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時代的競爭,除了恐龍吃恐龍,還有什麼動物也會吃恐龍呢?

2020-11-07 茗越科技

地球是一個生機勃勃地星球,它從幾十億年開始起,就已經孕育出了無數令人嘆為觀止的生命。這其中有一種生命類型是我們人類最為驚奇並且也非常受很多科幻片愛好者喜歡的,這種生物就是恐龍。我相信有無數人的記憶中都有這麼一部影片,這部影片的名字叫做《侏羅紀公園》。這部影片的經典程度都不需要做過多的贅述,我們人類一直對這種史前的巨型生物有著濃厚的興趣。要知道這種史前的巨型生物恐龍統治了地球,大概有一億四千萬年這麼長時間。人類才在地球上存活多長時間,對於恐龍來說,人類存在的時間只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

我們都知道恐龍這種動物,它的體型非常的龐大,其中蜥腳類的恐龍更有可能是從地球上有生命,起到現在有史以來最大的陸地動物。現如今,對我們來說最大的陸地動物應該就是大象了,光是大象的體型都能夠把我們人類嚇個夠嗆,就不要再說遠古時期的恐龍了。要說我們人類對哪一種恐龍的名字作為了解,那第一個就是霸王龍,第二個就是梁龍了。要知道梁龍這種恐龍,它成年之後體長能夠長到幾十米長,皮糙肉厚,有非常非常多的掠食者,想要吃到它都只能等到它生病病倒或者自然的死亡。可見這種恐龍它的能力是多麼的可怕,就像如今的大象一樣,我們很少會看見會有獅子去捕獵大象,因為大象皮糙肉厚,並且力量極大,實在是太難捕捉了。我們人類能夠想像的,在那個遠古時期,恐怕也只有恐龍會吃恐龍了。

但是現實中其實卻並不是這樣,我們都知道恐龍非常的巨大,但是恐龍它是卵生動物,剛剛破殼而出的小恐龍小幼崽那是非常脆弱的,屬於弱不禁風的存在。成年的大型恐龍我們幹不掉,那我們就去捕捉一些小型的幼年恐龍,所以說根據科學家們發現了化石群眾,他們發現到了這一有趣的現象。13年的時候,科學家在歐洲庇里牛斯山脈地區發現了一個化石,這個化石中有很多的恐龍蛋,根據科學家們的檢測,他們發現這種恐龍蛋是一種巨龍類的恐龍,這種恐龍在白堊紀時期甚至取代的梁龍和腕龍成為了優勢的恐龍類群。

但是在這些化石之中,大家還發現了一個鱷魚外形的動物。這種動物被科學家們命名為食人魔鱷魚,雖然說名字叫做食人魔鱷魚,但是非常遺憾的是,它根本吃不到人類,因為它早在一千多萬年前已經滅絕了。不過因為它巨大的體型和非常厲害的咬合力,人類給它取了這個名字。科學家們在這堆化石中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他們本以為這隻鱷魚是到恐龍洞穴裡面來偷恐龍蛋吃的,但是他們發現恐龍蛋的尺寸普遍都比鱷魚的頭骨大的多。並且鱷魚又沒有蛇那種能夠把這麼龐大的東西吞到身體裡面還不出問題的功能。所以說很明顯,鱷魚去到它的洞穴之內,根本不是為了偷蛋吃的。它的目標就是那些剛剛出世剛剛破殼而出的小恐龍,這些小恐龍出世的時候弱不禁風,皮滑肉嫩,非常容易就會成為這些偷獵者的嘴下亡魂。要知道,雖然說成年後的恐龍非常的巨大,但是它的小恐龍其實剛剛孵化的出來的時候,也就跟我們人類小腿那麼高罷了,根本沒有多大的威脅。

在後續的化石堆中,科學家們更加確定了他們這一個想法,那就是他們在一個化石群中發現了另外一個偷獵者,那就是巨蛇。蛇這種動物我們都知道,它經常會偷一些動物的蛋以及去吃一些動物。它的捕食方法是將一隻獵物緊緊地纏繞下,讓它窒息,最後將它整隻的吞下。科學家們在一個化石群中發現了一條巨蛇正纏繞著一個恐龍的幼崽,並且身下還有很多被打碎了的恐龍蛋,這個捕獵現場可實在是太經典了。作為巨蛇,它肯定也是難以捕捉像梁龍這麼大體型的恐龍的,所以說它也只能向著梁龍的幼崽下手。它不僅會吃小恐龍,並且它還會另外一種招數,那就是將恐龍蛋打破,汲取恐龍蛋裡面的營養。當大恐龍不在家的時候,小恐龍看到不是惹得到來,也是沒有任何的辦法,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它打碎恐龍蛋,把蛋液和蛋黃吃掉,並且最終也難逃成為別人的飽餐一頓。

