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宣德時期-孔雀綠釉高足碗全面品鑑知識

2021-01-09 紫色百合香

明代是中國制瓷業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在中國的陶瓷史上也留有輝煌的一頁。明代的瓷器大力發展,其中以宣德時期的瓷器最為精美,也最具有特色。今天紫色百合香為您全面介紹大明宣德時期的精品瓷器-孔雀綠釉高足碗。品鑑明朝的精品瓷器,掌握精華的收藏知識。

一、孔雀綠釉-基本概要

孔雀綠釉也稱為法翠釉、翡翠釉等,是綠釉的一種。孔雀綠釉是以銅為著色劑的低溫色釉。因釉色和孔雀的羽毛顏色非常接近,因此稱之為孔雀綠釉。孔雀綠釉的燒造歷史比較早,唐宋時期的民窯中就已經出現,最早見於宋代的磁州窯。而明代時期的燒造水平已經相當成熟,明成化時期,景德鎮窯燒造成熟,至清代時期一直盛行,尤其是康熙朝。孔雀綠釉的器物以玉壺春瓶、三足爐和高足碗為多見。孔雀綠釉瓷以宣德時期燒造的最為精美,釉色透亮翠綠,與美麗的孔雀羽毛顏色非常接近,是比較難得的精品。孔雀綠釉有深淺之分:深者色澤蔥綠,釉色比較亮麗;釉色淺者通常作為配色使用。

二、高足碗-簡要介紹

高足碗,又稱之為靶碗,是我國古代瓷碗的一個品種。高足碗的造型與高足杯雷同,但較之略大一些而已。從元代至清代都有燒造,而且燒造的形制比較纖巧大方。高足碗的常見品種有:青花、鬥彩、釉裡紅、卵白釉和青釉等。高足碗的整體造型高雅大方,線條優美流暢,足高相當於全器物的一半。始見於明代永樂時期,宣德時期的高足碗也比較有特點,高足碗的腹部通常呈下垂狀態。

三、宣德窯-名窯概述

明代宣德時期是明代瓷器製作的鼎盛時期,宣德窯也是明代宣德年間景德鎮聞名遐邇的官窯之一,是明代官窯的鼎盛時期。宣德窯的器物製作精美,種類頗多。

宣德窯常見的器物種類有:

瓶類:玉壺春瓶、抱月瓶、貫耳瓶、天球瓶、梅瓶等。

壺類:僧帽壺、葫蘆扁壺、執壺等。

其他類:高足碗、花澆、燭臺、蟋蟀罐等。

宣德窯的代表器物:青花瓷器、甜白釉瓷器、祭紅釉瓷器等。其中青花瓷器最為經典。

宣德窯的青花瓷特點:宣德窯的青花瓷燒造水平在明代制瓷史上是較為光輝的一頁。青花瓷器選用進口的蘇麻離青料,青花發色濃豔,胎質潔白細膩,釉色發亮,燒造的器物整體帶給人一種大方而莊重的感覺。

宣德窯的紋飾題材也比較豐富,常見的有:龍鳳紋飾、人物紋飾、各種花紋等。

宣德窯的胎釉特點:宣德窯燒造的器物胎質較為細膩,胎輕體薄,釉面多有橘皮紋。

宣德窯的其他特點:宣德窯正式開創了鬥彩和五彩瓷器的燒造。瓷器造型變化多端,鏤空瓷器也比較多見。從瓷器的選料、用料、題款、燒造等方面力求精細,是明代瓷器中的翹楚。

我是紫色百合香,請您點擊關注,每天為您分享各類精華收藏知識。感謝您的每一次瀏覽、轉發及收藏文章!

