:官氣重、「推」字當頭,要加大反腐...
    看點一:資本市場要滿足人民群眾財富管理需要易會滿表示,初心要回答的是「我是誰」,使命要回答的是「為了誰」,這兩個問題涉及的都是我們黨立黨執政的根本性問題,也是新時代資本市場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站穩資本市場監管的人民立場,不斷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財富管理需要。具體來講,重點應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牢記監管姓監,提升有效監管和科學監管的水平。
  • 史美倫:資本市場創新改革要把握好市場需求與監管要求之間的平衡
    來源:金融界網站深圳先行示範區首屆金融峰會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0年會於2020年12月20日在深圳舉辦。 會議以「雙循環新格局與資本市場新徵程」為主題,廣泛邀請政府與監管部門負責人、專家學者及業界領袖展開高水平的思想交流,分享真知灼見、展望前沿趨勢。
  • 五大信披媒體要點集萃丨易會滿:更好滿足群眾財富管理需求
    中國證券報頭條易會滿:更好滿足群眾財富管理需求 增強投資者獲得感易會滿指出,30年來,資本市場在改革中前進,在開放中成長,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和跨越式發展。服務實體經濟取得顯著成效,深化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市場主體的創新活力和競爭力日益增強,高水平雙向開放的新格局加快形成,市場發展的法治根基不斷夯實,市場監管和治理效能持續提升。
  • 2020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國際黃金市場年度峰會:攜手共助黃金市場...
    2020年,新冠肺炎在全球持續蔓延,給全世界各行各業都帶來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疫情之下,黃金、白銀等貴金屬避險功能凸顯,價格波動幅度增大,國際貴金屬市場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關注。在即將步入2021年之際,12月4日,世界黃金協會、中國財富傳媒集團、中國黃金協會、上海黃金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共同舉辦了「2020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國際黃金市場年度峰會」,旨在進一步探討未來宏觀形勢發展變化,促進中國黃金行業的交流與創新,團結行業上下共同迎接未來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 強化監管,為數字經濟護航(人民時評)
    一組數據引人矚目:截至今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4億,佔全球網民的1/5;網絡零售用戶規模達7.49億,已連續7年成為全球最大的網絡零售市場;網絡支付用戶規模達8.05億,行動支付交易規模連續3年居全球首位……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數字經濟潛能無限,力量正在彰顯。  以智能終端為載體,各類軟體將社會經濟活動投映到「雲」端。
  • 美國金融監管體系蟬變對中國的啟示
    中國在金融監管體系改革中不管採用何種模式都必須強化信息披露要求,並真正加大懲戒力度。只有這樣,金融監管才可以起到預期的效力,否則任何監管模式都是無濟於事的。美國是曾經實施金融分業經營體制的國家,其金融監管結構也相對複雜。
  • 全球智庫動態 | 美國智庫發布2020年全球十大風險預測
    人、思想、商品和資本在全球範圍內快速流動,是戰後世界格局最重要的特徵,它們創造了非凡的財富和機會,促進了全球的平等,減少了貧困,延長了人類壽命,促進了和平與繁榮。由於美國發起針對中國等國家的貿易摩擦,21世紀經濟的重要一環碎成了兩瓣。發達國家兩極分化,部落主義力量增強。政治、經濟、製造業產品和服務技術的變化,供應鏈縮短,導致全球化分裂。
  • 王嫻:中國資本市場的韌性體現出中國經濟的韌性
    中證網訊(記者 王舒嫄)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王嫻16日在 「2020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特別策劃「上接受中國證券報採訪時表示,3月底4月初,全球資本市場動蕩異常,中國資本市場卻走出了一輪獨立行情,充分說明中國資本市場具有較好韌性,投資者的需求也比較旺盛。
  • ...暢通資本市場退出機制。解決三個突出問題即以「依法監管,分類...
