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讚!東莞援疆醫生填補一項醫療技術空白

2020-11-28 騰訊網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文聰通訊員 李偉鋒

塗遠豔(圖中)正在開展氣管插管術

8月10日,東莞援疆醫生、新疆圖木舒克市人民醫院麻醉科主任塗遠豔填補了該院一項技術空白——為一名患者成功實施經口纖維支氣管鏡引導下的氣管插管術。

據了解,患者因左側輸尿管結石伴左腎積水、左腎結石就診,需要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下進行經皮腎鏡碎石手術。塗遠豔術前評估時發現,患者張口度小、甲頦距離短,屬於困難氣管插管,因此,決定在纖維支氣管鏡引導下進行氣管插管,以確保術中插管順利,保障患者安全。

該患者的氣管插管由塗遠豔會同麻醉科主治醫師羅紅梅負責,並作為圖木舒克市人民醫院的一項新技術進行臨床操作示範。整個手術過程順利,患者通氣平順,術後恢復良好。

「這次手術之所以很順利,也離不開東莞的支持。」圖木舒克市人民醫院有關負責人稱,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塗遠豔根據醫院的實際需求,主動聯繫其派出單位東莞市婦幼保健院,向圖木舒克市人民醫院支援了光棒、喉罩等一批醫療器械和物資,為在圖木舒克市開展光棒引導下的氣管插管術和纖維支氣管鏡引導下的氣管插管術等新技術提供硬體保障。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田恩祥

