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去買了獼猴桃,大多數在市面上購買到的獼猴桃都是硬的,獼猴桃屬於後熟水果,摘下時都比較硬邦邦,得經過一段時間的催熟,才能吃上酸甜可口的獼猴桃。其實催熟獼猴桃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是溫度,一個是乙烯。
紐西蘭的獼猴桃最負盛名,但其實它的原產地是中國,獼猴桃的名字來源早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來源, 「其形如梨,其色如桃,獼猴喜食故有諸名。」,也有說法是因為它全身果皮上覆滿毛茸茸,與獼猴十分相似得名。
挑選獼猴桃時,絕不能選擇部分整體硬邦邦,局部軟的,出現這種情況,大多是因為碰撞造成的局部軟化,在後期一同催熟後,局部可能會出現酒味。所以挑選時應該挑整個堅硬,沒有傷疤,形狀飽滿的獼猴桃。獼猴桃買回來都不熟怎麼辦?教你用一根牙籤催熟,簡單實用。
催熟方法一:用牙籤在獼猴桃上扎幾個小孔,牙籤戳出的缺口,會促進獼猴桃生成乙烯氣體,也不需要多餘工具,輕鬆又簡單。
催熟方法二:把獼猴桃和香蕉,蘋果之類的水果一起放在箱子或者塑膠袋裡密封保存,就可以接觸到其他水果釋放出的乙烯氣體,但需要注意遠離陽光與熱源。注意不要放在通風的地方,這樣會使得水分流失。
催熟方法三:拿出一個盒子,裡面鋪上大米,將獼猴桃放入其中,密封盒子。
當獼猴桃的量比較多的時候,建議分成多份,催熟的,自然成熟的,冰箱冷藏的。切記不要去捏獼猴桃身側兩端軟硬程度,來判斷其是否成熟,要去要捏上頭尾兩端。因為一概率會捏壞身側的果肉,而捏壞的果肉會發酵產生酒味。
解決了獼猴桃這麼催熟之後,這邊教給您一個方法,將獼猴桃攔腰切開,用小勺子挖著吃,這比起費勁的剝皮食用,簡單又乾淨。
食用禁忌:獼猴桃不可與黃瓜,牛奶,蝦,動物內臟,一同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