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星星:那些年被一個名義上的差生教給我的道理

2021-01-08 追影獸

hello,大家好!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十分具有成長和教育意義的印度電影《地球上的星星》。

在這部影片中,電影的主人公是一個有閱讀障礙症的小孩。伊翔他是個九歲的孩子,聰明可愛,但也調皮搗蛋,學習是他最大的敵人,每次考試成績墊底,正在蹲級讀三年級。

他成為學校老師眼中的問題人物,到教室外罰站更是家常便飯。父母只好將他轉至外地的一所寄宿學校,在那裡他的人生變得更悲慘,自己感覺被家庭所拋棄,而學校的教師也摧毀了他最後的自信心,逐漸走向自閉。

而一個不守常規的美術代課老師尼庫巴拯救了他。他不贊同現有的教育制度,認為每個人都有待發揮的才能,也能擁有不一樣的生活。他的教學方式很是鬼馬精怪,同時他對孩子充滿了愛心。

他找出了伊翔的癥結所在——閱讀障礙症,同時也發現了他獨具的天賦——異乎尋常的繪畫才能。他使用的辦法也很簡單,讓孩子恢復信心,並因材施教。伊翔終於在老師的調教之下,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這樣簡介下來,一部電影很簡單的就過去了。但是我想說說關於看這部影片背後的故事。

第一次看這部影片是我們班的一個在老師看來是「差生」的學生推薦給我的。他也是為數不多的我到現在還能記清名字的男同學。

他呢,就像影片中的主人公一樣,調皮搗蛋,不愛學習。他的表現在於抓抓女同學的小辮子,上課的時候總是興致缺缺的趴在桌子上一動不動,有時則是睡覺,老師好像總是不容易放棄每一個孩子,為了幫助他學習就罰站,而他總是靜靜的待著,但你可不要以為他生來就如此沉靜。

他頂多就算活潑了一些,在課間不像同齡人一般沉穩,總是打打鬧鬧,劃破屬於教室的寧靜。但其實根本沒關係,愛學習的孩子永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他不會關注外界發生了什麼;看小說的那些就更不用說了,就差把自己代入到主人公的世界裡了,誰還會關注外界的喧鬧。

而除了這兩類人之外,還有兩類人,一種是自己學不進去會把一切歸於環境的會提醒他幾句;一類是無所事事,專愛發呆的會凝視他幾眼。(小編就屬於發呆的一種,所以每次他劃破寂靜的時候我總會瞧上那麼幾眼)除此之外,只有班主任最能關注他,因為所有的孩子都很沉靜,只有他最引人注目。

久而久之,他就被貼上了「差生」的標籤。而他似乎也習慣這個標籤,然後用差生的行動去展示自己身為「差生」的作為。就連我們所有人久而久之習慣他的「差生」行為時,一件事讓我對他徹底改觀。

那是期中考之後的一次班級共同觀影時間,他為我們播放了一部《地球上的星星》。

影片剛開始,就能感受到小男孩的孤獨,他會一個人去算不上池塘的小水塘裡抓蝌蚪,他會聽見別人無法聽見的細微聲音,他會在一加一的數學題中把思想放飛到外太空。他會關注生活的細枝末節,那些別人都不屑於去關注的微小生物。

雖然在大多數人眼裡看起來都是荒唐,但是那時的我卻覺得這樣一個人好有人格魅力。他的腦海中多麼生動有趣呀!就算不是財富,那他也是萬人中與眾不同的那一個。

再到後來,轉學時,伊翔用他特有的語言展現了對於家庭的愛和對於分離的恐懼與抗拒。他以連環畫的形式從一家四口減到自己一個人,就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離家越來越遠。

我清晰的記得,這個畫面出來時我們班大部分人流露出彌足珍貴的眼淚。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我們以第三者的身份參與電影主人公的生活時總是最明事理的那一個,會心疼主人公的遭遇。而在自己的生活中遇到主人公般的人物時,總是以電影反派的角色出現,給他們原本就不美好的生活重重一擊。

