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2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張曄 上海市奉賢區中心醫院
經歷了42天
黏答答、溼乎乎的梅雨天,
魔都終於出梅啦!
可讓人鬱悶的是,
氣溫直線上升的高溫天來接班了!
(心情大起大落.....)
炎熱的夏季,
驕陽似火,炙烤著大地,
此時若能捧出一個大西瓜,一剖兩半,
只需兩支長柄圓形湯匙,
你一勺我一勺舀出瓜瓤送入口中,
那甜脆而清爽的汁液
便會立刻溢滿喉嚨、沁入心房,
煩熱的暑氣也能頓時消去一半!
不過,
各位吃瓜群眾們,
如果說每個願把西瓜最中間那口
留給你這的人都一定是真愛❤,
那麼吃剩的瓜皮
大家又是如何處置的呢?
直接扔進垃圾桶?
就未免有些太可惜了。
你知道嗎,
西瓜皮也是一味良藥哦!
它的妙處你可知道嗎?
妙用西瓜皮解暑熱
針對症狀
南方地區,夏季天氣炎熱,又雨水充沛。一邊是高溫天氣,一邊是颱風降雨,人處於溼熱交蒸的環境可謂是格外的難受。在中醫中有一個詞叫「疰夏」,描寫的就是這種在暑熱環境下,人感到倦怠嗜臥、煩悶口渴、食慾減退的症狀。
應用解讀
西瓜皮味甘淡,而性寒涼。性涼而可解暑清熱、味甘寒而可生津止渴。因此,對於暑熱疰夏的防治,西瓜皮既有直接清解暑熱的作用,又能夠生津止渴以避免暑熱耗傷人體津液。
另外,西瓜皮還兼具淡味,具有利尿的作用,還能夠給邪以去路,使溼熱之邪從小便排走。清代溫病大家王孟英有一張著名的王氏清暑益氣湯,即以西瓜皮30克作為君藥,配以補氣養陰的西洋參,石斛等藥,共奏清暑益氣之效。
製作&使用方法
取最外邊的那層深綠色皮部,將其儘量薄地切下,洗淨後切碎,水煮15分鐘左右,去渣取汁,加入適量白糖,涼後代茶飲。
西瓜皮還可製作多種菜品,如涼拌西瓜皮,將西瓜皮切絲,開水焯後撈出,用調料拌勻,也可成為夏季一道美味可口又能清熱解暑的佳餚。
妙用西瓜皮祛痱子
針對症狀
炎炎夏季,最使家長們苦惱的莫過於自家寶寶又長痱子了。而對於長期一些在室外炎熱環境下工作的人群,如交警,工人等,痱子也是不可避免的問題。
應用解讀
痱子在中醫中亦於溼熱之邪有關,為暑熱之邪蘊結於肌膚所致。西瓜皮具有一定的利溼,清熱的作用,對於痱子的治療,西瓜皮無論是外用內服,對防治痱子都有一定的效果。
製作&使用方法
外用可刮取西瓜皮的白色部分,洗淨後搗汁,塗抹於長痱子的部位5-6分鐘後用溫水洗淨,每天1-2次,以洗澡後使用效果為佳。
妙用西瓜皮治口瘡
針對症狀
口瘡,即我們平時所說的口腔潰瘍。對於口腔潰瘍的痛,想必大家都曾感受到過。雖然只是小小的一個病,但卻能讓你茶飯不進,進而影響你的工作和生活。
應用解讀
對於口瘡,在民間,人們常會認為是「嘴巴上火了」。確實,中醫理論中,普通的口腔潰瘍多與熱有關,治療上應清熱瀉火。
西瓜皮性味寒涼,能夠清瀉體內火熱之邪。在金元四大家滋陰派的代表人物朱丹溪《丹溪心法》中便有以「西瓜漿水徐徐飲之」治療口腔潰瘍的記載。而將西瓜皮與芒硝混合製成的白色結晶,便是大名鼎鼎的「西瓜霜」了。與清熱消腫的芒硝配伍使用後,增強了瓜皮的清熱解毒之力,多用於瘡瘍腫毒、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是口腔科和喉科經久不衰的要方。
製作&使用方法
西瓜霜的製備十分獨特,且並不複雜。可將瓜瓤挖淨後在其中裝入中藥芒硝,密封后置於陰涼通風處十餘日,西瓜的外皮上會產生一層白色的霜樣物質,將其收集起來,那便是西瓜霜。使用時可將多研細末,外用吹喉,亦可內服,衝入湯藥一併服下。
提
醒
由於西瓜及西瓜皮性質寒涼,因而即使在很熱的夏天也不宜多食,尤其不可大量食用冰鎮的西瓜,以防寒涼之性損傷脾胃,引起腹痛等症。中焦虛寒溼盛體質的人應當格外謹慎食用。
無論是西瓜皮,
或是玉米須,絲瓜絡,
這些平時總是被視為無用
而丟棄的邊角料,
搖身一變
卻是一味味「神通廣大」的中藥材。
有時候,
變廢為寶就是這麼簡單,
各位吃瓜群眾們是否已經躍躍欲試了呢?
文字:藥劑科 張曄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果你有健康困惑
歡迎在下方留言處��留言哦~
我們會邀請專業的醫生對相關話題撰寫科普文章來為您進行解答
往期回顧
1
2
3
4
求分享
求點讚
原標題:《【小南話科普】西瓜皮可別丟!你一定想不到西瓜皮還有這些用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