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刺蝟,多數人都不陌生,因為刺蝟身上長滿了刺,大都對它敬而遠之,可卻不知這小小刺蝟,能帶來大財富。鄄城縣箕山鎮孟莊村的李繼貴,就靠養殖刺蝟,走上了致富路。
「刺蝟是一種珍貴的藥肉兼用型經濟動物,不僅肉質細嫩、營養豐富,還有獨特的藥用功效。」李繼貴說,在養刺蝟前,他做過幾年中藥材購銷生意,做生意時他發現刺蝟皮是一種傳統中藥材,有幾百年的歷史。此後,他便開始留意刺蝟行情。經長期觀察,他發現刺蝟的市場行情很好,價格不斷上漲,養殖的人也不多。幾經考慮,他決定轉行養刺蝟。2010年,在當地林業部門的幫助下,李繼貴將需要的各種手續全部辦齊。
雖說李繼貴把刺蝟的價值和市場行情分析得頭頭是道,但論養刺蝟,他卻是實打實的新手。起初,李繼貴只是試養了30多隻刺蝟,可沒想到養了沒多久,他的刺蝟就跑了一半。
「剛開始沒有正兒八經的地方養刺蝟,只是在樹林裡用鐵網圈了100多平方米的地方當養殖場,可沒曾想有一半的刺蝟半夜順著鐵網爬出去了。多虧刺蝟沒跑遠,他發現得及時,要不然都丟了。」李繼貴說,有了這次教訓,他就改用空心磚壘牆,把刺蝟圍在裡面,防止再次逃跑。
李繼貴深知自己在養殖技術上有欠缺,便常查閱相關書籍,在網上搜索養殖信息,同時向養殖老手請教學習經驗。現在,李繼貴算得上刺蝟養殖的半個專家。有了技術「撐腰」,李繼貴的養殖路越走越順。2013年,李繼貴建起一個佔地4畝的正規養殖場,開始大規模養殖刺蝟。到目前為止,他的養殖場每年固定存欄量達1000多隻。
李繼貴說,養刺蝟最重要的就是細心,一般只要注意溫度變化,刺蝟幾乎就不會生病。像刺蝟感冒這樣的小毛病,他很快就能幫它們治癒。「刺蝟的夥食不能差,得葷素搭配,營養豐富,滿足刺蝟生長的需求。」李繼貴說,只要天一黑,刺蝟就到處找吃的。他把買來的鴨肉下腳料連骨頭帶肉地絞成餡,再加上自家地裡產的蘿蔔、南瓜,然後和玉米面摻在一起,刺蝟飯量不大,每天只晚上餵一頓就可以。
「刺蝟配對有講究,方法用對了受益頗多。」李繼貴說,按照公母1:1的比例配對,養殖面積和成本都會增加,而用1:2的比例,不僅可以提高繁殖率,還能節省養殖成本。
購銷中草藥的經歷給李繼貴創造了銷售便利,他通過以往的生意渠道和在網上發布銷售信息,很快就打開了銷售市場。現在,他的刺蝟銷往北京、上海、廣東、湖北、湖南等地,一年能銷售8000多隻,銷售額達80多萬元。
「養刺蝟是不分地域條件的,想養的都可以養。」李繼貴說,養刺蝟前還需注意三點:首先在養殖前要辦全所需要的證件,還要提前打聽好銷路;其次要到正規養殖場裡學習技術;最後要注意刺蝟種源質量,要到正規養殖場引進幼崽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