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巖|從1億到30億 挖掘TATA背後的故事

2020-11-23 中華門窗網

在木門行業甚至媒體眼裡,吳晨曦是偶像,TATA是傳奇。在外人眼裡,吳晨曦是TATA木門的精神領袖、精神象徵,甚至是TATA木門唯一的擎天一柱,是他以一己之力創造了TATA木門的崛起神話。然而,當你聽了TATA木門副總裁張巖的這番敘述後會發現,其實我們看到的,往往只是一個「坐轎子的人」,而每一個「坐轎子的人」背後,有著更多的「抬轎者」。

是他們的分工與協作,鋪就了通向成功的道路。而當「坐轎人」與「抬轎人」裡有了「有情懷的人」和「瘋子」,這兩種人又配合默契時,形成的合力與文化,會讓一個集體如狼似虎,締造傳奇。TATA走到今天,恰在於此。以下內容整理自TATA副總裁張巖敘述。

10年時間,TATA木門年產值從1億變成30億

我是2009年來的TATA。但我2005年就跟老吳(編者註:TATA木門原董事長吳晨曦)湊在一起,那時我還在地板行業。

TATA木門創始人吳晨曦

認識老吳,是機緣巧合。我們倆是在一次會上認識的——我拿著張名片遞給他:吳總。吳總摸了半天,拿出盒煙來:喲,對不住,沒名片。我說沒事兒,我說我是誰誰誰。吳總說,我是TATA吳晨曦。我特冒昧地問了句:咱TATA是幹嘛的?吳總說,我們是木匠啊。我說,喲,您是幹裝修公司的?吳總說,不是,我們幹木門的。我說,那我再問一句,咱TATA在哪兒?在北京啊——當時我都快崩潰了。實話說,2005年的時候,還真是沒聽說過TATA。2003年裝修房子的時候,我們家的門還是裝修公司裝的,還不是成品門。

後來我就跟吳總聊,我說,這個木門啊,有未來。我說我們家裝修的時候,門還是裝修公司裝的,還不是成品的木門吶。

後來,因為朋友多,好多人找我買地板,裝修,咱們都會多問一句,您還什麼沒買呀?很多朋友就說,木門還沒買。我說,喲,那木門看上哪個牌子了?我看我認識不認識,能不能給您聯繫下打個折呀。朋友就說,我們也不知道買誰家的好,你看你能聯繫上誰呀。我說,剛認識一大哥,做TATA木門的……一來二去,就跟TATA特別熟了。

然後吶,我一給吳總介紹訂單,吳總就請我吃飯,一吃飯我們倆就神聊。聊到2006年下半年的時候,當時做了件在北京我們行業裡來講還是比較轟動的事兒,就是我們第一次在家居建材行業實現了一個品牌聯盟,當時叫「八大件品牌聯盟」。我們籌備這個聯盟的時候,就考慮有哪些是裝修時必須要選的,其中就有木門,後來我們一想,選來選去選誰呀,跟TATA一起吧。當時TATA主要的銷售還是在論壇BBS這塊。那時整個行業發展水平還是很低的,年輕、時尚、活力的東西都很少,沒有一個產品能像TATA做得這麼漂亮。

應該講,2006年我們這個八大件聯盟開始啟動的時候,是我們整個行業最風生水起的時候,也是木門行業非常早的一個品牌發展時間點。

2007年的時候,我們看到TATA第一個建立了「藝術吧」,那是行業裡第一個聯盟,也是第一個1500平方米的旗艦大店。每個月都有那麼幾天,整個聯盟的小夥伴們,包括行業的小夥伴們都會在TATA的這個大店裡開會、座談、聊天、溝通。

2008年,突然間我們看到了TATA的新廣告:TATA木門,鳥巢建設供應商。那個時候就覺得,哎呀,真的挺厲害的。一個行業,從無到有,短短幾年間,就變成家喻戶曉。當時,北京還很熱播的一個交通臺的廣播,把「鳥巢建設供應商,TATA木門」整個就推向了高潮,一下子就火爆起來了。

2008年的時候,吳總就找我,一喝酒,老吳就說,你那行有什麼可幹的?……2009年,我終於來了TATA。

到了TATA我才知道,2007年TATA就實現了產值過億,2009年,已經接近3個億了。就這個速度和數量,在那個時代,是非常嚇人的。應該講,從2009年、2010年快速地擴張,一直到2017年,10年時間,從1個億變成了30個億的產值。應該講,在行業裡,在整個家居建材領域裡,都是非常厲害的。

