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23,祭「灶王爺」,背後的講究和來歷你知道嗎?不妨看看

2020-12-05 思帆歷史趣聞

臘月23,祭「灶王爺」,背後的講究和來歷你知道嗎?不妨看看

幾乎每個中國人的家裡都會立一個「灶王爺」。有的家裡面每逢初一、十五這兩天都會準備上各種貢品進行祭祀,小時候覺得這個「灶王爺」比觀音菩薩、佛祖等神仙都厲害,因為其它的神仙很少被供在家裡,唯獨「灶王爺」被人供在家裡好吃好喝地伺候著。

特別是到了農曆臘月廿三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祭「灶王爺」,關於這一天,你們知道它背後有什麼故事嗎?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聊聊「灶王爺」。

「灶王爺」之所以會被供奉在家裡,據說是玉皇大帝的指示,玉皇大帝除了管理天界之外,民間的百姓也是由他管理,由於他事務繁忙,於是專門派了灶王爺來代替他。

灶王爺本來只負責管理廚房的工作,但由於他和民間的每家每戶都在接觸,於是玉帝委託他,讓他要記錄下每一戶的善惡,然後在臘月二十三這一天返回天界進行詳細地匯報。玉皇大帝在根據灶王爺的匯報情況,對每一戶採取獎或懲等不同的方式。

雖然灶王爺的職位不高,但是他起到的影響很大,於是百姓為了討好他,會專門在臘月二十三這一天為其供奉很多好吃的食物,不過這些食物有個共性,全部是甜品,而且很多甜品都很粘牙。

百姓們這麼做也是有講究的,因為灶王爺吃了甜的東西才會在玉帝面前幫你美言幾句,另外若是你這一年來做了一些壞事或者錯事,為了不讓玉帝知道然後接受懲罰,那麼就要用粘的甜品黏住灶王爺的嘴巴,這樣他就匯報不了。

而以前人們準備的祭品中還有酒等東西,後來有一次因為鬧災荒,百姓連飯都吃不飽,可是李白基本上都在喝酒,這些酒都是用糧食釀造出來的,這在灶王爺看來是非常奢侈的事情,便將這件事向上帝進行了匯報。

上帝也不是一個別人說什麼他就相信什麼的人,於是專門下來凡間查看事情真相,結果發現李白只有喝酒才能寫出優秀的作品,看在李白寫出了這麼多佳作的份上就不懲罰他。

不過這個時候玉帝看到了老百姓給灶王爺供奉這麼多美食,其中也有酒,擔心他喝酒誤事,於是下令不準喝酒,所以後面人們在供奉的時候才把酒改成了茶水。而大家之所以這麼害怕灶王爺是因為萬一他們的罪行被匯報上去的話,那麼壽命就會相應的減少。

