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與本案生活息息相關,解除勞動合同是否之前我們聊過很多下崗失業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的一些福利,然後發現很多朋友把這兩個概念給弄混淆了,覺得靈活就業人員只是下崗的另一種稱呼。雖然我們說這兩者要很接近,但其實也不是完全對等的,那麼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靈活就業和下崗失業人員的區別,以及如何領取相應的補貼。
其實下崗失業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兩者定義上有一點不同,下崗失業人員有特定的人群,而靈活就業人員他這個範圍就更加大一些,包括下崗失業人員在內的所有的與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係的失業人員,自謀職業人員,從事個體經營組織的人員,根據關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下崗這些人員再就業工作了通知的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下崗失業人員指的是以下的4類人群,第一類就是國有企業的下崗職工,第二類就是國有企業的失業人員,然後第三類是國有企業關閉破產需要安置的人員。
那麼第四就是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並且失業一年以上的城鎮的其他失業人員。所以對於原先在企業上班,後面哪有下崗失業的都算得上是下崗失業人員。而靈活就業人員指的是與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係的失業人員,自謀職業的人員,通過以下方式從事靈活就業的人員,你比如說是社區的勞動組織就業,用人單位的靈活就業,還有自主就業等等。
所以靈活就業它這個範圍就更加廣泛一些。我們再說說相應的補貼問題,然後對於失業人員最大的補貼就是失業補貼。除了每個月能領取一定數額的失業金以外,失業保險還能夠為你繳納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還提供了求職的培訓等獨疹的福利。當然了不是失業,你就能領取失業補貼,還要滿足相應的條件。第一個就是失業前所在這個單位,其個人已經參加失業保險,第二個就是你要履行繳費義務要滿一年。第三個要進行失業登記,並有求職的要求。第四個就是非本人意願中斷就業。
那麼大家可以看到,所以對於沒有繳納過失業保險的,或者是自己主動辭職的,你是沒有辦法領取失業保險金的。那麼對於靈活就業人員也有相應的靈活就業人員的社保補貼。對於靈活就業人員,如果你是自己交社保,那是可以享受社保補貼的政策的,也只需要到戶籍所在地區的社區勞動保障的工作站,申請認定就業的困難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的身份之後,那麼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按月繳納職工醫療保險職工的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就可以在所屬地經辦機構規定的受理時限內申請靈活就業人員的社保補貼。
你比如說一些地區補貼標準是175.03塊錢,而北京市的補貼標準,基本養老保險以上年本市職工的平均工資的40%為繳費基數,按照20%的比例補貼14%,你個人繳費是6%。而失業保險是以上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為繳費基數,按按照1.2%的比例,補貼是1%,那個人繳納了0.2%。基本醫療保險是以上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70%給繳費基數,按照7%的比例,補貼是6%,那個人就要拿1%。
所以大家可以看,國家對於靈活就業和失業人員都是有一定的照顧的,那麼如果你滿足相應的條件,還是要積極地去申請相應的待遇保障,還是能夠減輕了不少的生活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