TATA木門副總裁張巖

說TATA是行業標杆,還為時過早

有人說,TATA是行業裡的一個標杆。其實,TATA到底能不能算行業的標杆,我們可以從TATA的市場份額思考一下。先看木門的市場需求量——我們14億人口,按照4口人一個家庭算,差不多有3億家庭。十年裝修一回的話,每年有3千萬個客戶的需求。3千萬客戶需求再乘以客單價,按1萬塊錢算的話,就是3千億。這我們還沒算二套房三套房。我們按每年3千億算的話,實際上TATA的產值也不過市場的1%,所以說,TATA是真正意義上的行業標杆嗎?

它只是階段性的標杆,只是行業從無到有的過程中我們的速度是快的,並不代表整個工業化完完全全普及化以後,我們TATA還能一直堅持到300個億,堅持到1000個億。所以我們在2013、2014年的時候,就提出了我們的想法或叫目標,2015-2016年開始落地,就是我們的「百億計劃」——我們計劃到2020年,先實現100億的產值。達到100億,我們才佔市場需求量的3%-4%,如果我們要做到10%,那我們得做到300個億,我們如果做到15%以上——因為從品牌角度來講,不超過15%,你不能叫第一品牌——那我們一年要接近500個億的產值。

這個時候,我覺得TATA才有可能稱為我們行業的一個標杆。我們接下來要面對的客戶,一部分是「新房客戶」,一部分是「老房客戶」,從去年開始,新房交房量在逐漸減少,老房二次改造的比例,現在有些城市已經接近30%,北京也超過了20%,肯定會逐漸地提升。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品牌的忠誠度、品牌的粘性才會體現出來。所以,再穩定一段時間以後,我們才有可能去講,誰有可能會是行業的標杆問題。

有兩種人最可怕,一種是「有情懷的人」,一種是「瘋子」,恰好,這兩種人TATA都有

木門行業從無到有的過程中,我們增長的速度為什麼非常快?實際上源於我們體系的一個基礎。我們說,有兩種人是最可怕的,一種是「有情懷的人」,第二種是「瘋子」。從TATA來講,吳總(編者註:TATA木門原董事長吳晨曦)是屬於有情懷的,縱總(編者註:TATA木門現任董事長縱瑞原)屬於瘋子——他對技術的執拗,對團隊的打造,對管理,他是個瘋子。

縱總擔任新董事長之前,吳總是「吹牛」的人,是拿情懷帶領大家往前走的人,縱總是帶著大家把吹的「牛」一步一步做成現實的人。所以他倆能做到現在,就是離不開這兩種精神——第一種是情懷精神,第二種就是瘋子精神。

而且這跟我們TATA很多基因是有關係的。第一個基因就是年輕,所以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我們TATA的廣告語:我們是TATA,我們正青春。第二個就是我們這種學習文化。TATA的人年齡小,很多人都是學校剛畢業就進入到TATA,他適應社會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他會突然發現,很多思想跟作息習慣和學校沒什麼太大差別,但它更有意思,更有趣。

每天,這些年輕人在玩的過程當中就把活幹了。而玩的過程中,「瘋子」的這種精神也就體現出來了。我們經常能看到我們有些對賭的牆,跟我們員工籤軍令狀——如果我不完成任務我就剃「禿瓢兒」,要不就是我徒步走50公裡,要不就我就堅決不睡覺——他把自己後路全斷了的時候,他的瘋勁兒才能結合他年輕人「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敢闖勁,一步一步走上來。

現在來看,TATA只是搭了一個平臺,是讓各種人在這裡實現夢想的一個平臺。在TATA,各種類型的員工都有,有悶著頭不吭聲的——我們人事部有個小女孩,永遠你都看她早上來得最早,晚上走的最晚,平時聽不到她聲音,就抱著兩個電腦做她的工作;在籃球室,你會看到我們TATA內部員工打起球來也是,就跟瘋狼似的,你看這種狀態的時候,你就能想到他工作的時候是什麼樣;我們還有些小孩,比如說我們品牌部的小孩,嘁嘁喳喳嘁嘁喳喳,特像我們原來大學學生會的那種工作狀態……這個過程就是,既讓大家找到自己的成就感,又能把活理解得很深刻,做出很多創新的東西來。這是過去這麼長時間我們一直保持快速發展的一個最核心的原因。

