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魚專題」孔雀魚幼魚的養護

2020-12-04 龜與魚

孔雀魚屬於卵胎生魚類,以幼魚的形態出生,所以,很多魚友喜歡孔雀魚也緣由於此。如果仔細觀察能夠親眼觀察到孔雀魚生產的過程,還可以體會到新生命誕生的喜悅。但是,新生小魚比較脆弱,稍有不當就容易得病,甚至全軍覆沒。為了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筆者總結了一些小經驗,與大家分享。希望能夠與各位魚友進行交流。

新生小魚的養護

剛出生的小魚比較脆弱。既然說是卵胎生,就說明小魚的各方面還沒有發育成熟,雖然形體上已經以魚的形態出現,但是各部分身體機能還沒有發育完整,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成長才能應付周圍的環境變化。所以,小魚剛出生的這段時間的環境變化對小魚的打擊有的時候是致命性的。

筆者一般都是發現母魚即將生產就會將母魚放入氣動孵化盒。這種孵化盒很實用,而且孵化盒內的水是處於流動狀態,水質又基本沒有變化。

這種氣動孵化盒具有幾個優點:

1盒內水體夠多,不至於短時間內破壞水質。

2盒內水體處於流動狀態,不是死水,可以充分環境由於母魚生產給水質帶來的影響。

3可以自動隔離母魚和剛出生的小魚。

4母魚生產時水質沒有變化,避免母魚由於水質變化等導致早產。

5安裝簡單,只要有氣泵就可以使用。

孵化盒有好多種,其實都可以,只不過筆者用這種感覺比較方便。除了孵化盒,還使用產缸,產缸的選擇也不錯。至於孔雀魚生產工具方面在這裡就不再論述了。

這種孵化盒很方便,生產後還可以短時間作為幼魚的生活空間,但是不適合用這種孵化盒飼養幼魚。因為,畢竟水體比較小,容易受室溫影響。很多地區的室溫如果不使用空調等控制室溫設備,早晚溫差是有很大變化的。尤其在窗戶旁邊。一天之內如果溫差大於3度的時候,這種孵化盒就不適合飼養小魚,就要將小魚放入恆溫的水體中。筆者就曾經由於類似原因導致小魚針尾而損失慘重,當時不知道原因所在,對早晚孵化盒的水溫進行測量後才恍然大悟。

剛出生的孔雀魚幼魚比較脆弱,控制水溫和水質非常重要。其實控制水溫和水質這一點說來也簡單。只要有恆溫設備水溫就不是什麼問題。但是,對小魚換水的時候,是很多魚友出問題的節點。給小魚換水筆者多用滴流方式,就是利用滴流的方式給水族箱加入新水。一是水溫和水質變化的同時給予小魚適應時間。二是可以最小限度避免水溫和水質的波動。滴流設備很簡單,如果不是系統缸的魚友也不要緊,弄個飲料瓶接個塑料管,想辦法控制一下水的流速就可以了。

再說一下小魚的飲食方面。很多魚友都建議剛出生的小魚沒有必要餵食飼料的問題。筆者也是這麼認為,但是,隨著小魚的狀態不同,這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主要是要看小魚的出生狀態。如果剛出生的小魚是大大的肚子小尾巴的時候,不需要投入餌料,因為,此時小魚肚子裡面的營養還沒有吸收好,1-2天不需要餵食。即使投入餌料小魚也不會進食。另外一種,如果小魚出生後身體細長,沒有什麼肚子的時候,這說明母魚和小魚的狀態非常健康,而且沒有任何早產的嫌疑,這時不只是小魚,母魚也需要提供餌料而保持體力。但是,切記,投入餌料不宜多。最好以活食為主,投入豐年蝦孵化卵為宜,大概1條小魚平均1-2粒豐年蝦孵化卵足矣。這時候很多魚友都有一種心理,能吃儘量讓它們多吃,所以會投下很多。但是,此時小魚是沒有多大胃口的,投多了反而會破壞水質,宜少不宜多。如果投多了筆者建議在小魚進食後將多餘的小心抽出比較好。不然,小魚食用了腐化的餌料後果可以想像。

