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因為堅持,俞敏洪名聲大噪,他卻從「數學天才」淪為低保戶

2021-01-16 時小慢慢

分享職場故事,交流職場經驗,歡迎關注「時小慢慢」。

01

因為英語不好被老師批評,同學說俞敏洪「聽外語聽得兩眼發直,像餓狼一樣」

無論你多麼渴望成功,都要學會審時度勢,在興趣的基礎上,跳出自己原先的舒適圈,試著在生活的每個角落埋下彩蛋。

而努力也要努力對方向,堅持理想的同時,也要先確定自己沒有走錯方向。如果終點在南邊,你偏偏要往北走,那比南轅北轍還可怕,畢竟你連方向在哪都不知道。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已經算是家喻戶曉的名字了,然而卻鮮少人知道,其實當初俞敏洪的英語並不好,可以說是毫無天賦可言。

當初他高考2次落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偏科太嚴重,英語成績太差了。第一次高考英語成績33分,第二次高考也才漲了20分。第三次考,他也是拼盡全力去努力了,考了95分,因為英語考高了,他總分直接過了北大錄取線,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

進到北大後,因為來自於農村,在北大讀書的他非常自卑,覺得自己和其他人有差距。後來又因為英語不好被老師批評,被同學嘲笑。他的英語口語說得一塌糊塗,老師壓根就聽不明白他在說什麼,以至於被分到了「語音語調及聽力障礙班」。

而且在用英語做自我介紹的時候,班上的同學還調侃他,「俞敏洪,你講的什麼英語,你能不能別講日語了。」

這讓俞敏洪更加的自卑,但是一碼歸一碼,雖然俞敏洪覺得丟臉,但為了以後不丟這個臉,他決定苦練英語,而且根據當時事態發展,學好英語一定是利大於弊的。

自那以後,俞敏洪每天都在小樹林裡面練習口語,在沒人的地方自己對著自己練習。放聲朗讀的俞敏洪,也成了學校的一道新風景。

「聽外語聽得兩眼發直,像餓狼一樣」,俞敏洪的同學這樣評價道。俞敏洪想盡一切辦法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哪怕比別人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也在所不辭。從口語、語感聯繫,到單詞記憶,再到語法,俞敏洪學習英語的幹勁,一度讓別人覺得他「瘋」了。

人生貴在有方法、有目標的堅持,後來的俞敏洪也成為了「單詞王」,他學英語獨特的方法和事跡,也被人們談論至今。

02

當年考上哈工大的「數學天才」劉漢清,如今靠每個月的低保生活

古語有言,堅持就是勝利,但事實上,堅持還未必真能勝利。不過,這不是讓你不去堅持,而是要你懂得自己到底應該如何合理、有效地堅持。堅持也需要有目標,有規劃,而不是一味地赤膊上陣。沒有目的性前進的人,太容易走彎路。

鐵杵磨成針,磨的也得是鐵杵,拿個木棍去磨,最多就磨出個牙籤。

劉漢清這個名字大家有聽說過嗎?他是當年考上哈工大的「數學天才」,結果如今只能靠每個月的低保才能生活下去。

劉漢清從小就是一個讀書的料子,16歲那年,就以當地高考狀元的身份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可以說是少年成才了。

一開始進入大學,劉漢清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工程師,順利進入金屬材料及工藝系熱處理專業。作為全村首位大學生,說不驕傲是不可能的,鄉親們紛紛給劉漢清父母道喜,似乎成功近在眼前。

然而,一切的改變開始於哥德巴赫猜想的文章,文字鏗鏘有力激動人心,一下子動搖了劉漢清做工程師的夢想,他決定要向數學理論進發!

從此,劉漢清痴迷於數學,用盡課餘時間來推演數學理論,到後面甚至直接在課堂上學起數學來,一發不可收拾。

對此,許多老師都對劉漢清進行了勸阻,說課餘時間沒有關係,但是課上時間,還是要以本專業為主。可是劉漢清不聽,導致他的成績一落千丈。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為了理想其他的東西都不管不顧了,這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哪怕是俞敏洪,也不是全心全意地鑽研英語,後來創業,更是利用了工商管理的知識,這才一步步走向成功。沒有人引導,本專業學的還不是這個東西,又怎麼能成功呢?