還有一點的就是我們的文化。在TATA,我們很少去關注對手是什麼樣,我們只講一句話,叫「直道保持,彎道超越」。越是難的時候,反而越會是我們超車的時候。現在市場環境這麼不好,別的企業很多都是持平或下滑,我們雖然沒有像頭幾年那樣快速地大幅度地增長,但還是有增長,這也是挺不容易的一件事。

去年,我們有個「恥辱線」——50%是我們去年的恥辱線,所有TATA人都知道,誰的業績增長沒有超過50%,你就脫公司後腿了。我們自己內定的考核,比如晉級、漲工資、福利等,可能它的考核點是40%的增長,但50%是恥辱線,在我們的腦海裡已經沒有40%這個考核基準的問題,取而代之的是你丟不丟人的問題。

所以說,我們團隊這種在文化上的想法和手段方法相對來說比較多,基本就是在情懷的範疇裡實施。

TATA食堂走廊裡的文化牆

TATA的成功,來自「合力」

可能外界大家覺得TATA是吳總一個人的成就,實際上我們從董事會的角度是三個人,這裡面體現了非常深的合作精神。

在TATA時間很長的人都能理解一個道理,這三個人就像抬轎子——三個人出門,兩人抬轎子,一人坐轎子,很多時候光環都給了坐轎子的人,忘了抬轎子的人。所以,很多時候,大家都覺得是吳總做得怎麼樣,實際上,如果沒有後邊我們縱總做瘋子,做執行的東西,沒有我們季總(編者註:TATA木門總經理季奎)做保障性的東西,我們整個平臺也是運轉不起來的。我們就像廟宇一樣,講法的人很高,但這個東西很難落地。所以從TATA來講,我們是從高往下的一個貫徹和滲透,它不完全是某一個人的東西。

如果沒有縱總在後邊做執行和工作跟進,吳總也是沒有時間跳出來去思考我們TATA團隊的未來、這個企業的未來,甚至我們每一個員工的未來在什麼地方的。這樣的話,企業的增長就是一個很無謂的增長,它很乏力,它的增長實質上是被逼出來的,因為它脫離了我們組織內每個成員的未來發展問題。換句話講,我們每年要求的40%-50%的增長任務目標,到底是你品牌的任務目標,還是你幾個股東的任務目標,還是我們每個人的任務目標?這是一個很難解決的上下同力的問題。

為什麼很多時候大目標實現不了?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主觀因素存在,是因為團隊裡的人不接受這個東西,大家不認可這個東西,你在情懷上、手段方法上和我們的政策上,沒有輔助它去實現。所以說,不只是我們吳總吹牛吹得好,對於吳總吹的「牛」,得有人信,能讓大部分人信,就說明吹的「牛」沒有問題。後邊我們還能有我們的縱總,我們各部門的高管,能夠把這些東西化解到跟每一個人有關係,然後我們再用資源的配置和政策的引導扶植他……這時候,已經不是吳總說TATA增長多少了,是員工自己覺得不增長就說不過去了,員工會覺得自己的價值就沒有了。

TATA木門董事會成員——吳晨曦(中)、縱瑞原(左)、季奎(右)

吳總感性的東西多,有時他講,糞堆兒也會發熱——糞積著,達到一個合理的溫度和溼度的時候,它自己會發酵,就會發熱——所以在TATA有一句話,叫「只有無能的領導,沒有無能的下屬」。員工不出活,不是員工的問題,一定是他領導的問題,我們沒有幫他把這個活做成極致,沒有讓他去思考怎麼能把這個活做得更好,一定是頭兒不會用兵,兵沒有毛病。

真誠的價值——TATA給客戶的是「家」,而不是產品的堆砌

說到全屋定製,其實TATA離全屋定製越來越遠。從我們TATA的研發角度來講,我們也在思考和糾正一些東西。

對於一個老百姓,或者說受過一定教育,有一定消費能力的客戶,他想要的家是什麼樣的?我覺得既不會像酒店——我們天天出差,我一個月大概有十六七天在外邊跑,我們最痛恨的就是酒店,我們只喜歡酒店一點,就是不用收拾屋子——為什麼,因為酒店帶不給你家的感覺。那像城堡?城堡就是家嗎?也不是,但完完全全拿木質去堆砌的一個房間,它物質上可能很好,但不一定是家。