水溫、水質、投餵餌料方面沒有問題了,基本小魚就可以順利成長了。

幼魚的養護

以上內容是剛出生孔雀魚的注意事項。如果不出問題,飼養1周後,小魚就可以以健康姿態在水中遨遊了。這時如果無法進行正常遊水的小魚就要進行第1輪淘汰。有些小魚遊水時總是尾巴向下,在水中上下遊動不是很自如,這種小魚是先天性的缺陷,缺乏觀賞價值,更不能留作種魚,所以,可以立即淘汰。

另外,隨著小魚的成長,餌料的投放量也要隨之增加。但是,不要一次性投放過多,最好一點一點地投放,吃完一部分,再加入一部分,避免餌料投放過量導致水質變壞。同時還可以培養養魚人與小魚之間的交流和感情。雖然小魚不具備長時間記憶的能力,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還是能夠形成一定的條件反射的,養魚人一旦接近水族箱,小魚就會簇擁過來。這樣,一旦出現問題也容易發現。

當小魚滿月的時候,也就是即將給小魚分缸的時候。健康的小魚已經可以辨別雌雄,就可以給幼魚分缸了。公魚和母魚要分開,避免小魚由於追魚導致影響其發育。此時小魚的性別特徵還不是很明顯,但是根據小魚的表現還是可以分辨雌雄的。下面給大家介紹些小經驗,發色早的基本是公魚;肚子後面沒有黑斑的基本是公魚;辨別雌雄的臀鰭呈現銳角的基本是公魚。但是也不是百分之百,也會出現例外,請大家注意。

當幼魚養到2個月的時候基本特徵就很明顯了。公魚和母魚都已經可以分辨,而且下面各自的性別特徵會越來越明顯。等幼魚到3個月大的時候,各方麵條件基本成熟,公魚也長出了絢麗的尾巴,母魚的腹部也慢慢膨脹,接下來的時間是孔雀魚的黃金季節。此時也是淘汰篩選的時機。然後需要做的就是將公母合缸。

公魚母魚合缸不宜過早也不宜過晚。太早了影響公魚的發育,太晚了會導致公魚無意追魚,或者說心有餘而力不足。一般視魚的狀態,在3個月到4個月之間就要對公魚和母魚合缸。否則,當公魚發育到一定時間,追魚的興致容易受到抑制。

以上是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的幼魚養護和需要注意的內容,請廣大魚友進行參考。如有表達不周之處敬請諒解。如有異議隨時可以進行交流。謝謝關注。

