鵪鶉「啄」開致富門

2021-01-16 天山網

  新疆日報訊(通訊員王亞萍 劉敬報導)5月27日,在博樂市小營盤鎮哈熱根特託哈村一處鵪鶉養殖房裡,一個個小巧玲瓏的鵪鶉蛋被人裝滿小盆,而這位正在撿鵪鶉蛋的人,就是養殖戶於立洪。

  「鵪鶉蛋供不應求,每兩天就要運送近2萬枚。」於立洪樂得合不攏嘴。

  走進養殖房,成千上萬隻體小滾圓、灰褐斑相間的鵪鶉或覓食或競相爭搶,嘴裡發出「啾啾」的叫聲,時不時就會有鵪鶉蛋滾落到養殖籠下方的蛋槽中。走近觀察,這些小傢伙們的形態與雛雞很相似。

  於立洪說:「鵪鶉養殖可比蛋雞養殖精細得多,在溫度、溼度、飼料及防疫等方面都馬虎不得。」

  今年34歲的於立洪是哈熱根特託哈村第一個鵪鶉養殖戶。兩年前,她還和丈夫在外打工。2016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於立洪看到一個朋友在批發鵪鶉蛋,銷路十分緊俏,這讓一直有著創業想法的於立洪動了心,但她的想法遭到了家人的反對,大家都覺得她是「瞎折騰」。

  頂著壓力,於立洪開始整理養殖房、自製養殖籠具、學習養殖技術,研究飼料配方,待一切準備妥當之後,2016年9月,她從河南焦作買回了5000隻鵪鶉雛苗。

  「剛開始以為養鵪鶉跟養雞差不多,當真正養起來才知道完全不是一回事。」於立洪說。

  剛看到鵪鶉雛苗的那一刻,於立洪整個人都懵了,鵪鶉雛苗只有大拇指那麼大,前腳剛放進籠子裡,後腳就「撲通撲通」掉在了地上,有的當場死掉了,有的拍著翅膀在地上掙扎,情急之下,她買回窗紗鋪在了籠子裡,這才讓初來乍到的小鵪鶉有了窩。解決了籠子的問題,緊接著就是餵養技巧,她每天起早貪黑,以養殖房為家,一邊養,一邊潛心鑽研養殖技術,看到鵪鶉雛苗吃食費力,她就把飼料顆粒揉碎喂,看到鵪鶉糞便稀,她就餵涼開水。

  為了能讓自己的鵪鶉養殖得更好,於立洪不僅自己在網上查閱關於養殖鵪鶉的技術,還去烏魯木齊向技術人員請教。謹慎細心的養殖方式讓於立洪在養殖第一年就回了本。

  「鵪鶉養殖生長快,周期短,一隻鵪鶉從出殼到產蛋只要40天左右,產蛋期為一年,不僅鵪鶉蛋賺錢,淘汰後的鵪鶉也能賺錢。」於立洪說。

  現在養殖房有1萬多隻鵪鶉,每天平均產蛋量約9000枚,除去飼料、人工等成本,一年下來可獲利7萬元以上。

  「鵪鶉肉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還能做補益藥膳主料。」於立洪說,現在,她一年出售鵪鶉近5000隻,每隻能賣10元,銷往博樂市、精河縣、阿拉山口市。

  看到於立洪養殖鵪鶉賺了錢,不少村民前來「取經」,龍海龍就是其中一位。「等掌握了養殖技巧,我打算也養一些試試。」龍海龍說。

  「下一步,我打算把自己的養殖經驗總結一下,分享給附近村民,等養殖規模擴大了,我就收購鵪鶉蛋做產品加工,增加附加值。」聽著於立洪的打算,在一旁的龍海龍豎起了大拇指。

