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宜賓7月28日訊(趙晨希 李松澤)「有路就是錢。」站在村裡今年打通的產業路上,肖體倫手撫著自家茂盛的竹林,目光隨著路望向遠方,由衷說道。
橫貫在茶林間的騎行道路
今年46歲的肖體倫是明威鎮燕山村村民,一直在外務工的他去年回到家鄉,看到村裡的變化後,毅然決定留在家鄉發展。
留住肖體倫的,是村裡的一條條產業路,「路就是財富啊!」肖體倫算了筆帳:「就拿我家的竹林來說,以前沒路的時候,只能承包出去,自己最多能賺一百元一噸。現在有路了,自己隨時可以運出去,今年市場價是五百五十元一噸,算下來我家的幾十噸竹子至少多掙三萬塊。」
路兩旁成片的竹林,脈動著一方土地的發展。燕山村近4000噸竹子,今年因產業路,將給村民增加致富打開一條新通道。
路通了,村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改變不僅在竹上,「拿茶葉來說,路通了,茶葉地裡就能施有機肥,有機茶的價值更高。還有油樟,煉油出售,一棵樹一年也能增收100元。」說起路帶來的變化,肖體倫打開了話匣子。
城裡人很難想像村裡人對路的渴望。但在肖體倫的笑臉上,產業路為村裡人帶來的幸福變得具體可感。
在蜿蜒山脈中暢通農村路,成為明威鎮發展的關鍵。
鎮口交通指示牌上,顯示鳳垚香谷景區在4公裡外,茶園牧歌在5.5公裡外。
路通了,鎮裡鄉村旅遊也發展起來了。「城裡的旅行社還組織到我們這近郊遊,人多的時候一個月都有幾千人。」鎮上工作人員黃小俊說。
旅遊發展給村民帶來了更多商機。儘管天氣炎熱,鎮口的農家樂裡還是有好幾桌客人,村民彭彩英幹勁十足:「周末人更多,現在每年收入增加好幾萬」。
實現100%村村通,100%社社通,明威鎮的一條條路為村民們打開了致富增收的大門。
油亮的瀝青路蜿蜒前行,串聯起秀美茶山、水美新村、旅遊景區,又伸向青翠的群山、幽深的竹林……
「這圈橙色的是明威環線,紅色線是硬化道路……這些是分布的產業和農家樂等。」指著辦公室裡的交通和產業圖,副鎮長唐修洪介紹道。「目前全鎮已經硬化了或黑化的公路已有230公裡,其中產業路有110公裡。」
「主動脈」暢了,下一步是把「毛細血管」打通。
「下一步是繼續打通產業路,哪裡有產業,我們就把路建到哪裡。」唐修洪說。
道路通,百業興。2.3萬畝生態早茶基地、1萬畝林茶套作基地、6000畝沉香基地和4000畝漆樹基地,產業發展方興未艾。
明威公交站臺
未來,明威將處在翠屏區北域鄉鎮連接岷江新區的中心位置。依託該區位優勢,全鎮將穩步推進「岷江新區——明威平巖24米大道」和「宗場機場——鳳垚香谷快速通道」建設,新建、改擴建明威至雙誼、永興、邱場的道路,進一步連通白花、王場、孔灘;加快推進重點道路黑化進程,全力推動全鎮公路網絡改造升級,逐步建成翠屏區北域交通樞紐。
「農村公路+旅遊」「農村公路+產業」,未來,明威的農村幸福路將越走越寬廣。(明威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