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首充滿人生哲理、涵義深永的小詩。其語言雖然淺顯、通俗,但卻講述了一個不要重視榮華富貴,而要愛惜少年時光的深刻道理,可以說它勸諭人們要及時摘取愛情的果實,也可以說是啟示人們要及時建立功業。
正因為它沒有說得十分具體,反而更覺內涵豐富,很能引起人們的共鳴,因此千百年來廣為傳頌。
《金縷衣》有兩個版本
唐代:佚名
勸君莫惜金縷衣,
勸君惜取少年時。(版本二:須惜)
花開堪折直須折,(版本二:有花)
莫待無花空折枝。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詩人開篇就用了兩個「勸君」來表達自己的立場和看法,顯得語言真摯而懇切。
緊接著又以「金縷衣」和「少年時」作對比,通過「莫惜」和「須惜」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勾勒出時光最為寶貴,請君務必要珍惜的詩歌主旨。
它每個詩句似乎都在重複那單一的意思「莫負好時光!」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變化,重複而不單調,迴環而有緩急,形成優美的旋律,反覆詠嘆強調愛惜時光,莫要錯過青春年華。
從字面看,是對青春和愛情的大膽歌唱,是熱情奔放的坦誠流露。
然而字面背後,仍然是「愛惜時光」的主旨。
因此,若作「行樂及時」的宗旨看似乎低了,作「珍惜時光」看,便搖曳多姿,耐人尋味。
有一種歌詞,簡單到一句兩話,經高明作曲家配上優美的旋律,反覆重唱,尚可獲得動人的風韻。
而《金縷衣》,起詩意單純而不單調,有往復,有變化,一中有多,多中有一,作為獨立的詩篇一搖曳多姿,
更何況它在唐代是配樂演唱,因此而被廣泛流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