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三,送灶王爺很重要,千萬別忘了

2020-12-05 朝讀夕寫

越來越多人抱怨:「現在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即使沒有小時候過年般的欣喜若狂,但任何年齡,對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還是興奮期待,尤其是出門在外,工作求學的人,春節是難得和家人相聚的機會。

古代「春節」遠比現在時「春節」歷時長,臘月(農曆12月)23/24就已經是「春節」,從小年開始,人們便開始「忙年」,年貨準備,衛生清潔,祈年祭祀……

在一月一日春節來臨前,之後每一天都有不同的習俗。中國幅員遼闊,每個地方習俗有所差異,但有一個幾乎一致——送灶王爺。

灶王爺

灶王爺的稱謂很多,又稱灶神,灶君,灶君司命等等,灶王爺是民間的「廚房之神」,掌管人們飲食,賜於人們便利生活,灶神的職責,而且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間考察百姓之家善惡功過的神仙。

臘月二十三,送灶王爺

民諺曰:「三祭灶,四掃屋,五蒸饃饃,六殺豬」,「三祭灶」指的就是臘月二十三祭灶王爺,也稱送灶王爺。

據說在臘月二十三這天,灶王爺要上天向玉帝稟報百姓家中一年之事,而玉帝會根據灶王爺「狀詞」對人們定賞罰,所以人們害怕灶王爺「告惡狀,打小報告」,因此想盡力討好灶王爺,希望他向玉帝多說好話。

日常我們說一個人討好他人,會用如吃了「蜜」、「糖」一樣形容,在這方面,古人對神仙也不例外, 「依葫蘆畫瓢」。為了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在臘月二十三,送灶王爺,家家戶戶用糖元寶、炒米糖、花生糖、芝麻糖和糯米糰子等,既甜且粘牙食品,祭拜,希望灶王爺「吃人嘴軟」,到天上報告一年事跡,多話好話,不講人間罪惡。而除夕歸來,來年一如既然保佑人間平安。

除了準備「甜蜜」食品送灶王爺,祭拜時,還有不少儀式,即將奉祀經年的灶君舊紙從灶上揭下,連同紙錠等一起焚化,以示灶神上天,除夕接神時,再行接灶神之禮,奉祀灶神後,再在灶上粘貼新的灶君紙。

由於自然科學知識薄弱,古人虛構了數不勝數的神仙,並深信「神仙」能助己實現願望,避災祈福,並以一個個「儀式」體現,相沿成習,「臘月二十三,送灶王爺」便是如此!

《小王子》裡面,有句話比較深刻:「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何謂中國傳統節日?就是某一天有某一樣特定「儀式」,而區別其它日子。

「臘月二十三,送灶王爺」,年越來越近,與其抱怨「越來越沒有年味」,不如試著遵循長輩口中所謂「繁瑣無聊」的「過年講究」,如小時候一樣,或者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相關焦點

