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飛貓頭鷹(圖)

2021-01-08 搜狐網
  江一舟

  凡是去過廣西靈川縣三街鎮這塊風水寶地的人,都知道這裡的貓頭鷹特別多。

  我們部隊剛好駐在這個鎮的最北邊。四周是大山,大山的兩壁,原始森林繁茂,中間的盆地到處布滿稻田,金燦燦的稻穗常常誘使老鼠出沒無常。而老鼠又是貓頭鷹的美味佳餚。因此,到了夏秋之季的深夜,貓頭鷹常常要走出繁茂的森林住所,待它吃飽老鼠,就要在公路上悄悄地來回走動,以便舒展它那不太靈便的身子。

  去年深秋的一天晚上,已是凌晨一點半,當時身為政委的我,要按照往日的慣例,坐車到七公裡遠的連隊哨所去查哨。

  司機張富林開著4Y車,飛速地向哨所奔去。剛走到東檔鄉一自然村大片田野的公路上時,前方三百米處的路中間出現一個很大的黑影。我在車上沒有看清,便立即叫張富林把車停下來。這時,經過反覆「聚焦」,才看清一隻很大的貓頭鷹腮幫子鼓鼓的,正蹲在公路上吃老鼠。說來也怪,貓頭鷹經車燈一照,兩隻泛著綠色光芒的眼睛竟也閉上了,但它的小嘴還在嚼著老鼠,吃得真是有滋有味。

  經過商量,我們決定去捕捉這隻貓頭鷹。

  這時,為了不讓它發現我們的行蹤,我們還是用車燈照著它,使它傻乎乎地不張開眼睛。為了捕捉的安全,小張脫下襯衣,拿在手裡,貓著腰一步一步地向前邁進。我怕時間久了,車燈的光不夠勁,在旁邊用手電也直照貓頭鷹的眼睛。在小張接近它時,立即用手中的襯衣把貓頭鷹蒙了起來,我也一個箭步衝上去,雙手把它緊緊按住。由於這隻貓頭鷹太大,它掙扎的能力也非常之強,兩隻腳爪把襯衣都給劃破了,同時也把我們的手劃了好幾道血痕。經過幾分鐘的較量,它終於就擒了。把它逮到車上,我們用繩子把它的雙腳、雙翅連著捆起來,以防它飛走。然後把它丟在車後面。為了完成查哨任務,我們的車子又快速地向連隊駛去。

  回到部隊,已是凌晨三點鐘了。我和小張把這隻足有三十多斤的貓頭鷹放在一間小房子裡關起來。這時,它認為自己受了很大的委屈,竟雙眼閉著,看都不看我們一眼。為使它「開心」,張富林又拿來一隻從外面捉來的蟲子給它吃。一聞到蟲子的味道,它竟毫不客氣地一嘴吞下去了。正在旁邊房子休息的戰士們,聽說我們捉回了一隻貓頭鷹,也紛紛起來觀看:有的用手撫摸它的全身,有的給它梳洗羽毛,有的給它餵水,忙得不亦樂乎。過了一陣,一個戰士提議,說貓頭鷹是難以得到的好東西,要是吃了,那可大補身子。正在大家七手八腳地要跟貓頭鷹「過意不去」時,我一下喝住了:「別胡鬧!你們知道嗎?貓頭鷹是益蟲,是專吃老鼠的天敵。我們如果把它吃了,就等於放生了幾千、幾萬隻老鼠,那農民種的糧食就要遭殃,這是我們的罪過。因此,我提議,還是把這隻貓頭鷹放回去,讓它回歸大自然!」戰士們聽了我這席話之後,也紛紛贊同我的意見。

  於是,4Y車又向原來查哨的路線開去。到了目的地,我給貓頭鷹鬆了綁,然後雙手把它放在地上。這時,貓頭鷹好像與我們有了感情似的,怎麼趕也不走,並不時地要上我們的車。看它實在不願走,我只好把它丟進稻田。待我們調轉車頭往回走時,只見這隻貓頭鷹竟跟在我們的車後面,加速地飛追不舍。我們在車上看到這一情景,紛紛向貓頭鷹招手,示意:再見了朋友!

