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北京已經快兩個月了,再過陣子就要回去了。近來事少,想到有個師姐碩士畢業後一直在北京當律師。她比我大3歲,我上大一的時候她上大三。當時她在學校圖書館準備法碩考研,我準備司法考試,偶然的巧合互相認識,因為有很多共同話題,所以變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一年以後,她如願考上了人民大學法律碩士研究生。三年以後,我過了司考,去了西南政法大學讀研,而那個時候師姐已經畢業了,留在北京當了一名律師。之後就是各忙各的,很少聯繫。師姐知道我是心理諮詢師,偶爾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會找我吐糟一番。
師姐約我在人民大學的一個風味餐廳裡見面,見到師姐以後發現她比我印象中滄桑了很多,臉色也暗淡了不少,眼底的黑眼圈清晰可見。閒聊中,談及以後的打算,師姐說她一片迷茫。北京很包容,然而對像師姐這樣的異鄉人並沒有那麼友好,買不起房子、落不下戶口,而最令師姐焦慮的是自己的婚姻。
師姐是一個很傳統的人,並不奉行單身主義,一直希望能組建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家庭,過相夫教子的日子。然而由於沒有北京戶口,這麼多年也沒有攢下多少積蓄,因此一直也未能遇到能讓她安心的人。
師姐其實很漂亮,雖然是南方的女孩,但176cm的身高,讓她走在北方的人群中也赫然醒目。顏值高再加上雙一流的學歷,所以擇偶的眼光也難免不會低。但兜兜轉轉,如今畢業已經七八年了,依舊孑然一身。
師姐說,都說一個女人最美好的年華是18歲到28歲,可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全部都是一個人的自娛自樂,在出差、加班、疲於奔命中消耗了自己。「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可自己花開正好的時候,卻沒有人來折,白白辜負了最好的光景。師姐說,她知道如果自己26歲嫁給一個人,那麼他經歷過最好的自己,和36歲時嫁給一個人肯定截然不同。
師姐說,她現在早已不敢主動和家人朋友聯繫了,因為所有人一定要提的話題就是問她什麼時候結婚,但她無法回答。因此她失眠多夢,變得越來越焦慮,近兩年的體檢結果總是有各種各樣的毛病,醫生說這是因為內分泌失調,結過婚就會好的。仿佛結婚,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聽著師姐的敘述,感受著她的焦慮,作為旁觀者我無能無力。我知道在北京這座城市,如她一般困惑的人不計其數。北京作為單身青年男女最多的城市之一,然而卻依舊有那麼多渴望成家的人遇不到彼此覺得對的人。
以前總覺得談婚論嫁是一件水到渠成、順其自然的事情,只要年紀到了、只要自己有成家的意願,然而在如今它卻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困擾和難題,不知道如何去解。但是,想著想著,不知不覺間年華就已經逝去。就如師姐所言——花開堪折無人折,最好的年華都是一個人在自娛自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