相關焦點

  • 孔雀綠釉瓷器收藏與鑑賞
    孔雀綠釉瓷器因其青翠如孔雀羽毛般的美麗色澤而吸引了廣大瓷器愛好者的目光。這種風格獨特的瓷器我國元、明、清時期均有燒造,但是以明、清時期的燒造水平最具有代表性。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瓷器收藏-孔雀綠釉瓷器收藏與鑑賞知識,使您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認識這種獨一無二的精品瓷器。
  • 明代瓷器之昂貴的孔雀綠釉!
    #孔雀綠釉#孔雀綠釉由宋、元時代民窯創造,早期的孔雀綠釉易剝落。據《南窯筆記》記載,「法藍、法翠二色舊時為成化窯有,翡翠最佳。」由此可見孔雀綠釉的燒製成功於明成化年間,但從傳世的實物看,以明正德時為多,以清代康熙朝極盛。
  • 綠的你發慌的孔雀綠釉真的有收藏價值嗎?
    但綠釉瓷器或翠色清瑩或墨綠深沉,或優雅端莊或通透明瑩,是極具美感的,所以藝術價值與收藏價值一樣是較高的。而其中有一品類的綠釉瓷器,典雅秀逸,美如孔雀,被稱之為「孔雀綠釉」瓷器,那麼這種美如孔雀的綠釉瓷器到底是什麼樣的瓷器呢?一般來說,瓷器之名往往也代表了瓷器本身的特色,孔雀綠釉,顧名思義,就是擁有如同孔雀尾羽之蒼翠華美色彩的瓷器。
  • 美瓷鑑賞—孔雀綠釉黑彩罐
    孔雀綠釉是一種瓷器釉色名,亦稱「法翠釉」、「翡翠釉」、「吉翠釉」 。一種以銅為著色劑的低溫色釉,起源於宋、元民窯,最早見於宋磁州窯。明成化時,景德鎮窯燒製成熟。傳統釉色中,綠釉是非常重要的古典釉色。早在漢代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綠釉瓷的出現,及至明清二朝,綠釉瓷器的發展逐漸成熟,出現了釉色深淺、濃淡的變化,紋路也常常創新,甚至達到了瓷器發展的小高峰。綠釉瓷器在中國傳統瓷器中算得小眾,燒造的窯口不算很多,傳世者更少。但綠釉瓷器或翠色清瑩或墨綠深沉,或優雅端莊或通透明瑩,是極具美感的,所以藝術價值與收藏價值一樣是較高的。而其中有一品類的綠釉瓷器,典雅秀逸,美如孔雀,被稱之為「孔雀綠釉」瓷器。
  • 病來眉淡波斯黛,孔雀匆留釉色藍
    明 呂紀《杏花孔雀圖》唐朝時,同孔雀一起進入人們視野的還有一種珍貴的釉料——孔雀藍釉。這種釉料也被稱為「法翠」和「法藍」等,而偏綠的則被稱為孔雀綠釉。它和孔雀一樣來自於西亞,並被商人們帶到中原。清 朱耷《孔雀竹石圖》而與瓷器相結合的孔雀藍釉,雖然未能得到書畫家的鐘情,卻也獲得了明清皇室的垂青。雖然在明清之前的金元時期,人們就開始燒制孔雀藍釉瓷器,但直到明清時期才真正發展成熟。
  • 恰似孔雀之藍—孔雀藍釉瓷器
    金元時期的孔雀藍釉是北方燒制,常與釉下青花相結合,但是技術不夠純熟,普遍變為「孔雀藍黑花」。 斷代可以先從造型入手,比如康熙時期很典型的觀音尊: 但如果配方不夠正,則可能藍中帶綠,變成孔雀綠釉,也稱琺翠:
  • 故宮館藏明宣德瓷器精品欣賞(五)
    醬釉盤底部  醬釉盤,明宣德,高3.6cm,口徑15cm,足徑9.5cm。  盤撇口,弧壁,圈足。底微塌。通體內外施醬色釉。圈足內施白釉。外底暗刻雙線圈內暗刻楷書「大明宣德年制」雙行六字款。外底青花雙圈內署青花楷體「大明宣德年制」雙行六字款。  此瓶造型系模仿西亞伊斯蘭國家金屬器。瓶腹委角處過度自然。器足內呈臺階式,這種將外撇形高圈足的內部作成臺階式成為宣德時期的一個特徵。牽牛花是宣德時期常用的紋飾。畫筆自然生動,纏繞的藤蔓、盛開的花朵,將牽牛花的花、葉、蔓表現得活靈活現,別有新意。
  • 鑑賞明代青花瓷器的頂峰階段作品——永樂、宣德青花瓷器!
    永樂、宣德青花瓷器被後人推為明代青花瓷器之冠。其所使用的青花料既有國產料,亦有進口料,但最具時代特徵的則是使用進口「蘇麻離青」料描繪的青花瓷器。其釉色白中閃青,釉面常泛橘皮紋,圖案呈色濃豔,常有洇散現象,有如中國傳統水墨畫。
  • 如來的母親真的是孔雀大明王嗎?其實如來佛祖的母親是她!
    如來佛祖生母孔雀大明王鳳凰生孔雀和金翅大鵬 ,孔雀因妒忌鳳凰信仰佛所以鯨吞了佛 ,佛不想從孔雀肛門而出髒了金身所以破背而出,出來後欲殺之但是各種菩薩阻攔,說佛從孔雀體內出來就應該把孔雀當媽不能殺,所以封孔雀為『孔雀大明王』然後金翅大鵬就成了佛祖他舅舅。
  • 如來佛祖收大鵬雕,連三世佛祖都請出,為何沒請孔雀大明王菩薩?
    如來佛祖收大鵬雕,連三世佛祖都請出,為何沒請孔雀大明王菩薩?羽翼仙修仙得道於天皇時期,本領不凡,巨大的金色雙翅一展,即可扇動四海之水。如果不是元始天尊和姜子牙師徒兩人提前用三光神水護住西岐城,伐周的武王與百姓,說不定就會葬送於汪洋水城之中。羽翼仙最終被燃燈道人的108顆念珠所擒獲,自此羽翼仙,既成為燃燈佛祖的弟子,還是燃燈佛祖的第二個坐騎。
