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半小時節目中,為我們揭露了地下寵物產業鏈。
在江蘇省如皋市蔡蕩村蔡蕩橋北側,有一個沒有相關證照手續的地下寵物交易市場。
來到這個地下寵物交易市場的人,全都是販賣貓狗的寵物販子,大家在這裡互相串貨,交易後各自回去販賣。
全年365天,每個周五晚上,這2公裡長的鄉間小路,除了江蘇省內的,其他省外的貓販子、狗販子也都會來到這裡交易。
地下寵物交易市場儘管貓販子和狗販子會異口同聲地說賣的是名貓和名犬,但這裡更多是批發交易的方式,因此價格也十分便宜。
每隻貓、狗的售價基本集中在200到500元左右。一晚上一個寵物商販能賣出7、8百條狗。
儘管這些寵物商販明知這是病貓病犬,但是他們並不在意,價格低是唯一決定是否購買的原因。
一條邊牧犬,寵物販子只花了300元。
買賣雙方都知道這條狗體內有大量的寄生蟲,但交易照樣順利完成。
買狗的人說,只要它不死,買回去給它做個美容,剪剪毛,搖身一變就可以當成高檔名犬賣掉。
300元買的病狗,轉手就可以賺幾千元,甚至連出生證也能一併拿到。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五條明確規定,與人畜共患傳染病有關的野生動物、家畜家禽,經檢疫合格後,方可出售、運輸。
在江蘇省如皋市下原鎮蔡蕩村的這個地下寵物交易市場裡,被販賣的貓狗大多數都沒打疫苗。因為賣價才二三百元,而三針疫苗打下來,也得二三百元。
要是打了針拿來賣,那根本就賺不到錢。因此,這個地下交易市場裡販賣的寵物,是否健康或最終能否存活下來,根本無人過問,只要能賣出去從來都不會賠償。
2016年瀋陽晚報曾報導,有人通過網際網路收貓、賣貓,悄悄選取居民小區一樓的普通民宅作為貓舍,既不同於傳統的寵物店,又不屬於有營業執照的寵物醫院,這裡安放著數十個甚至近百個籠子,每個籠子都是一隻寵物貓的「家」。住宅改貓舍,她月賺近萬元。
在瀋陽晚報的報導中,市民倪女士有固定工作,業餘時間喜歡養貓。
一開始,她從不同朋友手裡接來3隻波斯貓幼崽,一點點養大。後來,因為沒刻意控制波斯貓的繁育,不到一年,倪女士家裡就多了好幾窩小貓。
起初,她並沒打算賣貓,但後期,隨著小貓數量增多,飼養費用猛增,有人勸她賣貓收回成本。
讓倪女士沒想到的是,賣貓的帖子剛掛出去,她就接到了買貓人的電話,很快,雙方談妥價格後成交了。隨後,她又輕鬆地賣掉了數隻貓,竟然收入了一萬多元,她不但把飼養費用收了回來,還賺了近5000元。
嘗到甜頭後,她又投入了3萬元,購買了英國短毛貓、加菲貓、暹羅貓、美國短毛貓等好幾個品種的小貓,自家兩居室直接改成了貓舍。不到半年,她每月賣貓的純利潤近萬元。目前,她60平方米的房子裡,除了臥室沒放置籠子,其餘空間全堆著貓籠,一共有30個。
貓舍,就是專門為貓友提供養殖、交流、銷售、醫療、疫苗的平臺。目前,很多人將貓舍安在家裡。
「開一個貓舍能在家賺大錢。」在瀋陽晚報報導中,王先生以前是養貓愛好者,喜歡以貓會友,並很快結識了很多貓友,大家經常到他家裡進行交流。「貓咪配種、銷售,甚至連小貓有病都到我這裡問問,我家還提供寄養服務。」他告訴記者,「我家銷售的純種貓是一萬元一隻。」
他說,現在最火的是加菲貓,每隻市場售價在2萬元以上。旺季時,他每個月能賣出40多隻貓;淡季時,可以賣出20多隻。平均來看,每個月大概倒手賣出30隻,每隻貓加價5000元,「我聽說,在瀋陽有人一年賣貓賺了100萬元。」
寵物經濟是個新型產業,市場火爆,消費旺盛,這一切都無可厚非,但為了謀取暴利,國家關於動物養殖的衛生防疫,檢驗檢疫程序,都被地下寵物黑市一一忽略掉了,病害嚴重的寵物,非法的地下養殖繁殖,混亂汙濁的交易過程大量出現。
如果你的朋友想養貓,請一定讓ta看看這繁殖場的真面目,不論是為了ta自己還是為了貓,都不要購買來路不明的貓貓。最後請以「領養代替購買」,擁有一隻健健康康、精神氣十足又自信的小傢伙,遠比它的品種、成色更值得驕傲。
(以上養殖場圖片均源自貓公子,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