  字體顯示:大 中 小 列印

相關焦點

  • 餵養16天,湖北荊門市民放飛救助的兩隻小貓頭鷹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高偉 通訊員董軒)6日下午3時,湖北荊門愛鳥文化研究會將救助16天的兩隻小貓頭鷹,護送到東寶區境內的象山森林貓頭鷹出生地放飛。這兩隻貓頭鷹學名紅角鴞,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據悉,當天放飛大自然的兩隻小貓頭鷹,是6月20日清晨,居住在象山腳下的漳河四乾渠職工羅紅在家門口發現的,當時兩隻小貓頭鷹無力飛行,她立即撥打電話請求荊門愛鳥會幫忙救助。隨後,荊門愛鳥會鳥類專家及時趕到現場,經過仔細檢查鑑定兩隻貓頭鷹為紅角鴞的幼鳥,因為出生不久末滿月,飛羽還沒長成,不能自由飛行覓食,需要進行人工救助餵養。
  • 3隻貓頭鷹落難 幸獲救助並放飛
    江南都市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瑞穎攝影報導:4月9日,省林業科學院野生動植物救護繁育中心,在梅嶺向陽水庫成功放飛3隻貓頭鷹。其中,領角鴞1隻、紅角鴞2隻,都屬於國家Ⅱ級保護動物。    據悉,一隻領角鴞於4月4日由南昌市灣裡區野保站送去救治,接收時精神萎靡,不能正常飛行。
  • 安徽省馬仁奇峰景區放飛一隻巨型貓頭鷹(組圖)
    從編織袋中放出的貓頭鷹也不知是在編織袋中憋了一夜,還是不捨得這些善良的人們,放飛的巨型貓頭鷹在大家頭上盤旋數圈後,落在不遠處的楝樹上,久久不願離去。6月16日下午,繁昌縣孫村鎮林業站3位林業幹部來到馬仁奇峰森林公園的野生動物放飛區,將一隻重達5公斤左右的巨型貓頭鷹放歸大自然。這隻貓頭鷹羽翼豐厚,雙翅張開一米五左右,眼珠呈金黃色,有一元硬幣大小,嘴如銅鉤。
  • 慶陽華池縣公安局森林派出所再次救助放飛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貓頭鷹
    10月23日上午,華池縣公安局森林派出所再次救助放飛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貓頭鷹。22日下午,華池縣山莊鄉大莊村村民白文貴在田地裡幹活時發現一隻受傷的貓頭鷹。為避免貓頭鷹受到其他動物的傷害,好心的白文貴把它「撿」了回來,但不知道該怎麼處置,便打電話向華池縣公安局求助。縣局立即指派森林派出所出警救助,民警第一時間趕到白文貴家中,經初步觀察,民警發現貓頭鷹體態正常,軀體健康,並無明顯傷患,適合放飛,便用籠子將貓頭鷹帶回到派出所。在經過進一步餵養觀察後,民警於23日上午將貓頭鷹放歸了自然。
  • 貓頭鷹闖民宅被「隔離」 敦化森警拆房頂放飛
    2月13日,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貓頭鷹誤闖民宅被自行「隔離」。敦化森林公安局巡警大隊民警接到群眾報警後,拆掉房頂板材解救貓頭鷹脫困。民警到達現場後經細緻觀察後發現,這是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成年貓頭鷹,看它在玻璃房內時而飛舞,時而休息的狀態和身體表面,並沒有受傷情況。此時,貓頭鷹正靜靜地待在角落裡,睜著大眼睛觀察圍觀的眾人。由於貓頭鷹是食肉猛禽,具有一定的攻擊性,民警便決定將其抓住帶離放飛。 貓頭鷹看到民警上前,一下子就警覺起來,不停地在棚頂亂串,民警無法將其捕捉。
  • 貓頭鷹「空降」陽臺「求救」 九江市民處理好傷口後將其放飛
    九江新聞網訊(記者徐田剛文/攝)25日,家住市區白水湖路附近的李先生向本報報料稱,昨天下午,一隻貓頭鷹掉在了他家的陽臺上,怎麼趕都趕不走。  隨後,記者趕到李先生家裡看到,這隻貓頭鷹個頭很大,蹬著圓圓的眼睛,很有攻擊性,如果有人靠近的話,喉嚨裡就會發出「嗚嗚」的響聲,帶鉤的爪子十分鋒利。