我們無法取證灶王爺是否存在,但它已經成為了一種信仰,老百姓希望用這樣的方式來為家裡人祈福,所以供奉灶王爺也是一種愛的體現。

相關焦點

  • 迎新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
    在童年記憶裡,學到的那些知識和知道的民間傳說故事,大多是奶奶口裡言傳身教的。這些東西的來源,也比較應景。比如臘月初八就講臘八的禁忌和傳說,臘月二十三就是灶王爺的傳說。哪怕是到了七月七,奶奶才想起來牛郎織女的故事。奶奶平日裡,杷鍋燎灶的,不會有過多時間的。到了臘月二十三,奶奶早早的就準備好糖瓜,給灶王爺從廚房神位上揭下來。
  • 小年祭灶神,臘月23、24,到底哪天祭灶神?灶王爺又是誰?
    小年祭灶神,臘月23、24,到底哪天祭灶神?灶王爺又是誰?文/農夫也瘋狂今天就是傳統節日中的小年,每年到了小年後,年味就越來越濃了。無論是在城市裡的大超市,還是在農村裡的集市上,到處都能看到銷售的各種年貨和禮品。這也代表著離過年也就不遠了。在過去,在外的遊子都會提前趕回家,然後和家裡人一起打掃房子,因為在小年這一天有掃塵的習俗,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習俗,那就是祭灶神。民間的說法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意思是祭灶神必須是要家中的男主人來完成。那祭灶神到底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呢?我們每年祭拜的灶王爺又是誰呢?
  • 灶王爺的來歷,你知道多少?為什麼我們過年要有「送灶」的習俗?
    灶王爺又稱「灶君」,「灶王」,「灶公」,「東廚司命」。是百姓之中,受歡迎成都僅次於「財神」的一位民間之神。中國民間傳說,灶神每年臘月二十三晚上天回報,正月初四退回人間,是神話傳說中,地位最低的一位地仙。
  • 舌尖上的灶王爺:全國各地小年祭灶供品大盤點,灶王爺都吃什麼?
    麵塑:祭灶場景關於灶王爺的身份、來歷這些,民間有很多不同的傳說,不過這個不是咱們今天要聊的重點。今天呢,咱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個供品的問題。老百姓覺得灶王爺吃了這個糖之後,嘴就給黏住了,自然就說不了壞話了。可見咱們中國老百姓的很多信仰,其實功利色彩是比較重的,不太像西方的一些宗教,對神靈那般崇敬。2、糖餅除了灶糖之外,很多地方還會為灶王爺準備糖餅,按地方不同有麵餅和米餅兩大類,這應該是和物產不同有關係。比如在陝西同官,有一種叫「灶火飩」的糖麵餅,是當地祭灶的必備供品。
  • 臘月二十三、二十四是小年 送糖給「灶王爺」吃
    圖片來源於網絡臘月二十三、臘月二十四來看看這兩天,咱們宿遷人應該做點什麼吧!給「灶王爺」吃糖讓他說好話傳說,臘月二十三,灶王爺在這一天要上天庭向玉皇大帝稟報這一家人的好與壞,玉皇大帝根據他的報告,判斷這家人的善惡,從而決定延長還是扣減壽命。因此,家家戶戶在送灶王爺時,都會向灶王爺供上美食等物,以此討好,希望灶王爺能夠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說好話。
  • 聽過「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說法,但背後的傳說你知道嗎?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在農村,每家每戶都會定在這一天進行大掃除,給整個家裡裡外外都仔細清掃一遍,除了掃掉灰塵,還有掃掉過去一年的晦氣和不好的東西,以乾淨整潔的形象迎接新年的到來。「二十四,掃房子」這句俗語幾乎人人都聽過,還被編進那首關於過年習俗的歌謠,不過很多人不知道,家裡長輩之所以會選擇在二十四這一天掃房子,而不是二十五、二十六,背後還有個很有意思的傳說。
  • 「二十三,祭灶官」,自古有祭灶的傳統,那你知道灶神的來歷嗎?
    今天臘月二十三,是小年了,不過南方人都是過得臘月二十四,所以對於我來說,今天是個普通的日子。但不管南北方小年上的時間差異,重要的是大家在臘月二十三號這一天都有一個很重要的習俗,那就是送灶王爺上天。送灶王,可能現在不是很普遍了,我記得我小時候爺爺奶奶還蠻喜歡搞這些的,所以我還算是稍有了解吧。
  • 看看一家之主灶王爺功勞有多大?
    灶臺的中間貼著一張大大的灶王爺,他總瞪著兩隻大大的眼睛,很奇怪,無論你走到哪兒,他都好像正看著你。奶奶叫我去灶上端菜,我剛用手指拈起一塊,想放進嘴裡。哎呀!灶王爺正看著我呢。有時爺爺奶奶吵架,你說我的不是,我說你的不對。灶王爺斜著眼,看看這個,看看那個。誰對誰錯,他心裡可清楚了!鄰裡之間難免會有些矛盾。
  • 知道| 臘月廿三糖瓜粘,名家如何過小年
    小年到了小年吉祥但是你真的了解小年嗎?你知道小年的來歷嗎?你知道小年的習俗嗎?你知道小年南北方的小年不是一天嗎?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禁、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
