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貓吃五匹馬」,小夥子智馴「鵪鶉」,「巧計」戲王爺

2021-01-10 七叔說

科爾沁草原達斡爾族部落裡有個達爾罕王爺,人們背後都叫他「鬼達爾罕」。

鬼達爾罕有個癖好是鬥鵪鵓。這一年,又到羊草封垛的時候,鬼達爾罕又要鬥鵪鶉。有個聰明的年輕人,想治一治這個鬼達爾罕,專門弄來一隻敗籠鵪鶉。經他一個多月的訓練,這隻鵪鶉能鬥得過貓,消息傳到鬼達爾罕耳朵裡,他就想把這個鵪鶉弄到手。

這天,他讓人抬著一把椅子前呼後擁地來到年輕人家。大管家狐假虎威地喊:「那漢子聽著,你不是說無注不鬥嗎?我家王爺下一百塊大洋的賭注,你的鵪鵓勝了,這一百塊白花花的大洋就給你;要是貓勝了,怎麼辦?」

「如數償還!」

「一言為定!」

「那是自然!」

那年輕人不慌不忙地把籠放到地上,又從身後提出一個裝著大黑貓的籠子。他把鵪鵝籠和貓籠一齊打開,那鵪鶉伸長脖子向貓嘴叨去。黑貓前爪貼地,弓背收腹,黑尾巴像根小棍子一樣豎著。只聽年輕人喊了一聲「鬥!」那鵪鶉啄得又快又猛,大黑搖頭晃腦地躲閃著。

忽然,鵪鵯的尖嘴一下子啄在了黑貓的眼晴上,黑貓耷拉著尾巴,「哧溜」一下跑回籠子裡。人們發出一陣驚嘆:「真是好鵪鶉!真是好鵪鶉!」

大管家瞪著眼,張著嘴看呆了。王爺也像傻了似的,嘴角掛著一條涎水。等到年輕人把鵪鶉裝進籠子,大管家才驚醒過來,裝出一副笑臉對年輕人說:「好鵪鶉!說個價我要啦!」

「五匹馬!」年輕人說。

「五匹馬?」大管家張開的嘴半天沒閉上。

年輕人收拾起籠子,愛搭不理地向外走去。「回來,回來,我們王爺說了,三匹馬怎麼樣?」年輕人頭也不回,不慌不忙地走著。鬼達爾罕咬咬牙對大管家嘀咕著:五匹就五匹。

年輕人牽著五匹大馬,把手裡牽著的四根韁繩分別遞給四個窮哥兒們,大家推辭著,都不肯要。年輕人對窮哥兒們說;「這是用一隻敗籠鵪鶉換的。」

「什麼,敗籠鵪鶉?」

對!每天我在家給貓嘴上粘滿穀粒兒,讓鵪鶉去啄。如果貓要咬鵪鵓,我就用笤帚打它,一邊打一邊喊鬥,這樣習慣了,鵪鶉就大膽地啄貓,貓卻不敢咬鵪鶉。

大家都樂了,年輕人說著跳上馬背,告別了窮哥兒們向草原深處跑去。

沒幾天,鬼達爾罕把買去的那隻鵪鶉養壯了,就四處揚言,說他的鵪鶉能鬥過大貓。有一天,有人抱來ー只貓跟王爺的鵪鶉擺開了陣勢。大貓上前一口就把鵪鶉叼住了,王爺還沒來得及叫人相救,貓就三下五除二把鵪鶉吞進了肚裡。