也許這樣說參與者,有些過於嚴重。但是對於主人公的他們來說,這不過是冰山一角。

那時,我驚然發覺那個被稱為「差生」的他內心一定是敏感的。不是所有表面的無所謂都表明我們沒有受過傷害,他要被刮傷多少次才能笑著承認自己「差生」的標籤與身份。

這個世界最可怕的是人人都想拿第一,不允許有弱者的存在。

我記得曾經有一個話題是你願做冠軍還是鼓掌的那個人。

人們永遠會記住最鮮豔的事物,但那麼默默支持的其實也是一種不容忽視的力量。沒有襯託,我們就不會知道鮮豔的樣子。

但是人類,是有感情的,不是一個單單襯託的背景板,我們怎麼能以襯託的方式去對待他。內心的發展才是最富足的。

那時,為我們推薦這樣一部電影的他,或許也在以他自己微小的力量告訴這個世界:雖然我在你們定義的世界裡很差,但我還有屬於自己不一樣的色彩。

他在以自己無聲的力量對抗這個不太公平的規則,沒有因為「標籤」而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

這是他的一次反攻,我不清楚那些哭過之後的同學會不會對他有何改觀,但是我又在其他地方發現他的才能。比如他會在聖誕節的那天在學校賣蘋果,他會在情人節的那天去花農那裡採購常青樹或玫瑰,每年都有新的想法給那些偷偷談戀愛的人們驚喜。

他在他的世界裡,沒有一個老師去救贖,他沒有電影中的伊翔那麼幸運,但是他有著比主人公更加強大的心理,自我救贖遠比等待救贖要讓人敬佩!