當年對本科畢業生是有分配工作的,結果劉漢清為了數學,竟然沒拿到畢業證,只能灰溜溜地回了老家。父母難過,但是依舊支持兒子的夢想,劉漢清偏執而漫長的鑽研道路開始了。

而後來,這份偏執並沒有給劉漢清帶來更大的好處,如今他靠每個月400元的低保生活。

03

是堅持到底還是不撞南牆不回頭?這三條經驗,幫你判斷自己的堅持是否有意義

俞敏洪和劉漢清的堅持精神是一樣的,為什麼兩人的結局卻如此的不同呢?其實從一開始,就能知道結局了。

俞敏洪雖然潛心學習英語,但他摸出了門路,對自己的道路有一個明確的規劃,最後也順利畢業,給自己留了後路。後來通過創辦新東方名聲大噪,這也不單單是學習英語的功勞,這期間俞敏洪還學習了很多東西。

而劉漢清就不同了,首先和母校脫離了聯繫,連最基本的保底都沒拿到。而且大部分的學術都需要支持,不管是國家支持,還是導師支持,至少要有一個引路人。但是年少輕狂的劉漢清並不明白這一點。他既沒有對自己的未來做好規劃,又沒有引路人和背景支撐,只想著自己有興趣就一定能辦好,那最後的結果也是不盡人意的。

所以面對現實,是堅持到底還是不撞南牆不回頭?這三條經驗,幫你判斷自己的堅持是否有意義。

1.在當下出現問題的領域內,曾經證明過自己的能力

有問題就要解決,否則到後面,問題就會變成你自己。而解決問題最重要的是什麼?則是方法,有方法就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錦上添花,助力你更快地跑到終點。在問題出現的領域內,要不斷發掘新的方法,以此來證明自己。

2.擴大視野,不要停止進步

擴大視野是必須的,你要不斷嘗試新的東西。

在人生的每一個年齡段,你都會有不同的感悟和想法。一些不成熟的做法,也會隨著經歷的多少而煙消雲散。但擴大視野的首要前提,是你要去嘗試新的東西。

你可以先把你的愛好放在業餘環節,潛心搞好本專業,再慢慢看事態的發展,總結自己需要的東西。畢竟,一心兩用往往難成大器,而且不同的人和事會給你帶來不同的看法,這個時候再確定是否要把愛好結合起來,會比較好。

3.理想需要堅持,但是堅持下去的前提是自己能夠活到理想實現的那一天

理想是美好的,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堅持理想的首要條件,就是你得活到理想實現那一天。

你是否支撐得住,是否有人引導,你的天賦足夠嗎?太多東西需要考慮。堅持是好的,但堅持也要走得對,有人生目標,要不然連向北還是向南走都沒分清,你想走到什麼時候呢?

