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民勤農婦戈壁灘建「花花世界」 叩開致富之門

2021-01-09 甘肅新聞網

  中新網蘭州1月31日電 (馬愛彬)從農家婦女到大棚蔬菜種植能手再到戈壁溫室花卉繁育的「拓荒者」,甘肅武威市民勤縣蘇武鎮西湖村村民俞桂英「南花北移」,把花花草草「請」進溫室大棚,借庭院經濟增收致富。

  俞桂英的花卉溫室大棚裡,密集的鮮花吐芳鬥豔,它們均被客戶預定。她邊笑邊搓著沾滿泥巴的雙手。「以前種大田一畝地也就是兩三千元的收入,搭上棚種上黃瓜、西紅柿等收入比較好,一座棚裡能賣個兩三萬元,現在種上花兒,收入更好了,一年至少能賺十萬元。」

圖為俞桂英的「花花世界」。 馬愛彬 攝

  春節臨近,是花卉銷售的旺季,俞桂英雖然從早忙到晚,但提起收入,她的自信與喜悅掛在臉上。

  俞桂英是民勤縣最早種植日光溫室的農民之一,當年她從信用社貸款8000元,向親戚朋友們借了點加上自己多年的積蓄,投入2.4萬元,建成一座佔地2畝的日光溫室。

  當時,日光溫室對農戶來說是個新鮮事物,俞桂英必須得從頭學起。她翻閱書籍,參加培訓,虛心向農技專家請教,很快掌握了棚室瓜菜栽培種植及管理技術。

  第一年俞桂英摸索著種植了一大茬嫁接黃瓜,當年純收入達7000多元,相當於24畝小麥的純收入,這讓她興奮不已。接著,她又試種茄子、西瓜等作物,收入都相當可觀。

  窮則變,變則通。嘗到甜頭的餘桂英悟出了一個道理,只要科學經營,肥沃的土地上就會有無限可能。經過多方考察,俞桂英發現,時下民眾對花化綠化、庭院布置、居家裝飾、禮儀花卉的需求日趨上升。

  經過仔細盤算,俞桂英給溫棚蓋上三層膜,營造出適合南方花卉生長的環境,將南方花卉請進來。此後,俞桂英通過「南花北移」在「花花世界」裡叩開致富之門。

圖為俞桂英打理她的花卉。 馬愛彬 攝

  近兩年,她先後去昆明等地考察花卉市場,並與農業科研院所接觸,請專家幫助做發展規劃、選擇適合種植的品種、開展土壤營養和防病治病研究,收入由以前的兩三萬元躍升到10多萬元。

  如今,俞桂英的「花花世界」裡,開滿了她創業的「果實」,在那一片片花香和溫馨中飽含著她的信心和堅強。

  俞桂英說,下一步她想借力土地流轉,再新建幾座花卉日光溫室,引進更多的花卉新品種,帶領周邊民眾通過發展溫室花卉產業致富奔小康。(完)

