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鹹鴨蛋敲開致富門

2020-11-21 大河新鄉網

記者張世彬

11月17日,見到駐村書記王志勇,衛輝市太公鎮許漫流村的徐錫榮迫不及待地打開一枚鹹鴨蛋,清亮的蛋油、沙綿的蛋黃,鹹香味撲面而來。這瑩潤的小小鴨蛋,不僅是餐桌上的美味,也成為徐錫榮脫貧增收的「致富蛋」。

39歲的徐錫榮是許漫流村的貧困戶,家裡幾畝玉米地和核桃園是一家老小6口人的主要經濟來源。為增加收入,今年年初,徐錫榮引進1200隻蛋鴨散養在核桃園裡,「鴨樹同育、一畝雙收」的景象,讓徐錫榮對未來充滿希望。

不料,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當地養殖業帶來了重重一擊,生鴨蛋收購價遠遠低於往年,鴨蛋的收入無法支撐飼養費用,幾個月入不敷出的現狀,讓徐錫榮寢食難安。

駐村書記王志勇得知情況後,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細細算了一筆經濟帳,徐錫榮家現在一共有1200隻蛋鴨,日產蛋量大約150斤,生鴨蛋收購價格每斤3.7元,按這個價格出售是賠錢的。而二次加工的鹹鴨蛋市場售價是生鴨蛋的2倍到3倍,這樣就可以扭虧為盈,刨去醃製成本,收入也是相當可觀。

說幹就幹,在王志勇的幫助下,徐錫榮把手工清洗的鴨蛋,配以花椒香料、芝麻、熟鹽調製的泥漿,醃製成鹹鴨蛋,醃製出的蛋清雪白細嫩,蛋黃油亮,唇齒留香。

不僅徐錫榮忙,駐村書記王志勇也很忙。為了幫助徐錫榮拓寬鹹鴨蛋銷路,王志勇變身「銷售員」,通過微信朋友圈、抖音、網絡直播等多種渠道為徐錫榮「帶貨」。無添加、無公害、純天然養殖,色、香、味俱佳的鹹鴨蛋,贏得了很多網絡顧客的好評和回購,第一批近300斤鹹鴨蛋很快就銷售一空。

初試的成功,讓徐錫榮又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也堅定了自己改變生產模式的信心。徐錫榮告訴記者,下一步他還想建立一個鹹鴨蛋加工作坊,規範加工過程,擴大鹹鴨蛋的加工模式。

