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克斯縣蔬菜合作社引領菜農科技增產增收

2021-01-10 騰訊網

農業技術送進門,農民種地心有底。眼下正值西紅柿、辣椒、西葫蘆等大棚作物的盛產期,特克斯縣藍田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搶抓農時,特派技術人員為社員送去精準服務,強化大棚蔬菜生產管理,保障群眾的「菜籃子」。

在合作社社員帕力哈提·吾拉孜別克種植的豇豆大棚裡,他正在向技術員孫月江請教種植技術遇到的困難,帕力哈提·吾拉孜別克告訴記者,疫情期間由於自己疏於管理,栽種的豇豆長勢緩慢,通過技術員培訓,他了解到溫度提高一點,天氣晴了早一點給肥料、施水肥就這樣子就可以長起來。

合作社社員孫保柱的西紅柿已開始掛果。在檢查中,技術員發現由於通風不好,高溫高溼造成的部分西紅柿葉出現黃綠色斑點,西紅柿生了葉黴病,他告訴社員孫保柱需要及時進行防治。

孫保柱種植大棚蔬菜有十餘年,從起初的單打獨鬥到加入合作社讓他少走了彎路,學會了不少種植技術。他說入合作社以後現在苗子從定植到中間的管理、澆水、施肥到最後的外售,都有了規範。以前我們不了解怎麼種,各種種法都有,也不知道什麼時間蔬菜缺水……技術員過來以後根據葉子、根據下面土壤都分辨出了什麼時間蔬菜缺水了,什麼時間缺肥了,然後什麼季節容易出現什麼病,我們都會提前的預防,所以說省時、省力,我們是收益是最大的。

技術員孫月江穿梭在各個種植大棚間,查長勢、查病蟲,面對面、手把手指導種植戶做好防疫防控和溫室大棚管護、水肥管理,保障蔬菜質量和產量。及時解決菜農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積極保障136戶780餘座大棚蔬菜生產穩定、安全,確保蔬菜供應質量安全。

藍田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項目負責人努爾夏提·阿布德西說,我們復工第一件事就是找植保老師跟上質保問題,藍天合作社保證在兩個星期內轉完所有社員的種植大棚,為她們提供種植技術服務,解決社員大棚技術難題40餘個。

據了解,特克斯藍田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是集育苗、全程植保技術服務、產品銷售為一體的合作社, 現有社員136戶,其中貧困戶52戶,蔬菜大棚780餘座,有工廠化育苗棚有3座,年育苗200萬柱,年產量值5620萬元。今年,合作社計劃建設農副蔬菜物流配送中心和蔬菜交易中心,預計出口蔬菜100噸,實現合作社社員增產30%的目標。(圖文/丁磊 粟玉玲)

來源:特克斯縣融媒體中心

1、黨旗在基層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2、致敬一線!特克斯縣MV《不放棄》重磅推出