審籤丨張德鋼

實習生丨朱韻靈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援疆醫生曾建平:把和田的風沙咂出了味兒
    「包蟲病是和田地區因病致貧的大病,醫療扶貧的根本不僅是技術上的幫扶,根本上是要改變地區人民對疾病的認識。」曾建平借著下鄉義診和結對子的機會,儘可能為當地百姓做疾病方面的科普。科室「一家親」圖為援疆醫生曾建平(左二)在和田地區人民醫院外一科教學查房和田地區人民醫院外一科,7名肝膽醫生中,6名是維吾爾族同胞,他們都會恭敬地稱曾建平為「師傅」。曾建平說,援疆醫生紮根在科室,才能獲得實現價值的喜悅。
  • PTT與MFPET聚合技術創新填補國內空白
    PTT與MFPET聚合技術創新填補國內空白 2015-06-08 14:10:53 來源:中國紡織報 一直以來,盛虹控股集團在差異化纖維領域的持續創新能力和引領能力有目共睹
  • 麗水援疆醫生成功搶救嚴重嘔血病人
    9月23日,65歲的新和縣患者老馮康復出院,特意找到麗水援疆專家消化內科內鏡專家、新和縣人民醫院副院長陳光蘭致謝。  9月16日,老馮因嚴重嘔血、黑便5小時到新和縣人民醫院ICU住院就診。援疆醫生、ICU副主任醫師陳義積極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及時評估病情。
  • 松崗人民醫院 積極開展醫療援疆
    深圳報業集團新疆喀什8月22日電(駐喀什記者 朱峰 汪陽)8月22日,深圳市松崗人民醫院向喀什市婦幼保健站捐助一批價值十萬多元的醫療設備,大大緩解了婦保站醫療設備相對短缺的問題。 據介紹,喀什市婦幼保健站是喀什市、鄉(街辦)、村三級婦幼保健網絡綜合服務的指導中心,由於起步晚,一些必須的現代化醫療設備特別是高水平醫療人才相對短缺。
  • 常破動物致傷「謎案」的醫生,牽頭編撰專著填補了我國一項空白
    誰知道他『私底下』竟幹著一些填補空白的事兒!」王傳林這麼調侃自己。 王傳林 除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創傷救治中心副主任,他還有多個身份: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動物傷害救治分會會長、中華預防醫學會狂犬病控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國家免疫規劃百白破疫苗技術工作組副組長
  • 鹿港國際汽車用品交易中心填補市場空白
    而東莞也已將汽車產業列為全市十大產業集群之一,將加大力扶持力度,計劃設立汽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重大投資的汽車產業項目,鼓勵汽車產業創建名牌,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幫助企業解決融資問題,全力保障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的能源供給。
  • 深圳用心用情用力開展對口援疆工作
    各援疆省市要加強同新疆協調配合,長期堅持對口援疆,提升對口援疆綜合效益。關山萬裡,擋不住特區幹部的鏗鏘步伐;瀚海戈壁,見證著援疆兒女的使命擔當。深圳市委市政府始終牢記、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治疆方略,自覺將先發優勢轉化為先行責任,堅持幫扶不添亂、扶貧不圖名、實幹見真情,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對口援疆工作。
  • 守望相助 共圓夢想——2020年泉州援疆工作綜述
    在昌吉人民醫院呼吸科,來自福建泉州市光前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謝鴻堅主持開展的經支氣管鏡針吸活檢術、經支氣管鏡肺活檢術等多項內鏡下診療技術,填補了該院技術空白。謝鴻堅還對昌吉市人民醫院支氣管鏡操作進行規範化指導,使得術前CT下定位、鏡下麻醉更充分,針對年齡偏大和有基礎病的患者術前計劃更周詳,使該院支氣管鏡月檢查例數增加了7倍還多。
  • 2016年以來,山東援疆共建立師徒結對4842對,為當地培養了高素質...
    「十三五」時期,針對受援地專業技術人才數量較少、業務不精,而高素質人才引進難度較大等問題,山東援疆以導師帶徒、師徒結對為切入點,創新實施「青藍工程」,打造「立體組團式」援疆新模式,尤其是在醫療、教育等領域結出累累碩果,為當地培養了一支帶不走的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隊伍。
  • 2020「喀什光明行」啟動 手術教學+培訓實現「造血式」援疆
    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二級巡視員賈伊致辭  賈伊表示,作為一項民生工程,「喀什光明行」公益活動不僅為喀什基層民眾送來「光明」,更為魯疆交往交融、促進民族團結,推進喀什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是一件凝聚真情
  • 江寧醫療援疆公益項目啟動 白內障患者可免費手術
    晨報訊(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肖秋)1月6日,江寧醫療援疆公益項目——「明眸看百年」特克斯縣白內障免費復明工程在江蘇省援伊前方指揮部和伊犁州衛健委的支持下正式啟動,復明工程將分批次為全縣符合手術條件的白內障患者免費手術。
  • 航天科工三院雷射雷達填補國內氣象環境監測空白
    原標題:航天科工三院雷射雷達填補國內氣象環境監測空白近日,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5所小型相干都卜勒雷射測風雷達完成原理樣機實現,標誌著該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取得階段性進展。小型相干都卜勒雷射測風雷達是35所氣象環境雷射雷達系列產品之一,目前該類產品在國內市場上仍處於空白階段,可應用於氣象探測、環保監測、海洋勘探、空軍、海軍等部門,具有廣泛的市場前景。該產品是35所國家火炬計劃產業示範類產品之一。
  • 科技驅動創新 西王集團結晶果糖生產填補國內空白
    在鋼軌生產車間採訪  大眾網濱州7月5日訊(記者 王亞明)「我們融合公司科研力量自主創新的結晶果糖技術成功實現了結晶果糖生產的自動化、規模化,打破了國際果糖工藝技術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  記者了解到,西王集團堅持以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不斷增強公司科技創新能力,擁有100多項自主智慧財產權,其研發的結晶果糖生產關鍵技術,屬國內首創,填補了國內空白,將果糖一次性結晶收取提高至50%,破解了果糖由液體到膏狀再到結晶體的世界性難題,  結晶果糖產品作為一種新型的健康糖源,以其為主要成分的新型甜味劑玉米面白糖適用於替代蔗糖在低溫保存的乳飲品
  • 逾200個品牌填補老黃埔商業空白
    聚焦廣州現場,上午8點半,黃埔南崗萬達廣場門外,聚集了不少前來圍觀的居民,沒等開業儀式結束,市民們早已搶先探索這座「開在家門口的商場」。   01/   13.57萬㎡南崗萬達廣場,填補老黃埔商業空白   備受市民期待,除了萬達的品牌號召力,更重要的市場原因在於,
  • 陳禮國甘守深山39載20項科研成果填補空白(圖)
    他用安全帶把自己緊緊捆牢,眼睛一直盯著不斷變化的測試數據,把參數變化一項不漏地記錄下來……  飛機迫降成功,陳禮國意外收穫了裝備顛簸頻率、傾斜角度、位移狀態等一系列重要數據。  科研單位和武器生產廠家的專家說:「這些數字價值連城,為飛彈裝備的改進定型提供了寶貴的依據!」
  • 百畝番石榴填補汕頭市田四村「產業空白」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為了填補這個貧困村的「產業空白」,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出門「取經」,盤活效益低的土地,發展番石榴扶貧產業,促進村集體提升「造血」功能和貧困戶穩定增收脫貧,為鄉村脫貧與振興增添了一抹新綠。百畝番石榴結出「致富果」「基礎薄弱,產業空白。」 汕頭市住建局駐田四村第一書記吳小楠說,全村共1172戶、5734人,僅有耕地565畝和林地770畝。
  • 兩歲男童突發腎積水 原是多長一個腎臟 醫生微創手術治癒填補技術...
    經過檢查,醫生發現孩子的體內竟然比別人多長了一個腎臟,多出的輸尿管也搭錯了位置,排尿不通引發腎積水。記者從淄博市婦幼保健院獲悉,昨天,醫院小兒外科為孩子成功實施腹腔鏡下微創輸尿管吻合術,只將發炎擴張的異位輸尿管吻合到如電線般粗細的正常輸尿管上,保留了功能正常的3個腎臟,避免了開放性手術對身體的傷害,填補了淄博市此項技術的空白。
  • 盤州發現斑喉希鶥 填補貴州該類鳥紀錄空白
    該鳥的發現,填補了貴州斑喉希鶥此前分布記錄空白。  經查閱《貴州鳥類志》及相關資料,貴州並無此鳥類分布記載,確認為貴州新記錄種。據資料記載,斑喉希鶥(學名:Minla strigula)屬畫眉科希鶥屬的小型鳥類,主要分布於不丹、中國、印度、寮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泰國和越南。
  • ...援疆醫生助力喀什二院完成南疆首例晚期舌癌雙側舌頜頸聯合根治術
    4月16日,新疆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口腔頜面頭頸外科團隊在上海第十批援疆專家王明一主任帶領下,歷時12個小時,首次獨立完成一例技術難度大、手術風險高的晚期舌癌雙側舌頜頸聯合根治術,並同期行股前外皮瓣游離移植全舌再造術。該手術在南疆地區尚屬首例,在整個新疆地區亦處於領先地位。
  • 河南省援疆醫生杜景文:將仁心醫術留在團場
    中新網新疆新聞2月14日電(鍾欣)每天中午臨近下班時,在兵團第十三師柳樹泉農場醫院二樓,經常可以看到一位穿著白大褂的清瘦身影匆匆閃過,一路小跑到衛生間,然後,又一路小跑返回診室,因為在診室裡還圍著許多患者,他們都在排隊等候援疆醫生杜景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