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怪客棧:從妖怪出發,親近中國傳統歷史文化

2020-12-03 少年閱讀團

對於傳統文化,大家都說「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但是其中的「度」不是那麼好把握的。比如「妖怪」文化,處境就很尷尬。

妖怪從古代開始就有記載。很早的有集古代先民智慧的《山海經》、《搜神記》等,以及後來的《穆天子傳》、《聊齋》、《鏡花緣》和《玄中記》等,可謂是數不勝數。大量的典籍裡的妖怪故事實際上是對現實生活的反映,從自然生存環境到對人生哲學的思辨,借妖怪的故事闡述自己的思考。

《西遊記》、《聊齋志異》中,邪惡的反派妖怪大多醜陋不堪,這或許來源於中國傳統的思想:相由心生,即邪惡的人的面目一定是醜陋的。因此也容易形成「妖怪都是壞的」刻板印象。《西遊記》裡的黑熊精等。

也有一些身披美麗皮囊,其真面目卻十分可怕的妖怪,頗有「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教育意義,比如《聊齋》裡的畫皮和《西遊記》裡的白骨精。畫皮和白骨精似乎是在教育主角和讀者不要以貌取人,否則會自討苦吃,但現實中仍有很多人重蹈覆轍。

許多典籍裡的妖怪並不僅僅是妖怪,其蘊含的教育意義在無形中能給予人們一些啟示。

龍也是妖怪的一種,且傳說由來已久,早在商周的青銅器上就有各種龍的紋飾,《禮記》裡將龍與鳳、麟、龜並稱為「四靈」,龍也與朱雀、玄武、白虎稱作「四象」,且在漢代廣泛用於紋飾裝飾。同時,中華民族也被稱作「龍的傳人」,但是很多人對於龍的具體細分並不是很清楚。《述異記》記載:「虺五百年化蛟,蛟千年化龍」。虺是幼年的龍,蛟是有鱗的龍。才外,還有虯龍、螭龍、角龍、火龍、蟠龍、應龍等分別。

有人也總將西方的龍和東方的龍混為一談,不得不說這是創作時不肯下功夫的懶惰行為。西方的龍在基督教文化裡是邪惡的化身,有著蝙蝠的翅膀,能夠噴火,具有強大的力量。東方的龍則是神聖的象徵,也是皇權的象徵,經過漫長的演變,最終成為華夏民族的象徵。聞一多曾考證龍的形象誕生於蛇圖騰,結合了多種動物的身體部分,是民族團結的象徵。

都說「龍生九子,各有所好」,但具體是哪九子,大家可能說不上來。根據《中國吉祥圖案說》記載,龍的九子分別是:囚牛、睚眥、嘲風、蒲牢、狻猊、霸下、狴犴、負屓和螭吻。嘲風和螭吻就是《妖怪客棧》裡出現過的姐弟倆。此外,也有說饕餮和貔貅是龍之子的。龍之子不光作為吉祥紋飾圖案運用在各個方面,也有「同胞兄弟良莠不齊」的意思。

《山海經》內容龐雜,不成系統,並不方便閱讀。現在有本名為《妖怪客棧》的書,讓這些傳統文化走近讀者。螭吻和嘲風來源於龍生九子的典故,二人性格各異,螭吻隨性,而嘲風強勢。說起螭吻,可能很多人都會想起屋脊上長相怪異的鎮火獸。嘲風同樣具有鎮宅闢邪的作用,因此也被安置在宮殿上。

《妖怪客棧》將常見的建築裝飾擬人化,生動地呈現在讀者面前。螭吻作為李知宵的師父,神秘莫測,除了嘲風似乎沒有什麼能讓他懼怕。嘲風性格強勢,部分原因是百年前與江元結下的恩怨,在故事最後她明白了她的性格給身邊的人帶來了很多苦惱。原本存在於典籍裡看起來高深莫測的龍之子,在《妖怪客棧》裡多了些人的情感,不再顯得高高在上,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

古代農耕是很重要的,古人還塑造了「春神句芒」這個可愛形象。古代的春祭,句芒的地位非常重。《妖怪客棧》中姑獲鳥的春分之約大抵借鑑了春祭。書中的斑正是春神句芒的一個分身,鄰近死亡之時與羽佑鄉融為一體,後來看破生死後借十九月的叛亂離開了羽佑鄉,安靜地迎接死亡。中國古代是農耕文明,對春神的崇拜可以想像。斑當時懼怕死亡,成為羽佑鄉的核心,給羽佑鄉帶來了生機,也很符合他春神的身份。新生與死亡相隨,死亡並不意味著消失,鳳凰有涅槃之時,死亡也意味著重生,也有破繭成蝶、脫胎換骨的意思。可以說,斑這個角色融合了生與死,當他看淡生死的同時,突破了人生的局限,到達新的境界。

少兒小說《妖怪客棧》汲取的正是流傳已久的神話故事,將流於紙面的龍生九子的故事變成形象生動、活潑易懂的故事,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將典籍裡看上去深奧的內容轉化成通俗易懂的故事是一項耗費心血的工程,但是好故事的創作正需要如此的匠心精神。《妖怪客棧》做到了「匠心」二字,值得一讀。

