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部分農戶種植的果園裡是很難見到雜草的,因為都覺得乾乾淨淨的果園,才算管理的好。

果園種草是生態農業的模式,目前只在小範圍內實驗或試種,還沒有大規模推廣。
果園生草常見的類型:蘋果-草、核桃-草、柑桔-草、梨-草、葡萄-草等。常用覆草為白三葉草、紫花苜蓿、百麥根、黑麥草等。
我讀碩士期間正好做的是桃園種植三葉草的有關研究,論文題目是《種植三葉草桃園主要害蟲和天敵種群動態及害蟲綜合防治的初步研究》,覺得果園生草或者保留適量雜草還是有好處的。

高九思等總結了果園生草的十大優點:
改善果園氣候環境;
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
土壤含水量明顯提高;
拉長根系活動期和增加總根量;
果園天敵數量大幅度增加;
優化了果園生態體系;
提高樹體抗性,減輕病蟲危害;
免除果園中耕;
利於牧草養畜,畜類還園;
利於果園水土保持。
研究表明,害蟲和害蟲天敵數量上看:種草園77種,其中害蟲53種,佔68.83%,天敵24種,佔31.17%;常規園共48種,其中害蟲35種,佔72.92%,天敵13種,佔27.08%。
兩種桃園主要天敵食蚜蠅類、瓢甲類、蜘蛛和草蛉類的種群動態:種草園天敵數量高峰值出現日期較常規園早。施用化學農藥後種草園天敵減退率低於常規園,恢復與重建速度高於常規園。種草園天敵恢復重建速率最高時可達常規園的2.8倍。

果園種草有諸多優點,但可能伴隨一些弊端。如與果樹爭肥爭水;導致鼠害加重;引發樹幹基部腐爛;斑點落葉病等葉部病害發生趨重;刺果啃果害蟲發生量趨增(高九思,2004)。
為此,應該實施加強肥水管理、選擇適宜的草種、科學精細覆草、加強病害防治和蛀果啃食類害蟲防治等。
目前人們對食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在有害生物治理方面運用各種管理措施相結合,避免單一的以化學防治為主要手段。
採用桃樹行間種植牧草或間作油菜、花生等矮杆作物,或蜜源植物,形成有利於天敵而不利於害蟲的生態環境,可充分發揮自然界天敵對害蟲的持續控制作用,達到以益控害的目的。也可以直接人工釋放天敵控制害蟲。另外運用殺蟲燈、糖醋液、性誘芯等誘殺成蟲,可以直接減少害蟲蟲口基數。綜合運用各種手段是可持續治理的要求,也是無公害生產、綠色生產甚至有機生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