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支持鼓勵多渠道靈活就業新政
□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丁維 張建林
門店太小,想出攤,又怕整改;企業想多採用非全日制用工,以控制成本;有創業的點子,但資金不足,抱負難施……針對這些問題,近日,湖北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於鼓勵和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實施意見》,既關照個體戶,又惠及打工者,還給創業者真金白銀的支持。
《意見》提出了18條具體措施,鼓勵小店經濟、直播帶貨、社區團購、夜經濟等新業態發展,以及非全日制用工等靈活多樣的創業就業方式。連日來,楚天都市報記者探訪江城街邊小店、時尚商圈、創業孵化基地,採訪小店店主、零工、創業者們對《意見》的期待。
推動特色街區等各類小店集聚區建設
1月9日,洪山區虎泉夜市小商品市場,炸雞排、串串、奶茶、服裝、飾品、電子產品……各式小店升騰起濃濃的市井煙火氣。
夜市美食廣場入口處,便是王姐的加盟雞排店。「夜市風光從晚上6點鐘左右開始,下課、下班的人都從這邊過,挺熱鬧的。」王姐笑眯眯地對楚天都市報記者說。她的小店生意不錯,但顧客多的時候,有些活動不開,所以她想把店面改造一下,希望攤子能向街面支出去一點。
小店經濟是城市經濟活動的「毛細血管」,激發小店經濟活力,是促消費、惠民生、穩就業的重大舉措。《意見》在促進個體經營發展方面提出,支持各類特色小店發展,推動社區、批發市場、現代商圈、特色街區等各類小店集聚區建設。進一步放寬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允許線上線下一體化經營的個體工商戶以網址或實體經營場所作為住所(經營場所)登記。科學設置臨時便民服務點,對佔道、出店等經營形式規範包容管理,引導勞動者規範有序經營。在政府指定地點、規定時段開設的馬路市場、小攤販經營點、早市夜市、餐飲排檔等便民消費服務點,不納入無照經營查處範圍。同時,對個體工商戶免徵不動產登記費,取消涉及靈活就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對經批准佔道經營的免徵城市道路佔用費。
支持A級景區等擴大季節性就業崗位
武漢各大商圈最熱鬧的地方,莫過於美食餐廳和早教培訓中心,入口、電梯出口等處總有人散發傳單和優惠券。
武昌區群星城商場一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對於推廣員,公司大多採用非全日制用工,因為節假日和平時的用工數量差別很大。平時只需1-2名地推人員,每人每天底薪100元,獲得一定數量的客戶關注還有提成,而節假日的用工需求常常要擴大10倍。
非全日制用工既能滿足一些用人單位的靈活用工需求、降低用工成本,也能滿足勞動者的求職願望,促進就業和新經濟發展。
《意見》提出,要擴大非全日制就業,落實財政、金融等針對性扶持政策,對非全日制勞動者較為集中的保潔綠化、批發零售、家政服務、建築裝修等行業,按規定實施普惠小微貸款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同時,增強養老、託幼、心理疏導等服務領域的吸納就業能力。支持住宿餐飲企業、A級旅遊景區等擴大提供季節性就業崗位;支持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承接政府部門購買的社會工作服務項目,吸納社會工作人才就業;支持小店採用非全日制用工、招用兼職人員、共享用工等方式,增加就業機會。
此外,鼓勵發展直播帶貨、社區團購、夜經濟等新業態。實施包容審慎監管,促進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健康發展,加快推動網絡零售、移動出行、線上教育培訓、網際網路醫療、在線娛樂等行業發展,為勞動者平臺就業、居家就業、遠程辦公、兼職就業創造條件。
創業者最高可申請20萬元擔保貸款
設立零工市場方便馬路零工招攬生意
木工、油工、瓦工……在電動車上掛一塊紅字招牌,便可以招攬生意。在武昌區中山路與和平大道交叉路口,時常可以看到「馬路零工」的身影。
10日,在瑟瑟寒風中,瓦工田軍告訴記者,比起在工地幹活,他更願意在街頭攬活,因為做完一單馬上就能結錢。「只是街頭冬天冷、夏天熱,也影響市容。」田軍不好意思地笑道。
《意見》明確,鼓勵設立零工市場,有條件的地方還可在零工聚集地規劃設置零工市場,提供勞務對接洽談、就業信息發布等便利服務,加強疫情防控、秩序維護和安全管理。屆時,像田軍這樣的「馬路零工」,就不用在日曬雨淋下露天攬活了。