相關焦點

  • 小中甸特色產業叩開致富門
    小中甸特色產業叩開致富門 2020-04-10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甘肅民勤:大漠溼地候鳥飛
    候鳥在甘肅民勤石羊河國家溼地公園棲息飛翔。近日,民勤石羊河國家溼地公園迎來上萬隻大天鵝、白琵鷺、白鷺等遷徙候鳥。石羊河國家溼地公園作為國際上中亞和東亞到澳大利亞兩條鳥類遷徙線路上重要的棲息地和營養補給地,以其良好的生態為過往遷徙水鳥提供了優良的覓食棲息環境。 姜愛平/IC photo
  • 甘肅民勤蜜瓜線上旺銷 漸別「穀賤傷農」困局
    中新網甘肅新聞8月26日電 (記者 馮志軍)「民勤的蜜瓜,往年都是等外面的販子來收,價格高低都是他們說了算,瓜農沒什麼討價還價的能力。」在甘肅武威市民勤縣,一處蜜瓜基地負責人李瑩想起賣瓜的心酸,訴起了苦。  在民勤,「穀賤傷農」是所有瓜農最擔心的事,越是豐收,越怕壓價。加之牌子不響,農民一年的血汗,幾乎都掌握在流通渠道的販子手裡。
  • 當人工智慧叩開未來之門--2016世界機器人大會四大精彩瞬間
    摘要:題:當人工智慧叩開未來之門--2016世界機器人大會四大精彩瞬間 手持羽毛球拍的機器人,滿場移動接球,即使面對奧運冠軍也「毫無懼色」……  機器人比賽的「刀光劍影」可謂精彩紛呈。 新華社北京10月26日電 題:當人工智慧叩開未來之門--2016世界機器人大會四大精彩瞬間新華社記者胡喆、董瑞豐
  • 崗子鄉水泉溝村:發展種養業 叩開致富門
    近年來,松山區崗子鄉水泉溝村積極引導村民發展種養殖產業,利用政策支持、資金技術幫扶等方式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為群眾增收打開新的「致富門」。「赤峰市第二實驗中學為幫助貧困戶脫貧投入大量的資金,購買了一萬多隻雞雛,鼓勵貧困戶進行養殖致富
  • 甘肅民勤網友舉報濫挖野生黑果枸杞加劇沙漠化
    2015年5月19日,一位甘肅民勤網友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上給省委書記王三運留言,反映有不法分子濫挖野生黑果枸杞根苗,對當地脆弱的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破壞的問題。民勤位於巴丹吉林和騰格里兩大沙漠的交匯口,存在著被兩大沙漠合圍的可能性,生態問題十分嚴峻。數十年來當地幹部群眾一直在與「羊上房、沙上牆」的惡劣自然條件做鬥爭。通過種植梭梭草、鎖陽等沙地植物來抗拒沙漠破壞大自然的力量。
  • 和靜縣:養殖三粉驢 叩開致富門
    和靜縣哈爾莫敦鎮烏蘭尕扎爾村農民努爾_古麗的驢苗生長狀況良好烏蘭尕扎爾村村幹部張宏建幫村民努爾希望在示範戶的帶動下,養殖德州驢能成為帶動烏蘭尕扎爾村農民致富的『金產業』。」(唐玉 徐萍)
  • 像邊塞詩一樣精彩的「民勤駱駝客」
    這是一首駝夫號子,深受甘肅省民勤縣世代駱駝客的喜愛,從明代唱到現在,已有六百多年,是甘肅省乃至全國獨具特色的民勤駱駝客的文化遺存。民勤縣位於中國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和第四大沙漠騰格里沙漠的夾縫之中,曾經是著名的「駱駝之鄉」。被譽為「沙漠之舟」的駱駝,在民勤縣的歷史進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躺在戈壁灘上的「巨嬰」,已有四年,遊客紛紛覺得心疼
    大概每個人都去過北京的故宮,上海的東方明珠,四川的九寨溝,湖南的張家界,杭州的西湖等等,這些美麗的景點,但是今天我想跟你談談甘肅戈壁灘不同的地方。來到甘肅戈壁灘,我們可以看到一座形似嬰兒的建築,躺在那裡已經有四年了,我們來此旅遊,很多遊客都心生憐憫。咱們一塊兒去看看,到底有什麼名勝?談起戈壁,大家肯定都覺得很荒涼,一片荒涼。
  • 人沙共融舞出沙漠的新色彩——2020中國·民勤第三屆沙漠雕塑國際...
    人沙共融舞出沙漠的新色彩——2020中國·民勤第三屆沙漠雕塑國際創作營即將開幕 2020-08-26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勤茴香」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通過終審
    近日,在農業農村部組織的2020年第3次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專家評審會上,由民勤縣香辛料產銷協會申報的「民勤茴香」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正式通過農業農村部最終評審。2019年,「民勤茴香」通過歐盟有機認證;2020年,中國蔬菜流通協會授予民勤縣「中國茴香之鄉」。
  • 張掖黑泉鎮:枸杞映紅戈壁灘 企業農民同受益
    原標題:黑泉鎮:枸杞映紅戈壁灘 企業農民同受益  高臺縣黑泉鎮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把枸杞種植和防風治沙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 漳縣西藍花成致富「綠寶寶」
    漳縣西藍花成致富「綠寶寶」每日甘肅網9月9日漳縣訊(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通訊員何繼強)「今年種了2畝西藍花,1畝能產五千多斤,交給合作社,估計收入一萬多塊錢。還能種一茬菜,一年能收入兩萬多塊錢。過去種菜換油鹽,現在菜成了咱農民致富的『綠寶寶』。」
  • 傳說戈壁灘中的死亡之蟲真的存在嗎?
    在中國的戈壁灘裡,有各種各樣的傳說,看似無法孕育生命的沙漠中,也有著生命力極強的生命。當然也和任何一個神秘的地方一樣,有著駭人聽聞的生物。他讓所有進入戈壁灘的生命都感到極度恐懼。這就是戈壁灘的死亡之蟲。人們稱它為死亡蠕蟲。
  • 拯救民勤 金數據公益種植防風固沙「小金梭梭林」
    2019年10月18日至10月20日,金數據團隊到達中國四大沙塵暴策源地之一甘肅民勤,進行公益項目:「小金梭梭林」種植活動。 三年前,在金數據的五周年來臨之際,小金團隊想做點不一樣的事情,能長久留下來,對這個社會能有一點點的改變。用點滴之力,參與全民公益。
  • 迷失戈壁灘:自駕青海,在不毛之地與「惡魔之眼」對視後流連忘返
    此次行程,先從福建寧德到江西南昌,再經福銀高速到九江;跨過長江之後,經滬渝高速、濟廣高速進入陝西;越過黃河一路向西,開啟大西北穿越之旅。這一次真的太遠,但對於下定決心去穿行戈壁灘和沙漠的一群人來說,這一趟真的很值得。戈壁灘,什麼樣?
  • 漳縣 從種菜換油鹽到致富「綠寶寶」
    漳縣 從種菜換油鹽到致富「綠寶寶」每日甘肅網9月21日漳縣訊(新甘肅·甘肅農民報通訊員 何繼強)「今年種了兩畝西蘭花,長勢好,一畝能產5000多斤,估計能收入1萬多元。還能種一茬菜,一年能收入2萬多元。過去種菜換油鹽,現在菜成了咱農民致富的『綠寶寶』。」
  • 小飛鼠敲開致富門
    本網訊 6月14日,洛南縣四皓街道馬河村豔陽高照,46歲的村民黃小虎和妻子孫曉燕正在自家院子裡忙著餵養飛鼠,一大筐新鮮翠綠的松柏不一會就餵完了,孫曉燕指著籠子裡的飛鼠笑著說,正是靠這200多只可愛的小精靈,她家才敲開了致富門,每年都有十餘萬元的穩定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