做好規劃,看清現實,再有目的性地去堅持,才能獲得你想要的東西。

俞敏洪和劉漢清的故事給了你怎樣的啟發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蕭炎和林動這兩個下位面的人,為何會在大千世界名聲大噪
    蕭炎,林動本是下位面之人,雖然是少有的天才少年,但是他們和牧塵相比還是稍稍遜色。大千世界絢爛多彩,整體實力要強於鬥氣大陸,按照道理,蕭炎和林動在大千世界中或許並不會有太大的起色,可是他們二人如今卻名聲大噪,就算是超級勢力也不敢輕易招惹,上古家族也要以禮相待。
  • 外媒:古巴雞尾酒莫吉託在中國名聲大噪
    原標題:外媒:古巴雞尾酒莫吉託在中國名聲大噪參考消息網7月13日報導 外媒稱,古巴特色雞尾酒最近因為受中國市場推動而名聲大噪,7月11日該國舉行了莫吉託國際日慶祝活動。在中國,許多人選擇將這種飲品分享給朋友。
  • 16歲考上哈工大的劉漢青,50歲成為低保戶,一生痴迷哥德巴赫猜想
    然而歲月如梭,已經年過五十的劉漢青,不但沒能做出一番事業,反倒成了一個靠吃救濟才能生活的低保戶。從天才到低保戶之間,劉漢青的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要想知道這其中的緣由,就得從劉漢青的人生軌跡中慢慢尋找了。村裡飛出的金鳳凰對於現代大學生來說,較大的遺憾就是畢業以後國家不包分配工作了。所以,畢業即失業,就成了部分現代大學生的窘況。
  • 死後方生:為什麼很多作家生前默默無聞,死後才名聲大噪?
    有的人只活了短短一瞬,卻給人類留下了無數寶藏;有的人活著的時候縱有萬丈光芒,最終也會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無人問津;有的人生前默默無聞,寂寞潦倒,卻在死後的百年,乃至千年後名聲大噪。在中國乃至世界上,死後方生的例子屢見不鮮,比如之前給大家寫過的王小波以及尼採。今天我們更多地來聊聊那些生前默默無聞,死後名聲大噪的作家。
  • 名聲大噪的日本秋田犬,究竟以什麼特質而聞名?
    那麼,名聲大噪的日本秋田犬,究竟以什麼特質而聞名?電影講述的是每天等待公爵的狗是一隻簡單、誠實和值得信賴的秋田犬。以前,許多朋友誤解了裡面的狗,把它誤認為柴犬或中國的本土狗。但其實秋田是一隻以秋田縣命名的日本狗。
  • 他們和它們讓這個小村子名聲大噪
    十年過去,這個不起眼的小村子也因為這群鳥兒的到來,變得越來越美,且名聲大噪。綠水青山,帶來了熙熙攘攘的遊客,也帶來了「金山銀山」。一次善舉,吸引更多白鸛的到來護鳥隊的組建要追溯到十年前,而且和一群東方白鸛有關。
  • 奇葩說艾力:5000萬人聽過他的英語課,和俞敏洪因為切糕結緣
    艾力與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的結緣,起源於一封郵件。2012年底,由於切糕事件,新疆人在網際網路上成為眾矢之的。艾力,新疆人,作為新東方年輕的英語老師,在自己的英語視頻節目《酷艾英語》中,普及切糕知識,並將這一事件從地域歧視升華到教育層面。艾力給俞敏洪發郵件,讓他轉發視頻,被艾力的獨立思考能力打動,俞敏洪爽快轉發。
  • 擁有超強數學天賦的「中國雨人」,被學校當智障拒收後,現狀如何?
    其實,這來源於一部奧斯卡電影《雨人》,裡面講的是一個天才白痴的故事,該影片的主人公與周瑋都存在智商上的缺陷,可是卻都擁有非凡的天賦,這便是雨人的由來,成為了天才白痴的代名詞。 10歲時他上一年級,但是卻會三年級的算術。等到他上完小學,想上中學時,由於年齡已經較大了,他在學校遭遇到同學的歧視,還因為環境和人們觀念問題,最終他不得不輟學,此後一直在家裡雜貨店幫忙。
  • 劉漢青:16歲考上哈工大,一生沉迷哥德巴赫猜想,如今淪為低保戶
    他的成績異常優秀,16歲就考上了哈工大,之後卻因為追尋夢想而放棄了別人夢寐以求的學業。有人說他是個傻子、瘋子,但其中滋味只有他自己知曉,他就是劉漢青。 劉漢青是江蘇一戶普通農村家庭的孩子,打小起數學成績就一直在全年級名列前茅。他的父母雖然沒什麼文化,但也感覺出了自己的孩子很可能在智力方面存在某些過人的天賦。
  • 因「力帆摩託」名聲大噪,旗下MPV配L4引擎,卻少為人知
    因「力帆摩託」名聲大噪,旗下MPV配L4引擎,卻少為人知在國內的汽車圈中,很多的車企,其實都是大型商業集團旗下的分支,這些車企雖然有著強大的經濟實力作為支撐,但是生產出來的汽車,卻並不一定能夠受到廣泛關注,其實在國內所提到的汽車,大都指的是四輪驅動的機動車,但是摩託車同樣也被歸為機動車
