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北大醫學博士,放棄醫生工作也要留學,如今現狀令人唏噓

2021-01-09 小公子侃教育

現在人們對於人才的思考已經不再是之前的成績好就行了,除了成績好之外還要學會適應環境才行。這麼多年以來出現了很多高智商的天才學生,但是畢業之後卻因為適應不了社會而選擇逃避。比如「北大才子」陸步軒。不過他比較幸運的是最後找到了人生的定位重新崛起。但是也有一些人受到挫折之後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從此一蹶不振。

我們幾天要說的這個主人公叫做張進生,曾經是北大的醫學博士,憑藉優異的成績想要出國留學,結果因為拿不出學費留學失敗,而因為這個事情導致出現了抑鬱症,最後的現狀讓人唏噓。

寒門學子進入名校

1966年,張進生出生在湖南常德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從小就展現出了驚人的才智,被父母和姐姐也是寄予了厚望。在他18歲的時候成功的考入了湖南醫科大學,也就是現在的中南大學,那個時候的大學含金量遠不是現在能夠比較的,而且他還是進入的是醫科大學。得知這個消息的一家人都非常開心,畢竟那個時候能夠被醫科大學錄取就意味著金飯碗,而且那個時候的醫生是包分配工作的,是所有人都羨慕的職業。

經過四年的刻苦學習他以非常優異的成績從中南大學畢業,被國家分配到天津的一所大型醫院當醫生。這在家鄉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畢竟能夠農村的孩子直接被分配到天津這樣的大城市是很難得的,一般的畢業生最多就是回到長沙、常德等原籍市,而他則是被分配到天津。

人際關係差,工作不如意

與成績上的得意不同,他在工作中卻是處處不得意。由於從小隻知道學習,特別是從小知道他的學習成績非常好之後,家裡的所有事情都是姐姐和父母包了,在生活中與同學接觸也少,不知不覺的就變得非常孤僻。但是這些進入到工作之後就非常不好了,由於工作中從不和同事進行交流,導致出現了很多的失誤,而他當時主攻的方向是白血病。不僅如此到了醫院之後他連手術刀也不敢拿,被同事笑話幾次之後他就完全將自己封閉了,甚至有一點輕微的抑鬱症。於是在醫院的幾年職業生涯中一直都只是一個普通的醫生。

放棄工作考上北大

由於工作上太不如意了,於是他選擇放棄這個金飯碗的工作選擇考研,而且是靠北京大學的研究生。但學習中他又找回了曾經的自信,只用了一年時間複習他就成功地考入了北京大學醫學專業。這在當時又引起了很多人的羨慕,畢竟能夠考入北大本身就是一種莫大的榮譽。不過那時候很多同學都反應他還是比較正常的,除了平時話稍微少一點之外,學業方面一直都非常優秀。甚至在學習內科學的同時他還自己花時間研究數學和物理學,還曾經想拜訪清華大學陳省身教授,一起討論數學方面的問題。由於研究生期間表現優異,他最後選擇了在北京大學讀博士。

留學受阻,一蹶不振

在他讀博士的第二年,就提交了一個留學申請,是到英國皇家醫院,只不過當時的學費需要20多萬,而一家子都是農民家庭哪裡能夠拿出這麼多錢。之後他又向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寫了一封自薦信,可是沒有受到回復。加上在博士期間在臨床實驗中總是不敢進行一些小的手術,只要看到病人拿起手術刀就手發抖,重重打擊之下他的抑鬱症完全爆發。於是選擇休學半年,只不過休學半年之後他們病情依舊不見好轉,於是按照規定被北京大學開除。

之後憑藉他北京大學研究生的文憑也還是非常吃香的,只不過每到一個崗位就是跟同事合不來,最後一氣之下選擇回到老家。加上抑鬱症時不時的發生,最後只能夠靠吃低保了。

所以讀死書是不行的,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也要加強社會實踐,更要培養堅忍不拔的性格,不然因為一點挫折就一蹶不振,這樣的人註定難以成才。