我們TATA理解的家的感覺,物質是基礎的,但它絕對不是全部的東西,我們要營造的是一種寧靜的、安靜的享受自己能傾聽自己內心聲音的一種生活方式。

這幾年大家可能會誤解TATA在做全屋定製,實際上我們都是在跟「安靜的家」打交道,比如我們的靜音門,靜音牆板,靜音的鋁木窗,靜音的入戶門,靜音的五金……基本上我們就停留在這上面,你真要讓我給你設計整個牆都鋪滿牆板,我們還真不一定會這麼去給客戶設計,而且我們又不做柜子,不做固定的家具和移動的家具,我們最基本的初衷還是在跟噪音打交道,我們要屏蔽掉噪音,給自己一個安靜寧靜的享受生活的空間,而不是什麼東西都鋪在牆面上,什麼東西都裝得死死的,一定都是我這個品牌的東西。它不一定是客戶想要的結果。

我覺得,還是在於品牌的締造者、產品的設計者、我們終端的銷售人員對家的理解能不能跟客戶產生共鳴。客戶真花了幾十萬上百萬,你把所有的木製品裝在那兒的時候,你在這個房間,你不一定覺得這是在家裡,但你在我們TATA裝的靜音的居室空間,你打開窗戶,陽光和生活的氣息都進來了,你關上窗戶,就是寧靜的,你可以去看看書,曬曬太陽;你打開你的臥室門,你就可以跟客廳老人孩子融入在一起;你關上你的書房門,你就可以享受你自己的寧靜,喝一杯小茶……我覺得這是我們想要的生活,而不是拿產品完全堆砌到客戶家裡。

所以,我們的導購只是把最好的、最適合你的產品介紹給你,而不是一定要把我們品牌的所有東西都推薦給你。

我們最怕的是客戶錢花了卻不滿意。因為如果他花了幾十萬上百萬,把你生產的所有東西都裝進他屋裡,裝完他發現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的時候,他堅決不會把TATA木門推廣給他的朋友,他只會覺得TATA的設計師和銷售是勢利眼,只是想把他們家變成宮殿式的。所以說,客戶一點兒也不傻,我們對客戶只要真誠,客戶一定會把他身邊最好的朋友、鄰居、親戚全部都介紹過來。所以我們回頭客非常多,客戶介紹的非常多。

結語:

行業有個怪現象,就是TATA很多東西,別人怎麼學也學不像。其實原因很簡單,TATA的每個理念是發自內心、執行在手上,而不是掛在嘴上、貼在牆上的。很多企業所謂的學,不過是學了花式,沒學實質——心不在,結果自然不在。文化,是假不來的。真誠,是假不來的。

(來源:搜門網,侵刪)