相關焦點

  • 《妖怪客棧》授權種類多樣,版權市場趨向立體
    近日,「東方文化幻想」少年小說開創之作《妖怪客棧》第一輯迎來大結局,其版權開發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隨著中國「文化走出去」的號召,紮根優秀傳統文化的《大唐懸疑錄》《三國諜影》等小說作品受到讀者追捧,但在少兒文學領域中還沒有這樣的作品面世,《妖怪客棧》有望成為少兒版權開發市場的第一黑馬。
  • 《中國妖怪大全》| 中國妖怪百科全書!
    據說,日本有一位著名的妖怪專家,用了半生的時間對一千多個傳統妖怪做了詳細的記錄並匯聚成冊,大大豐富了日本的妖怪文化。提起飛頭蠻、姑獲鳥、陰摩羅鬼這些妖怪,很多人都會以為它們都是日本出身,但其實它們都是土生土長的中國妖怪。想想我們中國上下五千多年的歷史,神仙鬼怪數不勝數,八方異物匯聚一堂,那是怎樣的驚心動魄!
  • 從手遊《陰陽師》看日本妖怪文化在中國的傳播
    所以妖怪文化的愛好者參加的Cosplay活動不僅給自己的生活增添了樂趣,也讓更多人了解到妖怪文化,帶動了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 (三)得以傳播的原因 中國和日本是一衣帶水的鄰邦,然而由於不同的近代化進程、價值和社會體系、政治制度、歷史戰爭等使得中日兩國如今仍處於「雖近實遠」的狀態。
  • 《中國妖怪故事》:照妖鏡下的人生百態,獨一無二的文化瑰寶
    隨著時代的發展,妖怪出現在越來越多的文學、影視和動漫作品中。「妖怪」的形象也逐漸現代化和娛樂化。這些形形色色的「妖怪」不僅構成了我們的神話體系,而且還塑造了我們的文化模式與文學想像。遺憾的是因為各種歷史原因,中國的妖怪被迫斷代,凋零。如今,我們似乎早已遺忘了這個獨特的文化遺產。
  • 你所見的妖怪,並不只是「妖怪」而已,而是一種文化
    起源於中國的妖怪文化,最後為何又在日本盛行?也許,張雲的《中國妖怪故事》可以給我們一個啟示。妖怪文化在中國出現了非常嚴重的斷層,這是根本原因。為了彌補這個文化斷層,作家張雲花費十餘年時間,從大量的中國歷代典籍中搜集和整理,最後寫成《中國妖怪故事(全集)》一書。
  • 《中國妖怪故事》:帶你追根溯源,日本動漫中的妖怪大都出自中國
    影片中的豬和河神都來源於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們熟知的《西遊記》中,天蓬元帥因冒犯嫦娥仙子,不是就被變成了豬,下到凡間嗎?還有土地爺、通天河的老龜,這些都是中國傳統文化-妖怪文化的一部分。中國的傳統文化-妖怪文化怎麼就跑到日本了呢?日本與中國一衣帶水,在文化上也深受中國的影響,妖怪文化更是如此。
  • 《陰陽師》手遊頁面是日本妖怪,為什麼中國妖怪無人問津
    3.妖怪文化的傳承和影響中國古時,民間大多信仰鬼神,因而歷朝歷代都有新的妖怪故事不斷湧現,編纂成書的就有《搜神記》《山海經》與《聊齋志異》;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的「清明節」,專門用於祭祀祖先,實際也和妖怪文化(鬼神)有著深厚淵源。
  • 淺談日本動漫中的「妖怪」文化——「妖怪」的起源(一)
    淺談日本動漫中的「妖怪」文化——「妖怪」的起源(一) 動漫 178動漫原創 ▪
  • 專訪|張雲《中國妖怪故事》:你真的了解妖怪嗎?
    妖怪就像一個鏡子一樣,人類的歷史、當時人們的生活和心理認知都可以被照見,這裡面有很多民族學的,文化學的、人類學的、文本學的傳統,我們說也有可能會有一些糟粕的東西在裡面,但是不能否定整體的它是一個中國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我覺得現在中國的老百姓,提起妖怪大家都會覺得挺有意思的,都有一個共鳴和接受度。關於妖怪、妖怪文化的研究,不能不提到妖怪學。
  • 玉藻前來自中國?中國妖怪與日本妖怪不得不說的神秘關係
    圖:百鬼夜行·群像一、日本妖怪的來源自古以來,中國從未佔領過日本,日本卻是吸收中國文化最多的番邦之一他繼承了大量華夏文化,無論是白居易的詩詞,還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都在異域開花,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妖怪文化。鑑於日本文化與中國文化曾經有很大的相似性,甚至曾經大規模借鑑唐文化,所以在日本有些傳說與中國或多或少有關係。以玉藻前為例,作為一隻修煉多年的九尾狐狸精,本是日本本土神話。