相關焦點

  • 醫學博士吃低保,而她被質疑卻受行業恩寵,專業選對才有好工作
    事業單位下崗的不多,何況還是一名醫學博士,而且還是北大畢業的。但結果就像媒體說的淪為「低保戶」,如今現狀讓人唏噓不已。前幾天高考文科成績第四名的她選擇了考古專業,當外界質疑沒「錢」途的時候,全國多家考古研究所贈來禮品以資鼓勵和祝福,或許不算是提前錄用的預定,但差不多是提前留個「香火情」了。
  • 「哈佛女孩」劉亦婷,曾立志報國卻加入美籍,如今怎樣?令人唏噓
    對於絕大多數學子來說,能進國內的頂級學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比如清華、北大這些往往也是為那些天之驕子而準備的。至於哈佛這種國際名校,在人們的眼裡更是可望而不可及。1999年,劉亦婷在全國媒體的關注之下選擇去美國留學,2003年畢業後卻加入了美籍,如今怎樣了?說到劉亦婷,當年曾經是名噪一時的優秀學子,是多少人羨慕的對象,她在被哈佛錄取之後曾經放出豪言壯語:畢業之後一定會回國報效祖國。不過,後來的她並沒有按照原先定下的計劃畢業之後回國工作,而是選擇了"先就業,再深造"。
  • 北大醫學博士入選「醫生創業家」:3年成績單來了!
    創業的初心:追尋卓越溫暖的服務 於泓教授有著令人羨慕的履歷背景,北京大學醫學部博士畢業,師從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教授,並留學德國。
  • 「哈佛女孩」劉亦婷,立志報國卻入美籍,現狀令人唏噓
    今天我們要講的也是一個別人家的孩子,甚至讓一些別人家的孩子也自慚形穢。她就是「哈佛女孩」劉亦婷。她曾經立志報國,現在卻加入美籍,其現狀令人唏噓。一、火遍大江南北的哈佛女孩1999年4月份,在《成都商報》頭版頭條大幅的刊登了一篇叫做《我要到哈佛學經濟》的文章。這篇報導的主人公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哈佛女孩」劉亦婷。
  • 一名醫學博士的自述:學醫十年,我卻還不是醫生……
    博士畢業,有人繼續做科研,去高校應聘,或者去國外當博士後;也有人去公司工作,拿到不菲的收入;還有一部分人,不願意放棄醫學專業,選擇繼續規培3年,忍受低收入和高強度的勞動。學醫十年,我仍站在醫生的門檻邊。再過三年,我才拿到醫院的入場券。
  • 北京被砍醫生:28歲北大博士,37歲博導,拒德百萬年薪!一刀斷送
    學習特別努力,高中時代的成績在全校都是出類拔萃,高考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了北京大學醫學部學習,隨後,又在北大先後拿下了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獲得了德國海德堡大學附屬曼海姆醫院1年訪學的機會。在德國,他積極熱情的學習態度、良好的知識儲備,讓接觸過他的導師和教授十分喜愛。當他要準備離開德國時,一名教授還專程來挽留他,希望他放棄國內的工作,留在德國。
  • 【留學北大60年之勺海英傑】一個來自非洲的取經者:記剛果(金)籍...
    為慶祝新中國來華留學教育60周年,北京大學國際合作部與北大新聞網將共同推出專題報導《留學北大60年》,著重從北京大學來華留學教育的視角出發,體現在校優秀留學生代表、留學生導師、留學生管理人員及留學生校友等的優秀事跡,全方位地回顧和總結北京大學在來華留學教育方面的成果與經驗
  • 朝陽醫院眼科醫生陶勇出院,他是天使,卻被魔鬼折了翅膀
    他是全國最好的眼科醫生,那個可惡的混蛋,傷了多少人的心!」妹妹的語氣裡滿是無奈和失望,「我們為了救治病人拼盡全力,他們卻給我們帶來最深的傷害!」 「最令人痛心的是:就算那個醫生保住性命,他手上的傷也很難復原,作為全國眼科醫生的權威,如果他不能再上手術臺,將是全是眼科醫學巨大的損失!」
  • 他曾是香港第一美男,爆紅時息影經商,如今境遇令人唏噓
    今天要和大家介紹的這位就是當年在TVB紅極一時的演員林俊賢,當年的他憑藉端正硬朗的五官,以及一米八五的超高身高,成為了娛樂圈一個特殊的存在,在那個時候的香港,可以說身高有超過1米8的男明星真的是非常少的。
  • 從北大、劍橋讀到芝大博士,卻倒在陌生人槍下,留學生安全引關注
    當地時間1月9日,美國芝加哥發生連環槍擊案,在芝加哥大學就讀的30歲中國留學生範怡然不幸頭部中槍身亡,消息傳來,留學圈的家長倍感震驚。從這位範同學的求學經歷來看,絕對是學霸級別的,他完全有條件成為金融領域的專家。
  • 金庸曾想赴北大讀本科經勸阻改讀博士
    僅隔一周,他就出現在南京的中學生中間。他在與學生對話時透露,金庸曾想到北大讀本科,經他「勸阻」,改為讀博士。  昨天上午,許智宏院士來到南京外國語學校和學生對話。十名北大保送生推薦候選學生早早等在會議室,高二、高一的學生也搬著凳子擠了進來,要一睹這位著名學者的風採。  一位女生特別喜歡傳統文化,她嚮往北大就是因為北大重視國學。