編輯/ 哈孜扎·吾買汗 羅雪

校對/蘇西平

責編/付汝晨

你點的每個好看,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相關焦點

  • 特克斯縣:高科技助力農業增產
    眼下,正值玉米生長的關鍵期,特克斯縣開展玉米病蟲害防治工作,通過實施無人機噴施農藥技術,進一步推動農機化發展,保障玉米質量,確保增產增收。  在潤林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玉米地裡,玉米穗綠浪滾滾、長勢喜人。
  • 特克斯「科技之冬」培訓辦到群眾心坎上
    2月14日,在特克斯縣喀拉達拉鎮翁格爾塔斯村,村委會和「訪惠聚」工作隊積極利用村民冬閒時間開展「科技之冬」培訓活動,提高農牧民群眾致富能力。  記者在培訓現場看到,技術人員就農作物病毒害防治、農作物栽培種植技術和農作物施肥知識作了深入淺出的講解。
  • 和碩縣:養殖肉兔走增收致富路
    天山網訊(通訊員少世來攝影報導)12月10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碩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駐烏什塔拉鄉大澇壩村「訪惠聚」工作隊來到該村1組村民李國英的肉兔養殖場查看養殖情況  「今年我在工作隊的引導下養殖了220隻肉兔,餵食各類蔬菜、麥麩、高粱等粗糧,個大體重,平均3公斤一隻,銷售價50元/只,下周第一批肉兔就要發往內地了。」李國英高興地說。  今年年初,工作隊隊員入戶時了解到李國英年邁,不易從事重體力勞動,家中經濟不太寬裕,正好他家院子裡有一處閒置空地,可以充分利用這塊空地發展庭院養殖業。
  • 特克斯縣:「靚髮屋」項目設備發放 助力婦女美麗事業
    12月23日,特克斯縣舉行了「靚髮屋」項目設備發放儀式,為全縣受資助的11名婦女發放了價值11萬元的美容美髮設備。  今年以來,特克斯縣婦聯把「靚髮屋」項目作為婦女精準脫貧的有力抓手,秉承促進婦女創業就業發展,共享現代文明生活的宗旨,在貧困村裡建靚髮屋,將扶智和扶志相結合,推動婦女走出家門,走進店門,實現就業。
  • 小白菜噴施白醋畝增產500斤,一桶水要兌多少食醋,這些你知道嗎
    我國的蔬菜種植面積非常大,尤其是冬季大棚種植蔬菜的菜農非常多,其中很多菜農朋友都喜歡種植葉菜類蔬菜,小白菜就是其中最為常見的一類,那麼大棚種植小白菜,如何能夠實現產量高品質好呢?今天我們就聊一聊,小白菜噴施白醋的增產提質小妙招,趕緊來學學吧。
  • 菜農在蔬菜的時候使用小蘇打,增產效果尤為明顯,這是什麼原理?
    蔬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必要食物,隨著生活質量以及科學飲食意識的提高,人們對有機食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現在農民種菜也需要緊跟市場規律,單純的高產是不行的,也要加強綠色、無汙染蔬菜的質量管控意識。種植瓜果蔬菜的過程中,既要做好病蟲害的有效防治,更不能濫用、亂用化肥和農藥。
  • 第二批全國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名單
    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右旗蘇恩達來駱駝養殖馴化專業合作社、陝西省米脂縣楊家溝村寺溝亨亨養殖專業合作社等探索「黨支部+農民合作社+農(牧)戶」黨建富民新模式,走出支部有作為、黨員起作用、群眾得實惠、集體能增收、村民有奔頭的多贏之路。 二是助力脫貧攻堅,帶動農戶增收致富。
  • 特克斯縣以清潔能源推動綠色發展
    如今,「清潔能源」已成為建設美麗特克斯、助力綠色發展的「主力軍」,讓特克斯縣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總投資11.1億的特克斯縣庫什塔依水電站是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在新疆投資新建的第一個水電站,裝機10萬千瓦。1月11日,記者來到水電站中央控制室,白龍正在控制室下達生產命令。對水電發電機組及附屬設備安全運行全面巡視檢查也是他每天必做的工作之一。
  • 江口:紅色引領 綠色打底 推動壩區產業高質量發展
    為此,江口縣按照「產業相近、區域相鄰」原則,採取單獨組建、聯合組建等方式,在24個產業大壩單獨組建黨支部19 個,聯合組建黨支部2個,明確由鄉級壩長擔任黨支部書記,所在村(社區)黨支部書記或合作社黨員致富帶頭人擔任支部副書記,所在村(社區)支部委員、駐壩黨員技術人員、第一書記或黨員駐村幹部擔任支部委員。
  • 荒山上咋種出「搖錢樹」小稻米如何增產又增收?看科技如何助力「灣...