鬼達爾罕傻了眼,哭喪著臉,嘴裡不住地叨咕著;「五匹馬呀!我的五匹馬叫貓一口給吃了1…·啊……·鳴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 灶王爺 上天言好事 下界降吉祥
    小年 灶王爺 上天言好事 下界降吉祥《祭灶詞》:古傳臘月二十三,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米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
  • 內蒙古赤峰團新編民間故事劇《諾恩吉雅》劇照
    內蒙古赤峰團新編蒙古族民間故事劇《諾恩吉雅》劇照   「老哈河水長又長,岸邊的綠草吐芳香,美麗的姑娘諾恩吉雅,這裡是她生長的地方……」。情真意切的蒙古族民歌《諾恩吉雅》伴隨著一個哀婉動人、催人淚下的愛情故事,已經在老哈河畔流傳了100多年了。  清末,老哈河畔美麗的姑娘叫諾恩吉雅,她天生麗質,熱情奔放,她與牧馬青年那日蘇青梅竹馬,相親相愛。
  • 民間故事:狐狸的報恩
    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狐狸的報恩》,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論著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093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這偏遠的山間村莊啊,不僅有著秀美的風光,還有著樸實的民風,最主要的就是這樣的桃源勝地,經常會流傳著一些美麗而又神奇的民間小故事!
  • 過去農村老人都愛「把鵪鶉」,為啥現在很少看到了?
    所謂的「把鵪鶉」,其實是」鬥鵪鶉「,是舊時民間的一種娛樂活動。據稱,這種民間的娛樂活動最早發源於山東省棗莊市,並逐漸傳入其他地區。舊時的」把鵪鶉「一般在春節期間進行。因為此時為農閒季節,又逢節日,於是,人們便採用「把鵪鶉」的方式進行消遣和娛樂。
  • 揭露中國超高人氣Coser——Kenn王爺戲路多變的作品!
    Kenn王爺的Cos並不只是在粉絲圈反響熱烈,其曾在Coser界的頂尖展會ChinaJoy舉辦的「封面大賽」中以令人驚豔的造型一舉奪得最佳個人角色獎,角色:戒音,出處:《戒音》,作者:由貴香織裡[日本]收穫讚譽無數。
  • 迎新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
    在童年記憶裡,學到的那些知識和知道的民間傳說故事,大多是奶奶口裡言傳身教的。這些東西的來源,也比較應景。比如臘月初八就講臘八的禁忌和傳說,臘月二十三就是灶王爺的傳說。哪怕是到了七月七,奶奶才想起來牛郎織女的故事。奶奶平日裡,杷鍋燎灶的,不會有過多時間的。到了臘月二十三,奶奶早早的就準備好糖瓜,給灶王爺從廚房神位上揭下來。
  • 滿族民間故事:應聲蟲
    這是滿族民間故事傳承人肇恆昌講的一個滿洲民間故事,很短的故事,但是有點寓意。從前,有一個小夥子得了一種怪病,面黃肌瘦,病得厲害了,肚子裡能說話。如別人問他吃了嗎?還沒等他說話,肚子裡就說:我吃了。他阿瑪也是請了很多郎中來看病,但都看不明白,沒辦法,治不好。
  • 民間故事:鬼燈籠之冥王幻境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短篇懸疑小說系列。作品名稱:《鬼燈籠》第十四章原創作者:半杯水「傳」承文化底蘊,「說」出魅力故事。前文回顧:一個同樣漂亮的有些過分的女子出現在小文面前,小文知道,能出現在鬼霧森林裡的人,哪怕是一個一歲娃娃都不簡單,更何況眼前和巧靈兒一樣漂亮的女子呢?
  • 關於「虎」的典故、諺語和民間故事
    關於「虎」的典故、諺語和民間故事 • 2010-02-10 • 來源:北京周報網  中國民間,與老虎有關的典故、諺語、民間故事是十分豐富的,從中也表現了老虎在中國民間生活中的地位。比如,「坐山觀虎鬥」的故事。
  • 舌尖上的灶王爺:全國各地小年祭灶供品大盤點,灶王爺都吃什麼?
    百家號文史領域春節特輯獨家供稿農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民間傳統的「小年」了。小年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漢代的時候,崔寔的《四民月令》裡就有「臘明日更新,謂之小歲,進酒尊長,修賀君師」的說法,可見當時的小年,主要是人們孝敬師長的時節。到了宋代以後,祭祀灶神逐漸成為民間小年的主要習俗,並且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 民間故事:兔仙美人計|兔仙妙計騙獵人,放下殺戮獲仙緣