來源:cao0302

文章部分內容節選自官方媒體或其他網站,版權原創者所有,本文截取旨在是信息更廣泛地傳播以更好的發揮其價值,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與小編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孔雀魚專題」孔雀魚種類集錦
    我相信,慢慢的大家就都喜歡研究孔雀魚的基因了。 4,燕尾表現。這種基因表現並不多見。而且各種孔雀都是有可能存在燕尾基因並表現出來的。我家的臺系紅蕾絲幼魚就具備燕尾表現。主要表現方式是:尾鰭出現不規則的延長分茬的現象,這與爛鰭是完全不同的。魚體本身健康沒有任何的病灶和傷痕。5,蝶翼表現。
  • 孔雀魚幼魚如何飼養?孔雀魚幼魚飼養很容易,只需注意這幾點即可
    孔雀魚幼魚如何飼養?孔雀魚幼魚飼養很容易,只需注意這幾點即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家中養魚,而體態優美孔雀魚也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很多魚友的飼養目標。孔雀魚雖然是i比較好養的,但是那孔雀幼魚呢?孔雀幼魚飼養起來雖然也不算太難,但是可不能像飼養孔雀魚時那樣隨意了。今天,小編同大家聊一下孔雀幼魚的飼養。水溫對於孔雀魚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對於孔雀魚幼魚來說,水溫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飼養孔雀魚幼魚的溫度最好是在26℃,這個溫度對於孔雀魚幼魚來說是非常舒適的。
  • 孔雀魚幼魚養殖,掌握了這兩點,幼魚成活率將直線上升
    一年前買了兩條孔雀魚,其中一個已經懷孕,1個月後產下20條小魚,前幾天突然死掉了,不知什麼原因,(兩天一換水,水溫最低到過16℃)不少朋友也出現過上面的情況,我的回覆是:一、兩天一換水,太勤,很不好,也沒有必要。二、對於幼魚,16度不行,太低,22度以上吧。三、困水不合格。
  • 孔雀魚的幼魚要怎麼養殖才好?不注意這些地方,後悔莫及
    文|大李話魚點右上方【關注】查看300餘篇精彩文章,您的鼓勵是我努力的唯一動力小編好像一直都沒有講起過孔雀魚幼魚的養殖,孔雀魚是典型的熱帶魚小型魚類,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其繁殖力更是強大。一般孔雀魚的幼魚是指一個月內的小魚,要想養好它,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只有會養,它才能茁壯成長。孔雀魚的幼魚要怎麼養殖才好?不注意這些地方,後悔莫及孔雀魚幼魚是養殖需要一定的生活環境,首先是光照對幼魚的影響,光照可以促進其正常發育、發色、性腺發育等等,所以每天2-3小時的光照,對孔雀魚幼魚的這些關鍵指標都有明顯的提升效果。
  • 關於孔雀魚幼魚針尾那些事
    我們來講講應季的東西~孔雀魚幼魚針尾、縮尾的問題。圖片有孔雀嶼聽自然提供    春秋兩季是各類細菌大爆發的季節,面對突發的種種現象很多童鞋們會覺得手足無措,但不要氣餒,今天咱們就先說說孔雀魚幼魚針尾的防和治!魚苗針尾一般的表現有精神不振,前期會縮尾,隨著病情加重尾巴一點一點縮小,到最後呈現了尾巴變成一條線的情況。
  • 孔雀魚簡介(guppy)
    孔雀魚原產於中美洲特立尼達的周圍地區,原生孔雀魚的魚鰭較小,周身布滿美麗花紋,屬於小型卵胎生鱂魚。孔雀魚的色彩變異種類繁多。孔雀魚的生命周期較短,容易繁殖,幼魚在3~4個月後就可以產卵,易於改良。卵胎生鱂魚的特點就是雌魚腹中的受精卵直接孵化成幼魚,孔雀魚一次可孵化數十條,對於入門者來說,孔雀魚是一種非常容易繁殖的熱點魚。水族店剛剛到貨的進口孔雀魚,容易出現身體衰弱的現象,這是因為商家在運輸孔雀魚前會給孔雀魚餵食藥效很強的疾病預防藥。
  • 孔雀魚生小魚前兆 孔雀魚生小魚怎麼養
    孔雀魚繁殖能力很強,能耐受汙染水域,有「百萬魚」的美稱。孔雀魚性情溫和,能與溫和的中小性型熱帶魚混養,平時活潑好動,壽命約1~2年。
  • 孔雀魚多久繁殖一次?孔雀魚繁殖注意事項!
    孔雀魚也叫鳳尾魚,它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所以很多人把它當寵物來養。那麼孔雀魚多久繁殖一次呢?一、孔雀魚多久繁殖一次?當環境合適時,孔雀魚幾乎每個月都可以繁殖一次或者每三個月繁殖兩次。
  • 多姿多彩孔雀魚
