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足了,基本都不愁吃穿,偶爾還有些閒錢去逛街買新衣服。雖然我們有新衣服可以穿,可舊衣服卻不知道如何處置,在之前的農村地區,還有收破爛的人,可如今這個特殊群體也已經銷聲匿跡了,就這樣人們的舊衣服就不知道該如何處置了。不過,在大部分城市也都已經有「愛心衣物箱」來代替以前撿破爛的那個群體。
相信大部分人生活的地方都有看到愛心衣物箱,也有很多人都會把自己的舊衣服給捐贈出去,在衣物箱滿了之後,自然就有志願者過來回收,他們會挑選出能穿的衣服,其餘沒啥作用的就會丟棄。雖然我們都知道愛心箱所捐贈的「愛心衣物」是捐給有需要的人,但具體是運往哪裡,那就無從得知了。這時就有人好奇,這些舊衣物是運往哪裡給誰穿,他們願意穿別人穿過的舊衣服嗎?
這些舊衣物的去向是比較複雜的,有運往中國的山區地區,也有運往非洲落後地區。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有些山區的地方也都已經脫貧,因此,有大部分舊衣物是運往非洲的地區。雖然說非洲地區很貧窮,可能連飯都吃不起了,但如此多的衣物運往非洲,應該需要大量的費用,那這些零零碎碎的費用該怎麼計算呢?這一切的費用都不應該由我們來承擔,要是我們運往非洲,他們不喜歡穿,那不就浪費我們的心意了嗎?
對此,咱們中國已經有了對策。在廣東地區,舊衣服的處理已經有比較完善的產業鏈。我所捐贈的衣物並非直接從愛心衣物箱裡撿回來就直接給他們,而是在中國消毒後再運往非洲,畢竟有病菌的衣服給非洲人,他們也不敢穿呀。而管理方以防自己會虧損,就以二手衣物的名義賣給非洲人民,如此低廉的價格還穿到質量那麼好的衣服,自然會受到非洲人的搶購。
正是這種操作方式,中國企業不僅能夠賺到錢,還讓非洲人民低價購買到漂亮的衣服,何樂而不為呢?此外,有些中國企業家也是看中非洲這樣的機遇,也選擇去非洲開服裝加工廠等工廠,如此一來,不僅僅中國商人能夠賺錢,也可以帶動非洲的經濟發展。
我們捐贈在「愛心衣物箱」的舊衣服,是運往哪裡的,給誰穿的?目前,就有許多中國人在非洲創業,非洲的經濟也在慢慢發展起來。看到這裡,各位有啥想說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