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看看一家之主灶王爺功勞有多大?

2021-01-11 聖空甘露

我們家有一個大大的灶臺,上面總是一刻不停地咕嚕咕嚕煮著香噴噴的飯菜。

灶臺的中間貼著一張大大的灶王爺,他總瞪著兩隻大大的眼睛,很奇怪,無論你走到哪兒,他都好像正看著你。

奶奶叫我去灶上端菜,我剛用手指拈起一塊,想放進嘴裡。哎呀!灶王爺正看著我呢。

有時爺爺奶奶吵架,你說我的不是,我說你的不對。灶王爺斜著眼,看看這個,看看那個。誰對誰錯,他心裡可清楚了!

鄰裡之間難免會有些矛盾。回到家裡,奶奶就數落起別人家的不是.說著,說著,她一抬頭,就看到灶王爺正看著她呢,她也有點不好意思了……

還有一次,我玩彈弓打碎了爺爺心愛的花瓶,怎麼辦呢?我心想:要不就說是小貓幹的。剛想完,就看到灶王爺瞪起兩隻大大的眼睛看著我呢。我只好乖乖地向爺爺認錯。

我做錯了事,爺爺氣得舉起手要打我。我忙說:「爺爺,別打,灶王爺看著呢。」爺爺扭頭一看,還真是的,灶王爺瞪大了眼睛,正盯著他呢,爺爺撲哧一聲笑了,不再生氣。

有時我亂發脾氣,又哭又鬧,誰的話也不聽。這時,就會看到灶王爺瞪著兩眼,挺嚴肅地看著我:「這麼大了,還鬧,羞不羞啊?」

灶王爺也不是老是這麼嚴肅,過節全家一塊吃飯時,他就笑眯眯地看著我們。當然,吃什麼也不會少了他的一份。

到了每年的臘月二十三,奶奶就悄悄地對我說:「今天灶王爺要上天,去向玉皇大帝報告我們一年裡的生活,我們等會兒用飴糖和面做成的黏黏的甜瓜,粘住他的嘴……」

可是,這個鬼主意可瞞不過灶王爺。他斜著眼看著我們,對這個小把戲心知肚明。不過,他也不生氣,還是笑眯眯的。

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我們的灶王爺上了天,一路上還吧唧吧唧嚼著糖瓜。

輪到他匯報時,玉皇大帝問他:「你們家今年情況好不好?有什麼不好的事情嗎?」灶王爺吃得嘴都張不開,就只好含含糊糊地點點頭:「好——好——」

聽爺爺說,灶王爺臘月二十三上天,得到臘月三十才回家呢。他在天上會不會想我們呢?

灶王爺出了遠門,真是有點兒想他呢。

現在想想,灶神爺爺雖然常對我們擺出一副明察秋毫的樣子,好像動不動就要把我們做的錯事報告給玉皇大帝,其實啊,他從心底裡是愛著我們家的,希望我們都和和睦睦的,也盼著我好好地長大。

相傳,灶王爺身邊有一對童子,一名童子是善,一名童子叫惡。當然這個童子他本來無善惡,這個善惡不代表童子的心性。那是啥意思呢?是記錄我們一個家庭裡邊人員的善、惡。你的一舉一動,行為造作都將被記錄下來,我們平時稱為司命菩薩。

民間有灶神,在寺院裡有監齋菩薩和灶神的職責有點相同。臘月二十三,在中國傳統習俗中被稱為「小年」,是民間祭灶掃「塵」(陳)日子,而佛教卻是紀念監齋菩薩聖誕的節日。那麼監齋菩薩有著什麼樣的傳說?為何有「三千諸佛皆出在廚中」的說法呢?

「未供先嘗三鐵棒,私造飲食九銅錘」

若偷嘗還沒有供佛前之食物

要挨受三記鐵棒

若私自燒煮食物

要罰打九次銅錘

掌管鐵棒和銅錘的

就是這位監齋菩薩

在僧團中,僧眾須恪守祖師制定的清規,過著有規律的團體生活。一個如法的僧團,即得諸佛菩薩的護念,天龍八部的護持。

雖然道場繁忙,有時忙的無法按時吃飯,僧眾若私自燒煮飲食,各自為政,生活漸漸散漫無度,破壞了嚴謹的寺院規矩,終會使僧團弊病叢生的。三鐵棒、九銅錘就是給常住僧眾的的警醒。由此說明寺院規矩的受持嚴謹。