    【孫念瑞:上市公司監管要做到「提高一個認識」「把好兩個關口」「解決三個突出問題」】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孫念瑞11月19日表示,上市公司監管要做到「提高一個認識」「把好兩個關口」「解決三個突出問題」。孫念瑞介紹,提高一個認識即對公司治理的認識要有所提升。把好兩個關口即要把好資本市場入門關、暢通資本市場退出機制。
  • 千億陣營獨佔八席,建信資本、招銀財富...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日前發布的2020年二季度基金子公司私募資產管理月均規模數據前20名榜單,建信資本、招銀財富、農銀匯理分別以4481.36億元、3469.17億元、2938.13億元佔據前三。
  • 2020諾亞財富武漢投資策略報告會――越激流逆風而上懷信念堅毅同行
    放眼當下,全球的局勢變得日益複雜,與此同時,中國正處在創富一代向下一代傳承財富的階段,面對複雜的宏觀經濟局勢,越發完善的監管及稅法,資產保障和財富傳承變得尤為重要。2019年12月21日,諾亞財富武漢分公司年度投資策略報告會在武漢會議中心成功舉辦,諾亞財富首席經濟學家夏春博士,諾亞財富業務資源中心、公開市場部總監武林先生,分別發表了主題演講,現場分析經濟走勢,為客戶給出專業投資建議。面對即將到來的2020年,諾亞財富中區域總裁欒奕為大家帶來了主題為「用智慧財富溫暖人生」的精彩分享。
  • 德邦證券董事長金華龍:傳承資本市場創新精神,打造科創驅動精品投行
    回望1990年,以滬、深交易所開業為標誌,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改革與開放的雙重動能下破浪前行,成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2020年,行業生態正在發生巨變,面臨新的十字路口,步入而立之年的證券行業和中國證券公司始終堅定探索前行的信心,抓住機遇,更上層樓。
  • 專訪:中國「洋垃圾」禁令為全球循環經濟打開一扇大門——訪歐綠保...
    新華社柏林2月1日電  專訪:中國「洋垃圾」禁令為全球循環經濟打開一扇大門——訪歐綠保中國事務總監張佩  新華社記者徐揚 張毅榮  中國從今年開始全面禁止進口廢塑料等24類固體廢物。全球資源再生巨頭德國歐綠保集團對中國這一「洋垃圾」禁令表示支持。
  • 重磅|2020中國資本市場信息質量暨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指數白皮書
    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是維護資本市場公平、公正的核心,是保護投資者的重要途徑。為了評估中國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水平,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和多倫多大學羅特曼管理學院的支持下,光華—羅特曼信息和資本市場研究中心(簡稱「研究中心」)與新財富合作,研製並每年度通過中國資本市場信息質量白皮書發布中國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指數。
  • 資本市場:牛熊轉換,風吹麥浪
    財政政策方面,下半年將有約4.57萬億新增政府融資落地,即使考慮到稅收短收等不利因素,廣義財政資金總量也將較去年下半年多出4萬億元左右,這將有力支持經濟繼續修復。資本市場牛熊轉換,風吹麥浪。2季度後,中國債市轉熊,A股轉牛,預計這一趨勢將在下半年延續。
  • 已上市與擬上市企業如何更好擁抱資本市場?專家詳解
    2021年1月6日,第三屆人大商學院年度金融論壇舉辦,論壇以「創新·升級·數智化--雙循環戰略下的金融力量」為主題,力邀權威專家和業界領袖匯聚一堂,深度剖析全球新格局下的宏觀趨勢,前瞻解讀新經濟、新產業、新金融的發展內涵,賦能中國企業把握資本市場的新一輪發展機遇,推進產融結合與價值再造。
  • 華爾街翻手為雲 國際金融市場風險回落
    華爾街大行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利用暴漲暴跌瘋狂博弈,令市場的紓困政策與經濟數據紛紛失色,這是一個資本為王的市場,這個市場的準則就是以華爾街金融資本的勝利為準則。自次貸危機以來,華爾街對國際金融市場的掌控力更強了,這意味著世界各國要更多地去承受美國的債務負擔。
  • 資本市場老鼠倉行為有新變化 操縱市場手段更複雜多樣
    中國證監會法律部主任程合紅在6月28日最高法和最高檢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依法查處操縱市場、「老鼠倉」是證券期貨監管執法的重點。資本市場近年來,資本市場中操縱市場和「老鼠倉」違法犯罪行為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