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經營報
金評媒(http://www.jpm.cn)編者按:小米的區塊鏈產品終於浮出水面。日前,一款名為《加密兔》的區塊鏈寵物遊戲開始內測,這是繼百度金融、360等網際網路公司後,又一發行此類遊戲的公司。
據悉,區塊鏈寵物遊戲的原型是基於以太坊ERC721協議開發的《CryptoKitties》,該遊戲自2017年11月上線後,遊戲中的寵物貓價格不斷走高,此後效仿該遊戲的各類寵物也紛紛受到熱捧。
據媒體報導稱,《CryptoKitties》(謎戀貓)甚至創下了單只寵物貓超過70萬元人民幣的數字物品交易紀錄,甚至一時達到以太坊交易總量的30%,造成以太坊整個網絡的堵塞。而百度於今年2月推出的《萊茨狗》被爆曾在淘寶平臺被炒到20萬元一隻。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目前國內網際網路公司正在將區塊鏈寵物遊戲和法定貨幣撇清關係,但有關《萊茨狗》《加密兔》的搶註軟體卻水漲船高。「嚴格地說,除了《CryptoKitties》外,大部分類似的遊戲實際上都是偽區塊鏈。」能源區塊鏈實驗室創始人曹寅向本報記者表示,「這是一種擦邊球式的產品,以遊戲之名,卻有數字資產之實。背後透視出區塊鏈技術在現實基礎設施、法規機制方面的不成熟與缺憾。」
投機品之嫌
《CryptoKitties》上線不到一周的時間,就已促成了價值逾1200萬元人民幣的以太幣交易,短短3個月時間內共賣出28萬隻虛擬寵物貓,更是創下單只寵物貓超過70萬元人民幣的數字物品交易紀錄,甚至一時達到以太坊交易總量的30%。
截至目前,該款遊戲已經吸引150多萬用戶,總交易額已經超過2.5億元人民幣,這款遊戲除了帶來可觀的流量和龐大交易量之外,還成功吸引了大量投資人的關注。另據媒體報導,上線僅僅一個月後,開發該遊戲的工作室AxiomZen 就完成了7000萬美元A輪融資。
此後陸續出現的區塊鏈寵物遊戲中的寵物在交易時,也陸續與代幣直接掛鈎,之後再兌換成法定貨幣,藉由寵物獨一無二的特性、以及初代寵物前後的差價,這些虛擬寵物便擁有了投機價值。
3月28日,本報記者通過百度APP搜素進入《玩客猴》頁面,在進行註冊時,要求與迅雷的鏈克錢包進行綁定,且認證時需要交納0.39個玩客幣。
「這應該是一個私鏈下的寵物遊戲,這裡的通用貨幣就是玩客幣,買賣猴子只能直接使用玩客幣。」在一個名為玩客猴的付費QQ群裡,一位曾參與買賣玩客猴的玩家告訴記者,「在今年1月下旬,迅雷關閉玩客幣的交易後,猴子是可以藉助玩客幣進行投資的。」
「我賣過一個2代猴和一個1代猴,都是在元旦那會兒幹的,那時玩客幣的價格和猴子的價格瘋漲,但我是在一塊錢一個玩客幣的時候進入的,猴子也是搶到的,不是從別人那買來的,賣的時候玩客幣已經漲到4塊錢一個,而且猴子的價格也有所溢價,所以說幾乎是淨賺了5倍以上。」該人士說,「現在主要是玩客幣的交易成本太高了,所以我現在改投以太馬了,有1代和0代,這將來肯定能長到兩萬塊錢以上。」
不過對於《玩客猴》的遊戲,迅雷卻在極力撇清關係。「目前這種第三方遊戲,不是我們官方推出的,還請多多注意。」迅雷方面告訴記者:「這種寵物遊戲目前市面上確實有很多,但都不是我們推出的,我們已經與ICO劃清了界限。」
此外,自媒體《創業家》3月23日的報導《揭秘「萊茨狗」神秘團隊:百度金融在區塊鏈的布局和野心》中,貼出一張通過淘寶出售帶有天使翅膀的萊茨狗,售價高達20萬元。不過在3月26日,本報記者再度通過淘寶搜索萊茨狗時,發現有關商品已經全部下架。
記者就上述「天價萊茨狗」以及商品下架一事的原因,以及是否涉嫌違反央行對數字資產的有關規定,向百度金融方面詢問。不過截至記者發稿時,對方未予以回復。
布局的野心
自《CryptoKitties》誕生後,這種區塊鏈遊戲在國內迅速風靡。
去年12月27日,一款基於迅雷玩客幣錢包的在線收集養成類遊戲上線,通過掘金分數來獲得平臺收益分成;2018年1月6日,網易內測一款區塊鏈寵物遊戲《招財貓》,可以使用數字貨幣進行支付交易;2018年2月5日,百度金融《萊茨狗》上線;2018年2月9日,網易推出第二款區塊鏈產品「星球」,免費挖鑽石遊戲;2018年2月14日,360公司推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寵物貓,每位用戶可以預約領養一隻1代貓,首批限量5萬隻;2018年3月14日,小米區塊鏈寵物《加密兔》測試版上線。
不過與《CryptoKitties》不同的是,百度金融、網易、360官方都極力撇清投機品屬性,而且在「遊戲」過程中,往往需要通過使用該公司旗下的其他產品,進而獲取寵物成長、或購買寵物所需的遊戲內貨幣。
