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剛控股引入戰投優化股東結構 戰略轉型再獲強力加持

2021-01-10 金融界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

歷時一年多,達剛控股(300103)引進戰略投資者事項取得關鍵進展。

10月23日及25日晚間,達剛控股先後發布了兩份有關股份轉讓事項的公告。其中,桐鄉市東英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桐鄉東英)與英奇投資(杭州)有限公司(下稱英奇投資)關於達剛控股股份轉讓事宜已辦理完畢過戶登記手續。

與此同時,桐鄉東英將擬轉讓給深圳市聆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聆同生物)的達剛控股股份比例由10.05%調整至8.48%,目前,該事項仍在進展中。

本次引進戰略投資者後,孫建西與李太傑仍為達剛控股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合計持股比例均高出第二、第三大股東5%以上,控制權進一步穩固。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英奇投資、聆同生物此前均表示,非常看好達剛控股未來發展。

記者了解到,達剛控股正著力推進公司戰略轉型,形成了「高端路面裝備研製+城市道路智慧運維管理+危廢固廢綜合回收利用」三輪驅動格局,且已初見成效,此番實際控制權進一步穩固將更加有利於戰略規劃的落地實施。

實際控制權進一步鞏固

去年6月18日,桐鄉東英與英奇投資籤署了《股份轉讓交易協議》,擬將其所持有的公司6320.2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19.90%)協議轉讓給英奇投資。隨後,雙方又籤訂了補充協議,推進協議轉讓實施進程。

資料顯示,英奇投資為臺港澳法人獨資企業,註冊資本8億元,OP FINANCIAL LIMITED持有100%股權,其法定代表人為張偉。英奇投資此前表示,看好達剛控股未來發展,認可上市公司投資價值,且沒有獲得達剛控股控制權的目的。

上述轉讓完成後,英奇投資的持股比例增至19.9%,成為達剛控股的第二大股東;桐鄉東英的持股比例則由29.95%降至10.05%,也由單一第一大股東降為第三大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桐鄉東英是在2017年從陝鼓集團手中接下了達剛控股29.95%的股份,由於桐鄉東英與孫建西、李太傑持股比例十分接近,市場對於達剛控股是否存在控制權風險一直存有疑慮。如今,隨著戰略投資者的順利進入,這一風險也得以徹底消除。

持股數據顯示,孫建西、李太傑的持股比例分別為27.35%與2.55%,合計29.90%。達剛控股在公告中指出,上述股份協議轉讓前後,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均為孫建西和李太傑夫婦,上述協議轉讓事項不涉及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變更。

記者注意到,根據桐鄉東英的計劃,原本將轉讓全部所持達剛控股股份,除英奇投資取得19.9股份以外,剩餘10.05%股份的擬受讓方為聆同生物。

10月25日,桐鄉東英與聆同生物就股份轉讓事項籤署了補充協議,約定將轉讓的股份數量由3191.9萬股股份(約佔公司總股本的10.05%)調整為2691.9萬股股份(約佔公司總股本的8.48%)。如本次權益變動順利完成,聆同生物將成為達剛控股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為8.48%,桐鄉東英的持股比例則降至1.57%。

道路智慧運維業務取得標誌性進展

關於達剛控股的戰略轉型,公司總裁傅建平曾向外界做出詳細的勾勒,核心就是打造「高端路面裝備研製+城市道路智慧運維管理+危廢固廢綜合回收利用」三輪驅動的協同發展格局。

首先,作為固廢危廢處理處置領域的領先企業,眾德環保除了生產黃金、白銀等稀貴金屬外,金屬鉍的回收量居全球首位,2019年的全球份額達25%以上。由於金屬鉍所具有的物理性能特殊,在航天材料、口紅和醫藥等產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擁有全球25%以上的產量基本上就有了全球的定價權。

基於此,達剛控股將計劃繼續強化眾德環保在金屬鉍領域的龍頭地位。據悉,眾德環保已制定了百億產值的奮鬥目標,為實現該目標,眾德環保將通過精細化管理,充分釋放產能,提升盈利水平,打造行業持續盈利標杆,同時,繼續加大安全環保設施投入力度及工藝技術研發力度。

其次,達剛控股在涉足城市道路智慧運維管理業務後,相繼與多個城市籤署了合作協議,對合作城市的道路資產進行全生命周期的整體託管和科學運營。按照目前的態勢,公司將很快在道路智慧運維領域成為國內又一龍頭企業。

第三,傳統裝備製造業務在達剛控股業務體系中依然舉足輕重。傅建平就指出,公司在裝備製造行業開拓了築養路機械設備這一細分領域,是該領域絕對的龍頭和首家A股上市公司,公司依然重視在裝備製造領域的研發投入,近期一次性獲批8項相關專利,將進一步夯實業務根基。