相關焦點

  • 深度|一款木門銷量破4億 TATA如何做到的?
    是以8.1億收官豪氣摘冠的索菲亞?No!是猛銷7.65億的第二名TATA木門!沒錯,就像所有選秀節目最火的往往不是第一名一樣,這個雙十一,家居行業總銷售額第二名的TATAT木門真正名利雙收!24小時7.65億?超預期近1億元?同比增長了23.58%?
  • 從0到1,從1到億,TATA木門廣州迎來十周年慶典
    廣州TATA木門10周年感恩盛典廣州TATA木門10周年感恩盛典現場人聲鼎沸TATA從2010年11月的第一家店開始到現在,從0到1,從1到億,TATA木門廣東省總經理仝帥稱:「十年的風雨坎坷,十年的傳承跨越,十年的辛勤耕耘,最終成就了廣州TATA的今天。」
  • 鯊魚到了最危險時刻!每年捕殺1億頭的背後是數十億美元魚翅市場
    鯊魚到了最危險時刻!每年捕殺1億頭的背後是數十億美元魚翅市場  黃粱 • 2017-12-24 19:06:07 來源:前瞻網 E782G0
  • 830億件快遞背後:垃圾處理費達43億,有人靠紙箱成中國女首富
    文 | AI財經社 劉雪兒830億件,同比增長30.8%,這是我國快遞業2020年的成績單,作為全球第一大快遞國,我國再一次刷新了紀錄。剛剛過去的2020年,可以說是我國快遞業突飛猛進的一年,業務量先後突破500億件、800億件兩個大關,並且從500億件到800億件,只用了短短三個多月的時間。
  • 一年吸金70億! 小豬佩奇走紅背後有這個套路
    (原標題:從動畫片到文身,小豬佩奇一年吸金70億!背後又有著怎樣的生意經?這隻粉色小豬豬究竟是什麼來頭?《小豬佩奇》又名《粉紅豬小妹》(英文名:Peppa Pig),是由英國人阿斯特利貝加戴維斯(Astley Baker Davis)創作、導演和製作的一部英國學前電視動畫片。故事圍繞她與家人的愉快經歷,幽默而有趣,藉此宣揚傳統家庭觀念與友情,鼓勵小朋友們體驗生活。
  • 靠表情包一年賺了30多億,日本版微信Line是如何做到的?
    和微信不同,Line 的通訊業務收入主要是來自於付費表情包,2017 年表情包收入高達 18.6 億人民幣(約 302 億日元),以 Line Friends 引領的其他業務收入高達 12.4 億人民幣(約 202 億日元)。可以說,憑藉表情包,一年收入竟然有 30 多億人民幣(佔公司收益的 30%), Line Friends 已經成為一個變現能力超強的 IP。
  • 梅威瑟追星C羅疑帶1.2億鑽表,他曾30分鐘瘋狂賺走了20億人民幣!
    網絡上流傳的照片都抓不住重點,幾乎所有合影均不顯示梅威瑟的右手腕,只有和C羅的一張合影中影影綽綽看到亮晶晶的手錶,疑似是梅威瑟心頭肉、最近瘋狂顯擺的價值1800萬美元(1.2億人民幣)世界最貴名表。梅威瑟體壇第一炫富狂魔的稱號絕非浪得虛名,數不清的豪車、摟不完的美女、豪華遊艇、私人飛機、大把名表、鋪滿床的現金。
  • 熊貓直播出售30億竟然沒人願意接手,熊貓直播連30億都不值了嗎?
    前段時間還被曝出,王校長無暇顧及熊貓直播以30億的價格出售熊貓直播,尋求買家卻沒人出價購買。熊貓曾與虎牙,鬥魚,網易接洽,而字節跳動旗下的西瓜視頻也曾說有意「收購熊貓」,但是可能是在價格方面未曾談攏的原因吧,市場打的都是心理戰,消耗戰,現在熊貓市值30億的價格出售不知道是否還值得呢?前段時間有過多篇報導,熊貓平臺王校長無心打理準備轉賣,初步估價30億。
  • 年銷12億包!1元錢的小魚乾被他賣上市,營收近10億!
    每個品牌背後,都有一段動人心弦地故事。他曾是個窮小子,但懷揣夢想的他走了出去,300元起家,保持著一顆不甘貧窮的進取之心,用30年的時間不斷突圍自己;憑藉汪涵、鄧倫的代言,如今這種1元錢一包的「勁仔小魚」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休閒時光中離不開的一種零食,2019年銷量逾12億包,堪稱傳統風味休閒食品奇蹟。沒錯,正是超市收銀臺邊貨架上那1塊錢一包的魚仔,竟然一年可以賣出12億包,而且還成功上市了!
  • 大墓挖出一對「孿生」古劍,為何一把價值30億,另一把卻毫無名氣
    大墓挖出一對「孿生」古劍,為何一把價值30億,另一把卻毫無名氣 如今在社會上都出現了不少的奇珍異寶,有不少都是出自農民的手中。他們在田地耕作的時候都會挖掘到不少的寶貝,後來經鑑定還真是價值不菲。在當年的太平盛世之中,古董藝術品的價值遠遠高於黃金的價值。
  • 1.35億!《蜘蛛俠:英雄遠徵》正式預告片播放創新高