佛教在印度時就有在廚房繪製監齋菩薩的傳統,在佛說經典和義淨三藏中都有所記載。在中國佛教裡,監齋菩薩有一段富有傳奇性的故事:

《河南府志》記載,元代至正初年,少林寺有一位行者,蓬頭裸背跣足,手中常提著一根燒火棍,在廚房做雜務,盡職盡責,十分勤勞。由於地位平平,寺中竟然沒有人知道他的姓名和法號。

至正十年,劉福通等人領導的紅巾軍突然圍攻少林寺,由於事發突然,寺中僧眾完全不知所措,在這危急關頭,一直從事燒火雜務的行者手提燒火棍,衝出山門,身體忽然變長,高數十丈,站立山峰之上,大叫「吾乃緊那羅王」,紅巾軍見此情狀都驚恐萬分、到處逃邃,少林寺也因此免遭大難,這位行者也在隨後圓寂。

直到這個時候,少林寺僧眾才知道這位行者就是監齋菩薩——緊那羅王化身。為了紀念這位行者護寺之功,少林寺僧眾就在寺院中為他塑像,建立緊那羅殿,請他擔任寺院護法監齋菩薩,並有像供於廚房上,尊為「監齋使者」,用來圓滿寺院飲食之事。

在這個吉日裡,都會選擇吃齋又稱「沐恩齋」,以潔淨素食、香、花、果、燈燭供奉,上供下施,利益人天。這天若能誦經、祈福、供僧、供養三寶、供燈、濟貧等善事,所得功德會有不可思議的增長。頂禮監齋菩薩!願五穀豐登、風調雨順、家宅平安!

小年過了新年就要到了,在新春之際不要忘記為自己和家人祈福,來祝聖寺參加寺院的祈福活動吧!