    如果您想找一些較為高級的孔雀魚,卻又不知從何 者手,建議您請專家或是信譽卓越的専門店為您分辦出血統優良的魚種,如果是以繁殖為大前提,最需要注意的則是雌性孔雀魚的鑑別,然而雄性孔雀魚的選擇,卻也不可乎視。
  • 你喜歡孔雀魚嗎?要想繁殖孔雀魚,你最好這麼做
    文|大李話魚點右上方【關注】看更多精彩文章,您的鼓勵是我努力的唯一動力幾乎每一個養魚的人都曾經養過孔雀魚,孔雀魚素有「百萬魚」之稱,這充分地說明了其繁殖力的強大。孔雀魚性情溫和,活波且好動,適合與個體相同的觀賞魚混養。
  • 孔雀魚家庭養殖技巧
    這裡的胎生是指孔雀魚卵在魚體內孵化,所以生下來不是卵而是幼魚。孔雀魚的這種特徵讓許多人實現了由飼養到繁殖的樂趣,所以孔雀魚至今風靡於觀賞魚界。孔雀魚內也分許多品種,不同品種風格各異。孔雀魚和大部分熱帶魚一樣,對溫度多少還是有些要求的,但孔雀魚比其他熱帶魚較容易飼養,一方面孔雀魚耐低溫耐低氧,另一方面孔雀魚對水質要求不嚴,軟水硬水都可以養活孔雀魚。但在飼養過程中我們也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溫度,儘量保持溫度穩定,水溫要在15°以上。
  • 如何讓你的孔雀魚生下來的小魚更容易存活
    孔雀魚有「百萬魚」的封號,那是因為孔雀魚的生殖能力非常強,但孔雀魚生小魚需要注意的就是進行大魚小魚分離,不然大魚會把小魚吃掉。眾所周知,孔雀魚繁殖周期有一個月,一個月內受孕、懷孕、產子都在你眼前進行你怎麼會不知道它要產子呢?好了不說廢話,今天咱們就說說孔雀魚生小魚的前兆,為這幫天天死母魚的哥們兒們做點好事。
  • 孔雀魚繁殖的注意事項
    孔雀魚是一種觀賞價值非常高的魚種,體色豐富多變,姿態優美,很多人在家居中飼養觀賞魚都會考慮選擇孔雀魚,但孔雀魚是一種繁殖能力非常強的品種,所以飼養孔雀魚一定要注意孔雀魚的繁殖。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哪些是需要我們注意的。
  • 如何正確地養殖孔雀魚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在去一些旅遊景點都經常會見到魚池裡有一些五顏六色的魚,外表非常的好看,今天要和大家說的就是孔雀魚,孔雀魚是屬於一種熱帶魚,這種魚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是經常見到,孔雀魚的外表顯得非常的好看,觀賞的價值非常高,而且很多養育愛好者都非常喜歡這種孔雀魚,價格方面也比較實惠,在市場上的銷量也比較好
  • 孔雀魚是怎麼交配的
    孔雀魚,屬花鱂科,為卵胎生魚類。孔雀魚外表靚麗,容易飼養是養魚新手入門的不二之選,雖然被定義為新手魚,但是孔雀魚屬於易於上手,難於精通的一類。孔雀魚的繁殖能力強,幼魚能很快進入成熟期,進行交配。那麼孔雀魚是怎麼交配的呢? 孔雀魚性成熟早,從出生到性成熟大概需要一個月,性成熟並不意味著可以交配,需要等3~4個月各項身體機能成熟之後才可以進行交配。通常情況下會將性成熟後的公魚母魚按照1:4的比例隔開飼養。成熟期來臨後,母魚發情公魚會進行追逐,此時孔雀魚交配的正式開始。
  • 如何區分孔雀魚公母
    孔雀魚有「百萬魚」之稱,充分說明它的繁殖周期短,生長速度快。作為新手魚,很多新手魚友都喜歡繁殖孔雀魚,看到一條條小生命從母魚肚子裡生出來,會有一種欣喜,再把小魚崽兒帶大,那真的會有一種成就感哦~~那孔雀魚如何分辨公母呢??
  • 孔雀魚懷孕特徵
    孔雀魚,人稱「百萬魚」繁殖能力爆表,繁殖周期短到一個月一次,產仔數量多一次能產幾十尾幼魚。
  • 孔雀魚多久繁殖一次?孔雀魚繁殖過程及注意事項請抓住這7點!
    對於養觀賞魚的朋友們來說,不僅僅家裡飼養龍魚、羅漢魚、錦鯉魚等等,而為了欣賞觀賞魚往往會選擇飼養孔雀魚,大家也知道孔雀魚是「繁殖大王」,那麼孔雀魚多久繁殖一次?今天就在這裡給大家詳細的展開說明一下:一、孔雀魚多久繁殖一次?
  • 孔雀魚怎麼養?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孔雀魚和其名字一樣,有著像孔雀開屏一樣的尾巴,其獨特的外形以及飼養難度不大深受魚友們的歡迎。而孔雀魚其實是是臺灣早期為了要預防登革熱從國外引進的魚種。孔雀魚現今有幾百種品系,依據比賽中的規定,大致可以分為八類。
  • 孔雀魚怎麼分公母?教你幾招分辨孔雀魚雌雄的小技巧!
    聽孔雀魚的名字就知道這種魚是非常漂亮,並且很優雅的。很多人喜歡這種有著迷人外表的魚,飼養者同樣會因為它的漂亮而賞心悅目。孔雀魚性格溫和,喜歡遊來遊去,作為觀賞魚非常合適。那麼挑選孔雀魚的時候,孔雀魚怎麼分公母?孔雀魚怎麼分公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