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的包裹還在路上,跨境電商已經迫不及待地把眼光瞄向了「黑色星期五」。「我們調查發現,很多買家會在"雙11"留下購買空間在黑色星期五使用,當看到適合的海淘產品仍會購買。預計未來我們會搶掉"雙11"三四成的市場份額。」日前,洋碼頭創始人兼CEO曾碧波表示。當天,他宣布洋碼頭正式啟動2016全球黑五狂歡節。
曾碧波透露,為了備戰今年的「黑色星期五」,洋碼頭將通過全球的3萬買手和每周90架包機直郵幫中國消費者在全球83個國家血拼。據介紹,為了支撐起「黑色星期五」龐大的物流需求,洋碼頭旗下貝海國際分布在全球的15大國際物流中心已進入全面備戰狀態,專業物流服務人員數量擴充了一倍以上,為此次大促升級的設備與系統投入超過去年投入總量。同時,洋碼頭首推平臺類電商「假一賠十」和「包郵包稅」服務。
根據今年4月8日起開始實施的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稅收政策並調整行郵稅政策,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不再按郵遞物品徵收行郵稅,而是按貨物徵收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這讓國內跨境電商行業受到一定衝擊。
但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這一新政出臺,對走保稅倉形式的跨境電商影響較大,但對直郵形式的海外購影響較小。曾碧波證實了這種說法。在他看來,年初的稅改,對洋碼頭來說是一種利好,「洋碼頭的國際物流體系已經積累了五六年的經驗,新稅改讓洋碼頭的通關效率和通關成本得到更好的優化。」
洋碼頭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洋碼頭的交易額同比增長了兩倍多,日活率超過兩倍,客單價達500元;移動端的轉化率達20%,客戶滿意度達95%。
曾碧波透露,洋碼頭在年初積極推進全球的買手培養,目前已經覆蓋了83個國家,遍布了中國消費者目前選擇購物的熱門國家,「今年的黑五,洋碼頭上可供用戶選擇的商品種類肯定比去年要多得多。」
而剛剛過去的「雙11」,天貓國際也力推買全球、賣全球,這會不會和洋碼頭高調主推的「黑色星期五」形成衝突?曾碧波表示,目前中國消費者全球購已經成為習慣,而消費升級也加速中國人的消費需求由質量、價格,向多元化和個性化方向發展。「雙11」解決的是消費者對標品的需求,「黑色星期五」則要解決中產階級對商品、服務的個性化需求,兩者其實是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