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綠能高層換血 或引國資紓困

2021-01-09 中國經濟網

本報實習記者張英英記者吳可仲北京報導

兩年前,世界首座熊貓外形的光伏電站在山西大同併網發電,這讓電站背後的運營方——熊貓綠能(00686.HK)名聲大躁。

該公司曾在2016年宣布「熊貓100計劃」(在全球範圍內建設100座熊貓電站,總裝機容量達到5GW),熊貓電站還被列入了聯合國與中國政府《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行動計劃》。

如今,在「熊貓100計劃」未竟之際,熊貓電站的推動者、熊貓綠能董事會主席、李原卻宣告離職。6月27日晚間,熊貓綠能發布公告,稱包括李原在內,公司董事及高級管理層共4人辭職。

7月9日,一位接近熊貓綠能的知情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熊貓綠能已開啟了裁員和出售資產計劃,且存在出售公司的可能性,而接盤者可能是國資企業——北京京能清潔能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能清潔能源」,00579.HK)或青島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青島城投」)。對此,記者聯繫熊貓綠能方面採訪,但截至發稿,該公司並未作出回應。

 未竟的「國寶」夢

李原在2016年提出「熊貓100計劃」:未來五年,在全球範圍內建設100座熊貓電站,總裝機容量達5GW。

公開資料顯示,熊貓綠能成立於2000年,是全球光伏電站的投資、開發和運營商。公司名稱幾經易名,先後歷經太益控股、金保利新能源、聯合光伏和熊貓綠能發展階段(註:不同發展階段,均以熊貓綠能稱呼)。而直至2013年6月,金保利新能源完成收購央企招商局集團旗下新能源投資平臺——招商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自此才開啟了在全球範圍內投資、開發和運營光伏電站的新篇章。

而李原正是翻開這一頁新篇章的關鍵人物。在很多人眼裡,李原是一個有激情、有夢想的浙商,做事雷厲風行,對於篤定的事情便想「做大做強」。背靠招商新能源這棵大樹,他的夢想似乎更有了「膨脹」的資本。

與深耕光伏產業上遊和中遊的多數玩家不同,熊貓綠能選擇了下遊電站端,開創了收購的商業模式。

李原曾在多個場合公開介紹過該模式,即一邊大舉收購光伏電站儲存項目,一邊藉助招商新能源的支持來融資,並通過光伏電站發電量來實現盈利。

似乎一切看起來都順風順水。記者通過梳理公開資料和財報發現,2013~2018年熊貓綠能裝機容量分別為140MW、517MW、936.8MW、1.29GW、2.09GW和2.3GW,6年時間業務增長了15倍。2013年以來,熊貓綠能還吸引了各路財團紛紛投資助陣,其中包括東方資產、復星國際、平安保險、招商資金、中國華融、中信資本、拔萃資本、華夏人壽、青島城投、歐力士和亞太氣候資本等機構和企業,建立了多元化的融資渠道。

李原的夢想不止於國內。他不僅希望熊貓綠能成為「中國光伏行業領跑者」,還要成為「全球能源轉型樣板」。2015年,李原開始考慮將觸角延伸至海外市場。2016年9月,熊貓綠能宣布引入ORIXCorporation全資附屬公司歐力士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及長期策略合作夥伴,並於2017年3月成功引入歐力士和亞太氣候資本。

「熊貓電站」是熊貓綠能走向世界的一個載體,同時也是李原描繪的關於清潔能源夢想的一個偉大構想。李原在2016年提出「熊貓100計劃」:未來五年,在全球範圍內建設100座熊貓電站,總裝機容量達5GW。據了解,2017年5月熊貓電站正式列入聯合國與中國政府《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行動計劃》。目前國內已經建設了5座熊貓電站,分別坐落於山西大同、西藏昌都、廣西貴港、安徽兩淮和四川甘孜州。

如今,李原離職,「熊貓100計劃」是否會因而擱淺?對此PGO(光伏綠色生態合作組織)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還會繼續建設,PGO會員企業都會積極推進,現在又在廣東策劃一個200MW的熊貓電站。

當然,不僅僅是熊貓電站,記者注意到在國內光伏領跑者項目或者其他一些重大項目中,時常也會看到熊貓綠能中標的身影。以領跑者項目為例,熊貓綠能陸續中標領跑者計劃中的山西大同、內蒙古包頭、安徽兩淮和山西長治等地的項目。

「風起於青萍之末」。而這一切也隨著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不斷擴大和2018年「5·31」光伏政策的來臨,在暗暗發生著一些變化。

高層大換血

在李原等高管離職之際,盧振威、鍾暉這兩位「招商系」人士則分別被任命為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及CEO。

