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鞋底磨損知健康狀況? 醫生:是否有足部疾病需檢測

2020-11-26 四川在線

看鞋底磨損可知健康狀況?醫生:可提供參考,但是否有足部疾病還需檢測

■天府早報記者段禎

最近,網絡上熱傳一種說法:多多觀察鞋底磨損部位的變化,可以提醒你的走姿是否正確,甚至可以發現一些嚴重的疾病。對此,成都市二醫院康復醫學科治療師向超表示,一些患有扁平足、O型腿的小孩,的確會有不同程度的鞋底磨損,「鞋底磨損可為普通市民提供參考,但是否存在足部疾病,還需要到醫院進行更詳細的檢測。」

■提醒

少穿軟底鞋多穿硬底鞋

向超表示,孩子的足弓常常在4至6歲形成,大部分寶寶及青少年平足是先天性的。扁平足在青少年中的發病率為11%,僅次於近視等五官科疾病,但許多時候扁平足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我遇到的很多小孩家長,都喜歡給孩子穿軟底鞋,因為孩子覺得穿著舒服,但我們建議從孩子4歲開始,甚至是從2—3歲開始,就給孩子穿底子硬一點的鞋。」向超說,1—2歲的孩子適合穿軟底鞋,因為這個時段需要鍛鍊寶寶的本體感覺,「穿軟底鞋,有助於幫助孩子去感知地面,促進他們本體感覺的發育,但隨著年齡增長,孩子的足弓開始發育形成,這一階段就應該穿底子硬一些的鞋,讓足弓有輕微承託。」「當然,成年人也建議多穿硬底鞋,少穿布鞋、前腳掌和後腳掌能輕易捏合的軟底鞋。如果感覺不舒服,可以穿硬底的鞋,再在鞋裡加個柔軟的墊子。」向超說,穿底子較薄、腳軟的鞋子走路,一方面踩到尖銳物易對腳部產生損傷,另一方面,這樣的鞋子可能對腳部就沒有支撐作用了,容易引起足弓受損,過度損傷後,甚至出現筋膜炎等。另外,如果鞋底太薄,在彈跳、奔跑時,對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甚至脊柱都會產生很大的震蕩,也給關節帶來很大壓力。

患有扁平足的小孩,鞋底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磨損。但鞋底的磨損與其材質、經常行走的路面平整性等因素會有一定的關係,因此醫學上判定是否有扁平足、高弓足等,一般不以鞋底評估,而是通過足底壓力測試,生物力線檢測等。不過,鞋底的磨損情況可為普通市民提供一些參考。」

案例

走路「內八字」,鞋底內側被磨

你會常常觀察自己的鞋底嗎?面對天府早報記者的提問,15位成都市民中,大多數人表示鞋底都有一定程度的磨損,但不會專門去留意鞋底的磨損問題。市民劉女士表示,自己也是在看到了 「鞋底磨損部位可以判斷其走路姿勢是否正確」的說法後,才好奇地抬起左右腳看了看,「我發現左右腳鞋底的外側有輕微的磨損情況。」回家後,她又看了看另外的幾雙鞋,「穿的時間都差不多,平底鞋的後跟,主要是鞋底外側有一定的磨損,但運動鞋就幾乎沒有。」

「我的鞋子磨得兇。」「85後」小胡說,磨損最嚴重的是一雙雪地靴,「只穿了一個冬天,鞋底很誇張地被磨成了一個斜面,鞋底內側幾乎快被磨光了。」小胡走路有點 「內八字」,「可能是這個原因,鞋底經常被磨,不只是雪地靴,我的皮鞋、運動鞋都有不同程度的磨損。」

O型腿

一般也稱為0型腿,醫學上稱為「膝內翻」。以兩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時,兩足內踝能相碰而兩膝不能靠攏為主要表現的畸形疾病。

X形腿

以兩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時,兩膝能相碰,兩足內踝分離而不能靠攏為主要表現的畸形疾病。

釋疑

後跟外側緣有輕微磨損屬正常

成都市二醫院康復醫學科治療師向超,被患者親切地稱為「鞋墊醫生」——他為處於生長發育時期的扁平足小孩製作矯形鞋墊,幫助他們矯正。「患有扁平足的小孩,鞋底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磨損。但鞋底的磨損與其材質、經常行走的路面平整性等因素會有一定的關係,因此醫學上判定是否有扁平足、高弓足等,一般不以鞋底評估,而是通過足底壓力測試,生物力線檢測等。不過,鞋底的磨損情況可為普通市民提供一些參考。」

