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神全銜是「九天東廚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傳說灶神是代替天上玉帝監察百姓一家人口的神官,負責監督一家老小的日常生活,並定期上報天庭,因老百姓害怕灶神在玉帝面前說壞話,就家家戶戶膜拜灶神。灶王爺是中國民間被百姓信仰最多的神祇,幾乎家家戶都有供奉,而且是不分民族的供奉,據最早記載,在先秦時祭灶習俗已經流行。
灶神的全銜是「九天東廚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俗稱「灶君」,或稱「灶爺」「灶君公」、「司命真君」、「九天東廚司命主」、「香廚妙供天尊」或「灶王」,北方稱他為「灶王爺」,鸞門尊奉為三恩主之一,也就是一家之主,家裡大大小小的事都歸他管。
在古代,祭灶的人不分身份貴賤,上至皇帝大官,下至平頭百姓,都會在每年臘月二十三大祭灶神,為什麼要在臘月二十三祭祀灶神呢?原來啊灶王爺雖只是一個地位地下的小神,但是代天巡狩,是玉皇大帝派到家裡的「探子」。 並且灶王爺左右隨侍有兩個秘書神仙,一神手捧一個罐子叫做「善罐」,專門保存記錄家裡人做好事的紙條。另外一神呢手裡捧的罐子叫做「惡罐」,只要家裡人做壞事了作奸犯科了,都會被記得很詳細,然後保存到「惡罐」裡面。
灶王爺雖然是一位神仙,但是終日呆在凡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能在凡間呆三百五十九天,只有到年底臘月二十三這天晚上才會帶著「善罐」 惡罐」回到天上箱玉帝做工作總結匯報,到了除夕夜接財神時,灶王爺才會下凡繼續代替玉帝監察人間。傳說灶王爺喜歡吃甜食,人們就把一些甜膩膩的食物,比如灶糖、 糖瓜、湯圓、麥芽糖、豬血糕等能糊住嘴的東西祭祀灶王爺,就是想讓灶王爺吃了甜食之後,嘴也變甜多向玉帝說好話。而且祭祀灶神的時候也要準備一些黃豆、黃表、乾草,紙馬等物件,目的是讓灶王爺吃飽後帶著錢財騎著餵飽的馬好上天說好話;也就是灶王像兩側的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送走灶王爺後,千萬記得在除夕夜接灶王爺回來,要來年肯定會打你小報告,接灶王爺回來的辦法就是在灶臺上重新貼一張新的灶王像。
關於灶王爺還有一個民間傳說。說在古時候有一位善於築造灶臺的泥瓦匠,這泥瓦匠築造灶臺的本事無人能比,人送外號「灶王」,意思是築造灶臺的人裡最厲害的。長此以往灶王的真名字就被人忘記了,人們就以灶王稱呼他。
這泥瓦匠灶王不僅築造本事了得,在百姓中間還很有威信,因為灶王善於解決各種鄰裡家庭矛盾,只要有人吵架鄰裡不和諧,灶王都會出面調解,做事面面俱到讓大家都能得到一個好的解決辦法,所以很受大家歡迎。但是人生自古誰無死,時間到了灶王也得到幽冥走一遭。灶王死後人們各種矛盾日積月累無法解決,最後大打出手;後來灶王的兒子看不下去了就生了一計。在灶王亡故一周年那天,也就是農曆臘月二十三晚上,灶王兒子把百姓喊到家裡,說做夢夢到他爹灶王託夢給他說他生前做了不少好事,死後被玉帝封神了。負責記錄百姓日常的善惡行為,做好事記下來死後能升天,做壞事了死後下十八層地獄投胎成畜生;百姓們平常要相互愛戴,和諧相處,要不然記錄下來死後下地獄。百姓們看著已經死去灶王的畫像,在燭光中若隱若現,都相信了這件事,於是回到家裡把灶王的畫像粘貼到廚房裡祭祀禱告。就這樣,百姓們又過上了相互禮讓尊重的好日子。
不管祭灶是不是屬於封建迷信,但都反映出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