  • 臘月二十三,小年祭灶王,你知道它的來歷嗎?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也就是民間俗稱的「小年」。要說這小年的來歷,民間有多種說法,流傳最廣的是有一戶姓張的哥倆,大哥是一個泥瓦匠,最拿手的夥計是磊灶臺。手藝在附近十裡八村的可以算是首屈一指,他磊出來的灶臺,既美觀又實用。
  • 2018小年是哪一天,小年的習俗和來歷,小年節日文化,小年飲食
    小年 2018年2月8日 農曆臘月廿三 星期四 距離小年還有3天農曆臘月二十三日為漢族傳統節日祭灶節,民間又稱「交年」、「小年下」、「小年」。這天晚上家家戶戶均行「祭灶神」的儀式,送灶王升天。祭灶神為商周時代五祀之一,初為夏祭,後改為臘祭。古稱「炎帝於火而死為灶」。
  • 農曆小年有哪些習俗和講究? 臘月廿三和大年三十習俗
    小年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其主要活動有兩項:掃年和祭灶。除此之外,還有吃灶糖的習俗,有的地方還要吃火燒、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祭灶祭灶,是一項在中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
  • 灶王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角色?為什麼要給他供糖瓜和餵馬的草料?
    評劇藝術家新鳳霞在《節日的吃》裡,描寫老天津祭灶時小孩子念的順口溜,十分有趣:「臘月二十三,灶王爺要上天,好話多說隨風推船。灶王爺騰雲前面走,灶王奶奶緊跟在後顛。灶王爺點起一把火,灶王奶奶用小扇子扇。灶王爺上天言好事,灶王爺回宮降吉言。」
  •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說一說灶王爺的前世今生
    道教神話世界的神仙們在春節之前這段時間紛紛下界人間,與眾生「普天同慶」,在諸多的神仙中卻有一位在臘月二十三(有的地區是臘月二十四)這一天要回到天庭向玉皇大帝匯報工作,這位神仙便是「一家之主」灶王爺。灶王爺在民間又稱「灶神」、「灶君」、「灶君老爺」等,是我國古代神話中主管飲食之神,同時道教將其吸納為道教神明,並且尊為灶君司命、灶神星君等。
  • 上天言好事 下界保平安,你必須了解的灶王爺
    灶王爺是中國民間被百姓信仰最多的神祇,幾乎家家戶都有供奉,而且是不分民族的供奉,據最早記載,在先秦時祭灶習俗已經流行。灶神的全銜是「九天東廚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俗稱「灶君」,或稱「灶爺」「灶君公」、「司命真君」、「九天東廚司命主」、「香廚妙供天尊」或「灶王」,北方稱他為「灶王爺」,鸞門尊奉為三恩主之一,也就是一家之主,家裡大大小小的事都歸他管。
  • 民間故事 灶王爺 上天言好事 下界降吉祥
    為了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在祭灶的時候,需要口中禱告:「灶王爺,你聽著:廚房裡你見天都看著,俺頓頓省吃又儉用,拋撒米麵是一時錯。你老人家多擔待,鍋碗腌臢是小孩多。這糖瓜,吃不了了你拿著,捎給玉帝可把好話說,俺這裡給你把頭磕。初一早回白耽擱,來俺家吃元寶餃子,金條面。」小年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
  • 臘月二十三是小年,民間流傳著2大傳說,其中一個和「人性」有關
    灶王爺的來歷知多少?源自一個無良男人的反省,玉皇大帝的同情文·玄武石今天是臘月二十三,農村人都說今天是小年。而且老一輩人還說,今天有2大傳說:灶王爺的來歷,三屍神的陰謀。不急,聽小編慢慢給你道來。首先,灶王爺的來歷。傳說灶王爺本來是一個普通百姓,名字叫做張生。娶妻之前,還是天天讀書,熱愛學習,想著通過科舉來考取功名。
  • 農曆節日來歷與習俗---春節
    按習俗,從臘月初一祭農神開始至正月二十五填倉祈福,歷時50多天,分為臘月節和正月節。臘月初一蹦一蹦,晚上,長輩叫孩子們聚到鍋灶周圍,忙著撮土,抱柴和點火,不多時,鍋裡的玉米噼裡啪啦作響,此時孩子們在鍋灶周圍又蹦又跳,玉米花出鍋時,孩子大人們掙著搶著吃,謂之;「臘月初一蹦一蹦,大人孩子不生病「之說。臘月初八為臘八節。
  • 農村人12月23祭灶,俗話說:「灶王看見鍋,來年欠債多」,啥意思
    在北方農村,每年的臘月二十三,被人們稱為「小年」。在這一天有一個重要的習俗就是「祭灶」,不過人們在「祭灶」的時候可是有很多講究的。其中有句俗語叫做:「灶王看見鍋,來年欠債多」,什麼叫「灶王看見鍋」呢?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在民間「灶王爺」和「土地爺」一樣,都是最接地氣的。
  • 進了臘月門:九種習俗,五種禁忌,必須知道!
    因為是祭祀之月,所以在我國的傳統民俗中,臘月的講究與禁忌也比較多。九種習俗1、臘八臘月初八是臘八節,我國人民有吃臘八粥習俗。據說臘八粥傳自印度。「臘八」是「佛祖成道紀念日」。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稟報這一家人的德行,讓玉帝賞善罰惡。所以人們在這一天準備好供品送灶神上天,其中最重要的是糖果,又甜又黏,讓灶王上天之後嘴巴被黏住,說不了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