或許,他是一個「差生」,但他是一個令人尊敬的「差生」,就像一顆星星一般,發散著屬於自己的獨特光芒,在這個地球上佔據著不可忽視的位置。

相關焦點

  • 《地球上的星星》:最感動的印度電影,分分鐘引爆你的淚腺!
    地球上的星星《地球上的星星》,這部阿米爾汗執導的電影,我相信大多說人都看過,這部電影從頭至尾讓給我更加深刻的明白了一句話的含義,那就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千裡馬,我相信只要因材施教
  • 為什麼地球上能看到星星,月球上是一片漆黑?
    一直以來就有一個謠言,相信的朋友還不少,大意說的是阿波羅11號登月後太空人回地球後緘口不言,因為他們發現月球上根本就看不到星星,所謂的星空就是太陽系皮殼層透鏡和銀河系皮殼層透鏡投影給地球看的,事實上是否真的是這樣,我們來做個簡單分析即可知道。
  • 《地球上的星星》:印度電影的又一佳作,你真的看懂了嗎?
    地球上的星星《地球上的星星》,這部由阿米爾汗執導並參演的電影,一經上映就廣受好評,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8歲的小男孩伊夏因為患有閱讀障礙症,在上學期間他被父母責罵,被老師打壓,被同學排擠,曾經一度想要放棄上學,但是直到他碰到了一個好老師尼克
  • 喜馬拉雅攜手春暉媽媽上線《地球上的星星》第二季獻禮2020年母親...
    2020年母親節,喜馬拉雅攜手春暉媽媽上線《地球上的星星》第二季公益音頻專輯。林彥俊、UNINE、宣璐、汪卓成、張鈞甯、張歆藝、張天愛、鄭業成等10位明星大使,攜手春暉媽媽們講述失親孤兒守護與成長的溫暖故事,分享春暉媽媽與孩子們的真情實感。通過明星的力量,讓失親孤兒群體獲得更多社會關注與愛。
  • 那些有名的「差生」們,你們把最後一位當做差生?沒得救了!
    「差生」一般我們都認為學習成績不好的人,而事實上不僅是學習成績方面,那些品行差的人還有綜合能力能力差的學生其實也是可以歸納到「差生」裡面!差生是二次元中比較常見的有種特殊群體,動漫中常會出現差生與優等生交往的場景,其巨大的反差也是讓觀眾朋友非常的感興趣,今天部長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動漫中那些「差生」們吧!
  • 經典電影《地球上的星星》,觀看講解及精彩影評
    大家好,我是月老信息。今天推薦的是一部來自印度的經典電影《地球上的星星》。本片2007年上映,豆瓣評分8.9分,由達席爾·薩法瑞、阿米爾·汗、塔奈·切赫達、薩謝·英吉尼爾、蒂絲卡·喬普主演。本片1.72G。
  • 豆瓣評分8.9《地球上的星星》|讓身為父母者落淚不止
    《地球上的星星》就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有閱讀障礙的孩子備受責罵、冷落等,他逐漸消沉,把心關閉起來,然後在一位老師的幫助下重拾信心的故事。有的孩子或許並不那麼走運,在某些方面與別的孩子有一些不同,我們稱之為特殊兒童。在心理學上我們把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叫做星星的孩子,因為我們能看見他們,但是卻觸摸不到真正的他們,《地球上的星星》的主人公伊桑就是這樣的一個自閉症孩子。
  • 為什麼從地球上看月球周圍是亮的,而從月球上看地球周圍是暗的?
    簡單來說,這是因為地球有大氣,而月球沒有大氣所造成的不同現象。大氣的存在會造成光的散射,所以在地球上看月球與在月球上看地球是會有不同的現象。地球被一層大氣覆蓋著,來自太空中的光在穿過大氣層時,就會被其中的氣體分子以及其他顆粒所散射。
  • 思考《地球上的星星》教育:相信你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
    我的同事告訴我,她在教育孩子時總是很焦慮,比如,她看到孩子的學習成績相對落後,就從立馬開始,把孩子送到輔導班學習,希望達到一針見血的效果。總是適得其反,雖然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錢,但我孩子的表現卻一直沒有提高,看到孩子學習壓力這麼大,我也知道讓孩子休息一下,但是,看到別人的孩子上輔導班,我就忍不住讓孩子上輔導班。
  • 每個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這部電影,適合父母和孩子一起看
    每個孩子,都是地球的上的星星,這部電影,適合父母和孩子一起看。小編最近熬夜,在看電影,有些電影,熬夜也要看完,不然會後悔。比如,《地球上的星星》,一開始,是家裡的一個小可愛要看,我就給他放了這部電影,剛剛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第一感覺就覺得這名字很好聽,地球有了星星才會更加美麗,也特別留意這部電影。大半夜,心血來潮,拿著電腦放電影,看著看著,許久沒有流淚的我,有好幾次都淚崩了。
  • 為什麼在地球上看月亮是亮的,上月球卻是黑的,沒有光呢?
