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曾說過一句名言「猛虎常獨行,牛羊才結群」。
獨行,似乎成了強者的標籤。
但古人亦倡導「達則兼濟天下」,所以在中國的處世哲學裡,是希望有不獨行的猛虎。他最好不自視清高,亦有結群的號召力。
我們經常說,一個人光擁有此生是不夠的,他還需要有情懷,這種情懷所蘊含的超越性,很多時候不在金錢的範疇,而在於其價值觀的傳遞。
有趣的是,大部分中國企業的超越性還停留在追求個人企業的長生不老。
因此,現實生活中,一個有情懷且不獨行的企業是很少見的,往往出現之後,也會被冷眼旁觀,視為怪誕。
但也有例外。今天我們說的這個例外就是貝殼。
1
猛虎的夥伴
貝殼成立一周年了,黃軒的頭髮長了。
如果不是因為北京城滿屏的「貝殼新海報」,人們很難將這兩件事聯繫到一起。
這個頗有寓意的設計,勾起了房產界的好奇心。
面對著越來越多的「貝殼人」出現,人們不禁發問,貝殼這一年到底增長了多少「頭髮」?
數據顯示,貝殼,這個藍色青年,已走進97個城市,攜手超過160個新經紀品牌,連接了超過2萬家門店,服務的經紀人則超過20萬人。
4月16日,貝殼找房又與21世紀不動產達成業務合作,這個覆蓋125個主要城市,擁有5645家門店的中介大V,與貝殼上的其他品牌將實現跨品牌聯賣。
無疑,貝殼這個合格的情人,給C21帶來了巨大的客源流量,貝殼APP月活已近3000萬,每天約有88萬個用戶在線找房,約24.5萬個用戶享受到線上服務。
而一親芳澤的貝殼,也成功將C21納入其經紀品牌合作體系,從試點城市開始打通房源。
看好戲的人,沒等來姚勁波與他的「陣線聯盟」殺死貝殼的消息,反而是貝殼讓各路神仙爭相倒戈。
彭勇東興奮的說,貝殼找房將為服務者構建基礎設施,並通過數據和信息的共享,全方位賦能經紀品牌。此次與21世紀不動產合作,正是這一理念被行業認可的體現。
其實,貝殼創立之初就不是一個人的狂歡,集合了C21、德佑、鏈家、住商等大大小小的超過160個經紀品牌。
在這個平臺上,平均每10單交易有7單是跨店成交,其中一單交易最多由13個經紀人協作完成。
有經紀人坦言,貝殼的交易賦能讓經紀人成為了房產交易服務的「特種兵」,「像裝備了一整條交易『戰衣』。」
此時再對比看貝殼剛成立時外界的輿論,風向變了。
再沒有人討論貝殼是「裁判員」還是「運動員」,相反,他救活了一些迷茫的小中介們。
如今的貝殼已不再是一隻孤獨的猛獸,他正在和越來越多的同行者,構築這個「新經紀品牌聯盟」。
這裡面,藏著左暉的一個藍色的夢。
2
猛虎的藍色夢想
貝殼誕生於一個藍色夢想,主張重新定義房產經紀行業。
如果要解構一下這個夢,即為行業協作深化、服務效率提升、服務品質保障。
在《鏈家軍是怎樣煉成的》文章中,筆者曾詳述過去那個陰暗生硬的舊房產時代。恣意出現的虛假房源,互相撬單的同業惡性競爭,參差不齊的服務質量,野蠻生長的公司制度。
貝殼的夢,就是改變這一現狀,打造新經紀品質聯盟。這個聯盟,以追求極致服務品質為目標,構建共贏網絡,滿足用戶的多樣需求,推動行業正循環建立。
無疑,這是一條艱辛的路,缺乏信任的路。就如同你黑夜在高速上馳騁,對沒有護欄的恐懼一樣。
左暉自己也說,房地產行業的合作非常難,線上到線下的轉化效率非常低,但行業的積極力量在推動,打開隔閡是一切的基礎。
為了解決B與B之間的底層囚徒困境,貝殼在其ACN合作規則基礎上,推出了仲裁委員會-貝殼陪審團和平臺共建組織-店東管理委員會。
通過這個成熟的工作機制和較為民主的多方合作形式,確保合作網絡的正常運行。
而最優質的服務,則通過對行業基礎設施、標準化的服務流程、健全的人員培養體制來提供。
這些也是目前中小企業最為缺乏的。