今年上半年,在新冠疫情的嚴峻考驗下,達剛控股實現了業績大幅增長,公司營業收入增長63.73%,淨利潤增長194.56%,分別達到了6.5億元和5052萬元。這與眾德環保、達剛裝備、智慧新途等子公司的業務貢獻密切相關。

從達剛控股近期披露的信息來看,城市道路智慧運維業務屢屢獲得重要進展。繼公司在陝西渭南、江蘇無錫落地該業務以來,9月30日,公司又與湖北省保康縣政府及相關主體籤訂協議,各方有意共同推進和落實在市政道路智慧運維、巡查、檢測及評價、市政道路工程代建管理、市政道路養護等領域的業務合作。

10月份以來,達剛控股先後與中恆環境、百利商貿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預示著公司城市道路智慧運維管理戰略規劃的持續突破。特別是,達剛控股全資孫公司中標西安市高新區近900萬元城市智慧運維業務訂單,將產生獨特的示範效應,並對公司年度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正如前述,戰略投資者進入達剛控股後,既有助於優化公司股權結構,也可順勢消除公司在控制權上的風險隱患。實際控制權的進一步鞏固,將使公司戰略轉型規劃得以穩步推進,公司「三龍頭」高度協同,必將實現高速發展。

相關焦點

  • 晨鳴紙業擬引入戰投東興投資 增資擴股壽光美倫優化資本結構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王僖晨鳴紙業積極穩妥降低資產負債率再獲資本加持。根據公司最新公告,公司於7月18日宣布旗下控股子公司壽光美倫紙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壽光美倫」)擬引進東興證券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興投資」)進行增資擴股,增資金額為人民幣3億元。
  • 上海臨港控股子公司引入戰投 上海國資工投集團入局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上海臨港(600848)1月15日晚公告,為優化資源配置,進一步提升公司控股子公司嘉定科技城的資本實力及優化股權結構,嘉定科技城擬引入戰略投資者上海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投集團」),並進行增資擴股。公司結合未來發展戰略規劃及實際經營情況,擬放棄本次嘉定科技城新增註冊資本的優先認購權。
  • 引入航運物流企業為戰投
    引入航運物流企業為戰投「無論此次引入的戰略投資者是哪家企業,只要是變成無實際控制人的公司,這場改革都是有意義的。」繼格力電器之後,又一家老牌上市家電企業在混改上邁出重要一步。引入航運物流企業今年5月底,海信視像、海信家電公告稱,公司接到海信集團轉來的青島市國資委通知,《海信集團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實施方案》已經青島市人民政府批准,混改的主體為海信家電和海信視像的大股東海信電子控股,具體方式是通過公開掛牌方式,增發4150萬股(約佔17.2%股權比例),引入戰略投資者。
  • 達剛控股定增3.5億元加碼智能化和大數據 打造高端築養路裝備生態鏈
    目前,孫建西和李太傑共同持有達剛控股29.90%的股份,為該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由於此次定增中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當前總股本的30%,且對本次發行的認購者做出認購上限限制,預計發行完成後,達剛控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會發生變化。
  • 引進阿里巴巴戰投做二股東三江購物昨日復牌一字漲停
    記者查閱了下三江購物目前的股東結構,截至2016年9月30日,三江購物的股權基本都是集中在上海和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手中,持股比例高達60.57%。而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陳念慈,同時也是三江購物的實際控制人、董事長。而此後是4個自然人名義持股4.11%、2.26%、1.27%、0.9%。除了上海和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控股外,其他的股權都是比較分散。
  • 引入中科院背景戰投,這家潮企控股權或變更?
    1月11日晚間,宜華健康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宜華集團與北京新裡程健康產業集團籤署了《表決權委託協議》,根據協議安排,未來公司的控制權擬發生變更。國科控股全稱「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首家中央級事業單位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是中國科學院唯一直屬的國有獨資企業,承擔著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轉化的重任。作為大股東,中科院與新裡程在生命科學、健康科技、創新孵化器等方面緊密協同,打造醫學領域產學研合作典範。
  • 達剛控股引入合伙人機制 掘金千億設備租賃市場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自2019年底確立「高端路面裝備研製、城市道路智慧運維管理、危廢固廢綜合回收利用」三輪驅動發展戰略以來,達剛控股(300103)一直在探索進一步擴大裝備製造主業規模的路徑,公司最新動作是成立江蘇達剛設備租賃有限公司(下稱達剛租賃)。
  • 興業銀行再引戰投 或增募資263.8億元
    在資本監管要求及市場影響等諸多因素的基礎上,不但實現了核心資本的有效補充,夯實業務發展的資本基礎,更重要的是,通過引入與銀行有著較強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戰略投資者,有助於進一步優化股東結構、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並推動相關業務的跨越式發展。在融資方式設計上,本次非公開發行採用事前確定發行對象、發行價格的定價發行方式,認購對象承諾了3年乃至更長的鎖定期,對資本市場衝擊較小。
  • 城市道路智慧運維業務再提速 達剛控股將首次落子上海
    摘要 【城市道路智慧運維業務再提速 達剛控股將首次落子上海】11月4日晚間,達剛控股發布公告稱,公司與上海長興島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於11月3日籤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擬在上海長興島開發建設區域內開展道路智慧運維養護託管及技術服務等項目合作。
  • 解局|中國誠通再推2000億基金 萬科參投尋混改合作
