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雲南「95後」女幹部李雪媛心繫山裡娃所需 為填補「愛心空白」而來
中國婦女報版面截圖
/人物小傳/
李雪媛,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稅務局幹部,作為一名「95後」女幹部,她積極投入掛包村的留守兒童幫扶工作。為直捷小學捐贈了13盞太陽能路燈、一次性醫用口罩,為留守兒童捐贈平板電腦方便「親子視頻」,設立「特困學生救助金」幫助困境兒童。
李雪媛教留守兒童正確洗手。
立冬過後夜漸長、天漸冷,但遠在雲南大山深處的直捷小學的夜晚卻變得格外的亮堂和溫暖。13盞嶄新的太陽能路燈照亮了整個操場和跑道,190多名師生早操時再也不用摸黑了。
直捷小學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牛街鄉直捷村,捐贈這13盞太陽能路燈的是巍山縣稅務局的「95後」女幹部李雪媛。談起這位「老朋友」,直捷小學校長阿有花滔滔不絕,對她近幾年的愛心義舉如數家珍。
入戶開啟「愛心之旅」
2017年10月,李雪媛第一次到掛包扶貧村開展入戶調查工作時,被眼前的一幕震驚了:一位70多歲的老爺爺領著一個兩歲多的孫子在地裡幹活,為了不耽擱手裡的「活計」,他抓了一大把瓜子撒在地邊的草叢裡,讓小孫子慢慢地翻找……
從那一天起,李雪媛就開始專注於掛包村——大理州巍山縣牛街鄉直捷村的留守兒童幫扶工作,積極參與直捷小學「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先後幫扶了11名留守兒童,設立了「特困學生救助金」,每個學期她都會到直捷小學走訪慰問,了解貧困學生家庭情況,力所能及地幫助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從2018年到2020年,從23歲到25歲,連續三個生日李雪媛都奔波在進村扶貧的路上。2020年1月14日,李雪媛乾脆把過生日的錢節約下來,為掛包戶子女購買了書桌、書櫃,並幫他們安裝擺放到位。隨書桌一起送到掛包戶家中的還有課外書、文具和一些新春禮物,這是她為自己的生日點亮的又一張「心願卡」。
2020年4月15日,她為直捷小學捐贈了一次性醫用口罩,還進村入戶教小學生正確佩戴口罩的方法和七步洗手法。2020年8月6日,李雪媛將個人贊助給直捷小學「親子視頻朗讀比賽」活動的課外書和獎品送到了40名獲獎小學生手中。2020年10月9日,李雪媛再次踏上了進村扶貧的山路,經過50多公裡的奔波,來到直捷小學檢查驗收完自己剛捐贈的13盞太陽能路燈後,還是有些不放心,又和商家籤訂了一份「三年內包修包換」的合同,並將合同留給直捷小學。她說,「做好事不能一捐了之,要考慮長遠和後續服務」。
五臺平板解燃眉之急
2019年5月初,為了進一步增進留守兒童和外出務工父母之間的感情,直捷小學將每周二中午12點到1點定為「親子視頻通話」時間,但由於沒有專項經費購買視頻聊天設備,老師們只能用個人的手機和筆記本電腦幫助留守兒童完成親子視頻通話,有時候突然接到緊急電話,視頻聊天就會被迫中斷,再打過去,孩子的父母已經進廠房上班,無法接聽手機,容易影響到視頻聊天效果。
李雪媛得知這個消息後,和其他5名扶貧幹部一起及時為小朋友們購買了5臺「愛心平板」電腦,幫助他們解了燃眉之急。
2019年5月28日中午,李雪媛和同事們為直捷小學留守兒童之家捐贈的高清平板正式啟用,小朋友們和遠在廣州、福建打工的父母通上視頻電話後,別提有多高興。一名小女孩在電話裡激動地告訴媽媽:「阿媽,我今天跟你視頻聊天用的是稅務局的叔叔阿姨們捐給我們的平板電腦,畫面可清晰了!」
四年稿費匯成「愛心基金」
「阿校長您好,上次進村時聽你說有個別學生家庭特殊,父母離異後,沒人管沒人問……我想從這個學期開始設立一個『特困學生救助金』,每個學期定期給他們一筆救助金,麻煩你幫我分配給有實際困難的小朋友。」李雪媛不喜歡熱鬧,業餘時間喜歡寫點小稿子,這些年來收到了一些稿費,雖然不多,但一直視若珍寶,捨不得用,沒想到2020年4月30日開始派上了大用場。9月1日,新學期伊始,李雪媛又將捐贈的第二期「特困學生救助金」送到直捷小學6名學生手中,並和他們一起談心交心,上了一節勵志教育課。
妙筆著文章,蘭質薰童心。從2017年參加工作以來,李雪媛的愛心,如她手中的筆,雖然有些稚嫩,但從未停歇過,先後參與扶貧捐款獻愛心活動16次,志願者活動20餘次,消費扶貧購買貧困戶生產的農副產品21次。
大學期間,李雪媛就註冊成為「志願北京」志願者,多次參與北京市和中央民族大學組織的志願活動,包括2次「溫暖衣冬」活動志願服務、2次「筆記本義診」、7次桌椅清潔等。
2015年寒假,李雪媛報名參加了大理州關愛抗戰老兵志願者團隊,併到巍山縣和大理市實地尋訪慰問了6名抗戰老兵,用實際行動為中國人民抗戰勝利70周年獻上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也是從那次開始,她與巍山結下了不解之緣。
2020年11月17日,李雪媛將自己節約下來的最新一期愛心款轉給直捷小學校長阿有花,她說:「聽你講了幾個臨聘教師的故事後,我非常感動!以後,每個學期的讀書活動和特困學生救助金也一直繼續下去,希望把好事做長久一點」。(記者 周玉林 熊子軍)
責任編輯:李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