據了解,人體足部有兩個方向不同的足弓,一個為橫弓,一個為縱弓。通俗來講,足弓就是我們腳底板上的凹陷的地方,大多數人的腳底板都是不平的。向超表示,正常人步行,鞋跟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磨損,「磨損位置集中於後跟外側緣、前腳掌靠內側,如果沒有其他足部病變,且磨損不太嚴重,通常都是正常的。如果磨損嚴重,首先應考慮是否是足弓出現了問題。」

有醫學專家稱,通常情況下,如果新買的鞋子,半年磨掉20%以內,一般視為正常的。如果3個月內就磨損掉20%~30%,就不是走路姿勢的問題了,基本上可以判斷是身體出了問題。常見的原因有髖關節疾病,像先天性髖關節半脫位,髖關節發育不良,脊柱側彎等。

磨損部位判斷

1

雙腳都是後跟內側磨損

有可能是內八字,O 形腿,X形腿

解釋:

這種情況可能是兩腿的膝關節向外分離,導致小腿脛骨向內翻轉一定角度。嚴重的話會形成X形腿或「內八字」。如果邁著外八字腳步,說明腳趾向外的角度過大,時間久了,會讓膝蓋外移,雙腿變形。隨著年齡增長,可導致膝關節疼痛以及加速關節退化,甚至引起腰椎不適。

2

前腳掌磨損

有可能是重心前移、橫弓塌陷

解釋:

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因為走路時重心前移(比如長期穿高跟鞋後),身體處於前傾狀態,導致二三四蹠骨受到過大壓力,此外,還可能是腳部橫弓塌陷所致,久而久之可能造成脊柱後凸的問題。

3

雙腳磨損程度不同

有可能是長短腿

解釋:

最典型的症狀就是雙腿長短不一。人體生長發育過過程中,可能出現長短腿,在醫學上,當患者兩側對比在1釐米以內是允許的範圍,如超過1釐米就需要補償性治療。主要症狀體現:走路跛形;骨盆傾斜,嚴重時會造成脊柱側凸。當人一隻腳受傷後,會有意避免受傷一側用力,這樣會形成保護性跛足,也可能使雙腿用力不均勻,導致雙腳鞋底磨損情況明顯不同。有些人在出現運動損傷之後,走路時擔心受傷部位再被拉傷,於是拖著腿走路,也會造成腰椎變形。

■小貼士

如何挑一雙合腳的鞋

穿著不合適的鞋子,會有損健康,甚至會引發多種疾病。專家介紹,臨床上很多病症,如雞眼、囊腫、足底筋膜炎、足跟痛等都是由於穿著不合適的鞋子引起的,患者由於經常穿過小或過緊的鞋子,腳與鞋子的摩擦加劇,造成腳部紅腫、足底疼痛,嚴重的還會導致踝、膝、臀及背部等的問題。

向超建議大家在選鞋時,要選擇透氣性較好的材質,除了合腳,還要注意前腳掌部位可寬鬆些;選擇有後跟杯的鞋子,這樣鞋後跟可以增加跨步的力量,能有效減緩對腳跟的衝擊,還能有效控制後足外翻,減少腳部疲勞;如果條件允許,可選擇有足弓承託的鞋。

