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孤獨症(自閉症)孩子的智力可以提高嗎?

2021-01-16 騰訊網

孤獨症(自閉症)孩子在就診時,有些醫生會安排做智力測試,一般是韋氏智力測試。但由於孤獨症孩子的特殊性,智力測試的結果往往不夠準確。

我們發現,高功能孤獨症兒童在學齡期的智力測試結果,總會明顯高於學齡前的測試結果。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孤獨症孩子的智力提高了呢?

○ 智力、智力測試、智商

嚴格地說,智力的範圍無法界定,智力也無法準確定義。智力,是從文化角度來描述人類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情感智力、社會智力、內省智力等多方面。

智力測試,是智力潛力的測試,是判定兒童解決或應對問題能力的測試。智力測試的分數,即為智商。

智商是智力在統計學上的表達方式,是能夠將被測試兒童的智力效率與同齡兒童進行比較的相對分數,而非決定智力價值的絕對分數。更多智力科普可參考特教手記| 孩子智商130+,但是學習成績並不好,怎麼辦?

○ 智商分數提高≠智力提高

智力測試的目的,在於測定目前穩定的、不受環境影響的智力效率。理論上,在生命的各個階段,除非有生理病變或嚴重心理疾病,否則智商是一致的。

也就說,客觀上,人類個體除非在某個人生階段發生生理病變或嚴重心理疾病,否則個體智力終其一生都是穩定的。

對於普通人而言,我們沒有特殊障礙,智力測試也剛好是針對普通人設計的測試,所以測試結果具有縱向的穩定性。也就是說,我們小時候的智商與我們成人後的智商相同。

但對於孤獨症兒童來說,他們在可能具有特殊的認知困難、口語障礙、書面語言障礙、單腦優勢等等特點,導致他們難以適應常規的智力測試。

此外,一些因素也確實可以改變智力測試結果,比如:缺乏動機、缺乏自信、焦慮、恐懼、注意力障礙、情感障礙等等。

而高功能孤獨症兒童,其語言、注意力、溝通力、自控力等能力,在5-8歲有飛躍式發展。因此,這讓他們更適應、更配合在學齡期的智力測試,從而導致學齡前與學齡期的智力測試結果存在明顯差異。

