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梁:農民工返鄉創業 把農特產品鵪鶉面推向全國
「別小看我們銅鵪閣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雖然只生產鵪鶉系列掛麵,但屬於全國首創,獲得一項國家發明專利,一項外觀專利,另外還有一批專利正在申報之中。」銅鵪閣公司老闆,也是重慶小面協會副會長的朱文宇說,目前,鵪鶉面已走進了重慶洪崖洞、解放碑,以及永輝超市等多家商超。
-
鵪鶉蛋全國都有賣,但是沒有聽說養鵪鶉的,很少見到賣鵪鶉的
鵪鶉蛋全國都有賣,但是沒有聽說養鵪鶉的,很少見到賣鵪鶉的 鵪鶉屬於禽類,全身灰白,類似於雞,但是比雞小,成對活動,類似於鴛鴦。主要吃雜草種子、豆類、穀物及漿果、嫩葉、嫩芽等,夏天吃大量的昆蟲及幼蟲,以及小型無脊椎動物等。
-
重慶銅梁:一枚鵪鶉蛋的綠色致富經
該公司所在的銅梁區舊縣街道,是西南地區最大的鵪鶉養殖基地,而就在三年前,這個「鵪鶉之鄉」卻曾因高汙染而一度陷入絕境。為扭轉困局,銅梁區檢察院聯手當地職能部門打響養殖汙染治理攻堅戰,讓億元級產值的「銅梁鵪鶉」涅槃重生,實現轉型升級、綠色發展。
-
一隻好鵪鶉能賣兩三萬元!阜陽舉辦「鬥鵪鶉」比賽擬申報非遺
這些人腰間都掛著一個或多個布袋,形狀不一,花色各異,裡面卻都裝著他們的寶貝——鵪鶉,他們都是特地趕來參加鬥鵪鶉比賽的。 原標題:一隻好鵪鶉能賣兩三萬元!
-
到重慶銅梁區,做一回火舞少年!
銅梁區,別號「龍都」,蟄伏於重慶西北部。其名不揚,卻有火舞如歌;其聲不彰,但得古韻悠長。如果你慣看都市繁華,常悟山水奇妙,偶然抽空去一趟銅梁,不一樣的風景也許會讓你眼前一亮。重慶主城到銅梁很方便,耗時亦少。走環城高速換319國道,再轉204省道,一個半小時便到。1、逛古鎮到銅梁遊玩的第一站通常是安居古鎮。
-
幫爸媽上網賣鵪鶉第一年增收10萬
周小榮的父母是鵪鶉養殖專業戶,養殖歷史超過20年。「起初就是在漁行村的老家養了四五千隻,慢慢地規模越來越大。」周小榮介紹,2010年,他父親又投資100萬元在海陵區城東街道窯頭村興建了14棟60平方米的廠房,將鵪鶉養殖擴大到8萬隻。 「鵪鶉生意一直都是我父母操持著,我本身有自己的工作。」
-
銅梁龍舞舞出精彩 揭秘「龍王」與龍共舞二十載的故事
首戰告捷銅梁龍舞登上「制高點」 1941年出生的黃廷炎已年過七旬,回憶起第一次代表銅梁參加全國大賽的情境,黃廷炎歷歷在目。 1988年,北京舉辦國際旅遊年龍舞大賽,銅梁龍代表四川參加,黃廷炎主動請纓,被確定為導演。
-
杭州一H7N9病例曾接觸菜場活禽 店主否認賣鵪鶉
雖然已在楊某曾去的農副產品商行檢測到了H7N9禽流感病毒,但楊某是不是在這家農副產品商行被感染的,是被什麼感染,市疾控中心專家表示,導致楊某患病的感染來源還不完全明確,中心正在做進一步分析。由於這些雞鴨禽類是關在共同的籠子裡的,宰殺這些禽類時用的都是同一桶煺毛水,還難以區分是哪種動物受到感染以及何時感染的。
-
泉州市區沿街店鋪賣野生動物,14隻活的,10包凍鵪鶉!現場觸目驚心!
昨天下午4點,在泉州市區孝感巷,一家賣野生動物的店還在頂風營業,被鯉城自然資源局、城市管理、城市執法等部門查獲。讓人觸目驚心的是,現場查獲了9隻竹鼠、5隻鵪鶉活體野生動物,另在冰箱裡,還有10大包已經剝了皮了野生鵪鶉凍品,至少上百隻。
-
「潔雅銅梁」志願活動火熱招募
從8月20日開始,銅梁區將組織開展「潔雅銅梁」行動。 目前正是建設「六大環境」、創建國家衛生區的關鍵時期,區文明委組織文明辦、教委、衛計委、團區委、婦聯等部門以及媒體單位一起,向全區人民發出號召,鼓勵大家參與到「潔雅銅梁」的行動中來。
-
非遺龍舞-銅梁龍舞
龍舞在分很多派系,其中在重慶銅梁縣有一種銅梁龍舞尤為奇特。它興起於明,鼎盛於清。在當代大方光彩,享譽世界。銅梁龍舞包括龍燈舞和彩燈舞兩大系列。龍燈舞主要包括大蠕龍、火龍、稻草龍、筍殼龍、黃荊龍、板凳龍、正龍、小彩龍、竹梆龍、荷花龍十個品種,其中以大蠕龍最有特色。
-
大鵪鶉直播間慘遭安排,賣片帳號封都封不完,甚至有人趁機勒索!