這才是好鞋

材質透氣性較好前腳掌部位寬鬆有後跟杯或有足弓承託

相關焦點

  • 足部感覺發涼怎麼回事 從腳看出你的健康
    中醫認為一個人的健康狀況可以從腳的一些症狀看出來,你知道怎麼看嗎?小編來教你。  腳部看出你的健康  1、腳趾  一般腳趾長而大,足部寬厚實大者主壽,腳趾瘦而短,足部狹窄薄小者主夭。  腳趾用力:走路時,鞋底拇趾側會磨得明顯變薄,這種人可能易患肝病;小趾側鞋底磨損較明顯者,可能心臟有病;腳後跟鞋底明顯磨損者,暗示腎臟有毛病。  2、趾甲:健康人的趾甲,白色的半月形佔趾甲長度的1/5,顏色粉紅;其實平常多喝蜂蜜水,就能防止很多疾病,苦於買不到真蜂蜜的可以加底部小莫微信。
  • 看臉色知健康 面色潮紅或是急性感染性疾病
    原標題:看臉色知健康 中醫診療講究「望、聞、問、切」,把視診放在了第一位。 有什麼疾病,老中醫可以「一望即知」,不少人覺得,這在神奇中透著點玄妙。實際上,一個人的健康狀況往往有著顯著的外在表現,經過醫學訓練並有長期臨床觀察經驗的中醫生,從臉色等外部症狀初步判斷病情,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 矯正鞋幹預足部沒有效果,看看是否做好這三點
    原標題:矯正鞋幹預足部沒有效果,看看是否做好這三點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由於足部處於發育階段,會比較容易出現扁平足、後足外翻等現象,但都屬正常現象!隨著年齡增長,這些足部情況會慢慢恢復正常。不過,在這個過程中,足部也很容易受到內外界的影響,比如孩子走姿、睡姿不良等都可能讓孩子的扁平足、後足外翻變得嚴重,這時候就會影響孩子的日常生活了,恢復起來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 耳鼻喉需做哪些檢查?10種檢查可看出耳鼻喉是否健康
    耳鼻喉是比較複雜的器官,對於正常人來說需定期去醫院做檢查,能看一看耳鼻喉是否健康。其主要檢查項目有鼻功能檢查、外耳、聽力和前庭檢查等,不妨來具體了解一下。
  • 腳踝粗、小腿粗、鞋底外側磨損明顯?Rosie教你一周改善
    很多女生都有下半身偏壯的困擾,尤其是小腿部位。引起小腿粗壯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足內翻是很容易被忽視的一個原因。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足內翻呢?仔細觀察自己平時經常穿的一雙平底鞋,如果鞋底外側磨損比內側更加嚴重,那麼很可能是足內翻引起的,也就是內八字腳。足內翻通常伴隨著O型腿,脊柱側彎等諸多問題。最直接的感受是在走路的過程中,踝關節不穩定,走久了容易腳踝酸痛,穿高跟鞋時也不穩,容易崴腳扭腳,更直接的表現是腳踝和小腿比較粗壯,和大腿有的一拼!
  • 學步鞋穿著分階段,階段穿鞋促進寶寶足部更健康
    適合的學步鞋要按照寶寶足部成長需求挑選,分階段給寶寶穿不同功能設計的學步鞋。學步階段的寶寶足部有什麼特點呢?剛學步的寶寶,還不能很好的站起來,不能給他穿太久的鞋子增加障礙,最好光腳足部能很好地抓地,足部有支撐,能更好的站穩!等寶寶能邁開步子了,細心觀察的父母會發現,寶寶學走路時還沒有形成正確的步態,走起路來踉踉蹌蹌,全腳掌著地,像是一隻小企鵝在走路,父母在旁深怕寶寶一不留神就摔倒了。
  • 貓咪腳墊用處大,可爪墊顏色異常易忽略,一旦發現需考慮這些疾病
    像腳墊這樣小的東西,顏色的變化可能是疾病的症狀。爪墊變色最常見的原因是外傷,更劇烈的顏色變化可能暗示嚴重的疾病,如足蹠炎和貧血。大多數導致腳墊顏色變化的醫療狀況是很難預防的。但是,有很多方法可以防止腳墊受傷。保持腳墊的健康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來捕捉更多的生命威脅的症狀。
  • 貓咪腳墊用處大,可爪墊這些疾病異常易忽略,一旦發現需詳細檢查
    像腳墊這樣小的東西,顏色的變化可能是疾病的症狀。爪墊變色最常見的原因是外傷,更劇烈的顏色變化可能暗示嚴重的疾病,如足蹠炎和貧血。大多數導致腳墊顏色變化的醫療狀況是很難預防的。但是,有很多方法可以防止腳墊受傷。保持腳墊的健康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來捕捉更多的生命威脅的症狀。