    民間故事:兔仙美人計|兔仙妙計騙獵人,放下殺戮獲仙緣多年前,王屋山下的朱家溝,有個叫朱興的獵人。這天朱興在山裡打獵,發現前面林子裡有隻雪白的野兔,他連忙弓箭上弦猛追,在追逐途中連射兩箭,可似乎都沒有命中。那白兔跑得飛快!但朱興可是個老獵手,經驗極其豐富,他相信只要順著蛛絲馬跡找下去,那兔子定然逃脫不了。
  • 臘月二十三、二十四是小年 送糖給「灶王爺」吃
    圖片來源於網絡臘月二十三、臘月二十四,在民間俗稱小年小年是大年的序幕,這兩天,迎新春、過大年開始進入倒計時,民間有祭灶、掃塵的習俗。來看看這兩天,咱們宿遷人應該做點什麼吧!給「灶王爺」吃糖讓他說好話傳說,臘月二十三,灶王爺在這一天要上天庭向玉皇大帝稟報這一家人的好與壞,玉皇大帝根據他的報告,判斷這家人的善惡,從而決定延長還是扣減壽命。
  • 八王爺和臭臭的故事
    大家好啊~~~很多人看了這個題目一定奇怪這個板塊是做什麼的吧
  • 民間故事:驢償債
    民間故事是一個有趣的領域,古人常常在閒暇之時談起此事,大家平時也會到小酒館聽說書先生講著奇異的故事,人們也都展開討論,各抒己見。在本篇文章中,小編就來講講《聊齋志異》中的故事,這個故事叫做驢償債。有一次他沒吃早飯,就向李公乞求,李公就給他一斤糧食,他又對李公說,我一直得到您的豐厚報酬,我的一家四口才沒有餓死,但是這也不是長久之計,因此,我想向您借一些銀兩,我可以做一些養家餬口的生意。李公聽完後很是高興,就讓家裡的人給了他九百錢,王緒就帶著錢財走了,一年多都沒回來,一直沒有償還李公。
  • 民間故事:老鼠來報恩
    張三漸漸長大,變成了一個身強力壯的小夥子,他有自己的田地,所以他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由於之前受過村民們的幫助,所以他一直都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只要村裡面有誰需要他幫忙,他都會義不容辭。有一天,張三幹完活回到家發現一隻耗子,正在他家裡面偷吃糧食。
  • 臘月23,祭「灶王爺」,背後的講究和來歷你知道嗎?不妨看看
    臘月23,祭「灶王爺」,背後的講究和來歷你知道嗎?不妨看看幾乎每個中國人的家裡都會立一個「灶王爺」。有的家裡面每逢初一、十五這兩天都會準備上各種貢品進行祭祀,小時候覺得這個「灶王爺」比觀音菩薩、佛祖等神仙都厲害,因為其它的神仙很少被供在家裡,唯獨「灶王爺」被人供在家裡好吃好喝地伺候著。特別是到了農曆臘月廿三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祭「灶王爺」,關於這一天,你們知道它背後有什麼故事嗎?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聊聊「灶王爺」。
  • 「民間故事」民間神話故事手抄報之芍藥仙子,一步一步教你畫
    ,我整理了民間神話故事手抄報合集,含有縮減版參考故事內容,歡迎收藏!民間神話故事手抄報之芍藥仙子參考模板民間神話故事手抄報之芍藥仙子底稿>民間神話故事手抄報之芍藥仙子模板民間神話故事手抄報之芍藥仙子參考文字內容唐朝武后當皇帝時,亳州城東住著一位姓白的花匠
  • 民間故事:李壯吃刺蝟肉,得了怪病
    說身邊事,談古今情,憶往昔歲月,品人生百態,大家好,歡迎來到槐柳樹下,綠樹陰濃夏日長,我放一個小桌子,你來到我身邊,聽我給你講故事。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一第5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給大家講一篇民間故事,故事裡有好人也有壞人,故事裡有是是非非。故事裡的事耐人琢磨,故事裡的事引人深思。話不多說,咱就講講這則民間小故事。
  • 民間故事|花貓姑娘
    說民間故事談古今傳奇,借古喻今話家長裡短,嬉笑怒罵訴兒女情長。正所謂:小橋流水百花香,人在異地思家鄉。十年寒苦為明日,只求秋闈登玄黃。#民間故事齊衡見識了民間的疾苦,知道百姓生活不容易,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對所有幫助他的人十分感激。做人忠厚老實,性格溫良。大家都誇齊衡是一個知恩圖報的好後生,然而除了能幫他解決一些生活的困難以外,對他的人生大事,娶媳婦,卻是愛莫能助,無能無力。
  • 鮮為人知的「鬥鵪鶉」民俗,在鄧州一些地方流傳至今
    由此,在鬥雞鬥狗鬥牛鬥蟋蟀之外,古人又發明了鬥鵪鶉。「鬥鵪鶉」,最早流行於皖北、豫東、魯西南等地。據說唐玄宗時期,有個西涼人將一隻能夠隨鼓點爭鬥的鵪鶉上貢給皇室,宮廷認為非常有趣,便拿來蓄養,從此「鬥鵪鶉」傳播到了朝野,成為官宦富豪、紈絝子弟消閒取樂和賭博的活動。宋代梅堯臣詩作《鬥鵪鶉孫曼叔邀作》,便反映了當時的情況,其詩云:「脫命秋隼下,鳴鬥自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