    地球和月球本身都是不會發射光的,只有通過反射太陽光才能被我們看見,在地球上看月球,月球發出的是清冷色的光線,但是如果在月球上看地球的話,那麼地球發出的光線就是魅藍色的,地球看起來就像是一顆藍寶石一樣,異常美麗動人。由於地球比月球要大,直徑大概是月球的3.6倍,而且反光率是月球的4倍,所以在月球上看地球,要比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要大,而且亮度是月球的80倍。
  • 一位老師說:「班上人多,不可能因為差生拉低進度」,你認同嗎?
    在這種情況下,肯定會出現有些學生吃不飽,有些學生吃太飽,有些學生還吃不上的現象,作為老師也很難整體去做一個平衡。如果資源充足,把學生分為「差」、「中」、「優」三等,每個老師按劃分級別只負責一定數量的學生,就能做到「因材施教」了。還有一點,重點抓哪部分學生,選擇權還在老師。老師也承擔相應的責任,比如家長的責難、學校的考核等。多數老師會選擇從大多數學生出發。
  • 「在線課堂」一周記:「差生」找到自信、特殊群體被關愛
    「在線課堂上,『差生』露出閃光點」「沒想到,我很詫異,很興奮,很感動」,說起這段時間通過釘釘在線授課的感受,深圳福田中學高三一班班主任李元琳老師說。今年二月初,疫情緊迫,該校成立了網絡教學指揮中心,迅速在釘釘部署「在線課堂」。一開始,李元琳很擔心班上的「差生」。她是深圳市「名班主任工作室」負責人,知名家庭教育專家。
  • 寶萊塢電影《地球上的星星》,一個「問題」男孩的心路成長曆程
    該影片講述了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印度的小男孩因異常調皮搗蛋上了兩回三年級,在與校方的交流後,小男孩的父母將小男孩轉去了一所寄宿學校,男孩在那裡碰見了啟蒙他的美術老師,該美術老師由阿米爾汗扮演。實質上,伊夏並不笨,他只是有閱讀聽寫障礙,同齡人能正常輕鬆做到的事情在他眼裡卻是不理解的世界,他記不住那些特定的字母,他將b認成d,將s認成5,拼寫和閱讀能力幾乎沒有,從而被老師給施以巨大的壓力。他幼小的心靈可想而知承擔了多大的傷害,於是他就只好以「我不想」來掩蓋「我不會」,給人一種熊孩子的假象。
  • 手機「追星族」:3D效果顯示 地球上瞬移看星空
    2015年6月5日 晴朗的夜晚,一邊看著天上的星星一邊與好友談理想,這是許多人對童年最美好的回憶。藉助手機,人們現在依然能很方便地看星空,甚至能在地球上「瞬移」,換個地方看自己頭頂上的星星。這款手機APP的優點,就在於已經將天空上屬於一個星座的星星都串聯在一起,而且用半透明的晶體勾勒出星座的樣子,與該星座的名稱一一相對應。比如獵戶座,呈現在手機屏幕上就是一個獵人的樣子。即使手機不動,星座的反光也能出現變化,形象生動。
  • 豆瓣上有哪些高分的兒童電影,地球上的星星上榜,這部居然是第一
    在大家眼裡,艾瑞克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孩子,性格孤僻的他似乎和誰都處不好關係。某一日,隔著一道竹籬笆,艾瑞克和德斯特相遇了。性情相似的兩人很快就結為了好友,艾瑞克想方設法的想要治好德斯特的病,在諸多治療都以失敗告終之後,艾瑞克毅然決然的帶著德斯特踏上了求醫之旅。也只有孩子才會那麼輕易地相信人和人是可以很單純的,所以艾瑞克只是問了一句:「你那些細菌不會亂跑吧?」
  • 世界上最適合觀星的地方,在這個地方看到的星星不會「閃」
    天上的星星本身並不會閃,而我們看到它們會閃,是地球大氣層的作用。由於地球大氣的溫度在不斷變化,上層的冷空氣會下沉,下層的熱空氣會上升,這使得空氣的密度也在不斷地變化,進而空氣的透光效果也在不斷變化。那些星星發出的光,要經過空氣的多次折射,才能到達我們的眼睛,因此在這動態的空氣的影響下,我們看到的星星就會忽明忽暗的,簡單來說就是會「閃」。
  • 在地球上看最清晰的星星
    在地球上仰望浩渺星空,哪裡看得最清晰?答案是南極。 生活在大氣「海底」的人們,為了看到儘可能真實的星空,到處尋找大氣清澈、寧靜的觀測點。近日,中國科學家發現,位於南極最高點的冰穹A是世界上最佳觀星點。在那裡,2.5米口徑光學望遠鏡的觀測能力可與其他臺址6米口徑望遠鏡相媲美。這將為我國南極天文的發展帶來新機遇。
  • 外星文明曾悄悄來過地球?有證據嗎?科學家:地球上有真實例
    在大約公元前3000年之前,原始人就已經慢慢的開始研究星星。然後根據日月星辰的變化規律,去改變自己的生活作息。這樣人類的繁衍和人類的生存問題,才得到了更高質量的保證。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於探索宇宙探索星辰的力度也在不斷加強。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優化,人們對於外星文明的探索程度也在不斷的提高。
  • 在遙遠的深空看地球,也是天上的一顆星星嗎?會有多亮?
    那麼,如果我們在這些星星上,看地球是個啥樣子呢?也會是一顆星星嗎?它有多亮?現在我們就來揭秘這個答案。是的,在周邊行星上看地球,也是一顆很亮的星星。在夜空,人類能夠看到約6000多顆星星,但這些星星絕大多數都是恆星,只有為數極少的幾顆是太陽系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