相關焦點

  •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說一說灶王爺的前世今生
    道教神話世界的神仙們在春節之前這段時間紛紛下界人間,與眾生「普天同慶」,在諸多的神仙中卻有一位在臘月二十三(有的地區是臘月二十四)這一天要回到天庭向玉皇大帝匯報工作,這位神仙便是「一家之主」灶王爺。灶王爺在民間又稱「灶神」、「灶君」、「灶君老爺」等,是我國古代神話中主管飲食之神,同時道教將其吸納為道教神明,並且尊為灶君司命、灶神星君等。
  • 上天言好事 下界保平安,你必須了解的灶王爺
    灶王爺是中國民間被百姓信仰最多的神祇,幾乎家家戶都有供奉,而且是不分民族的供奉,據最早記載,在先秦時祭灶習俗已經流行。灶神的全銜是「九天東廚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俗稱「灶君」,或稱「灶爺」「灶君公」、「司命真君」、「九天東廚司命主」、「香廚妙供天尊」或「灶王」,北方稱他為「灶王爺」,鸞門尊奉為三恩主之一,也就是一家之主,家裡大大小小的事都歸他管。
  • 民間故事 灶王爺 上天言好事 下界降吉祥
    小年 灶王爺 上天言好事 下界降吉祥《祭灶詞》:古傳臘月二十三,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米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
  • 祭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當然,萬物有利必有弊,有弊必有利,灶神既有往上打小報告」、揭人隱私的不光彩一面,也有監督告誡人們奉公守法、棄惡揚善即勸人為善的積極一面。 《敬灶全書·真君勸善文》說:灶君乃東廚司命,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惡,奏一家功過。每逢庚申日,上奏玉帝,善惡簿呈殿,終月則算。功多者,三年之後,天必降之福壽;過多者,三年之後,天必降之災殃。
  • 「上天言好事……」
    往日東北故鄉的臘月大約有三個習俗:吃臘八粥、蒸年糕、送灶王爺。臘月冷,臘八尤其冷,「臘七臘八,凍掉下巴」。為了不讓下巴凍掉,就得趕緊用下巴喝粥。俗稱「臘八粥」,類似如今的「八寶粥」。艱苦歲月,又是鄉下,粥裡當然沒有八寶,大體是用大黃米小黃米(類似小米的糯米,學名「糯黍」)加扁豆紅豆熬出的粥。黏黏的,半稀半稠,熱氣騰騰,直燙嘴。大人小孩,一人捧一大碗,呼嚕嚕悶頭猛喝。
  •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廚房灶君神位,你擺對了嗎?
    在家中有供奉神位跟牌位的家庭一般也會在廚房設灶王爺的神位以求保佑,那麼廚房灶王爺該怎麼擺放才好呢?根據資料顯示,中國人遠在夏商周三代已開始祭灶,當時是在每年的夏天,由天子率領百官親處祭拜灶神,甚為隆重;其後則平民百姓亦各自安奉灶神於自己家中,朝夕上香供奉。風水學認為,灶君職權其實並不只是專掌管飲食之事的,他的主要職責是代天監察各家各戶的善惡。
  • 「無極堂」臘月二十三,淺談「一家之主」,東廚司命灶王爺!
    漢代以後,灶神成為上天派駐下界的監察使,其主要職責不再是掌飲食,而是掌握每家每戶之壽夭禍福。老百姓希望灶神能夠「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逐漸形成具有濃鬱中國風情的敬灶安灶習俗。中國人有一句古話,叫做民以食為天。這句話出自《漢書·酈食其傳》。裡面說到:「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這句話的意思的是說做君主的以百姓為最重要的事。而對於百姓來說,吃飯就是其最重要的事了。
  • 「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這樣過小年,來年福壽延綿!
    「辭灶」也稱「送灶王爺」。家家都有灶神,一家之主的灶神保佑著一家的安康,祝福著一家的美滿,在每年的臘月二十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灶神上通於天闕,下入於幽冥,中可以察人情萬事,錄人功過。於庚申甲子日均要奏上蒼,由三屍神總結匯報。灶君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惡,奏一家功過。
  • 灶王爺的來歷,你知道多少?為什麼我們過年要有「送灶」的習俗?
    灶王爺又稱「灶君」,「灶王」,「灶公」,「東廚司命」。是百姓之中,受歡迎成都僅次於「財神」的一位民間之神。中國民間傳說,灶神每年臘月二十三晚上天回報,正月初四退回人間,是神話傳說中,地位最低的一位地仙。
  • 臘月二十三,送灶王爺很重要,千萬別忘了
    古代「春節」遠比現在時「春節」歷時長,臘月(農曆12月)23/24就已經是「春節」,從小年開始,人們便開始「忙年」,年貨準備,衛生清潔,祈年祭祀……在一月一日春節來臨前,之後每一天都有不同的習俗。中國幅員遼闊,每個地方習俗有所差異,但有一個幾乎一致——送灶王爺。
  • 迎新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
    比如臘月初八就講臘八的禁忌和傳說,臘月二十三就是灶王爺的傳說。哪怕是到了七月七,奶奶才想起來牛郎織女的故事。奶奶平日裡,杷鍋燎灶的,不會有過多時間的。到了臘月二十三,奶奶早早的就準備好糖瓜,給灶王爺從廚房神位上揭下來。一年的時間,灶王爺像是家裡的一口人,給我們守著灶臺,享受煙燻火燎,享受我們的煙火。
  • 舌尖上的灶王爺:全國各地小年祭灶供品大盤點,灶王爺都吃什麼?
    據說呢,灶王爺是玉皇大帝派到民間,管理各家灶火的神官,同時呢也肩負著監察人間善惡的任務,所以在過去幾乎是家家都供奉著灶王爺,可以說是老百姓的「一家之主」了。既然是給灶王爺上供,那供品當然是少不了的。而且呢,咱們中國幅員非常遼闊啊,雖然小年祭灶是個全國性的習俗,但其實具體上什麼供,全國各地的差異還是非常大的。所以今天,咱就來跟大家盤點一下:全國各地孝敬灶王爺的,都有哪些供品呢?
  • 灶王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角色?為什麼要給他供糖瓜和餵馬的草料?
    評劇藝術家新鳳霞在《節日的吃》裡,描寫老天津祭灶時小孩子念的順口溜,十分有趣:「臘月二十三,灶王爺要上天,好話多說隨風推船。灶王爺騰雲前面走,灶王奶奶緊跟在後顛。灶王爺點起一把火,灶王奶奶用小扇子扇。灶王爺上天言好事,灶王爺回宮降吉言。」
  • 臘月二十三祭灶神,有講究,有禁忌
    我從小就很喜歡過年那種熱鬧氛圍,在老家過年總是會有各種的民間習俗,比如過小年時要祭拜灶神。「灶神」光從字面理解,就知道這一定是位掌管人間吃喝的神仙。老話說的好「民以食為天」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灶神是和老百姓生活最接近的神。他也是民間粉絲最多,最有廣泛群眾基礎的流行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