  • 時尚搖搖鞋 穿著需謹慎
    時尚搖搖鞋 穿著需謹慎  【口播】搖搖鞋在年輕人中風靡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咱們市區的街頭巷尾也隨處可見穿著搖搖鞋的行人。可是前段時間有媒體報導,不少人因為穿「搖搖鞋」摔成了骨折。這個搖搖鞋到底是一種什麼鞋?我們一起去看看。
  • 新型紋身貼: 隨時監控你的健康狀況
    說到紋身不少人就會將其和「不良少年」聯繫到一起,對於很多家長來說也是強烈反對自己的孩子做紋身,不過相信下面介紹的這款紋身貼也許會改變你對紋身的看法:這個「臨時紋身貼」(Temporary Tattoo)中內置了一個健康監控傳感器
  • 青少年及時穿著矯正鞋,幹預足部更有效果
    像扁平足、高弓足、拇指外翻、內翻足等足部問題在青少年群體中都非常常見,不管是先天遺傳因素引起還是後天一些不良習慣、穿鞋不當等情況引起,各位家長都要高度重視。復旦大學運動醫學與康復研究所所長陳世益教授指出,4-13歲是孩子足弓發育重要階段,足部問題很常見,但可塑性非常強!足部問題像扁平足這些雖不致命,但對日常生活來說,還是會受到一定影響。
  • 基於尿液的疾病檢測研究進展一覽
    醫生、營養學家和環境科學家不僅對尿液的物理性狀,如尿量、顏色、透明度、氣味、pH和比重等感興趣,也對尿液的化學成分特別感興趣,因為它們揭示了有關一個人的健康與否、他們所吃的什麼、他們正在服用什麼藥和環境中什麼樣汙染物的關鍵信息。用於醫療目的的尿液分析可追溯到超過3000年前。事實上,直到19世紀末期,使用顏色,味覺和嗅覺進行尿分析是早期醫師用於診斷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 ...旗號宣揚治病功效,號稱「誰賣誰火」的利尚莊健康鞋是何來路?
    所謂磁療,就是運用磁場作用於人體穴位或患處的治療方法,即依據患者的不同疾病和症候,把不同磁性材料、規格的磁片用軟磁條或動磁場的方式作用於體表、穴位上,再依據疾病發展狀況加以調正,是通過疏通經絡、平衡陰陽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一種自然物理療法。 那麼利尚莊磁療健康鞋究竟是怎樣的一款產品?
  • 足部肌肉扳機點與拉伸
    2.𧿹短伸肌扳機點:病因:𧿹短伸肌的扳機點常因為急性或是慢性的肌肉過度使用、肌肉持續維持拉長的姿勢(如仰臥睡覺時床單過緊使腳趾屈曲)、肌肉持續縮短的姿勢(例如穿高跟鞋)、穿著鞋底過於僵硬的鞋子(限制跗蹠關節的動作)、穿戴石膏而固定不動、足部過度旋前(導致足部內在肌肉需要提供較大的穩定力)、足部結構性變形、創傷或跗骨疲勞性骨折。
  • 學會這六點,狗狗的健康狀況一目了然
    如果發現狗狗的鼻頭髮幹,甚至龜裂,或者出現黃色的濃鼻涕,就表明狗狗的身體狀況不容樂觀,可能是發燒,或者呼吸系統疾病的徵兆。 鼻頭的顏色因不同品種而異,與健康狀況沒有必然的關聯。
  • 學會這六點,狗狗的健康狀況一目了然
    如果發現狗狗的鼻頭髮幹,甚至龜裂,或者出現黃色的濃鼻涕,就表明狗狗的身體狀況不容樂觀,可能是發燒,或者呼吸系統疾病的徵兆。鼻頭的顏色因不同品種而異,與健康狀況沒有必然的關聯。檢查狗狗的眼睛對於純種犬而言,不同品種眼睛的形狀、位置、虹膜的顏色都有明確要求,不過這與狗狗的性格及健康並無絕對關聯。在挑選寵物時要注意眼睛是否乾淨,可否充分閉合或者張開,有無虹膜發炎的狀況,以及眼屎的顏色和數量。
  • 後足外翻問題導致穿著鞋子易磨損,可穿矯正鞋應對
    平常,家長注意孩子足部是在穿鞋的時候,眼尖的家長會發現孩子的鞋底磨損有點厲害,仔細檢查孩子的足部,發現孩子有扁平足及後足外翻的現象!不過4歲之前這一現象屬正常,剛出生沒多久的孩子,腳跟是會稍微向外傾斜,也有假性扁平足現象。但隨著年齡增長,腳跟也會漸漸垂直正常,足弓也會漸漸呈現。
  • 【貓咪知識】關於流浪貓健康狀況檢查
    早上上班站在公交站臺等車的時候,發現路旁蹲著一隻流浪貓,全身的毛髮糾結在一起,毛髮上還沾有汙水,在寒冷的早上,它被凍的懾懾發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