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23,祭「灶王爺」,背後的講究和來歷你知道嗎?不妨看看
幾乎每個中國人的家裡都會立一個「灶王爺」。有的家裡面每逢初一、十五這兩天都會準備上各種貢品進行祭祀,小時候覺得這個「灶王爺」比觀音菩薩、佛祖等神仙都厲害,因為其它的神仙很少被供在家裡,唯獨「灶王爺」被人供在家裡好吃好喝地伺候著。
特別是到了農曆臘月廿三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祭「灶王爺」,關於這一天,你們知道它背後有什麼故事嗎?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聊聊「灶王爺」。
「灶王爺」之所以會被供奉在家裡,據說是玉皇大帝的指示,玉皇大帝除了管理天界之外,民間的百姓也是由他管理,由於他事務繁忙,於是專門派了灶王爺來代替他。
灶王爺本來只負責管理廚房的工作,但由於他和民間的每家每戶都在接觸,於是玉帝委託他,讓他要記錄下每一戶的善惡,然後在臘月二十三這一天返回天界進行詳細地匯報。玉皇大帝在根據灶王爺的匯報情況,對每一戶採取獎或懲等不同的方式。
雖然灶王爺的職位不高,但是他起到的影響很大,於是百姓為了討好他,會專門在臘月二十三這一天為其供奉很多好吃的食物,不過這些食物有個共性,全部是甜品,而且很多甜品都很粘牙。
百姓們這麼做也是有講究的,因為灶王爺吃了甜的東西才會在玉帝面前幫你美言幾句,另外若是你這一年來做了一些壞事或者錯事,為了不讓玉帝知道然後接受懲罰,那麼就要用粘的甜品黏住灶王爺的嘴巴,這樣他就匯報不了。
而以前人們準備的祭品中還有酒等東西,後來有一次因為鬧災荒,百姓連飯都吃不飽,可是李白基本上都在喝酒,這些酒都是用糧食釀造出來的,這在灶王爺看來是非常奢侈的事情,便將這件事向上帝進行了匯報。
上帝也不是一個別人說什麼他就相信什麼的人,於是專門下來凡間查看事情真相,結果發現李白只有喝酒才能寫出優秀的作品,看在李白寫出了這麼多佳作的份上就不懲罰他。
不過這個時候玉帝看到了老百姓給灶王爺供奉這麼多美食,其中也有酒,擔心他喝酒誤事,於是下令不準喝酒,所以後面人們在供奉的時候才把酒改成了茶水。而大家之所以這麼害怕灶王爺是因為萬一他們的罪行被匯報上去的話,那麼壽命就會相應的減少。
我們無法取證灶王爺是否存在,但它已經成為了一種信仰,老百姓希望用這樣的方式來為家裡人祈福,所以供奉灶王爺也是一種愛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