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魚的記憶只有7秒,這顯然是一個謊言,而且絕不是一個美麗的謊言,而是一個殘酷的謊言。
如果魚類的記憶真的只有7秒,那麼這種生物還能夠存活至今,簡直就是一個奇蹟。人們願意相信魚的記憶只有7秒,因為人們希望自己也能夠擁有如此短暫的記憶來忘卻生活中的一切痛苦。的確,記憶短暫從某種角度上來講的確是一件好事,從精神層面上來講,短暫的記憶不會讓人陷入到無盡的痛苦之中,而從物質層面來講,對於只有7秒記憶的生物而言,一個小水盆就代表了全世界,因為只要相隔7秒,一切對它來說就又是新的了。
短暫的記憶好處眾多,而唯一的劣勢就是不利於生存,對於只有7秒記憶的生物而言,這個世界基本沒有它生活的空間,所以魚的記憶只有7秒,註定是一個謊言。
事實是怎麼樣的呢?事實與謊言截然不同,事實上魚類不僅擁有長時間的記憶能力,甚至於還可以稱得上是記憶大師,無論是短期記憶還是長期記憶,魚都是極為出眾的。
在海洋之中生活著一種小魚,我們稱之為蝦虎魚,蝦虎魚的種類很多,它們也許並不算是遊泳高手,但絕對是彈跳大師。蝦虎魚的外形和一般的魚類有著明顯的區別,它們的左右腹鰭能夠合在一起組成一個吸盤,當它們使用這個吸盤吸附在礁石上的時候,可以很好地抵禦大浪的衝擊。所以,每當潮水退去的時候,我們都能夠在海邊的礁石坑中發現大量的蝦虎魚。蝦虎魚將自己留在這裡當然是有目的的,因為潮水退去之後,很多小魚小蝦都會被困於這些礁石坑之中,而這些就是蝦虎魚的美餐。
只需要將自己吸附在礁石坑中,就能夠享受自然賜予的美食,這的確是一件令人豔羨的事情,可唯一的問題是,用餐過後,蝦虎魚怎麼回到海洋之中呢?一個字,跳。
蝦虎魚是彈跳高手,可以憑藉自己優秀的彈跳能力一步一步跳回大海,而蝦虎魚跳回大海的整個過程是非同尋常的。住在海邊的人都會發現,蝦虎魚的每一次跳躍都能夠準確地跳到另一個礁石坑中,而不會落在巖石上,這在地形複雜的礁石群中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為什麼這麼說呢?請注意,當一隻蝦虎魚位於礁石坑中的時候,由於坑是向下凹陷的,所以它不可能看到另一個礁石坑所在的位置,既然無法看到另一個礁石坑的確切位置,它又是如何準確地跳進去的呢?為了弄清原委,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對此進行了研究。
起初研究人員將蝦虎魚放置在一片已經退潮的礁石群中,實驗結果顯示蝦虎魚並沒有辦法準確跳入另一個礁石坑。
於是,研究人員又將蝦虎魚放入一片還沒有退潮的礁石群中,在退潮之後,蝦虎魚便能夠準確地施展它的跳躍絕技,跳回大海。顯然,在潮水尚未褪去之時,蝦虎魚在水中記住了所有礁石坑的深淺以及位置關係,所以在潮水退去之後,不需要眼睛去看,蝦虎魚也可以憑藉記憶準確地跳入另一個礁石坑,並選擇最佳路線回到大海,這樣的記憶能力著實令很多人感到望塵莫及。
如果蝦虎魚對於礁石坑的記憶只是短期的,那倒是還不算特別稀奇,而實驗證明,蝦虎魚的記憶時間相當長,在經過40天之後,重新進行上述實驗,蝦虎魚仍然能夠按照正確的路線跳回大海。
蝦虎魚的記憶能力強會不會是魚種的一個個例呢?顯然不是,大量關於魚類記憶的研究和實驗結果都顯示,魚類擁有著非凡的記憶能力。
就拿我們最常見的家養小金魚來說吧,研究人員就曾經做過一個記憶實驗,實驗簡單來講就是用不同顏色的吸管來餵食不同的金魚,一段時間之後,只要吸管伸入水中,金魚就會自行遊到屬於自己顏色的吸管周圍等候,即使時隔幾個月再進行相同的實驗,金魚仍然能夠準確地找到屬於自己顏色的吸管。
其實,只要我們有自己養魚就會知道,如果我們每次都在魚缸中的同一個位置餵魚,那麼用不了多久,當我們再次餵食的時候,魚兒就會自己聚集到那個位置上去,即使我們停餵數日,情況依舊不會改變。所以不要再說魚兒的記憶只有7秒了,魚類實際上都是記憶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