而在最近鬥魚的大鵪鶉也是遇到了他直播以來最大的難題之一,也是大部分主播都會遇到的事情,那就是在直播間中,有賣片的粉絲存在。經常看直播的的都知道,在直播間中經常會出現一些非常讓人心煩的人,而最讓人心煩的恐怕就是那些賣片的了。而在最近大鵪鶉的直播間中可以說是成了賣片的聖地了,雖然大鵪鶉進行了一系列的整治,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情況沒有減緩反而是愈加厲害。
-
南京大媽街邊賣烤鵪鶉,10元一隻,每天都賣出幾百隻!
說到鵪鶉,我們先來看看它的營養價值:醫界認為,鵪鶉肉適宜於營養不良、體虛乏力、貧血頭暈、腎炎浮腫、瀉痢、高血壓、肥胖症、動脈硬化症等患者食用。所含豐富的卵磷,可生成溶血磷脂,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可阻止血栓形成,保護血管壁,阻止動脈硬化。磷脂是高級神經活動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具有健腦作用。
-
全領域建強 全區域提升 銅梁 持續推進「三生」融合 美好生活可望...
老舊小區實現「逆生長」,居民心情的變化只是銅梁民生變化的一個縮影,從城市到鄉村,背後更折射著銅梁的擔當。銅梁的「六要」路徑,是高樓鎮蓮花村黨支部書記周秀立常常掛在嘴邊的系列特色舉措。在這裡,1000多畝花椒林從閒置撂荒地中建起,通過業主、村集體和包括貧困戶在內的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經營方式,去年該村共產乾花椒5萬餘公斤,產值300餘萬元,畝收入在4000元左右。
-
鵪鶉營養豐富,為什麼養殖戶卻不敢養
說起鵪鶉,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們都不陌生,記得小時候收小麥的時候,地裡就有很多鵪鶉窩,有的裡面有鵪鶉蛋,有的窩裡有鵪鶉幼鳥,我最喜歡在地裡找鵪鶉窩,如果找到鵪鶉蛋,就拿回家煮著吃,如果捉到小鵪鶉就拿回家養著,但是養著養著就養死了,我就會傷心好幾天。
-
銅梁試點建設「潔雅」鄉村 「五風」浸潤村民心
華龍網12月2日15時26分訊 為積極探索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新途徑,助推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銅梁區以黃桷門村為試點,深入實施「五風」浸潤工程,建設「潔雅」鄉村。 自2013年以來,重慶在全市全面啟動「美麗鄉村」建設,豐富鄉村文化、構建和諧鄉村是重點工作之一。
-
鵪鶉4元一隻,鵪鶉蛋5元一斤!鵪鶉養殖戶急尋銷路
往年此時是鵪鶉蛋銷售的旺季,但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市梓晟鵪鶉養殖基地的鵪鶉蛋嚴重滯銷。27日下午,記者來到位於歌山鎮象塘夏樓村的市梓晟鵪鶉養殖基地,飼養員正拿著大塑料筐收集鵪鶉蛋,沒過一會就收集了一筐鵪鶉蛋。大棚外,一筐筐鵪鶉蛋整齊堆放著。不遠處,樓超笛和其他飼養員正忙著宰殺鵪鶉。
-
鳳陽花鼓和鬥鵪鶉
有錢人家賣田地,無錢人家賣兒郎;奴家沒有兒女賣,身背著花鼓走他鄉:"接著一個女人敲鼓,一個女人嗎鑼,"冬冬倍、冬冬鏘、冬冬"地伴奏起來。其小調兒唱的婉柔動聽,歌詞也哀怨感人,聽者不由得生出同情心,掏出錢來周濟一番了。可是唱"鳳陽花藪"的,並不是鳳陽地方真的經常年歲荒災,逼得他們奔走他鄉來謀食的。也有年歲豐收,仍然出外照唱不誤的。這是什麼緣故呢?
-
銅梁廣大黨員:大力弘揚「靠得住、頂得起、過得硬、容得下」精神
這是疫情發生以來敖爽每天的工作狀態,也是銅梁一線抗疫黨員幹部的共同縮影。銅梁區區委組織部主要負責人介紹,在防控的關鍵時刻,銅梁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挺身而出,大力弘揚「靠得住、頂得起、過得硬、容得下」的銅梁龍脊梁精神,充分發揮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有效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堅決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黨旗始終在防控第一線高高飄揚。
-
銅梁圖書館:人們聞著書香過雙節
銅梁圖書館外景一角 通訊員 趙呈榮 攝筆者在銅梁圖書館看到,這裡的各個書房都坐滿了看書學習的人們,陳老是一名退休幹部,他可是銅梁圖書館的常客,此時剛好他也在這裡,他說,他是一個喜歡看書的人,只要一有空他就來圖書館看書學習。「因為這裡的各類書籍應有盡有,古今中外、科技博覽等等叢書太能增長知識了。」陳老高興地告訴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