中小企業,是一群既缺裡子,又缺面子的人。對於他們而言,加入貝殼,既獲得了平臺的流量,搭建了成熟的數位化管理系統,又能由內而外的革新,這幾乎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而行業也需要這樣的一個開放的平臺,或許是貝殼,亦或許是別的牽頭者,整體聚攏用戶需求,高效匹配供給兩側,提升服務效率。
這個頗具羅曼蒂克色彩的商業構想,總讓人聯想起《禮運.大同篇》裡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貝殼這個美好的夢想能不能成真,還要看海量真房源是否能打動人心。不過,在此之前,多場景品質供給,的確提高了服務效率,線上流程可視化及線下交易中心,也如期實行了服務閉環。
筆者最近的房子,也是通過貝殼平臺租住的。房源真實、價格透明,儘管是不知名的小中介公司,但因為貝殼的「平臺兜底」的承諾,交易十分高效安心。
無疑,貝殼已經有足夠的力量,為平臺上的小中介背書。比起第三方平臺的角色,它更像一個標準化品牌。
這個品牌的背後,是鏈家多年積累的數據資源。
這些基礎數據以及完備的制度、技術,才是貝殼成為「猛虎」的秘密。
3
猛虎的秘密
就像維多利亞的秘密是性感一樣,貝殼也有它的秘密。這個秘密就是鏈家的基礎設施建設。
在過去的十年裡,房產界風起雲湧,各種新花樣層出不窮。許多創業公司都燒錢在補貼用戶身上,結果死的死,病的病。
左暉曾直言,房產經紀作為一個相對複雜的行業,基礎生態環境是很落後的。在這種情況下搞一些噱頭經濟無疑是空中樓閣。
那麼貝殼這幾年都做了什麼呢?
搞數據、做技術、改模式。
鏈家花了10年打造的樓盤字典,如今已成為貝殼與各大中介合作的基礎,這個資料庫已經覆蓋了300多個城市,唯一性的房源達1.87億套。
在機構經紀數據上,貝殼啟用信用等級,引導消費者對機構和經紀人進行評價,牽頭建立完善的服務數據。
技術層面,風風火火的搞起了VR看房、交易平臺等系統,這些新鮮體驗讓消費者眼前一亮。
行業首創的VR看房掃描和重建107餘萬套房源,用戶總瀏覽量1.45億人次,極大降低了用戶的決策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有了這些基礎的保障,貝殼搞起ACN經紀人合作網絡,便如活源之水。而這個主張協作的網絡,說白了,就是把每一筆交易過程,拆解成標準的節點。每一個角色都可以有他的貢獻點。
當大家知道房源成交都會受益時,從業人員之間的囚徒困境也就迎刃而解了。
正如左東華所言,新的經紀時代,應該以真房源為底線,以ACN經紀人合作網絡為基石,以網際網路為工具來構建重塑房、客、人整體的服務生態,為廣大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服務,進而形成網絡協同的共生經紀新模式。
這些美好的遠景,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誰都能做到的。貝殼有這個能力,源自鏈家近20年的行業耕耘,而其他的誓師聯盟能不能做到呢?
恐怕只有切實行動才能給出答案。
4
後記
《我的世界永不放棄》這本書中有句話,一個人地位的提升、個人財富的積累,都不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一個人,只有實現了時代的價值,那才能算得上成功。
時代價值是一個很大的命題,靠一個人是不行的,僅靠一群人也是不行的。
21世紀不動產與貝殼的合作,讓一個人變成了一群人,真正的依託數據資源賦能行業,才是時代的大勢所趨。
我們相信,這雖是一個壞的房產時代,但它擁有最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