相關焦點

  • 大池村:珍珠雞「啄」開致富門
    大池村:珍珠雞「啄」開致富門 2020-10-11 22: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養鴯鶓「啄」開致富門
    2014年,他偶然在電視上看到別人養鴯鶓致富的事跡,就馬上對養鴯鶓產生興趣。鴯鶓不怕冷,一天吃兩餐,以食草為主,老家就有現成的草地,何不回家創業?王趙勇辭職了,他將多年打工的積蓄留給了妻子,自己只帶著10萬元回到家鄉。    王趙勇從外地引進100隻鴯鶓苗,鴯鶓棚舍旁一間不到10平方米的小平房成了王趙勇的「家」。
  • 養殖鵪鶉走上致富路
    養殖鵪鶉走上致富路 原標題: 他從事鵪鶉養殖業時間並不長,正式開始鵪鶉養殖也就半年的時間。沒有養殖鵪鶉之前,他以生豬養殖為主。為了響應政府的號召,去年開始他停止養殖生豬,開始養殖鵪鶉。「養豬的確汙染挺大的,政府開始禁止生豬養殖後,我積極謀求出路,花費了大半年的時間到全國各地去學習取經,功夫不負有心人,努力終於有了回報,我找到了更好的致富路子,那就是養殖鵪鶉。」張大叔笑著說。
  • 小飛鼠敲開致富門
    本網訊 6月14日,洛南縣四皓街道馬河村豔陽高照,46歲的村民黃小虎和妻子孫曉燕正在自家院子裡忙著餵養飛鼠,一大筐新鮮翠綠的松柏不一會就餵完了,孫曉燕指著籠子裡的飛鼠笑著說,正是靠這200多只可愛的小精靈,她家才敲開了致富門,每年都有十餘萬元的穩定收入。
  • 散養蘆花雞 啄開「致富門」
    目前,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成功脫貧「摘帽」,他們感激地說:「是縣農行脫貧致富貸款幫我們養了雞,羅成功帶我們走上了致富路。」(記者 張瑛) (責編:趙茉鈺、寬容)
  • 小小鵪鶉蛋成農民致富「金蛋蛋」
    8月5日,在梁園區觀堂鎮劉莊村,鎮幹部張彬領我們參觀了村民樊中華的鵪鶉養殖場,只見一隻只灰色的鵪鶉在籠內或覓食或悠閒嬉戲,十分喜人。拇指大小的橢圓形鵪鶉蛋,表面有棕褐色斑點,一筐筐整齊排列著。今年上半年,俺家賣鵪鶉蛋已收入3萬元,預計到年底,靠這6000隻鵪鶉下蛋,還能收入4萬元左右。」說起養鵪鶉的收入,正在撿鵪鶉蛋的樊中華喜笑顏開。一旁的村黨支部書記曹付山告訴我們,3年前,38歲的樊中華是村裡出了名的貧困戶。為了早日摘掉貧困戶的帽子,他整日一門心思地尋找脫貧致富路。
  • 小鵪鶉養成「致富鳥」,看永善這位婦女的創業路!
    小鵪鶉養成「致富鳥」,看永善這位婦女的創業路!,便萌生了養殖鵪鶉創業的想法,並付諸於行動,通過外出學習考察,邀約合伙人,攜手共同創業,「孵出」一條增收致富路。
  • 鳳陽花鼓和鬥鵪鶉
    過去,在北方,過了春節之後,農民閒著無事可做,他們除了成群結隊地到原野去打兔子之外,恐怕就以鬥鵪鶉作為正當的消遣了。北方人養鵪鶉,以養雄鵪鶉為主,目的是為鬥架,通常只有捕鵪鶉的人家才養雌鵪鵓(雌鵪鶉為捕提、引誘野鵪鶉的工具之一)。鵪鶉按年齡與身上的羽毛,可以區分為四種:處子、早秋、探花、白堂。
  • 石坪村:養殖小香豬 「拱開」致富門
    村裡的群眾看到小小香豬成了增收致富的「法寶」,紛紛到胡澤明家參觀學習,胡澤明和妻子主動教授周邊的群眾香豬養殖技術,種豬和母豬先免費提供給有養殖意願的農戶,待有了收益以後再收取成本價;還積極尋找收購價高、需求穩定的銷售渠道,為群眾提供產供銷為一體的服務。
  • 美女養殖鵪鶉失敗後 經過學習技術改良方法 如今賺得笑開了花!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黃女士接觸到了改變她命運的鵪鶉,經過了解,她揣著從親戚那借來的3000塊錢到南京買了鵪鶉,嘗試來養殖,可是由於技術不過關,這批鵪鶉十幾天就養死了。於是黃女士來到當地農科院,向老師請教學習,學到了一點技術,於是她又重新開始,養了50天就收益了。種蛋就那麼多,黃女士想,養的再好賺的錢也沒有多少,只有搞種蛋孵化才能把規模擴大,賺到更多的錢。
  • 「80後」棄萬元月薪回鄉養鵪鶉
    3個多月時間裡,徐鍇幾乎攬下了養殖場的大半活計,從攪拌飼料、鵪鶉病害防治,到深夜值班餵養鵪鶉,他都一力承擔,為的就是儘快熟悉鵪鶉養殖的竅門。培訓歸來,徐鍇流轉了11畝地,將工作幾年的30萬元積蓄全部投入,開始正式創業。「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我當時沒學到家,後來補交了好大一筆『學費』。」徐鍇講了個讓他畢生難忘的故事。