也就是說,對於高功能孤獨症兒童來說,智力測試分數的提高並不代表孩子的智力提高,而是意味著孩子對智力測試的適應性增加。

所以,如果我們要為孤獨症兒童做智力測試,在6歲以後做測試,結果更準確。

-END-

○ 更多孤獨症幹預知識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查看

相關焦點

  • 媽媽,深海裡52Hz鯨魚是自閉症孩子嗎?它是不是和我一樣孤獨?
    實際上,他們不是智力障礙,也不是心理問題。他們可以說話,卻無法與人正常交流,因為他們常常不知道如何用表情和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和情緒。這類語言障礙限制了他們的社交,而狹窄的興趣範圍和刻板的行為模式更是雪上加霜。
  • 2歲多小孩不說話 測完智力確診患孤獨症
    閩南網4月2日訊 孤獨症兒童被稱為「星星的孩子」,有人說,這樣的孩子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有語言卻難以交流,有聽力卻充耳不聞,猶如天上的星星,擁有自己的世界,獨自閃爍。從2008年起,聯合國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孤獨症日」 。
  • 世界自閉症日 一起觸摸「來自星星的孩子」
    2005年,美國篩查數據表明,每166名兒童中就有1名孤獨症兒童;到了2012年,每88名兒童中就有1名孤獨症兒童。國內專業研究機構數據表明,20年間確診的自閉症患兒數量上升百餘倍,我國已確診自閉症患病兒童人數約在164萬左右,75%以上的自閉症患兒在6歲前未能及時確診。
  • 自閉症的特徵:一篇文章幫你分析孩子缺乏眼神接觸是自閉症嗎?
    孩子缺乏眼神交流、缺乏眼神接觸是自閉症嗎?如果你了解過自閉症的症狀,可能知道這個名詞「缺乏眼神接觸」,這是一個簡單的症狀描述,實際包含的內容非常多。星悟說自閉症幹預教程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何診斷孤獨症「缺乏眼神交流」是醫生用來診斷自閉症的一個標準。並不是說孩子缺乏眼神接觸就一定是自閉症,可能是他害羞呢?
  • 醫生犬「義診」孤獨症兒童
    昨天是「世界孤獨症日」,北京心理衛生協會兒童心理衛生專業委員會孤獨症康復中心舉行義診活動。在現場與兒童精神科專家們一起義診的還有已工作3年的「醫生犬」拉拉。昨天上午9點,位於大興的孤獨症康復中心一樓大廳裡,來自北京安定醫院、兒童醫院等大醫院的兒童精神科專家們被孤獨症患兒家長們圍住,滿臉愁苦、滔滔不絕地述說著自己孩子的種種病情。
  • 世界自閉症日——認識「星星的孩子」
    引起自閉症病因可以歸納為以下3個因素: 如果只是性格孤僻、不愛說話的孩子,沒有其他上述的表現,一般不會是自閉症。 目前,針對自閉症的核心症狀尚無特效藥物。雖然無特效藥可以治癒孤獨症,但一些精神類藥物可能改善該症的部分症狀,並有利於教育訓練[1]。
  • 守護「星星的孩子」 三亞市婦幼為自閉症兒童打開「天窗」
    自閉症兒童有個很美的名字——「星星的孩子」,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指認圖卡、拋接球、唱歌跳舞……來三亞市婦幼保健院就診的自閉症兒童在訓練師的指導下接受訓練,只為走出孤獨。「星星的孩子」承受著旁人無法探知的內心孤獨,如何帶領他們走出孤獨,並非單純的醫學問題,而是一個考驗智慧、耐性與愛心的社會問題。多一份關愛,少一些孤獨。
  • 北京昌平哪些自閉症康復機構
    核心提示:一提到自閉症,人們頭腦中會不自主地浮現出呆呆傻傻、不會說話、流著口水的「弱智」兒形象。自閉症患者難道都有智力問題嗎?曾有調查數據顯示,在自閉症患兒中大約有60%~75%的患兒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問題,但也有25%至35%的自閉症患者的智商等於或高於普通人。大部分自閉症患兒的智力的確呈現異於常人的情況,但原因不明。
  • 【湯湯播報】謝李廣:「這是我見過的省內最好的兒童孤獨症康復機構」
    收治了多少孩子?有多少醫護人員,都是什麼專業、什麼學歷?」 謝李廣向兒童心理行為中心主任董玉紅詳細了解中心規模、設施及人才技術力量,詢問孤獨症兒童康復情況。
  • 孤獨症孩子可能並非對痛苦不敏感,而是太敏感了
    他寫給孤獨症家長的一本書《與你同行——自閉症兒童家長必讀》裡面講到有一個孤獨症孩子,在一個老爺爺80歲的壽宴上說了這樣一句話:「我的爺爺70歲已經死了,可是你80歲了,為什麼還沒有死呢?」《異常兒童心理》這本教科書裡提到了一個外國的孤獨症孩子,她的媽媽每天跟她說,你要正常一點,你要「be normal」。有一天這個媽媽忽然想起來,就問她的孩子說,你知道什麼是「normal」嗎?這個孩子說,我知道的,「正常」就是洗衣機左起的第二個按鈕。