  • 受雷電驚嚇 「膽小」貓頭鷹躲入百姓家(圖)
    受雷電驚嚇 「膽小」貓頭鷹躲入百姓家(圖)   圖為沈偉正準備將灰林枵帶回野保站餵養。  一隻貓頭鷹遭遇雷電驚嚇,飛進東汽公司水廠家屬樓。10日,十堰市野保站工作人員將其裝入紙箱帶回林業局。
  • 貓頭鷹飛進家裡被放飛 嘉善任先生愛護鳥類值得誇
    貓頭鷹飛進家裡被放飛 嘉善任先生愛護鳥類值得誇 jx.zjol.com.cn 2006年04月21日  浙江在線嘉興頻道   4月17日下午,一隻飛入樁頭廠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貓頭鷹,在洪溪鎮華佳砼構廠業主任先生的幫助下,安全返回大自然
  • 貓頭鷹端午節飛入市民家中 不吃粽子吃肉絲(圖)
    記者從相關單位獲悉,貓頭鷹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市民可以放飛或者送入動物園。「怪鳥」登門 原來是只貓頭鷹據符先生介紹,這是自己第一次見到活生生的貓頭鷹。就在符先生把貓頭鷹捉下來放在紙箱內時,附近居民說貓頭鷹飛入家中不吉利,符先生便準備把它攆走。但它每次飛出四五米就落地了,而且還不停往回飛。符先生以為這隻貓頭鷹受傷了,但經過仔細檢查,它根本沒有傷,「看樣子,它像是一隻未成年的小貓頭鷹,找不著媽媽了。」符先生笑道。它很挑食 不吃粽子愛肉絲「如果它飛不起來,肯定會餓死。」
  • 長耳貓頭鷹因長得稀罕倖免於被吃掉(圖)
    這隻鳥叫長耳貓頭鷹,來頭不小,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村裡飛來一隻落單的鳥兒,眾人商量著抓走吃掉 好心市民覺得這鳥兒長得稀罕,送到救助站一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幸虧這是個看臉的世界啊 你才沒變成人家的下酒菜……河南商報 (微博)訊(實習生 程亞龍 記者 高鵬 文/圖)好險啊!
  • 小學生撿到一貓頭鷹欲收養 食量太大愁煞人(圖)
    本報訊 「我在自家的樓下撿到了一隻小貓頭鷹(右圖),想放飛又飛不遠,想送又不知送到哪兒去。」昨天,家住宿遷市區希望城小區的小學生趙妍佳看著自己撿到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貓頭鷹,卻為其「出路」犯了愁。
  • 修水縣放飛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草鴞(圖)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曹誠平 通訊員徐紅波、樊珍攝影報導:7月8日10時40分許,修水縣森林公安局義寧派出所接群眾報警稱,他在茶舍村田邊發現了一隻貓頭鷹,並送至茶舍村委會辦公室,請民警前來處理。  民警迅速趕到寧州鎮茶舍村委會,只見地上蹲著一隻棕色的貓頭鷹,正睜著一雙大眼睛盯著他們。民警將這隻貓頭鷹帶到派出所,買來瘦肉對它進行餵食,同時與縣野保站工作人員取得聯繫,並請來專業人士對貓頭鷹的身體進行了全面檢查。經查,此鷹身體並無傷痕疾病,狀態較好,應該是飢餓所致飛落田邊。
  • 的哥暴雨救下4隻貓頭鷹 系益鳥鵂鶹屬於夜行性猛禽 (圖)
    的哥暴雨救下4隻貓頭鷹 系益鳥鵂鶹屬於夜行性猛禽 (圖)時間:2016-06-23 12:51   來源:映象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的哥暴雨救下4隻貓頭鷹 系益鳥鵂鶹屬於夜行性猛禽 (圖) 6月22日上午,鄭州一位的哥暴雨中救下4隻小貓頭鷹交給了救護站。