曾經豪言「5年內建設100座熊貓電站的李原辭職了」?一時間,業內議論紛紛。

熊貓綠能的一位員工認為,「5·31」新政後的下半年,疲軟的市場環境下,李原持續高速擴張步伐思路和格調,可能觸及了大股東招商新能源的增資底線。而一位接近李原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可能是因為太累,現在國家拖欠他們(公司)幾十億元補貼,融資貸款、還本付息壓力都太大。

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熊貓綠能應收帳款40.93億元,其中電價補貼應收帳款為29.29億元。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2018年下半年以來,公司收到的補貼僅為約7.5億元。

受「5·31」行業危機影響,國內大部分光伏市場被按下了暫停鍵,熊貓綠能也無奈放緩了收購和建設電站的步伐。記者統計,2018年熊貓綠能僅僅增加200餘兆瓦裝機量。公司方面表示,在光伏行業轉型之際,公司將利用自身先進的電站運維經驗及技術來發展輕資產業務和降低營運成本,拓寬融資渠道以優化融資結構。

對此,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專委會特約觀察員紅煒對記者表示,「雖然熊貓綠能有招商局背景,但同樣是上市公司,大股東不可能無條件支持。」

事實上,對於重資產運營的光伏電站開發商而言,長期的高負債運行確實是一個致命性問題。

記者統計發現,2014~2018年,熊貓綠能連續5年負債率平均80%以上。截至2018年12月31日,熊貓綠能共計負債249.05億元。

記者注意到,在此背景下,熊貓綠能積極引入策略性股東,優化股權結構。2019年3月21日,成功引入包括青島城投、招商新能源集團兩名代名人——深圳國調招商併購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及深圳市國協一期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中國華融海外投資控股、亞太能源及基礎設施投資集團。

此外,為改善公司現金流,今年3月19日,熊貓綠能宣布出售一家擁有六座位於英國總裝機容量約為82.5兆瓦光伏發電站的附屬公司,回籠資金3404.9萬英鎊。7月5日,熊貓綠能宣布4335萬元售豐縣暉澤光伏能源17%股權。

值得指出的是,在李原等高管離職之際,盧振威、鍾暉這兩位「招商系」人士則分別被任命為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及CEO。

「調任熊貓綠能執行長的鐘暉,就是招商系那邊與熊貓綠能對接光伏業務的負責人,這次過來接管,任務實際上就是要降本增效,進一步優化資產機構,會不會打包賣掉都有可能。」知情人向記者透露。

裁員、國資接盤?

記者還從熊貓綠能的合作夥伴處了解到,最近公司經營情況不太好,確實在裁員,可能會被股東青島城投接盤。

高層大換血後,熊貓綠能一波新變動似乎正在醞釀。

7月9日,一位接近熊貓綠能的知情人士向記者表示,熊貓綠能內部正在裁員,員工補償標準為「N+1」。

7月10日,記者來到北京國投財富廣場5號寫字樓,熊貓綠能北京辦公處就設置於此。記者在熊貓綠能辦公區看到,一、二層的辦公區略顯空蕩,偌大的區間只看到幾個人在辦公。

隨後,記者以匿名身份致電熊貓綠能諮詢應聘事宜,對方表示:「應該不招人了,可以問問人力資源方面。」

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除了裁員之外,熊貓綠能可能還會被出售,接盤者是國資企業京能清潔能源。同時,記者還從熊貓綠能的合作夥伴處了解到,最近公司經營情況不太好,確實在裁員,可能會被股東青島城投接盤。

對此,記者向京能清潔能源和青島城投方面採訪求證,但均未獲回復。

公開資料顯示,青島城投成立於2008年,是青島市政府直屬的國有企業,業務領域涵蓋金融、環保、地產、金融、新能源等領域。據大眾網報導顯示,該公司光伏電站開發總規模達到2GW,併網1.4GW,已成功躋身國內光伏領先行列。

記者注意到,青島城投是熊貓綠能的主要股東方之一,前者曾於2019年3月認購熊貓綠能部分股份。

而京能清潔能源成立於2010年,是北京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控股公司。公司業務涵蓋燃氣發電及供熱、風力發電、光伏發電、中小型水電及其他清潔能源業務。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總裝機容量為8667兆瓦。其中,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為1168兆瓦,主要分布在西北及華北地區。

