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小學師生6年愛心守護特殊學生

2021-01-16 北青網

向安卓和媽媽田豔麗在學校。

記者陳曉彤攝

1月12日上午,下課鈴響,黃陂區金潭小學六(3)班頓時喧鬧起來。教室第一排,幾個孩子圍在一起玩拍手遊戲,笑聲不斷。在他們中間有個男孩笑得格外燦爛,如果不特別留意,看不出他和其他學生有何不同。

男孩名叫向安卓,今年13歲,自小患有骨纖維增殖症,不僅無法行走,還極易骨折。6年來,在金潭小學師生們的守護下,他成績優異,樂觀開朗,而這個有愛的班集體,更成為全校流傳的佳話。

他行動不便,

6年來卻從未遲到

一年級時,向安卓還能藉助拐杖走路。隨著慢慢長大,骨頭變形越來越嚴重,到了四年級只能靠輪椅出行。

由於需要貼身照顧,媽媽田豔麗很早便辭職在家,全家僅靠當工人的父親不到3000元的月薪維持生計。或許是想要彌補身體的缺憾,向安卓對學習有著近乎偏執的堅持。

他家離學校不到3公裡,每天由媽媽騎著三輪車接送,一趟要花20分鐘。雖然上午8時許才上課,但全家人早上6時便起床準備,7時10分準時出發。「他不允許自己遲到,所以我們儘可能把時間留寬裕。如果哪天稍微晚了一點,他連早餐都不肯吃就出門了。」田豔麗說。

對骨纖維增殖症患者來說,骨折是常事。二年級時,向安卓因上廁所摔倒,休學了大半年。為了不留級,他在病情穩定後便每天下午回學校,由各科老師為他輪流補課,最終通過期末考試順利升學。疫情防控期間,他再次骨折,但仍堅持打卡上網課。

他愛看書,但家庭條件有限,負擔不起太多書本費。每到天氣晴好的周末,父母推著輪椅,全家搭乘公交近1小時,到漢口的一家書店租書。「我喜歡看自然、科普、科幻類的書,我去不了太多地方,只能從書裡看到更大的世界。」向安卓說。

「我們幫助他,

他也激勵著我們」

在班裡,向安卓有著特殊的「吸引力」。課間,他的身邊常被圍成一個圈,大家聚在一起聊天玩遊戲。鄰座的學生去接水,總是順手帶上他的杯子。

「孩子們的體貼讓我很感動。」班主任何秀英介紹,6年來,全班學生特別照顧向安卓,而他也像一支粘合劑,讓六(3)班有著更強的凝聚力,無論是成績還是其他方面,都在全校保持前列。

何秀英說,雖然腿腳不便,但向安卓6年來沒有遲到過一次,成績名列前茅,是個標準的模範生。他的作文、習題冊,常常作為範本在全班傳閱。「他們對向安卓的熱情,不僅是出於善意,更是因為心底的敬佩。這種不放棄的、堅韌的精神,讓他成為全班的榜樣。」

「我們只是幫他做一些小事,而他也在不斷的激勵著我們。」同學董思怡說,「他承受了很多痛苦,但仍然這麼樂觀和勤奮,這讓我也學會在面對困難時咬牙堅持。」

學校新校區

建起無障礙通道

金潭小學原為一家工廠小學,一直以來屬於黃陂較為薄弱、硬體設施較差的學校。為了迎接向安卓入學,學校特地裝上坐便器,並為他減免學雜費、託管費。為幫助他家減輕經濟負擔,校長段秀梅還曾安排向安卓的媽媽田豔麗在學校做保潔,由於長期操勞,田豔麗由於身體原因不得不放棄這份工作。

2018年,金潭小學搬了新校區,學校教學樓的所有入口都設計有無障礙通道,並在主教學樓裝上電梯,所有樓層都有「無障礙衛生間」。

「每個孩子都是重要的,一個都不能少,是學校的職責所在。」段秀梅說,向安卓自強不息的事跡感動著師生,也為孩子們樹起了榜樣。「向安卓即將畢業,我們也在積極為他的升學做準備,讓這個愛學習的孩子能繼續圓夢。」

記者陳曉彤 通訊員蔡育平

責任編輯:劉琰(EN004)