《意見》還提出,要把靈活就業信息納入公共就業服務範圍,免費發布供求信息,按需組織專場招聘。鼓勵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發布短工、零工、兼職等需求信息,為階段性用工企業提供用工服務。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靈活就業人員提供規範有序的求職招聘、技能培訓、人力資源外包等專業化服務的,按規定給予就業創業服務補助。對在促進靈活就業方面發揮作用突出的,在人力資源服務領軍企業評選時,給予優先支持。推進流動人員人事檔案信息互聯,加快推行「一點存檔、多點服務」。
田軍說:「我們最希望零工市場能裝得了工人,更招得來活。」
靈活就業人員辦理失業登記無需證明
在加強靈活就業服務方面,《意見》提出,靈活就業人員可到就業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辦理就業登記。靈活就業人員失業後,可在戶籍地、常住地、就業地或參保地辦理失業登記,只需提供個人信息並書面承諾信息的真實性,無需提供就業或失業證明材料;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應當通過比對社保登記、工商登記、納稅情況等信息核查登記信息,核查無誤的,辦理就業或失業登記手續。
同時,將符合條件的靈活就業人員按規定納入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補貼範圍,支持自由職業者申報職稱評審,並在技能人才評選中適當擴大靈活就業比例,激勵靈活就業人員崗位成才。對就業困難人員、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從事靈活就業的,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
對靈活就業人員家庭,在申請最低生活保障進行家庭收入核算時,可扣減必要的就業成本,符合條件的及時按規定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對有靈活就業人員的低保家庭,在年度覆核期間家庭收入略高於當地低保標準的,根據其收入變化情況明確延續一定的保障時間,實施低保漸退。
對於創業的甘苦,陳仲喜深有體會。他的「熹妃藤茶」團隊曾獲得100萬元的天使輪投資,並在2019年「創青春」湖北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中勇奪農村電商組金獎,隨後又在湖北省青年創新創業板掛牌。
陳仲喜表示,資金不足是眾多創業者面臨的最大攔路虎。《意見》提出,對符合條件的個人創業,可申請最高2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合夥創業的,可根據合夥創業人數適當提高貸款額度,最高不超過符合條件個人貸款總額度的10%,按規定給予財政貼息。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其他創業擔保貸款逐步降低或免除反擔保要求。
《意見》還明確,縮短企業開辦時間,實行「210」標準(2個環節、1天內辦結、0收費)。新發放的10萬元及以下的個人創業擔保貸款,以及全國創業孵化示範基地或信用社區(鄉村)推薦的創業項目,獲得設區的市級以上榮譽稱號的創業人員、創業項目、創業企業,經銀行業金融機構評估認定的信用小微企業、商戶、農戶,經營穩定守信的二次創業者等特定群體,免除反擔保要求。對納稅人在政策截止時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未滿3年的,可繼續享受至3年期滿為止。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從事個體經營,符合條件的,按規定給予創業補貼。
在降低靈活就業場地成本上,落實階段性減免國有房產租金政策,轉租、分租國有房屋確保免租惠及最終承租人。政府投資開發的孵化基地等創業載體應安排一定比例的場地,免費向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提供。有條件的地方可將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閒置空間、非必要辦公空間,改造為免費經營場地,優先向下崗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提供。
陳仲喜說:「創業風險高,通過降低或免除反擔保,有助於創業貸款,解決企業經營中的資金斷裂等問題,幫助創業者提升經營成功率。」
繪圖/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