  • 一人射死孔雀大明王一對兒女
    李世民一位閻王見了都要下跪,另一位曾用箭射死孔雀大明王菩薩的一對兒女,連孔雀大明王都不敢找他報仇。說到連閻王都要下跪的人,他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代君主,身份高貴,因為當時傳說老子出函谷關而得到成仙,而老子姓李名耳,和李世名重姓。
  • 鳳凰在仙界的地位有多高?看看如來對待孔雀的態度,一目了然
    再往上追朔,似乎就到了上古時期了。上古時期的天地之間,有很多與天地伴生的神獸,比如鳳凰一族,神龍一族,這些神獸出生的時候就帶著毀天滅地的能量,他們不用如同人一樣苦苦的修煉,就能輕易擁有很大的能量,我們稱之為神獸。鳳凰後來生育了很多後代,比如孔雀,金翅大鵬鳥等等,僅僅是這些後代,就是如來不敢招惹的存在。
  • 清宮藏瓷中為何不見宣德蟋蟀罐?
    該罐直徑13.4 釐米、高9.6 釐米,通體掛淡青釉,並有細小紋片,口沿露胎處呈淡紅色,近似宋龍泉青瓷上的所謂「硃砂底」。有蓋,蓋的直徑與罐的口徑一致。蓋底與圈足正中有「大明宣德年制」青花雙圈六字款。經與晚清著名畫家任伯年的《村童鬥蟋蟀圖》相比較,二者造型一致,因而可以確認,珠山路出土的宣德青釉蓋罐為蟋蟀罐。
  • 宣德皇帝愛鬥蟋蟀,引發一系列大明命案,真是樂了皇帝,苦了百姓
    但宣德皇帝還有一個欲罷不能的嗜好,他對鬥蟋蟀非常上癮,已經到了沒它不可的地步。在宣德年間,小小蟋蟀竟然會使宣德年間百官不安,民不聊生,為此還鬧出了人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明代人呂毖(bì)在《明朝小史》中記錄了一個真實案件。因為宣德皇帝喜歡鬥蟋蟀,所以他一定要找到身強力壯的蟋蟀將軍才能滿足他的好勝之心。
  • 佛母孔雀大明王是誰?如來為什麼要尊孔雀為佛母?非西遊
    一說佛母大孔雀明王,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西遊記》中的故事:「昔如來在大雪山修丈六金身,為孔雀所食。如來剖其背,跨上靈山。本欲傷其性命,因諸佛阻止,好歹孔雀肚裡走一遭,乾脆封她為佛母孔雀大明王。」據《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經》記載:佛在舍衛國祇園精舍說法時,有一個叫莎底的小和尚,初來學佛。都一樣,開始的時候,天天打雜,做一些砍柴、燒洗澡水之類的服務性工作。沒想到小和尚的運氣不好。有一次,他正在給師傅師兄們燒洗澡水,一條大黑蛇從朽木中鑽出來。把小和尚的腳拇指咬了一口。
  • 孔雀大明王有多強?張口吞噬如來佛,弟弟大鵬橫行西天無人敢管
    大鵬能與如來扯上,完全是因為他有一個好姐姐孔雀大明王。如來之所以會對大鵬百般放縱,即便大鵬將獅駝國一國百姓吃掉,他也放任不管。歸根究底,都是因為孔雀大明王。孔雀大明王本是妖魔,如來佛祖曾向孫悟空介紹她的來歷:天地之間飛禽以鳳凰為尊,鳳凰感交合之氣,化為一雌一雄二鳥,雌者為孔雀,雄者為大鵬,孔雀剛出生時十分兇惡,張口就要吃人。迎面數十百裡,一切生靈都會被她吞噬。
  • 宣德釉裡紅琴棋書畫大罐考釋
    而宣德朝在明代可謂是燒制釉裡紅的鼎盛時期,宣德釉裡紅以色調深沉、不流釉、不脫釉著稱。以色澤而論,宣德紅釉有深、略深、淺、淡四種。深者色為黑紅,猶如初凝的牛血,釉質肥厚,釉內氣泡較多。略深者色豔麗,釉層略薄,亦有小氣泡,並伴有隱約顯露的細小血絲狀與小斑點。明代常見的器物有瓶、罐、碗、盤、把杯等。
  • 孔雀紋為什麼會出現在瓷器上?唐宋元時期的孔雀紋有什麼特徵?
    由於燒造工藝的局限及地域審美的差異,瓷器上的孔雀紋裝飾技法也不同,由此形成了鮮明的時代特徵,並為我們今天的鑑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唐代瓷器上的孔雀紋裝飾技法與特徵圖1 唐代 長沙窯青釉褐綠彩繪孔雀紋唐代社會太平,百業興旺,是中國瓷器史上的大發展時期。依據目前掌握的資料,最早出現在瓷器上的孔雀紋,以唐代長沙窯青釉褐綠彩繪孔雀紋為代表。
  • 閒話大明權宦——王振
    朱瞻基 像 王振在宣德年被明宣宗朱瞻基委以如此重任,足見朱瞻基對其的信任與認可。小皇帝 劇照 同時,王振到底有沒有帶壞朱祁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