相關焦點

  • 九牧&小牧優品用愛守護兒童成長
    11月20日,九牧&小牧優品發起的「小牧大愛,情滿貴州」貴州畢節華農大石希望小學公益活動正式啟動。為了更好地關注兒童成長,改善師生學習生活環境和健康,本次公益活動,小牧優品助力華農大石希望小學校廁換新以及愛心澡堂改建,加大了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攜手特步兒童,為學校師生提供了定製校服。每個孩子都是深土裡埋藏的種子,帶著破土而生的能量,向陽成長。呵護每一顆「種子」的希望,給他們更好的成長,成為了我們深切關注的問題。
  • 臺灣小學開學,多校只有一個學生
    因此,在少子化浪潮下,仍然有學校招生逆勢成長。多校只有一個學生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受少子化衝擊,臺灣中小學校數量、規模逐年減少。老松小學早期有1.1萬多名小學生,多達158個班,上課還得分批上。那時每天操場上,幾千上萬人參加集體活動的奇觀,經常登上各家報紙的版面。如今這所學校只剩500人。類似的還有新北市秀朗小學,學生曾達1.2萬多人,如今也僅僅剩1/4。
  • 樂安仲溪小學:愛心善舉暖人心(圖)
    大江網/撫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袁智華報導:1月14日,共青團江西省委、江西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聯合江西省醫學科學院附屬博大耳鼻咽喉醫院在樂安縣戴坊鎮仲溪小學開展愛心捐贈及義診活動。捐贈儀式由共青團樂安縣委書記李翔主持。
  • 讓學生不再席地就餐,欖核鎮援建「愛心食堂」建成投用
    在貴州省惠水縣,有一所公辦寄宿制普通小學——董照小學。2020年11月17日,廣州市南沙區欖核鎮東西部扶貧協作援建的「愛心食堂」正式投入使用。而在此之前,董照小學一百多號住校師生吃飯只能以地為桌、凳露天就餐,每到下雨天,還得冒雨打餐就餐。
  • 興山小萌牛愛心團隊走進榛子鄉中心小學
    108個山裡娃笑起來真好看本網訊(通訊員袁裕樹 牛功成)1月12日,興山縣榛子鄉中心小學的108個貧困學生接到一份特殊新年禮物——每人一提現代牧業純牛奶。學校的17名留守兒童、單親兒童每人收到一件愛心棉衣和一份學習用品。
  • 舒潔:不讓病根變「窮根」 愛心播撒扶貧路
    在市委統戰部的指導下,她擔任九三學社資陽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市新聯會常務理事,在扶貧路上,不忘醫者仁心,用心守護資陽人的口腔健康。扶貧濟困 愛心助力斬「病根」「沒多想,就覺得應該幫助她渡過眼前的困難。」
  • 青海西寧特殊「跳蚤市場」元旦開市 萌娃當老闆「主營」愛心
    張添福 攝中新網西寧1月2日電 (記者 張添福)2021年元旦,青海省西寧市一處特殊的「跳蚤市場」準時開市,萌娃當老闆,主營愛心。當日的「跳蚤市場」是由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發起的以「同做微公益、實現微心願」為主題的公益活動。圖為一位萌娃叫賣自己的玩具。
  • 我家門口|流失的學生紛紛回流,這所鄉村小學靠的是啥?
    12月21日,記者從鶴壁市區驅車近20公裡,來到了建在前石橋村、後石橋村交界處的石橋小學。白牆灰簷的教學樓、標準化的塑膠操場、配套完善的科學實驗室、乾淨溫馨的學生宿舍……走進石橋小學,硬體設施令人眼前一亮。然而就在兩年前,石橋小學的學生們還在年久失修、破損嚴重的磚瓦房裡上課,生源不斷流失,在校學生總數一度跌至50人。
  • 小學的校犬被撞死,學校為哈士奇校犬舉辦葬禮,全校師生哭成一片
    小學的校犬被撞死,學校為哈士奇校犬舉辦葬禮,全校師生哭成一片大家對哈士奇的初印象和平日的簡單了解,都會覺得哈士奇就是個很蠢的狗狗它們只是會在主人面前表現二的一面,也是因為它們喜歡主人,相信主人,哈士奇本來就是一個愛動的寵物
  • 坊子區前寧小學落實教育扶貧...
    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困難而失學,不讓一個孩子因缺少關懷而離校,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為區域教育扶貧工作做出了努力。優秀校友捐資助學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勝之年。在聯繫、對接社會各界愛心組織、愛心人士,主動幫扶家庭貧困學子和留守兒童方面,前寧小學積極推進,主動作為。今年9月7日,學校舉辦了「情系母校·感恩前行」的愛心捐贈活動。
  • 為填補「愛心空白」而來 中國婦女報點讚雲南女幹部李雪媛專注留守...