以《萊茨狗》為例,並沒有像《CryptoKitties》一樣同時發布繁育系統,這就意味著《萊茨狗》在玩法上並不具備一個「買賣-繁殖-買賣」的閉環結構,即無法成為像《CryptoKitties》一樣的產品。所以,用戶想要獲取稀有程度高的「萊茨狗」,暫時只能靠不斷更換新帳號抽取,而且《萊茨狗》明確不與法幣掛鈎,遊戲內貨幣「微積分」的流通僅限於遊戲內部和百度系產品間的相互流通。
值得注意的是,普通用戶在官網憑百度帳號只能抽取「萊茨狗」1隻,但如果在百度錢包APP內登錄這個帳號,則可以額外再抽取1隻,因此每個帳號可以通過兩個渠道獲得共2隻「萊茨狗」。
而網易於今年2月發布的《網易星球》,聲稱也是基於區塊鏈技術推出的一款產品,而使用《網易雲音樂》《網易雲課堂》等網易旗下產品,可獲得原力,原力越高,可獲取的黑鑽越高,黑鑽則可以用於在網易星球上的消費與兌換。
本報記者使用網易星球APP時還看到,邀請用戶也可獲取黑鑽,獲取的黑鑽還可用於購買網易考拉海購中的部分商品。
「他們做這些遊戲的主要原因應該就是為了推廣自己的生態,和生態中的某些產品、業務。」領主科技CEO劉大鴻說,「另一個原因就是為了搶佔布局,一方面提升自己現有的這些產品、業務在行業內的佔有率,拉新用戶;另一方面就是在區塊鏈領域不甘落後。」
據第三方檢測機構易觀千帆向本報記者提供的數據,百度錢包在1月份的用戶環比增長率為-7.97%,而在《萊茨狗》上線的2月份,則實現止跌,用戶量環比增長5.99%。
劉大鴻分析認為,藉助區塊鏈寵物遊戲布局區塊鏈,可以看作是當前的二線網際網路巨頭在模擬掩飾未來虛擬資產的交易。
「這樣一方面可以避開專利、版權的風險,另外也在法律範圍內。」劉大鴻說,「這背後其實也透視出了一種無奈。由於政策法規對數字貨幣使用的限制,而當前區塊鏈應用場景最成熟的恰恰是數字貨幣,但他們不甘心落後於人,只能通過這種擦邊球的方式來進行操作,最終只淪為一種營銷式的工具。」
不開源的區塊鏈
「實際上,這些大型網際網路公司的區塊鏈技術實力並不突出,至少他們的區塊鏈寵物遊戲是偽區塊鏈。」曹寅對百度金融等公司的區塊鏈寵物遊戲提出了質疑。「百度金融的萊茨狗、網易星球、小米的加密兔、360的區塊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區塊鏈寵物遊戲,判斷的重要標準就是,這個遊戲必須得是開源的,即遊戲的底層代碼必須向用戶、玩家公開,讓每一個節點,特別是主鏈節點知道這個遊戲是如何開發出來的,這和數字貨幣一樣,必須要開源。」
本報記者了解到,區塊鏈寵物遊戲使用ERC721協議,使得數字資產無法拆分,而且每一個都是與眾不同的。
應用到遊戲中,每一隻寵物貓都是完全不同的、獨一無二的。這些貓就相當於一個數字貨幣,也無法拆分成更小的數字貨幣單位,這也就能解釋每隻貓的價格都是不同的。
通過「配種繁育」所誕生的下一代寵物貓也擁有獨一無二的「DNA」,而這個「配種繁育」的過程近似於區塊鏈中的挖礦。在此過程中,每一個參與的用戶、玩家均可利用該遊戲的原始碼進行繁育。然而,《萊茨狗》無法進行繁育,就意味著無法進行類似挖礦的活動。此外無論是《萊茨狗》或是其他類似遊戲,原始碼均未公開。
「區塊鏈的一大特徵就是開源性,也就是說這個平臺、網絡的原始碼是公開透明的,每一個節點的用戶都知道這個網絡是如何設計出來的,每一個代幣或者數字資產該如何產生、何時產生、由誰獲取,是每個節點可自行觀察到的,而非系統通知或者公示。」劉大鴻告訴本報記者,由系統通知或者公示原始碼未開放,往往是一個中心化的網絡,這有悖於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特點。
對於這些質疑,記者曾向上述公司詢問,360和小米則表示無法予以回答。「這其實存在對區塊鏈思維的誤讀。在區塊鏈思維中,去中心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區塊鏈的本質是共贏。現在除了幾個比特幣、以太坊這些DAO架構的區塊鏈外,目前也有中心化與去中心化結合的DCO架構。」網易星球負責人顧費勇這樣向本報記者表達了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看法。
該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網易星球採取的是聯盟鏈,目前產品還在內測階段,並未公布太多細節,更多詳細的信息,會在正式上線後擇機對外公布。
然而,無論是ERC20或者ERC721,其商用價值依然被業內人士認可。「由於每個資產的獨一無二特性,可以為現實中的物理資產進行一對一的認證設置,這對於防偽、追溯、安全、供應鏈等場景中,是有很大幫助的。但目前為止,這種技術目前只在數字寵物這種場景中有了成熟應用。」曹寅說,「如果要在金融領域應用,那麼數字資產和現實資產之間的關係需要釐清,不能全盤否認後者,以便於和現實物質掛鈎。」
(編輯:鄭惠敏)
來源: 中國經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