  • 日本妖怪文化
    說到日本的妖怪文化不得不提到兩本書,《怪奇鳥獸圖鑑》和《百鬼夜行圖》。在日本奈良時代,我國的唐朝《山海經》傳入日本後,書中的奇幻怪物就在日本紮下根來。尤其《怪奇鳥獸圖鑑》的繪本內容大多數都出自《山海經》。日本江戶時代,伴隨著日本神道教和佛教的發展,妖怪文化進入到一個大發展時期。
  • 古老的妖怪文化,好看的群妖故事,璀璨的中國文學永不褪色
    第四屆魯迅文學獎得主曉航,說:「這是一本開宗立派的妖怪『大詞典』。」我十分認同,這樣的妖怪書籍在文學史上少有的,而本書的作者張雲居然花了十幾年的時間,從浩瀚的中國古代典籍中搜集、整理出這些妖怪故事,並參考各種民間傳說、地方志等資料,再進行重新加工和翻譯,從而創作出如此通俗易懂的《中國妖怪故事》。
  • 日本妖怪文化:大天狗?玉藻前?你pick哪個妖怪呢
    2在講妖怪文化之前,我們得了解一下日本的起源神話。中國有女媧造人、西方有上帝創世紀,在日本自然也有他們的起源之神。神明的光明與陰暗兩面擺在世人面前,受起源神話的影響,日本後世的神話故事,包括我們今天所講的妖怪文化相關的故事中,無論主角是人是妖,抑或是鬼,我們都能從中看到主角的兩面性。3我們說回妖怪文化。
  • 《中國妖怪故事》:走入1080種妖怪的世界
    當我看了作者張雲寫的這本《中國妖怪故事·中國妖怪大百科全書》以後,終於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因有一次看到孩子們把中國的妖怪誤認為是日本妖怪,讓他下定決心要寫一本關於中國妖怪的書。他嘔心瀝血,用了10年的時間,參考了大量的圖書和資料,包括《搜神記》《山海經》《聊齋志異》等300多部典籍和地方志,終於完成了他的第10本書,就是這本《中國妖怪故事》,填補了我國在妖怪文化和妖怪文學方面的空白。
  • 日本人為何對「妖怪文化」如此痴迷?
    所以,我們今天來說說日本的妖怪文化1、盛行的妖怪文化日本民間有著大量關於妖怪的傳說甚至有妖怪學這個門類日本人還把妖怪分門別類著成《日本妖怪物語》、《日本妖怪大全》等圖書而隨著妖怪文化的盛行植根於日本強大的ACG文化中並隨著動漫、二次元文化的傳播成為日本文化軟實力輸出的一部分這是京都近700年歷史的大德寺的塔頭真珠庵所收藏的【百鬼夜行圖】也是日本現存百鬼夜行繪卷的最古老版本所有百鬼夜行繪卷的最經典作品
  • 日本的動漫「妖怪」文化:「百鬼夜行」竟來源於中國的《山海經》
    百鬼夜行,借鑑《山海經》的妖獸原型,經過獨特的發展,形成了獨特的日本妖怪文化。1、日本妖怪文化發展歷程日本的妖怪文化,並不是本土自然形成的。而是經過平安時代,中日文化的交流,才從中國傳入日本。並根據自身文化,對《山海經》進行了一定的改編。
  • 日本妖怪漫畫第一人,為中國寫了一本妖怪圖鑑
    而你是否會好奇,這樣一位痴迷妖怪文化、又同時有著樸素人文情懷的漫畫大師,會怎樣描繪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妖怪呢?今天我們要為大家力薦的圖書,就是由水木茂親自繪製、撰寫的妖怪圖鑑——《妖怪大全:中國·世界篇》。
  • 從鳥山石燕到水木茂:日本妖怪文化發展報告
    鳥山石燕筆下的百鬼夜行網易匠心巨製,自研國民級手遊《陰陽師》靠一己之力,在中國市場打開了日本妖怪文化的大門。先前我有專門介紹百鬼夜行的文章,但思慮再三,總覺得缺少一個源頭。今天就來給朋友們講一講日本妖怪文化的根,以及整個妖怪文化的發展歷程。就像之前我提到的,很多日本妖怪都能在中國志怪傳說裡找到原型。
  • 淺談日本電影中的妖怪文化
    自平安時代以來,鎌倉就是妖怪文化中經常出現的背景板,各種小說、日漫中的詭魅故事都在這裡上演。  妖怪文化是日本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擁有深厚的文學底蘊,日本的其他藝術也以文學為藍本也一再演繹、發展著這些故事,讓這種文化發揚光大,傳承至今。到了現代,電影自然也沒少在這些神怪文化中取經。  回到《鎌倉物語》中來,影片中就出現了一些非常典型的日本傳統妖怪形象,比如雅人叔和高畑充希剛來到鎌倉的家時,有小河童在院子裡穿過。
  • 關於《山海經》與日本 「妖怪文化」的對照研究
    一、《山海經》簡析 《山海經》是始著於先秦時期的一部記錄中國古代歷史、神話傳說、地理、動植物、巫術、藥物、民間風俗、礦物、祭祀等等多種資料的小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