  • 河南淮濱:蛋雞養殖「啄」開致富門
    才邦蛋雞養殖合作社理事長張邦才告訴記者,由於雞蛋新鮮,除了運往安徽、湖北、江浙等地,不少人開著車直接來買。 經了解,張邦才於2015年投資1200萬元新建了5座現代化雞舍,一間雞舍可養5萬多隻雞,但是只需一個飼養人員就可搞定,餵雞、收蛋、清潔時按一下鍵盤即可。現在合作社共養雞30萬隻,日可產蛋3萬枚。
  • 鬥鵪鶉!鄉間「格鬥」趣味多
    當日蘆村鎮第七屆民俗文化節暨鬥鵪鶉比賽,在該鎮文化廣場舉行,吸引了200多名「把鵪鶉」參賽選手參與,拉開一場鄉間「格鬥」。  兩隻鵪鶉往簸箕裡一放,玩家用一把穀粒,便挑起了一場「戰鬥」,兩鵪鶉脖頸羽毛展開,互相捕啄,五六分鐘後,一方羽翼漸收,便分出勝負。獲勝選手得到一份當地特產禮品和榮譽證書。
  • 民間故事:「貓吃五匹馬」,小夥子智馴「鵪鶉」,「巧計」戲王爺
    這一年,又到羊草封垛的時候,鬼達爾罕又要鬥鵪鶉。有個聰明的年輕人,想治一治這個鬼達爾罕,專門弄來一隻敗籠鵪鶉。經他一個多月的訓練,這隻鵪鶉能鬥得過貓,消息傳到鬼達爾罕耳朵裡,他就想把這個鵪鶉弄到手。這天,他讓人抬著一把椅子前呼後擁地來到年輕人家。大管家狐假虎威地喊:「那漢子聽著,你不是說無注不鬥嗎?
  • 銅梁鵪鶉賣到全國
    11-22 07:15:40 來源:重慶日報-農村版 銅梁區舊縣街道檬梓村新建成投用的鵪鶉養殖基地,建有5個養殖車間,年飼養量可達到50萬羽,目前已投入30萬羽的養殖。舊縣鵪鶉養殖始於上世紀80年代,經過20多年發展,到2017年,鵪鶉養殖戶達260多戶,鵪鶉存欄量達600餘萬羽,被譽為西南地區最大的鵪鶉養殖基地。舊縣鵪鶉蛋佔據了重慶80%的市場,還遠銷雲南、貴州、四川,從業人員上千人,鵪鶉養殖對帶動群眾增收致富起到了重要作用。
  • 難忘的蘇北鄉村往事——逮鵪鶉
    西莊念文大爺這方面是個行家裡手,吹鵪鶉,養鵪鶉,把鵪鶉,鬥鵪鶉樣樣拿得起放得下,他身邊成天圍著一群老人,要鵪鶉,學玩鵪鶉。養鵪鶉首先得學會這些,把即將鵪鶉握在手中——以其兩腿夾在小指與無名指之間(使其雙爪懸空,無法蹬躍),再將其頸部夾在拇指與食指之間,如此天天把、經常把,日久天長,它就老實了,不會老是想逃跑了。
  • 偶然的機會養起了鵪鶉,最後建立起來一個鵪鶉養殖帝國
    如今,河南省輝縣市級鵪鶉養殖業在畜牧業中很有名聲,鵪鶉已成為一些農民賺錢的「金鳳凰」,20多位農民依靠這些「金鳳凰」。帶著好奇心,我們訪問了輝縣城市高莊鄉豐源繁殖基地。索靜霞,輝縣該市第一個「吃螃蟹」,輝縣市豐源鵪鶉養殖公司經理,她已成為當地很有名的鵪鶉養殖專家並帶著村民一起致富。索靜霞今年42歲,高中畢業後出來工作。在此期間,她從事攝影工作、從事煤炭業務。
  • 如何飼養鵪鶉? - 百度經驗
    因此有人很想養殖鵪鶉來致富,可是這條路子不太了解,今天小編TJMDXX來分享下——如何飼養鵪鶉?希望對你有所幫助。選好優良的種鶉:鵪鶉要選羽毛有光澤,比較活躍精神狀態要好。要求啼聲宏亮的,看上去老是沒精神的就別選了。要不買回來影響我們以後的收入。如下圖所示。鵪鶉舍:鵪鶉舍的建造光線要適中,注意通風要良好,要防止貓和蛇及鼠等的危害。
  • 小中甸特色產業叩開致富門
    小中甸特色產業叩開致富門 2020-04-10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當初連買奶粉的錢都沒有的她,如今靠養殖鵪鶉發家致富
    家庭生活的拮据並沒有讓好強的黃根蘭退卻,相反激起了她的鬥志,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她接觸到了改變她命運的鵪鶉。黃根蘭和丈夫揣著從親戚朋友那裡借來的3000塊錢,從南京買了一些鵪鶉來嘗試養殖。但是由於技術不過關,並不知道鵪鶉的適宜環境,把鵪鶉當做雞來養,沒有多久,第一批安全就全部死亡了。黃根蘭沒有喪失信心,想賺錢的念頭,讓她一門心思都放在了提高鵪鶉養殖技術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