位於北京國投財富廣場5號寫字樓的熊貓綠能公司。

本報實習記者張英英/攝影

來源:中國經營報

相關焦點

  • 熊貓綠能引資紓困 北京能源或斥資近18億港元接盤
    來源:中國經營網原標題:熊貓綠能引資紓困 北京能源或斥資近18億港元接盤本報記者 張英英 吳可仲 北京報導11月25日,熊貓綠能(00686.HK)發布公告稱,委任力高企業融資有限公司為獨立財務顧問,以就認購協議及其項下擬進行的交易以及清洗豁免向獨立董事委員會及獨立股東提供意見。
  • 又一個光伏企業:熊貓綠能,被國資接盤,迎來新的曙光?
    3月19日,熊貓綠能發布公告稱,根據公司管理層評估,預期2019年度綜合淨虧損將達36億元。 沒有人想到會是這種結果。成立二十載的熊貓綠能是知名的全球光伏電站的投資、開發和運營商。熊 不過,隨著熊貓綠能最大一筆融資塵埃落定,這場巨大的危機或將暫緩。 2月18日,熊貓綠能成功增發高達71.77億股股份,籌得17.9億港元資金。京能集團通過京能香港成功認購熊貓綠色增發的71.77億股份,持股32%成為其第一大股東,熊貓綠能也因此正式宣告易主京能集團。
  • 紅煒:熊貓綠能來了
    9月,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圍繞「熊貓電站推動可持續發展青年參與與創新」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11月,大同「熊貓光伏電站」正式開工。2017年5月,聯合光伏更名為「熊貓綠能」,「熊貓電站」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行動計劃》項目清單。8月,首個熊貓光伏電站宣布併網發電。10月9日,位於廣西貴港的全球第二熊貓光伏電站宣布併網發電。
  • 讓熊貓的微笑保衛藍天 熊貓綠能「充電」美麗中國
    新華網北京10月28日電(門妍) 2017年10月27日,熊貓綠色能源集團有限公司(00686.HK,「熊貓綠能」)2017路演活動在北京舉行。熊貓綠能執行長李原先在活動現場與嘉賓分享了熊貓綠能深耕新能源領域的發展成果及未來展望。
  • 熊貓綠能第三次更名!
    日前,熊貓綠能再次官宣更名的消息引發光伏業廣泛關注。據悉,此次公司將改名為「北京能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北京能源國際」。根據梳理發現,此次更名後,將是公司成立以來擁有的「第四個」公司名稱,即公司已累計完成三次更名。
  • 中國華融(02799)再度現身熊貓綠能(00686) 一份公告價值1444萬元
    日晚間,熊貓綠能(200686)連出兩份公告,但這兩份公告背後的影響卻被市場低估了。智通財經APP查閱資料了解,孫少傑為廣東錦峰集團董事長,其與中國華融(02799)屬於一致行動人,此舉則意味著後者持續看高熊貓綠能發展前景。這並不是中國華融首次增持熊貓綠能。僅僅在2017年,孫少傑已連續三次增持熊貓綠能股權,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時間點分別為4月28日、8月11日,彼時孫分別斥資1.6億元、2088萬元增持熊貓綠能股權。
  • 熊貓綠能股價逆市上揚,新高管團隊振興「國寶」光伏電企
    在7月22日至8月5日,恒生指數跌幅超9%,而素有光伏行業中的「國寶」之稱的熊貓綠能(00686-HK)卻在這短短11個交易日中股價大漲35.0%。8月5日,熊貓綠能受擬引入北京能源集團利好提振,盤中再次大漲,最高漲幅達18.75%。如今市場動蕩,成長性和抗風險性是檢驗優秀價值投資標的的最高標準,熊貓綠能近期的強勢表現引市場矚目。而其公司股價的「雄起」與近期高管的委任緊密相關。
  • 熊貓綠能曝內控漏洞逾10億資金流向未經授權程序批准
    熊貓綠能曾因熊貓電站(以熊貓為造型的光伏電站)而名聲大噪,如今卻又與之漸行漸遠。8月3日,熊貓綠能公告披露,其更名議案獲投票通過,公司名稱將變更為「北京能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另一方面,在去年6月,熊貓電站的推動者、熊貓綠能原董事會主席李原就已宣告離職。如今,時隔一年之後,審計機構畢馬威的一則調查報告,又將李原拉回熊貓綠能的一場內控風波當中。
  • 熊貓綠能曝內控漏洞 逾10億資金流向未經授權程序批准
    本報記者 張英英 吳可仲 北京報導熊貓綠能(00686.HK)曾因熊貓電站(以熊貓為造型的光伏電站)而名聲大噪,如今卻又與之漸行漸遠。8月3日,熊貓綠能公告披露,其更名議案獲投票通過,公司名稱將變更為「北京能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另一方面,在去年6月,熊貓電站的推動者、熊貓綠能原董事會主席李原就已宣告離職。
  • 京能集團:熊貓綠能新管理層及組織架構確定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京能集團:熊貓綠能新管理層及組織架構確定 新京報訊 2月25日,據京能集團官方公眾號消息,2月24日,熊貓綠能召開全系統員工電話會議,原熊貓綠能集團董事會主席盧振威在會議上表示,京能集團人才團隊的加入,讓公司的管理朝著更加專業化,科學化,規範化的角度發展