    從2018年到2020年,從23歲到25歲,連續三個生日李雪媛都奔波在進村扶貧的路上。2020年1月14日,李雪媛乾脆把過生日的錢節約下來,為掛包戶子女購買了書桌、書櫃,並幫他們安裝擺放到位。隨書桌一起送到掛包戶家中的還有課外書、文具和一些新春禮物,這是她為自己的生日點亮的又一張「心願卡」。
  • 警察叔叔來支教,帶來一個「朋友圈」的愛心
    警察叔叔來支教,帶來一個「朋友圈」的愛心金羊網  作者:張璐瑤  2020-08-31 歡脫的學生們便撲到這位「警察叔叔」身上,教室裡、操場上都洋溢著銀鈴般的歡笑。
  • 泉州二中心小學家長義工分享感悟 志願服務「愛在路上」
    2019年04月03日 18:13:52 來源:中新網福建 孩子們贈送家長義工親手繪製的禮物  中新網福建新聞4月3日電 (孫虹 張立建)上學路上,身穿馬甲、統一戴帽的家長義工守護孩子的身影,已經成為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學校園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 安康漢濱區法院關廟法庭:攜手企業獻愛心 法治文明進校園
    李建軍為進一步增強小學生法治意識,從根源上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12月17日上午,漢濱區人民法院關廟法庭與中國人壽財險公司安康中心支公司在早陽鎮共進小學開展「星光守護進校園」公益活動暨「法治文明進校園」宣傳活動,為該該校300餘名師生捐獻愛心,同時送上一堂精彩的法治講座。
  • 我家門口|流失的學生像魚一樣遊了回來,這所鄉村小學靠的是啥?
    12月21日,記者從鶴壁市區驅車近20公裡,來到了建在前石橋村、後石橋村交界處的石橋小學。  白牆灰簷的教學樓、標準化的塑膠操場、配套完善的科學實驗室、乾淨溫馨的學生宿舍……走進石橋小學,硬體設施令人眼前一亮。
  • 會寧縣文昌小學小涵涵的同學獻愛心:「我願意把我的21塊錢都給你」
    小涵涵的同學 幼小心靈有大愛——「我願意把我的21塊錢都給你」李文杰小朋友寫給涵涵的信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會寧縣文昌小學校長韓彥江的心中,始終想著一名學生,那就是在甘肅省人民醫院住院治療的小涵涵。11月24日,趁著周末,韓彥江終於抽空來到醫院,帶著全校千餘師生的祝福,看望了正在逐步康復中的小涵涵。11月24日,韓彥江來到醫院看望了正在逐步康復中的小涵涵,他還帶著全校千餘師生的愛心捐款,希望幫助到涵涵。看到涵涵已經能與人進行簡單交流,韓校長的心終於放了下來。「捐款已經好長時間了,一直沒來的原因主要是怕打攪到涵涵和她的家人。」
  •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政企攜手為桐廬肢殘人士送上大禮
    莪山畲族鄉中門民族村的陳鑫根,就是到場接受捐贈的100位殘疾人代表之一,在家屬與志願者陪伴下,他在現場坐上特別定製的愛心電動輪椅,從桐廬體育館出發,看看許久都未曾逛過的桐廬縣城。陳鑫根因為兒時的一次生病,導致胸部以下沒有知覺,行動只能靠家人手推輪椅,才能出一次門。「政府對我們很好,我現在使用的手動輪椅也是縣殘聯送上門的,方便我們出行。」
  • 動態丨南京市鎖金新村第一小學:金豆豆愛心義賣
    南京市鎖金新村第一小學在校園裡舉行了「新風尚 心相連」金豆豆愛心義賣活動,雖然是寒冷的冬天,但同學依舊熱情滿滿。活動開始前,同學們拿出自己展賣的物品,布置自己的展位,班級瞬間變成了學生們實踐體驗的「基地」。在熱鬧的氣氛中,愛心義賣活動正式拉開了帷幕。吆喝聲、叫賣聲、歡笑聲不絕於耳,現場氣氛熱鬧,秩序井然。師生們其樂融融,以新角色交往,從交易活動中體會新奇與趣味。
  • 校園裡的特殊「教師」——「校警」胡伯伯節日快樂!
    又是一年教師節,學生們紛紛感念師恩。其實,在校園內還有這樣一群特殊的「老師」,時刻肩負著守護師生安全的重擔,保衛著青蔥校園的平安與祥和。他們就是「校園民警」。 9月10日是教師節。
  • 一顆生命愛心樹——2018「小海豚計劃」「大手牽小手」系列報導(六)
    2007年6月3日,雲南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發生6.4級地震,造成3人死亡、3000餘人受傷,18萬人被緊急轉移,財產損失約10億元,曼連村就是此次受災最為嚴重的村落之一。當地村幹部介紹,全村農戶均受到此次地震的波及,其中有一半是重災戶,「房屋全部倒塌」。  彼時,強震也把村裡的小學校舍摧毀,經由社會力量的支援,2008年9月,一所嶄新的曼連希望小學再次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