    周灣村創新創業基地暨脫貧成果展示館門口張掛的牌子讓這個村顯得又不普通:河南省科技特派員服務基地、河南農業大學林學院產學研基地、豫南「秈改粳」試點基地,科技之光照進了這個昔日的貧困山村。「柴火山」遍插「搖錢樹」1月7日,陽光和煦,周灣村省科技廳科技扶貧雲夢山油茶示範基地,兩臺挖掘機正在山頭上作業。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針葉櫻桃為農民增產增收拓開新路子
    2014年,北海針葉櫻桃樹的研發人和引進人盧澤芳創辦北海阿西羅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自己培育的110畝母本樹約12000株針葉櫻桃樹苗免費發放到我市各個村莊的貧困戶手中,為他們傳授技術,如今,這12000株針葉櫻桃喜獲豐收,為種植戶增產增收、脫貧致富拓開了一條新路子。
  • 田間當課堂 棚圈助增收 ——記哈密市農業農村局專家巡迴服務隊
    >今年以來,哈密市農業農村局以「科技服務進村入戶、促進農牧民增產增收」為主題,圍繞農業產業發展、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工作需要,組建了3支由30名專家為骨幹的農業農機技術、畜牧養殖、動物疫病防治巡迴服務隊,深入各鄉(鎮)村為農牧民做好技術服務工作。
  • 做足「農」字文章 走好融合之路——來自新疆第一人口大縣莎車的...
    有這麼大產業發展的基礎,又有扶貧項目資金支持、政府「保姆式」服務、致富帶頭人帶動,當年,庫特其村便以高出市場價的承包費流轉出368畝土地,新建62座蔬菜大棚,同時進行露地栽培,並成立了金田園農民專業合作社。今年,村裡的蔬菜大棚已增加到130座,還建了300座拱棚,全村有315戶農戶參與蔬菜種植。農戶在僅有三分地的拱棚裡一年種3茬蔬菜,收入達4500元。
  • 息烽縣鹿窩鎮:千畝蔬菜帶動農戶增收
    盛夏七月,農民地裡的辣椒、茄子等蔬菜碩果纍纍、掛滿枝頭,眼下,息烽縣鹿窩鎮千餘畝蔬菜已進入丰采期。農戶在採收辣椒在鹿窩鎮合箭村,村民們一大早就在蔬菜地裡忙活,一天內要採摘兩千多斤辣椒和茄子銷售給蔬菜公司。
  • 【圖集】特克斯縣天空精靈 總有一隻鳥能治癒你
    特克斯縣堅持生態立縣,久久為功,持續發力,大力推進造林綠化工程,見綠護綠、見縫插綠、缺綠補綠,據不完全統計,特克斯縣僅鳥就有120餘種,這些鳥兒成為特克斯縣的天空精靈、生態守護者,譜寫出了人與自然和諧生活的動人樂章。
  • 蔬菜年產量超18000噸!南崗村「一村一品」助村民增收致富
    早年村民種植蔬菜基本自產自銷,但存在著質量控制參差不齊、濫用化肥農藥等問題。2008年,該村成立了富民瓜果專業合作社,以「合作社+農戶+基地」的生產體系,推動蔬菜種植標準化、專業化和規模化布局發展,現有註冊會員近300戶。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布爾津縣:養殖合作社帶領村民搭上致富...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布爾津縣:養殖合作社帶領村民搭上致富「快車」 2020-11-27 1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百縣千村行(284) | 120畝基地內種了49個新品種蔬菜 「怪菜」成...
    朝天區高山蔬菜科技創新與成果示範基地的茄子豐收了。華小峰 攝四川在線記者 張萍 向朝倫 燕巧 張紅霞用於觀賞的辣椒、生食的玉米筍、無籽的中華神茄……11月中旬,在海拔1400米的廣元市朝天區曾家山上,有一個120畝的菜園子,裡面種了許多奇奇怪怪的蔬菜。這裡試種的蔬菜明年將在586平方公裡的曾家山開枝散葉,助力山區群眾持續增收。
  • 輪臺縣推廣冬小麥「井」字形播種保增產
    9月22日,筆者在輪臺縣農業局走訪時獲悉,該縣今年力推冬小麥「井」字形播種,通過播種與滴灌技術二合一的形式,力爭小麥平均單產達到520公斤以上,確保糧農增產又增收。  據悉,該縣於近期在哈爾巴克鄉吾夏克鐵熱克村召開滴灌冬小麥「井」字形播種現場會,縣農業局、農機局、種子管理站等單位專業技術人員以及小麥種植大戶參加了現場會。
  • 今日頭條 | 黃坑村首批50頭「增收牛」出欄上市,託起農戶增收夢
    11月5日上午,隆宮鄉黃坑村低收入農戶李扶森,與村裡的其他低收入農戶一早就來到養殖場,送自己的「增收牛」,見證這一增收時刻。李扶森激動不已,項目的實施,託起了他們的增收夢。   去年10月,隆宮鄉黃坑村25戶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與黃坑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籤訂合作協議,以產業幫扶資金(1000元/頭)入股黃坑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進行肉牛養殖,這也意味著25戶低收入農戶將成為合作社的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