  • 《小豬佩奇》的弟弟喬治是自閉症?你對自閉症的偏見究竟有多深?
    凡此種種,而一度至今也有很多不明所以的人對自閉症有很大的誤解,認為不愛說話、不愛跟人交往、不愛看人就是自閉症,並且自閉症都不理人、不說話、不看人。網絡上曾經流傳的「我自閉了」,「我太孤獨了」,「我太內心了,懷疑自己是孤獨症患者」,一度將自閉症(孤獨症)帶入了一個嚴重偏離軌道的輿論。
  • 螢屏前的「星星的孩子」,自閉症類型電影大盤點
    螢屏前的「星星的孩子」,自閉症類型電影大盤點自閉症患者,因為像星星一樣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貌似遙不可及,所以也叫作星星的孩子。為了提高人們對他們的關注,國內外大銀幕上發布了很多與自閉症相關的電影,現在就讓我們通過鏡頭了解自閉症患者的世界。
  • 關愛自閉症兒童!深圳海洋奇夢館展開「藍色星球認養計劃」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何俊)2018年4月2日是第十個國際自閉症日,當天上午,深圳歡樂海岸海洋奇夢館招募了10名自閉症孩子與10名普通孩子,在海洋館館長的帶領下認識海洋動物,了解地球這顆藍色星球,開展了「藍色星球認養計劃」。活動以1+1的形式共同認養海洋動物,用繪畫或者文字的方式記錄下動物的信息、給予祝福。
  • 人會患上自閉症,那狗狗會患上自閉症嗎?
    自閉症的小朋友,又被稱為「星星的孩子」,隨著社會的不斷宣傳和普及,大家對自閉症也漸漸有所了解。但如果問你,人有自閉症,那麼狗狗呢?會有自閉症嗎?一、什麼是自閉症?二、狗狗會有自閉症嗎?自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來,研究人員就一直在探索狗狗是否會患上自閉症。比如2011年的一項研究,研究發現了鬥牛犬的重複性追尾行為和人類的自閉症譜系障礙之間有顯著相似之處,但還沒有任何確鑿的證據,直接表明狗狗患有自閉症。
  • 世界自閉症日:「愛心帽」為梅河口市「星星的孩子」遮風擋雨
    他們是自閉症兒童,被稱作「星星的孩子」——猶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個世界,獨自閃爍。2018年4月2日是第十一個世界自閉症日,吉網吉刻APP記者跟隨梅河口市愛心之家助殘志願者協會商玉軍會長走進這些特殊家庭,探訪「星星的孩子」,試圖了解他們的世界。
  • 4歲孩子只喜歡自己玩,就是自閉症嗎?聽聽心理醫生怎麼說
    需要注意的是,自閉症是一個譜系,也就說有自閉症的兒童,雖然都會有以上這些障礙,但是功能水平很不同。有的自閉症寶寶會出現嚴重刻板行為,比如一個小時都在反覆擺兩塊積木。有的可能只是會迴避社交。「我的孩子自閉了嗎?」
  • 研究稱自閉症可助偉人成功 愛因斯坦貝多芬自閉
    自閉症的主要症狀有:社會交流障礙,一般表現為缺乏與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與父母親之間缺乏安全依戀關係;語言交流障礙語言發育落後,或者在正常語言發育後出現語言倒退,或語言缺乏交流性質;重複刻板行為;智力異常70%左右的孤獨症兒童智力落後,但這些兒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較強能力,20%智力在正常範圍,約10%智力超常,多數患兒記憶力較好,尤其是在機械記憶方面;感覺異常表現為痛覺遲鈍、對某些聲音或圖像特別的恐懼或喜好等
  • 音樂治療對於自閉症兒童真的有用嗎?
    說到音樂治療,人們眼前為之一亮,覺得非常高大上,當然肯定也看到過很多自閉症孩子通過音樂取得了不錯的康復效果。 但是大家知道自己孩子接受的是科學有效的音樂治療,還是僅僅帶他們上了幾節音樂課呢?今天就讓我們科學來探討下音樂治療在臨床上對於自閉症兒童康復的影響吧。
  • 世界孤獨症關注日:北大六院賈美香醫生等10位專家「硬核」支援孤獨...
    但兩種病症均無有效藥物,因此,在孩子學齡前,進行及時識別、正確診斷和及時幹預治療兩種疾病非常關鍵。禁食、避食是治療孤獨症的「神藥」?禁食療法治療孤獨症已經說了多年,但這真的能治療孤獨症嗎?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兒童副主任醫師周薇解釋到,一些孩子因食物過敏或食物不耐受,會導致出現孤獨症樣的症狀,這造成了臨床診斷的困惑。
  • 大齡孤獨症患者託養機構匱乏 成為家長們的最深憂慮
    大齡孤獨症患者託養機構匱乏,缺少長效救助機制,成為家長們的最深憂慮——  當我老了,孩子咋辦  4月2日是第13個世界孤獨症日。聯合國公布今年主題為:向成人期的過渡銜接。中國精神殘疾人及親友協會將宣傳主題定為「格外關心,格外關注——推動建立孤獨症家庭救助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