    作為僅有的兩家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企業之一,中國誠通曾於2016年發起設立了3500億元的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簡稱「國調基金」),用以支持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和國有企業結構調整。最新的這隻基金給外界留存了廣闊的想像空間,近兩個月中國誠通管理層密集會見了湖南、雲南、西藏、無錫、上海、合肥等多個省市政府領導,以及中國信達、普洛斯、北京金控等企業高層,提及未來深化合作的想法。
  • 達剛控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孫建西質押3800萬股
    每經AI快訊,達剛控股(SZ 300103,收盤價:10.71元)8月5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孫建西於2020年8月4日質押3800萬股,佔其所持股份比例為43.75%。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孫建西、李太傑夫婦,其合計持有公司約9497萬股股份,佔公司股份總數的29.90%。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孫建西女士累計質押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為5314萬股,李太傑先生無股份質押情況。2019年年報顯示,達剛控股的主營業務為資源綜合回收利用類、工業、工程施工,佔營收比例分別為:84.09%、13.44%、2.47%。
  • 達剛控股上半年淨利潤有望超越去年全年 三大龍頭板塊浮出水面
    公司「高端路面裝備研製+城市道路智慧運維管理+危廢固廢綜合回收利用」三輪驅動的業務轉型戰略初見成效。半年度利潤逆勢增長針對上半年淨利潤預計大幅增長的情況,達剛控股認為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方面,為有效應對疫情影響,公司對總部產品的經營方針和銷售策略進行了適度調整,通過降本增效等切實舉措實現設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
  • 「戰投方」與古越龍山籤補充協議,助力拓展黃酒銷售區域
    新京報訊(見習記者 鄭明珠)7月9日晚間,古越龍山發布公告稱,與戰略投資者前海富榮、盈家科技及其關聯方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的補充協議,其中約定,戰略投資者及關聯方將通過自身銷售渠道資源、品牌建設經驗及管理團隊的充分交流協助古越龍山落實「聚焦大單品」戰略,重點開拓江浙滬等傳統黃酒消費區域以外的銷售渠道
  • 阿里甘當三江購物二股東 暫無增持計劃
    人事安排方面,三江購物表示,根據雙方協議,阿里巴巴澤泰成為公司股東後,董事會將增加兩名非獨立董事席位,阿里巴巴澤泰有權提名兩名非獨立董事。前述被提名人應在經公司股東大會批准後成為公司董事,目前公司尚無對高級管理人員結構進行調整的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阿里巴巴入股三江購物成功,這將是繼入股銀泰商業和蘇寧雲商後,又一家與阿里戰略合作的零售巨頭。
  • 達剛控股(300103.SZ):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均為孫建西和李太傑夫婦
    格隆匯 10 月 23日丨達剛控股(300103.SZ)公布,2020年10月23日,公司收到桐鄉市東英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桐鄉東英」)的通知,其與英奇投資(杭州)有限公司(「英奇投資」)關於達剛控股股份轉讓事宜已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辦理完畢過戶登記手續。
  • 達剛控股:股東桐鄉東英減持500萬股
    每經AI快訊,達剛控股(SZ 300103,收盤價:13元)11月19日晚間發布公告稱,2020年11月19日,達剛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收到股東桐鄉市東英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出具的《告知函》,獲悉其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50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1.57%。
  • 達剛控股(300103.SZ):實控人孫建西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達剛控股(300103.SZ):實控人孫建西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2020-11-10 17:07:02 來源:格隆匯
  • 熊貓綠能引入京能集團 國企股東攜手拓行業布局
    交易現正履行審批程序,待獨立股東於12月30日投票批准。熊貓綠能主要從事光伏、風電、水電等清潔能源的投資運營,其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共同發起的「熊貓電站」被央視譽為「綠色轉型的中國名片」;北京能源集團主要從事電力生產和供應、熱力生產和供應、煤炭生產及銷售、房地產開發經營和物業管理,是北京市國資委管理的國有獨資企業,在風電及光伏發電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管理和技術優勢。
  • 達剛控股: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孫建西解除質押8686萬股
    每經AI快訊,達剛控股(SZ 300103,收盤價:9.13元)6月2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孫建西於2020年6月1日將原質押給北京金鴻潤澤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司股份8686萬股解除質押,佔其所持股份比例為99.99%。
  • 達剛控股2020年上半年預計淨利4716.75萬元-5231.30萬元 設備銷售...
    挖貝網 7月14日消息,達剛控股(300103)發布2020年上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盈利4716.75萬元-5231.30萬元,上年同期盈利1715.18萬元,同比增長17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