    該預告片確認了《蜘蛛俠:英雄遠徵》延續了《復聯4》的故事線,經過重重磨礪的蜘蛛俠在緬懷鋼鐵俠的同時,還將前往歐洲展開全新徵程、開闢全新戰場、對抗全新敵人。該預告發布後24小時內觀看人次也創下新高——達1.352億次,創造了索尼影業最高預告片前24小時觀看人次紀錄,也擠進影史預告片前24小時觀看人次榜Top 10。《蜘蛛俠:英雄遠徵》正式預告片。
  • 又是一波暴跌,30億市值蒸發,1萬股民被套!
    有這麼一隻股票十分悲慘,曾突發2個跌停後進入到橫盤區域當中,但是,就在最近又開啟了新一輪的下跌模式,而且,這新一輪的下跌模式更悲慘,因為,又是一波暴跌啊。而這一隻股票正是「奇信股份」,目前,公司的市值是在24億上下,但是,在去年11月份的時候,公司的股價最高曾達到了23.88元,換算下來,當時公司的市值應該是有54億上下。也就是說,在這又是一波暴跌之後,公司30億市值蒸發掉了,而且,在這一波暴跌當中,公司的股價更是連續經歷了5個跌停,其中4個跌停還是一字跌停,可謂是猝不及防啊。
  • 5億臺幣2億豪宅不為所動,誓不做30億豪門闊太!
    臺灣30億豪門媳婦麻衣正在被離婚爭孫事件困擾。日本女星佐藤麻衣生於1979年,家境不錯,自幼受到良好教育,2000年時到臺灣娛樂圈發展,不僅是演員、歌手、主持人,還身兼模特和人氣作家身份。麻衣眾所周知的戀情是和朱孝天的那段,後與歌手黃義達相戀,分手後黯然退出娛樂圈。
  • 中國30年少生了1.42億人:退休高峰將至,未來樓市誰接盤?
    在過去的三十年時間中,國內一共少出生了1.42億人口。尤其是在未來兩年退休洪峰將至的時候,這些少生的人口就顯得十分刺眼。那麼有一個問題值得考量,將來國內樓市要誰來接盤呢?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深遠之所以說,最近三十年國內少生了1.42億人,其中是有數據來支撐的。因為從90年代開始,國內新生兒數量就開始出現急劇下滑的態勢,最主要的原因是計劃生育這一政策的影響。
  • TATA木門雙11成交10.23億破紀錄 專注木門細分領域打造強大閉環
    截至2020年11月11日24時0分0秒,TATA木門天貓進店訪客達3969000人,107549戶家庭下單,同期訂單增長16%,累計成交額為10.23億。這是TATA木門2020年交出的「成績單」,這一串串數字不禁讓人驚嘆,原來方寸之間的一扇門也能做這麼「大」「雙十一」已成為中國電子商務行業的年度盛事,並且逐漸演變為全球消費者的狂歡節。
  • 210億美元下注!MNC頻頻豪賭背後下著怎樣的棋?
    吉利德與美國生物公司Immunomedics於9月13日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前者將以210億美元收購後者。單從基本面看,收購這家手握美國FDA加速批准,用於治療在接受至少兩種療法的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的抗腫瘤藥研發公司是吉利德在該領域最新的布局。
  • 靠30個女人市值漲了200億,行業裡憑啥只有它最賺錢?
    這個夏天,比「姐姐」們更颯的是姐姐背後的上市公司芒果超媒,市值一度扶搖直上達到 1300 億,超過在美股上市的愛奇藝 166 億美元( 1154 億元)市值。不出意外,芒果超媒今年半年賺的就能接近去年一年的盈利。
  • 快手上的海鮮村,一年165億次播放背後的故事
    一年播放量165億次是什麼概念?相當於全國人民13億人民人均觀看12次。在快手大數據研究院的報告中,江蘇省連雲港市的贛榆區海頭鎮創造了這個全國短視頻播放量最大的記錄。海頭鎮人都在拍些什麼,讓全國人民這麼喜歡看?答案是海鮮。
  • 李嘉誠1.5億收購了白貓,如今公司負債十億,李嘉誠反而賺到15億
    說到上海白貓這個品牌,許多人其實不陌生,這可是有著幾十年歷史的日化品牌,而且曾經在中國市場的國產品牌裡面是妥妥的老大。不過許多人發現最近幾年怎麼看不到白貓了,白貓怎麼突然就沒了。事實上許多人不知道,這個曾經赫赫有名的品牌後來竟然被李嘉誠收購了。
  • 距今1.13億年
    其實,科學家們曾經發現過一些帶有兩個後肢的蛇化石,而在巴西,人們又第一次找到了擁有四肢的蛇的古老化石,距今約1.13億年。這條化石蛇長約19.5釐米,前後肢長分別約4毫米、7毫米,被命名為Tetrapodophis amplectus,應該是現代蛇的直系祖宗。不過科學家們認為,這種蛇的四肢並不是用來走路的,而是幫助抓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