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天,揚州動物園孔雀遭遊客「拔毛」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揚州動物園內有4隻公孔雀遭遊客「拔毛」,其中兩隻尾羽基本被拔光,另外兩隻尾羽受損嚴重,並因此出現發炎症狀。目前動物園已經將受傷的孔雀單獨隔離養護,並加大巡查力度,以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5月1日《彭城晚報》)
孔雀開屏是遊客嚮往的美景,那迷人的姿勢,讓很多遊人流連忘返,孔雀在展現自身美麗的同時,也展現著自然的魅力,帶給遊客的是愉悅體驗。然而,在揚州動物園,4隻孔雀再也無法開屏,因為,這些孔雀開屏的時候露出的只是光禿禿的屁股,美麗的風景成為了憂傷的屁股。
目前,動物園已經加大巡查力度,維護孔雀的健康,制止不文明行為。問題是,多少次巡查才能終結「拔光孔雀羽毛」的尷尬?難道,維護孔雀的權利只能依靠不間斷的巡查?面對面廣量大的遊客,監管人員也只是杯水車薪而已,也只會是鞭長莫及而已。
「孔雀遭遊客拔毛」暴露出的是動物園管理的漏洞,是誰給「拔光孔雀羽毛」留下了空間?這說明一點,孔雀與遊客之間的距離是不安全的。對於動物來說,需要和遊客之間保持一個安全的距離。這既是對動物的保護也是對遊客的保護,就像我們到銀行存款一樣,設置了「一米線安全距離」。
其實,動物園也需要設置這樣的安全距離。孔雀固然不會傷害遊客,但是,如果是那些兇猛的獅子、老虎呢?由於很多遊客可以輕而易舉觸摸到動物,也就出現了很多危險的場景,在觀賞動物的過程中,被猴子、獅子、老虎傷害的遊客不少。同時,被遊人傷害的動物也不少。這警醒動物園必須設置動物和遊人之間的安全距離。假如有了安全距離,不能讓遊客觸摸到孔雀,孔雀的羽毛還會被拔光嗎?
「拔光孔雀羽毛」,飄零的是文明素養羽毛,露出的是素質低下的屁股。最近這幾年,我們經常可以在媒體上看到類似的報導,有的孔雀被拔光了羽毛,有的猴子被飼餵了藥品,有的野雞被菸頭燙傷了,有的竟然用樹枝伸進籠子裡毆打動物,還有的遊客拿著動物取樂。
就像這些在孔雀屁股上拔毛的遊客一樣,他們只不過是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已,就是想把羽毛拿到家中當裝飾品。孔雀開屏的美麗是為了給所有遊客欣賞的,是為了讓所有遊客都有愉悅感的,豈能為了自己,剝奪其他遊客欣賞美麗的權利?豈能如此殘害動物?
加強巡邏並不是最好的辦法。我們必須要有嚴懲不文明遊客的手段,讓他們不敢把殘忍的手伸向孔雀的屁股。「孔雀遭遊客拔毛」,別拔光了自己的素質羽毛。
文/郭元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