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0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四月的迪慶高原
花次漸開
在經受寒冬洗禮後一派生機盎然
隨著氣溫逐漸轉暖
香格裡拉群眾搶抓農時即將開始大春播種
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
小中甸鎮群眾歡聲笑語 擁抱春天 播種綠色
藜麥種植 敲開幸福門
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和平村的鑫康威生物科技責任有限公司廠房大廳內,群眾排起長隊正有序領取藜麥種子。自脫貧攻堅工作推進以來,為幫助群眾鼓起「錢袋子」,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立足轄區實際和資源條件,積極引進外來企業,通過「黨總支+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等合作模式,藜麥、中藥材、藍莓等一大批高原特色農業產業得到長足發展。
公司辦公室主任趙雪如
自公司落地和平村以來,僅2019年流轉土地就達1000多畝,用工8000多人次,支付工人工資80餘萬元。公司在自己種植藜麥的同時還積極推廣引導農戶種植。目前已經向來自聯合村、和平村和團結村農戶發放1000多畝的藜麥種子。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合作模式,群眾在免費領取種子的同時,收益也得到了保障。
公司在用工方面優先照顧建檔立卡戶,保證其收入穩步增收;在技術支持上,公司與省農大教授達成籤約服務,在種植中遇到的問題專家現場研究指導解決辦法,公司專業技術人員日常定期不定期到田間為群眾提供技術指導。此外,在受到去年乾旱天氣和年初疫情影響,導致藜麥滯銷,公司積極調整籌措資金及時向農戶發放了收購款。
目前,該公司推廣藜麥種植已覆蓋小中甸鎮、建塘鎮、格咱鄉、虎跳峽鎮。今年公司計劃種植藜麥2000畝,推廣農戶種植3000畝。此外,今年6戶建檔立卡戶種植的藜麥實行保護價收購,普通農戶則實現市場價收購;4戶邊緣戶由公司代種,剔除成本後收益歸代種農戶。
和平村建檔立卡戶七林追瑪家去年通過種植藜麥收益3000多元,今年她家將繼續種植2畝多藜麥。七林追瑪說:「很高興今天能免費領到藜麥種子,有公司的技術支持和保底回收,種植藜麥我們信心很足。」
藥材種植 奔上小康路
香格裡拉市忠浩野生種藥材種植基地裡,群眾一邊領取秦艽苗,一邊學習公司技術人員現場種植技術培訓。近年來,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與農戶籤訂穩固的回收合同,該公司實現了統一供苗、統一種植、統一產品、統一銷售一體化的發展之路,也給廣大農牧民種植中藥材吃下了「定心丸」。目前,該公司完成基地建設921畝,涵蓋中藥材種苗基地、高原高寒中藥材示範基地,並與農戶合作推廣種植各類中藥材面積達2000多畝,涉及農戶686戶,有效帶動了群眾增收,實現了公司、農戶雙贏的發展目標。
當天,該公司向6戶貧困戶發放秦艽種苗13萬株。和平村建檔立卡戶村民知史竹瑪說:「我家計劃種植2畝左右秦艽,今天很高興能夠在基地免費領取到秦艽苗,有公司的技術指導服務,我們沒有太多顧慮,日子會越來越好。」
在基地打工已有10年的村民新母說:「以前沒有地方打工,現在方便了。在基地打工既能掙到錢,家裡的農活也不會落下,現在打工每年收入在3萬元左右,家裡條件也好多了。」
近年來,小中甸鎮通過積極推廣發展高原壩區特色農業產業,群眾的積極性不斷提高,進一步鞏固了脫貧成效,也為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和平村黨總支書記扎西次理說:「我們在引進外來企業的同時,通過積極向上爭取政策支持、宣傳引導群眾等方式,努力為企業發展做好服務,並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在產業扶貧推進過程中,香格裡拉市按照「強龍頭、優布局、建基地、提規模、創品牌」的總體思路,以「農業產業化、產業特色化、特色品牌化、品牌市場化」為發展方向大力發展脫貧產業,不斷提高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為如期實現脫貧摘帽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
編輯:何維龍
審稿:和金蓮 解大欽
終審:餘萍
歡迎轉載,請註明來源!
徵集令
微信公眾號長期向社會徵集新聞線索、新聞稿件。
投稿方式:
微信:永遠的香格裡拉(微信號:xgllgzh)
郵箱:xgllsxcb@126.com
熱線電話:0887-8222202
原標題:《小中甸特色產業叩開致富門》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