  • 熊貓綠能董事會主席及執行長李原辭職
    回顧李原領導下的熊貓綠能發展史,最轟動地即為李原主導運作的「熊貓電站」。他曾在2016年公布的「熊貓100計劃」中公開表示,未來五年,將在全球範圍內建設100個「熊貓電站」,總裝機容量達到5GW。 熊貓綠能官網展示著這樣一張涉及「熊貓電站」的地圖。
  • 熊貓綠能集團召開全體員工電話會議
    京能完成入股之後,成為集團第一大股東,招商、華融、青島城投這3個國資企業依然在與京能一起支持公司的發展,這個會使熊貓綠能在業務市場、資本市場上,我們的品牌能力、議價能力得到極大的提升,股權結構優化帶來公司的整體實力增強。京能集團人才團隊的加入,讓我們公司的管理朝著更加專業化、科學化、規範化的方向發展。
  • 熊貓綠能與京能集團籤訂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
    2019年8月2日,熊貓綠色能源集團有限公司(00686.HK,「熊貓綠能」)正式宣布,與北京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京能集團」)就戰略合作事宜籤署諒解備忘錄
  • 熊貓綠能引入京能集團 國企股東攜手拓行業布局
    這是熊貓綠能繼現有三大國企股東陣容的基礎上,再次積極引入國企戰略股東,改善財務狀況和負債結構的同時,通過與戰略股東的業務協同,進一步提升業務上的戰略布局和運營效能。眾周所知,整個新能源行業目前處於調整和部署階段,北京能源集團攜十七億現金入股熊貓綠能並承諾提供百億增信,不但釋放出國企長期看好光伏發電行業前景的強烈信號,亦對其在香港資本市場的戰略部署、與熊貓綠能原有國企和國際股東協同合作有深遠影響。
  • 國企「白衣騎士」接盤 熊貓綠能2019年綜合淨虧損36億元
    熊貓綠能指出,虧損原因主要歸因於附屬公司虧損及資產減值,包括無形資產之減值支出,物業、廠房及設備減值支出,若干應收帳項之減值支出以及金融工具之公允值虧損。其中,兩項無形資產減值評估主要是特許權太陽能電站項目及西藏、四川省區太陽能電站項目開發權。
  • 專訪熊貓綠能執行長李原:熊貓電站布局「一帶一路」
    新華網北京7月24日電(索煒)熊貓綠色能源集團有限公司(00686.HK, 以下簡稱「熊貓綠能」,即此前的「聯合光伏」)近日宣布,位於山西大同的全球首個熊貓電站已經併網,正在試運行。熊貓電站已經引起海內外普遍關注,新華網近日也採訪了熊貓綠能的執行長李原。  新華網:能介紹下熊貓電站的一些情況嗎?
  • 京能集團欲斥資17.9億港元認購熊貓綠能股份
    京能集團欲斥資17.9億港元認購熊貓綠能股份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11月21日,穆迪已將熊貓綠色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熊貓綠能(00686)$(Panda Green Energy Group Limited,簡稱「熊貓綠能」的「Caa1」企業家族評級(CFR),以及2020年1月到期的3.5億美元債券的「Caa2
  • 熊貓綠能CEO李原寄語2018:回歸初心再出發
    圖為 熊貓綠能執行長李原    新華網北京1月2日電 2018年的大幕緩緩揭開,企業家紛紛寄語新年,熊貓綠色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熊貓綠能」)CEO李原表示,希望熊貓綠能為中國乃至全球的氣候治理貢獻自己的力量
  • 熊貓綠能正式更名為北京能源國際,積極推進平價項目開發及併購
    9月15日,熊貓綠能發布公告稱公司名稱由「熊貓綠色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更改為「北京能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對於此次名稱變更熊貓綠能董事會表示,更改公司名稱將更好地反映新的企業形象,有助於集團多元化、國際化的業務推進,同時也符合公司與股東的整體最佳利益。
  • 熊貓綠能累計三次更名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日前,熊貓綠能再次官宣更名的消息引發光伏業廣泛關注。據悉,此次公司將改名為「北京能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北京能源國際」。公開信息顯示,「熊貓綠能」的公司名稱由「聯合光伏集團有限公司」更名而來,更名時間為2017年,2017年7月11日,聯合光伏集團公布,公司將於聯交所以新英文股份簡稱「PANDA GREEN」,及中文股份簡稱「熊貓綠能」進行買賣,公司股份代號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