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1 22: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肉和蛋營養豐富,糞便可做肥料,
羽毛能做成雞毛撣或工藝品
大池村:珍珠雞「啄」開致富門
你見過雞糞版的「護花shǐ者」嗎?在鄂託克前旗城川鎮扶貧美食集市上的農產品展銷臺前,一盒外包裝名稱為「護花shǐ者」的產品吸引了記者眼球,乍一看上去,包裝盒裡裝的像是一個個製作精美的「月餅」…… 「這可不是『月餅』,這是用村裡珍珠雞的糞便製作而成的有機肥,可當花盆裡的底肥來用,我們為其取名為『護花shǐ者』,此『護花shǐ者』非彼『護花使者』。」鄂託克前旗文化旅遊綜合執法局駐大池村第一書記張蕾笑得合不攏嘴,一條由珍珠雞衍生而出的脫貧致富路在他的敘述中清晰可見。
(大池村珍珠雞養殖初顯規模。賀龍攝)
2018年,張蕾被選派到大池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他用一個月的時間,對村裡的情況摸了一遍底。大池村已整體搬遷,村集體經濟發展薄弱,破「繭」刻不容緩。2019年,村黨支部牽頭帶領班子成員外出考察,確定了珍禽特色養殖項目,成立了鄂託克前旗眾鑫農牧業專業合作社,並在村裡廢棄閒置小學的校園內搭建起了網棚,採購了1500隻禽苗,「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珍禽養殖產業拉開了帷幕。經過一年的努力探索,年底,1500隻成禽銷售一空,養殖場的基礎設施也逐步完善,「宏呄達」養殖品牌成功註冊,試水珍禽養殖初獲成功。今年,在張蕾倡導下,大池村進一步擴大了養殖規模,從廣州引進了8000多隻珍珠雞、6000多隻土雞。
珍珠雞頭小體圓、喙黃紅、頸細長、羽灰藍色,密部規則圓形白點,形如珍珠。走進大池村乾淨整潔的養殖場,成群的珍珠雞踱著步、啄著食,雞群中的飼養員「咕咕咕」地喚著這些「新寵」。見有食料撒落,一隻只肥嘟嘟惹人喜愛的珍珠雞撲閃著翅膀奔跑而來,見到生人,貌似很「害羞」躲躲閃閃,一邊還不忘忙碌地爭搶剛剛撒下來的食料。
據了解,珍珠雞肉質鮮美、蛋白質含量高,且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也較低,是餐桌上的佳選。張蕾說:「現在人們吃東西講究天然、綠色、品質,因而天然飼草餵養、脂肪少、肉質細嫩的珍珠雞已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就目前來說,一隻珍珠雞能賣到120元,一顆珍珠雞蛋能賣3元。當下大池村的珍珠雞銷售途徑廣、價格穩,養殖前景看好。」
大池村的特色養殖迎來好前景,有技術、有基礎、有市場,正是在這些保障和引領之下,一些村民也躍躍欲試,想要嘗試一番。為帶動和鼓勵大伙兒的養殖積極性,今年,大池村為周邊的27戶脫貧戶每戶免費發放了50隻雞苗。二道川村一社的宋繼成就是受益者。他告訴記者,「由於普通農戶一般都不具備珍珠雞養殖的條件和技術,所以目前發放給我們的是土雞雞苗,幾個月後就將進入產蛋期、出欄期,這也是為今後自己養殖珍珠雞積累基礎和經驗。」
不僅要養好,還要賣出去,更要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於是,張蕾和村裡又經過一番謀劃,不僅銷售珍珠雞的肉和蛋,雞糞也不能放過,從而也就有了集市上那一盒盒「護花shǐ者」。一番操作下來,1噸雞肥就可賣到6萬元。不僅如此,羽毛也可製作成雞毛撣或者具有觀賞價值的工藝品。眼下,大池村正著手計劃對村裡的婦女開展雞毛撣製作培訓。
在談及今後的打算,張蕾興致勃勃地說,不僅大池村要養珍珠雞,而且要帶領更多的鄉親們走特色珍禽養殖致富路,更要延伸珍珠雞的產業鏈,真正讓綠色、生態養殖珍珠雞變成大池村和鄉親們的「綠色銀行」,真正用珍珠雞「啄」開致富門。
來源:鄂爾多斯日報
點擊標題,了解往期精彩
原標題:《大池村:珍珠雞「啄」開致富門》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