責任編輯:李昕

相關焦點

  • 小菌菇敲開致富門——貢嘎山下松茸村的大產業
    幾年下來,帶動了當地群眾長效脫貧,穩定致富。  雅江縣八角樓鄉松茸村、木澤西村過去都是貧困村,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都靠粗放種植、放牧和上山撿菌子。如今,當地村民以多種模式參與松茸產業園的經營。100戶村民家裡蓋有100平方米大棚,參與滑子菇、猴頭菇、白靈菇等珍稀菌類的培育。有的村民也在林地裡栽培黑木耳,在田地裡種植羊肚菌和球蓋菇。  還有村民進了產業園務工。
  • 五排八村獺兔協會幫農民敲開致富門
    東北網綏化7月25日電青岡縣新村鄉五排八村獺兔養殖協會在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畜牧業發展,帶動群眾致富增收上,發揮了重要作用,被群眾親切地稱為「兔協會」。  「五排八不打糧,種地一年全白忙」,過去在新村鄉五排八村老百姓的口中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這個村的耕地大都是鹽鹼地,土地十分瘠薄,種植業一直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致使農民增收的步伐緩慢。
  • 石坪村:養殖小香豬 「拱開」致富門
    村裡的群眾看到小小香豬成了增收致富的「法寶」,紛紛到胡澤明家參觀學習,胡澤明和妻子主動教授周邊的群眾香豬養殖技術,種豬和母豬先免費提供給有養殖意願的農戶,待有了收益以後再收取成本價;還積極尋找收購價高、需求穩定的銷售渠道,為群眾提供產供銷為一體的服務。
  • 百裡杜鵑: 「旅遊+扶貧」敲開致富門
    採取農旅結合的發展模式,該區積極探索「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組織方式,大力發展農業產業,推進林茶、花卉等產業快速發展,全力破解「花期」和「花區」瓶頸制約,助力群眾通過流轉土地、就業等方式增收致富。在鵬程街道採訪後的第二天,穿過一片片茂密的杜鵑花林,記者來到百裡杜鵑管理區金坡鄉化窩茶園,50多名群眾正在茶園裡除草、施肥,進行秋冬季管護。
  • 他鄉鹹鴨蛋,我實在瞧不上!
    袁枚的《隨園食單》中記載「醃蛋以高郵為佳」,家鄉江蘇高郵的汪曾祺汪老更是對它情有獨鍾:「他鄉鹹鴨蛋,我實在瞧不上」。>> Photo by __符生「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就粥下飯,鹹鮮回味,沙松可口,這枚鹹鴨蛋是樸素又奢侈。
  • 崗子鄉水泉溝村:發展種養業 叩開致富門
    近年來,松山區崗子鄉水泉溝村積極引導村民發展種養殖產業,利用政策支持、資金技術幫扶等方式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為群眾增收打開新的「致富門」。「赤峰市第二實驗中學為幫助貧困戶脫貧投入大量的資金,購買了一萬多隻雞雛,鼓勵貧困戶進行養殖致富
  • 小飛鼠敲開致富門
    本網訊 6月14日,洛南縣四皓街道馬河村豔陽高照,46歲的村民黃小虎和妻子孫曉燕正在自家院子裡忙著餵養飛鼠,一大筐新鮮翠綠的松柏不一會就餵完了,孫曉燕指著籠子裡的飛鼠笑著說,正是靠這200多只可愛的小精靈,她家才敲開了致富門,每年都有十餘萬元的穩定收入。
  • 大池村:珍珠雞「啄」開致富門
    大池村:珍珠雞「啄」開致富門 2020-10-11 22: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門:小小豆面成為百姓致富「香餑餑」
    三門:小小豆面成為百姓致富「香餑餑」 2020-12-28 1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小刺蝟能致富
    說起刺蝟,多數人都不陌生,因為刺蝟身上長滿了刺,大都對它敬而遠之,可卻不知這小小刺蝟,能帶來大財富。鄄城縣箕山鎮孟莊村的李繼貴,就靠養殖刺蝟,走上了致富路。「刺蝟是一種珍貴的藥肉兼用型經濟動物,不僅肉質細嫩、營養豐富,還有獨特的藥用功效。」
  • 抖音鹹鴨蛋女孩是什麼梗 奶黃包男孩又是什麼梗
    就在最近,抖音上除了這些熱梗之外,又流出了不少全新的梗,在其中有一個梗也是備受網友們的關注,那就是「鹹鴨蛋女孩」,相信有不少網友都十分好奇,鹹鴨蛋女孩到底是什麼意思?一個食物拿來形容女孩,怎麼想都覺得怪怪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吧。
  • 抖音鹹鴨蛋女孩是什麼意思和梗 奶黃包男生又是啥意思
    今日在抖音上面又衍生出了新的梗,那就是「鹹鴨蛋女孩」,網友們不由的好奇鹹鴨蛋不是吃的嗎?怎麼還用來形容女孩兒了?鹹鴨蛋女孩是什麼梗呢?鹹鴨蛋這個梗的出處是哪兒呢?跟著小編了解一下鹹鴨蛋女孩是設麼意思吧。
  • 臨沂蒙陰薛利:小小長毛兔跑出致富路
    面對近年來兔毛市場行情下滑的不利因素,蒙陰縣兔旺長毛兔繁育專業合作社積極從危機裡尋求發展新機遇,通過選育改良新品種,使小小長毛兔繼續跑出致富路。在蒙陰縣兔旺長毛兔繁育專業合作社,一排排現代化的兔舍整齊劃一,合作社繁育的高產絨毛型種長毛兔,在市場上供不應求。
  • 從貧困莊稼漢致富看西峽幫扶工作的精準
    由於條件越來越好,生產隊的其他人基本都搬走了,他就把大家的20多畝地都租過來種,功夫不負有心人,「扶貧牛」敲開了致富門,王國成的牛由最初的2頭繁殖到20多頭,年人均純收入增收由2000多元發展到10000多元,日子也越過越紅火。2017年10月,感恩於扶貧惠民政策的王國成成功脫貧。
  • 【決勝2020】保定阜平:小小「老鄉菇」 化身「致富菇」
    小小香菇創造出了無限價值,作為阜平縣鼎力打造的特色產業,儼然已成為全縣脫貧攻堅的「致富菇」。
  • 小班歌唱活動:小小蛋兒把門開
    歌唱活動《小小蛋兒把門開》以遊戲化的形式開展,活動主體生動形象貼近幼兒生活經驗,歌曲富有兒童情趣,整個樂曲貫穿了小雞的孵化過程,誘發了幼兒的好奇心,使幼兒產生持久投入音樂活動的熱情,提高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 小中甸特色產業叩開致富門
    小中甸特色產業叩開致富門 2020-04-10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小柚子樹 鋪就致富路
    群策村家家戶戶種龍安柚,但過去「單打獨鬥」不成氣候,柚子並未成為群眾的致富產業。近年來,廣安市做大做強龍安柚產業,群策村的柚子產業迎來了發展的春天。建標準,好技術種出好果子廣安區革新村村民唐華記得,以前用扁擔挑著柚子走1公裡多山路,一個卻只能賣幾毛錢。他和村裡多數青壯年一樣選擇了外出打工。
  • 散養蘆花雞 啄開「致富門」
    羽毛黑白相間、雞冠紅得發亮……近日,記者在海原縣鄭旗鄉西沿村羅成功的養殖合作社看到,500畝林地裡,大大小小的蘆花雞或在林下覓食,或飛上欄杆,個個精神抖擻,活蹦亂跳。   瞅瞅時間,該給蘆花雞餵食了。站在柵欄外的羅成功拎著飼料桶走進林地,飼料才下食槽,四處漫步的蘆花雞便飛奔而至,爭相啄食。
  • 農家漢子林下養雞,蘆花雞打開致富門
    羽毛黑白相間、雞冠紅得發亮,近40畝林地裡,大大小小的蘆花雞或在林下覓食,或飛上欄杆,個個精神抖擻,活蹦亂跳。瞅瞅時間,該給蘆花雞餵食了。站在柵欄外的農場主郝天偉拎著飼料桶走進了蘆花雞的領地,飼料才下食槽,一隻只分布在角落的蘆花雞便飛奔而至,爭相搶食,場面煞是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