  • 愛鳥人士餵養16天 兩隻小貓頭鷹回歸自然
    原標題:圖文:愛鳥人士餵養16天 兩隻小貓頭鷹回歸自然   圖為:兩隻貓頭鷹站在枝頭,久久不願飛走   6日下午3時許,荊門愛鳥會將餵養16天的兩隻小貓頭鷹,送到當初發現小貓頭鷹的象山森林放飛。
  • 村民捉到兩隻怪鳥,以為是貓頭鷹,養著養著不對了,放飛不願離去
    但兩隻幼鳥的體重都是300多克,說明這種鳥個頭小不了,在精心飼養了一個月後,小鳥的輪廓更加清晰了,人們發現有點像貓頭鷹,貓頭鷹在村子裡面名聲不是太好,俗話說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來了就沒有好事,不是把雞吃了,就是帶來惡運。
  • 長春東北虎園1隻禿鷲、5隻貓頭鷹回歸自然(圖)
    ■記者 宋寶華 實習生 黃寶龍/報導 吳然/攝  本報訊 昨日上午,省東北虎園在正門進行了放飛動物回歸自然活動。當天一隻禿鷲與五隻貓頭鷹回歸大自然。  先放飛的是五隻貓頭鷹,這五隻貓頭鷹包括兩隻雕梟與三隻林梟,其中兩隻雕梟長的特別大,飛起來感覺特別吃力,好像要掉下來,但還是緩緩飛向了遠處的森林。而三隻林梟體重輕,特別靈活,飛得很高很快,眨眼間就消失在視線裡。現場的工作人員都說,它們太嚮往大自然了。  東北虎園的禿鷲是去年工作人員在山中發現的。
  • 「我不是貓頭鷹」(圖)
    江南都市報訊 全媒體記者許南平攝影報導:9月1日,經過一天精心餵養,江西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將已恢復體力的4隻領角鴞放飛大自然。                  8月31日,這4隻像貓頭鷹一樣的鳥被一位老奶奶救助,之後送到了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新建區厚田救護站。經省林業局工作人員辨認,這4隻鳥是領角鴞。經體檢發現,領角鴞沒有明顯受傷痕跡,但體能狀況比較差。
  • 「今年已放飛8次」 3隻猛禽在南昌被放飛,全是「國家二級」
    來源 | 都市現場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全部來源4月26日傍晚,江西省野生動植物救護繁育中心在南昌的梅嶺放飛3隻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記者看到,現場依次放飛的是一隻東方草鴞、一隻紅角鴞以及一隻白鷳,都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白河森林公安救助受傷貓頭鷹
    民警救助受傷貓頭鷹 白河森林公安局/供圖11月25日,根據熱心群眾提供線索,白河森林公安局所隊聯合成功救助貓頭鷹一隻。當日12時許,春雷派出所接到指揮中心指令稱:在安圖縣松江鎮三道白河村附近有一隻貓頭鷹落在地上無法飛行,請民警幫忙處理。春雷派出所民警立即聯繫森偵大隊共同驅車前往處置。
  • 新聞早報:開化縣放飛12隻貓頭鷹幼鳥
    不能親臨現場的海外留學生也可掃描二維碼,通過網絡直播進行線上收看和互動;4.市生態環境局開化分局和開化縣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日前將救助的12隻貓頭鷹幼鳥帶至野外放飛,讓它們重回大自然懷抱。國內新聞1.國家衛健委等9部委日前聯合發文,要求嚴糾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不正之風,全面排查清理涉黑涉惡的醫鬧醫託等現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