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十二月以後,在上海銅川路的水產市場上就經常能夠看到這群操著山東口音的人在各個水產攤位前走來走去,還不時的和老闆打聽著一種魚的價錢。
郭公法:「現在在市場銷售價格多少錢?」
林梅金:「現在我在市場銷售是46塊。」
郭公法:「銷路很好?」
林梅金:「銷路還可以。」
郭公法:「一天能夠銷多少?」
林梅金:「一天大約是在三四百斤吧。」
這些到市場上打聽行情的人是山東日照的水產養殖大戶,他們打聽的這種魚學名叫星斑川牒,在市場上人們叫它珍珠魚。如今這些養殖戶最關心的就是這種魚在市場上的行情。
郭公法:「我經常來考察,因為上海的市場比較大,賓館也比較多,銷售量應該說是很大的。」
山東日照緊鄰黃海,這的農民多數都以養殖水產為生。今年是珍珠魚第一年大規模上市,但是通過這的養殖戶在市場的不斷推銷,這種魚已經給日照的養殖戶帶來了效益。
記者:「這是在幹什麼呢?」
養殖戶:「往烏魯木齊那邊發的。」
記者:「這個發了第幾次?」
養殖戶:「我現在發了差不多1000斤了吧。」
養殖戶:「一個星期運兩次。」
記者:「每次多少?」
養殖戶:「100多斤吧。」
記者:「你在那邊能賣多少錢?」
養殖戶:「這邊50元。」
這些養殖戶是日照第一批養殖珍珠魚的人,過去他們都是大規模的養殖多寶魚的。但是進入2006年之後多寶魚市場下滑,很多養殖戶都入不敷出。
郭公法曾經就是當地最大的多寶魚養殖戶,當年的多寶魚曾經給他帶來了巨大的財富,但同樣也給他帶來了很深的痛苦。
郭公法:「應該說我養多寶魚前幾年掙了大筆錢,幾百萬,那麼去年這一年,我折了200多萬。」
就在這個時候,日照市的水產部門及時的推出了珍珠魚這個新品種。其實水產部門能這麼快推出新品種,並不是偶然,因為水產品種需要不斷更新換代,而珍珠魚和多寶魚不論在外形和肉質上都很相似,所以早在2005年初,日照水產部門就已經開始研究繼多寶魚之後的這個新品種了。而到了2006年,多寶魚市場下滑,這個新品種就正好可以頂替上來了。
可是這種新品種一推出,卻並沒有馬上得到養殖戶的認可。因為這種魚的苗種要10元錢一隻,而且養殖周期也要比過去的多寶魚長半年。如此一來養殖成本無形中就增加了。而最讓大家擔心的還是這種高成本養出來的魚能不能賣上個高價錢。
騰照軍:「顧慮就是市場價位的問題,我們並不是顧慮賣得掉與賣不掉,就是顧慮市場價位的問題,能不能趕上好的價位。」
正在大家猶豫的時候郭公法卻有了自己的想法,因為受市場影響,他減少了多寶魚的養殖量,很多池塘就此空了下來。而這種珍珠魚和多寶魚養殖環境相似,郭公法覺得池塘空著也是浪費用來養珍珠魚又不用再投資,於是他帶頭買了5萬多隻魚苗,開始養起了珍珠魚。
郭公法:「在養這個魚之前,我養的多寶魚,多寶魚由於種退化,死亡率較高。因為我養的時間長了,經驗比較多,所以養殖新品種,爭取有一個新的起色。」
真正開始養起了珍珠魚後郭公法才發現,這種魚要比自己想像中的容易養得多。這個發現無疑讓郭公法增加了對這種魚的信心。
郭公法:「最大的好處是好養,生產起來呢,就是基本上就能達到98%的成活率。這種魚餵上之後,它趴在池底下不動,這樣呢,有利於它的生長,好動的魚,一般情況下長得慢,因為它消耗體力,消耗營養。」
經過一年多的飼養,2007年的秋天,郭公法的第一批珍珠魚養殖成功,可以上市了。這時他想到了過去養多寶魚時幫他銷售的林梅金。林梅金是上海市場上最大的水產銷售商。郭公法想請她幫忙,打開珍珠魚在上海的銷路。
郭公法:「我們想著首先供應上海市場,通過上海市場打開全國的市場,把這個銷路,魚呢,銷到,把這個珍珠魚銷到全國市場上去。」
在經過試著品嘗珍珠魚之後,林梅金決定試著在上海推銷這種珍珠魚。為了儘快打開市場林梅金主要把這種魚推到了各個酒店。
在我們來採訪的時候正好趕上老郭的一批魚要被裝車運走。
記者:「你們的車多長時間過來運一次魚呀?」
林梅金:「兩到三天。」
記者:「兩到三天?大概每次會運走多少?」
林梅金:「每次是1000多斤。」
現在山東日照的珍珠魚都是通過林梅金賣到了上海的市場,老郭的這批魚現在在上海可以賣到每斤40塊的價格,賣了這批魚老郭在心裡算了一筆帳,這下他的心裡就有底了。
郭公法:「每條魚,去年這個苗種10元,加上餵養成本,一共也需要35元錢左右,我們現在上市,每斤40元錢,應該說每一斤魚我們能賺5元錢。」
老郭的珍珠養殖成功了,這讓當地的養殖戶看到,雖然這種魚的養殖周期長,但是因為抵抗力力強,成活率高,所以養殖成本並沒有比養殖其他魚高很多。而且如今第一批珍珠已經上市了,價錢又賣的不錯,很多聽著信兒的養殖戶,都到郭公法家去打聽這種新品種和多寶魚的區別。
郭公法:「不一樣的地方就是,這個魚身上沒有珍珠鱗,大菱鮃身上沒有珍珠鱗。」
劉建華原本是多寶魚的養殖戶,多寶魚市場不景氣之後,他的養殖大棚也隨之空置了下來。看到郭公法的第一批魚養殖成功,他也試探性的投入了一次。
養殖戶 劉建華:「試試養養看看吧,你們養我們也跟著養。」
就這樣劉建華利用了一個大棚引進了一萬尾魚苗,開始嘗試著養殖珍珠魚。
養殖戶 劉建華:「當時它這個魚吧,本身這個苗種很少,一開始,苗種也貴呀,4元錢一條的魚苗,也是不敢拿多了,試探性的。」
劉建華心裏面充滿了忐忑,擔心這種魚沒有好的銷路,而事實真正養起來了,而當初讓他心裡擔心的銷路問題卻迎刃而解了。魚還沒有長到可以賣的一斤二兩的重量,但是銷售商已經開始上門定購了。
記者:「那有人來定嗎?」
養殖戶:「有人來定的。」
記者:「定出去多少呀?」
養殖戶:「定出去1000斤吧,因為這個魚得1.2斤以上,1.2斤以上長勢,就1000多斤。」
記者:「這個價錢怎麼樣?」
養殖戶:「價錢是50元。」
記者:「那你算過沒有,等你這一池子魚全都賣出去,你能掙多少錢?」
養殖戶:「20多萬吧。」
現在在這些養殖大戶的帶動下,日照市已經有40多戶的農民開始養殖珍珠魚,養殖規模已經達到了20萬尾。明年新一批的苗種上市的時候,日照水產市場又會恢復以前的生機。
本文由中央電視臺七套《致富經》欄目提供,詳細內容請登陸央視國際網站CCTV-7《致富經》欄目查詢!
註:CCTV-7《致富經》欄目播出時間: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財富無處不在,行動成就夢想!《致富經》欄目敬請您的關注!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