  • 臘月二十三民俗送灶
    送灶一九九O年春節前,臘月二十三,天特別冷,衝洗一下自行車,鏈條馬上凍住了,慢慢地踩了幾圈才能正常行駛。天黑時分,我和朋友應約去鄭莊磚廠,為單位洽談購買紅磚的事。送灶又稱祭灶,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節日,北方人於農曆臘月二十三祭灶,南方人則於農曆臘月二十四送灶。我縣地處南北方過渡帶,南北風俗兼容,老百姓有的二十三祭灶,有的二十四送灶。數十年前,家家都有土灶臺或黃泥鍋腔,用柴草燒火做飯、炒菜、燒熱水,鍋灶在民以食為天的各家各戶中的地位不言而喻。鍋灶也有上天派員掌控,灶王爺才是最貼近老百姓生活的神仙。
  • 以前臘月二十三送灶王爺上天的場景是這樣的其樂融融
    春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每年到了農曆二十三,是送灶王爺上天的時候,小時候爺爺奶奶們做這件事都很虔誠。灶王爺每年上天約一星期,二十三夜間上去,大年夜回來。灶王爺是上天派下各家各戶監視人間的,他的住所是家裡的灶臺,經常嗅飯菜香味,每月的初一、十五必須點上香燭來拜祭他老人家。現在家家戶戶都用上了天然氣,不知道他老人家現在身居何處。
  • 臘月二十三、二十四是小年 送糖給「灶王爺」吃
    給「灶王爺」吃糖讓他說好話傳說,臘月二十三,灶王爺在這一天要上天庭向玉皇大帝稟報這一家人的好與壞,玉皇大帝根據他的報告,判斷這家人的善惡,從而決定延長還是扣減壽命。因此,家家戶戶在送灶王爺時,都會向灶王爺供上美食等物,以此討好,希望灶王爺能夠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說好話。宿遷市民俗專家程芳銀告訴記者,在上古時期就有祭灶的習俗。
  • 臘月二十三祭灶神,這些習俗別忘了!
    那麼您知道臘月二十三祭灶神的來歷嗎,為何要祭灶神呢?下面跟滴天居士一起來看看吧!【2019年臘月二十三為1月17日】習俗一:祭灶祭灶也就是祭灶神,也可以說「接神」,臘月二十三那天,相傳是灶王爺回天上的日子,如果你能夠誠心誠意,準備諸多祭品供奉灶神,那麼灶神會高高興興地回到天上,然後稟告給玉帝你的優良事跡,還會多幫你美言幾句,賜予你好的生活。
  • 臘月二十三祭灶習俗及歷史由來
    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匯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灶王爺的匯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係。
  • 【網絡述年】臘月二十三|祭灶神
    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祭灶據說,每年的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糖(或蜜)融化,塗抹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曰為:上天言好事。
  • 迎新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
    比如臘月初八就講臘八的禁忌和傳說,臘月二十三就是灶王爺的傳說。哪怕是到了七月七,奶奶才想起來牛郎織女的故事。奶奶平日裡,杷鍋燎灶的,不會有過多時間的。到了臘月二十三,奶奶早早的就準備好糖瓜,給灶王爺從廚房神位上揭下來。一年的時間,灶王爺像是家裡的一口人,給我們守著灶臺,享受煙燻火燎,享受我們的煙火。
  • 舌尖上的灶王爺:全國各地小年祭灶供品大盤點,灶王爺都吃什麼?
    一、食糖嘴甜:上供的各種糖類小年祭灶呢,主要是送灶王爺上天,民間有「上天言好事」的說法,主要是讓灶王爺上天述職的時候,多給家裡說說好話,期待明年老天爺能給個好運氣。所以自然而然的,人們就想到給灶王爺吃各種糖啊,希望老人家能嘴甜一點。不過這甜食的做法,各地差別可就大了。
  • 臘月二十三,清宮如何祭灶神、過小年
    舊時,人們把臘月二十三視為年節活動的開端,許多地方更將這一天稱為「小年」,而這一天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祭灶。家家戶戶都在灶間設有「灶王爺」的神龕或畫像,視其為家庭的守護神,不僅掌管灶火,也體察民情、判別善惡。
  • 灶王爺的來歷,你知道多少?為什麼我們過年要有「送灶」的習俗?
    灶王爺又稱「灶君」,「灶王」,「灶公」,「東廚司命」。是百姓之中,受歡迎成都僅次於「財神」的一位民間之神。中國民間傳說,灶神每年臘月二十三晚上天回報,正月初四退回人間,是神話傳說中,地位最低的一位地仙。
  • 年俗知多少 | 臘月二十三 小年糖瓜粘
    於是,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小年習俗祭灶王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匯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
  • 臘月二十三 小年糖瓜粘
    小年由來傳說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娶妻之後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灶鍋底下燒死了。玉帝知道後,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灶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匯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
  • 「無極堂」臘月二十三,淺談「一家之主」,東廚司命灶王爺!
    這句話的意思的是說做君主的以百姓為最重要的事。而對於百姓來說,吃飯就是其最重要的事了。的確如此,在古代農耕文明的社會中,吃一頓飽飯,吃一頓好飯,並且頓頓能吃飽,頓頓能吃好,這的確是個非常重要的事情。於是「吃」就成了古代社會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基本且必要任務了」。
  • 每逢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祭灶忙
    二十三送灶,二十四迎儺、打塵埃,二十五接玉皇,二十七祭春牛,二十八剪窗花 灶神,全稱「九天東廚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俗稱「灶君」,或稱「灶爺」「灶君公」、「司命真君」、「九天東廚司命主」、「香廚妙供天尊」或「灶王」,北方稱他為「灶王爺」,鸞門尊奉為三恩主之一,也就是一家之主,家裡大大小小的事都歸他管。
  • 春節給孩子話年俗系列之一:臘月二十三—吃灶糖,剪窗花
    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也正式拉開了春節的序曲!這就意味著年味越來越濃,在外遊子回家的心越來越強!都說年味較之之前淡化了許多,大家或許將這個現狀歸結為我們不缺新衣服、我們每天的食物也都滿足自己的需求!本圖來自百家號圖庫明天就是臘月二十三了,你會告訴孩子們哪些跟小年相關的習俗呢?臘月二十三小年的來歷:古代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即官家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是臘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
  • 春節習俗始於臘月二十三:祭灶後正式開始迎接過年
    其實,春節的習俗,從臘月二十三起,便開始有了。  臘月二十三 祭灶  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在二十五日舉行祭灶儀式。舉行過祭灶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  人們認為灶王爺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便會給家裡帶來幸福,可保佑來年一家平安。
  • 臘月二十三吃糖瓜的傳說
    傳說灶王爺本是天上的一顆星宿,因為犯了過錯,被玉皇大帝貶謫到了人間,當上了「東廚司命」。它端坐在各家各戶的廚灶中間,靜觀人們怎樣生活,如何行事,把好事壞事都詳細記錄下來,到了臘月二十三就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的善惡情況。等到了臘月三十晚上再返回人間,根據玉帝的旨意懲惡揚善。所以按老理,人們在臘月二十三都要祭灶,並把又黏又甜的糖瓜獻給灶王。
  • 臘月二十三糖瓜粘
    臘月二十三,是農曆的小年。從今天開始,就算進入年下了,大家可能都知道這首童謠吧!「小孩小孩你別哭,過了臘八就殺豬。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今天我們就說說:「臘月二十三,有關糖瓜的故事。臘月二十三是「小年」。「小年」祭灶,是我國老百姓生活中一項流傳甚廣、影響最大的民間習俗。灶神,也就是灶王爺。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上天賞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