  • 曾與王菲一決高下,當紅時為活佛未婚產子,如今狀況令人唏噓
    曾與王菲一決高下,當紅時為活佛未婚產子,如今狀況令人唏噓香港樂壇可謂人才輩出,特別是女歌手,每一代的「天后級」歌者都取得了無可比擬的傲人成就。提起樂壇天后,很多人都會想起梅豔芳、周慧敏、王菲等人,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女歌手,曾經的人氣與地位也不遜於這些天后們,只是如今能夠記得她的人已經很少了。她就是關淑怡。說起關淑怡,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她的代表作《難得有情人》,雖然這首歌是上世紀80年代末的作品,但即便放到現在聽也是相當有感覺。
  • 支付寶錦鯉女孩,本以為自己是「一夜暴富」,如今現狀卻讓人唏噓
    支付寶錦鯉女孩,本以為自己是「一夜暴富」,如今現狀卻讓人唏噓隨著科技的發展,網際網路逐漸普及到了千家萬戶,國內的網際網路企業也像雨後春筍一般出現並發展壯大。這些年來我們生活中因為網際網路的改變數不勝數,其中行動支付已經被大家所接受,如今大家上街再也不需要攜帶厚厚的錢包,一部手機就能完成絕大多數的消費問題。目前國內的兩大行動支付平臺分別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為了推廣這個功能支付寶方面可以說是不遺餘力,還推出過「錦鯉」的大獎,曾經的「錦鯉女孩」現在怎麼樣了?支付寶「錦鯉」是什麼呢?
  • 他是臺灣史上首位醫學博士,曾任臺大代理校長,後創辦高雄醫學院
    他是臺灣醫師、醫學教授,京都帝國大學醫學博士,臺灣史上首位醫學博士。高雄醫學院(今高雄醫學大學)創辦人,第一位臺灣籍的臺灣大學醫學院院長兼教務長和臺灣大學代理校長。他便是杜聰明,字思牧,福建臺灣省臺北府淡水縣三芝人。戰前 1893年8月25日,杜聰明出生於清帝國統治下的臺北府淡水縣芝蘭三堡北新莊仔莊。
  • 《一站到底》萌系醫學博士化身「謠言粉碎機」
    上期青創紀是2021年開年第一戰,要玩就玩個大的!張澤作為全場「助攻王」,戰鬥力爆棚,郭爾樂、相楊、徐麗陽三位選手在張澤的助攻下挑戰成功。本周答題挑戰繼續,紀寧、相楊、徐麗陽三位新晉「一站青年」出場迎戰,他們在青創紀答題場上的首場守擂戰結果如何?
  • 高考狀元放棄北大,想上美國名校卻被拒,畢業後他會怎麼做?
    高考狀元放棄北大,想上美國名校卻被拒,畢業後他會怎麼做?序言對每個學生來說,高考是他們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每年的高考,讓無數的學生為之拼盡全力。實際上,高考的難度也比較高,對於眾多的學生來說,要想在這樣的人生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就必須努力學習,經過十幾年的苦讀。
  • 丹麥羽球名將曾擊敗孫俊破吉尼斯紀錄,退役後讀完醫學博士當醫生
    拉斯姆森在成為職業羽毛球運動員前是一名醫學院的學生,曾一度考慮放棄羽毛球事業而專攻學業。而他的教練張連營鼓勵他:「你一定可以成為世界冠軍。」為此,拉斯姆森開始了職業羽毛球運動員的生涯,最終奪得了世錦賽冠軍。2004年退役之後,拉斯姆森休息了一段時間,之後開始專心攻讀醫學博士,用了6年的時間完成了所有的學業和實習,最終留在哥本哈根最好的眼科醫院擔任主治醫師。
  • 2011年他從北大退學,改讀技校,引起不小轟動,現狀如何?
    可是有一位叫做周浩的學生,考上北大之後,卻跑到技校去讀書。在這休學的一年裡,周浩來到了深圳一家工廠的流水線當一線工人,經過這一年的磨礪之後,他認識到了技術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所以他堅定地從北大退學,選擇加入北京工業技師學院,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學習實操技能,他認為那些理論知識不適合自己,自己更喜歡動手。
  • 菲律賓留學-為什麼那麼多人擠破頭都要去讀博士?
    為什麼要讀博士?根據BLS數據統計,相比學士學位和一般碩士學位而言,博士學位意味著更高的就業薪資以及更低的失業率。也就是說,博士學位能所帶來的好處不少。現在全民素質教育普及,大街上本科畢業生一抓一大把,碩士畢業生也越來越多,而博士始終還是少數。越來越多的職位火爆,競爭者增多,職位招聘要求也隨之上漲,不少高薪職位的最低要求已經是博士學位!
  • 大馬留學 I 國立大學UKM 本科碩士博士留學申請指南
    馬來西亞國民大學是馬來西亞教育部和中國教育部深度認可的公立大學,留學手續簡單快捷,籤證無需經濟擔保;  4. 平均學費2.5萬人民幣/年和生活費用2萬人民幣/年,工薪階層家庭留學首選;  5. 學生在完成英語課程、2+1或1+2課程的前部分之後,從馬來西亞可以續往英、美、澳、加等國深造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