  • 名聲大噪的薛丁格的貓,根本就不存在?
    這隻貓可以說是讓「量子力學」名聲大噪、家喻戶曉的第一功臣。一隻貓被封在一個密室裡,密室裡有食物有毒藥。毒藥瓶上有一個錘子,錘子由一個電子開關控制,電子開關由放射性原子控制。如果原子核衰變,則放出阿爾法粒子,觸動電子開關,錘子落下,砸碎毒藥瓶,釋放出裡面的氰化物氣體,貓必死無疑。同時還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不會衰變,而貓將活下來。
  • 在劫匪槍下死裡逃生的新東方掌門俞敏洪,他的幸與不幸是什麼?
    小的時候,俞敏洪父母經常吵架,甚至他放學背著書包回家都會很害怕,因為他怕他一推門發現父母剛好在打架。在家裡,他還有一個姐姐,和哥哥。但是哥哥在四歲的時候就去世了。所以母親一直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了俞敏洪身上。在俞敏洪眼裡,母親在家裡是女王一般的存在,他不敢違抗母親的任何命令。他對母親是害怕的。
  • 它是歐洲除凡爾賽宮外最大的巴洛克式建築,因茜茜公主名聲大噪?
    它是歐洲除凡爾賽宮外最大的巴洛克式建築,因茜茜公主名聲大噪?茜茜公主的雕像,孤獨地坐落在草地上,周圍是秋風蕭瑟下的格德勒後花園。夕陽西下,茜茜公主渾身上下被餘暉包裹著,還是有那麼一點點的悽涼。這跟我們在電影裡看到的茜茜公主反差甚大。
  • 被學校開除卻成為數學天才,只因夢到3900個公式,神真的存在嗎?
    被學校開除卻成為數學天才,只因夢到了3900個公式,神真的存在嗎?在科學為主導的今天,依舊有很多人提出疑問,在地球上真的有神靈存在嗎?在地球上所出現的不同文明當中所信奉的神靈也是各不相同的,在古老的文明當中,神明就是他們的全部。
  • 俞敏洪整整自卑了十年,他的三個超越自卑的方法,趕緊收藏吧
    曾聽了俞敏洪的演講,在那個演講上他說了自己的一段經歷。他說他在北大讀書的時候也很自卑,自卑到為了避免失敗,什麼都不做,後來才覺得什麼都不敢做才是最大的失敗。而俞敏洪在克服自卑上花了整整十年。但他做了新東方有了錢之後,把徐小平和王強在美國上拉回來一起創業的時候,他才開始對自己有了內心的人,有了王強和徐小平的鼓勵,他才從自卑中抽離了出來。
  • 「天才」阿斯伯格?把數學書當玩具的孤獨症孩子
    今天我們說說第二種理解傾向,對於高功能孤獨症覺得是「天才啊、孩子愛鑽研、沉浸自己的興趣多好啊」的另一種極端思想。給一段對白:「你現在可以休息了,你去玩會吧?」「看數學書。」「」馬上就要兒童節了,你想要點什麼呢?「」「三年級數學書!」「馬上你就要生日了,送點什麼給你呢?」「四年級數學書。」
  • 俞敏洪:一隻悲欣交集的駱駝
    由於北大公共英語教育大擴張,英語老師奇缺,以班級倒數幾名畢業的俞敏洪,居然也成功留校,成為了北大的英語老師。此前,比俞敏洪早一年畢業的班長王強,也是選擇了留校任教。俞敏洪正好被分到王強所在的教研組。奮鬥了5年,俞敏洪終於和王強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不過,俞敏洪很快又感受到了什麼碾壓:他和王強開同樣的課,學生全跑到王強的班上聽課,只留給他一個空蕩蕩的教室。
  • 俞敏洪:現在的努力不代表馬上就有成效,累積下來的才叫資本
    同樣是農村孩子的俞敏洪,也預知不到自己能成為中國教育領域的佼佼者,做到一年500萬的學生,創辦的新東方教育成就了多少大佬,市值幾百億,頭戴多個頭銜。俞敏洪曾說:「不管你現在的生命是怎麼樣的, 一定要有水的精神。 像水一樣不斷地積蓄自己的力量, 不斷地衝破障礙。
  • 俄國數學天才認為平行線可以相交,遭眾人質疑,去世12年才被證實
    今天我們文中的主人公也是這樣一位,俄國天才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他所提出的「平行線可相交」生前遭到質疑,離世12年後才終於被證實。而他晚年生活更是因此落魄悲慘,讓世人深感這種天才在高處不勝寒,曲高和寡的無奈和心酸。天才數學家,生前發現推動整個學科發展1792年出生的尼古拉斯伊萬諾維奇羅巴切夫斯基,是俄羅斯著名的天才數學家。他在數學領域內的影響是巨大而長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