大自然一直都是呈現出一種優勝劣汰的運轉方式,所以說鱷魚也好,蟒蛇也好,他們也都通過自己的智慧去選擇自己的捕獵對象。大恐龍贏不了,那麼就去捕食它的幼崽,這不也是他們生存下來的一種方法。

相關焦點

  • 除了恐龍,誰還吃恐龍?
    其中蜥腳類恐龍更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陸地動物,比如著名的梁龍、迷惑龍和阿根廷龍,它們成年後體長几十米,皮糙肉厚,令一眾掠食者束手無策。如果說,誰能吃恐龍?答案可能是,其它恐龍。根據蛋的形狀、厚度和紋飾,科學家推測出這裡曾是巨龍類恐龍的巢穴。巨龍類(Titanosauria)是蜥腳類恐龍的一支,白堊紀時期取代梁龍和腕龍等成為優勢恐龍類群。隨後,在蛋殼碎片之中,科學家還意外發現了一具鱷魚外形的動物化石。
  • 吃恐龍的老鼠, 恐龍肉對於它們或許並不是什麼奢侈品呢
    研究表明一種生活在7000萬年前恐龍時代的小型哺乳動物卻擁有比斑鬣狗還要強大的咬合力。 在2016年12月出版的《自然通訊》雜誌上,美國的古生物學家發表了一篇論文介紹了一種生存於距今7300萬至66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的史前哺乳動物,這種體型不大的動物卻擁有強悍的咬合力。擁有強大咬合力的動物名叫沃氏鼠齒獸,是生活在中生代末期的原始有袋類哺乳動物。
  • 恐龍時代的動物竟有青蛙,七千多萬年前,吃害蟲的青蛙吃恐龍
    恐龍時代的動物竟有青蛙,七千多萬年前,吃害蟲的青蛙吃恐龍。青蛙大多生活在鄉下的田野中,以捕食害蟲為生,但是誰也不知道在7000多萬年前,地球上便有了這種動物的存在,在當時它們叫做魔鬼蛙,體型十分大, 並且是以捕食恐龍為生,十分可怕。
  • 吃「雞」等同於吃「恐龍」?中生代動物的日常飲食指南
    《那時候恐龍吃什麼?》的作者,是美國作家漢娜·邦納。她是美國國家地理學會「那時候」系列的重要成員之一,她曾經出版並獲獎的作品《那時候魚兒還有腳,鯊魚剛長牙,蟲子到處爬》和《那時候恐龍開始茁壯,哺乳類東躲西藏,翼龍展翅飛翔》,備受大家的喜愛。
  • 假如人類重返恐龍時代,人類能否馴養恐龍,與恐龍共存呢?
    假如人類重返恐龍時代,人類能否馴養恐龍,與恐龍共存呢?地球作為唯一一個孕育生命的星球,它的存在無疑就是一個奇蹟。人類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約有400萬年的時間,人類文明是否是地球上唯一的文明,就成了科學家們爭論的問題。
  • 身形巨大的恐龍什麼時候滅絕的,假如人類和恐龍一個時代會發生什麼?
    恐龍的滅絕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那麼為什麼有些恐龍這麼大呢? 除了鯨魚以外,沒有任何現代動物的大小可以與最大的恐龍相提並論。因此,古生物學家認為恐龍的世界與今天的世界大不相同,氣候和糧食供應一定有利於達到巨大的規模。
  • 為什麼恐龍會滅絕?恐龍興起於動物大滅絕,卻被一顆小行星毀滅
    它的出現也標誌著地球進入到了恐龍時代。恐龍時代從三疊紀末期開始經過侏羅紀一直到白堊紀末期長達1.6億年。在這漫長的1億6000萬年間內恐龍成為當時地球的霸主。然而科學家研究發現恐龍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全部消失了。這讓科學家們一直困惑不已。
  • 恐龍時代,最厲害的恐龍是什麼?答案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在恐龍時代,最厲害的恐龍是什麼呢?我認為是阿根廷龍。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食肉恐龍的「霸主」恐龍是一種生活在三疊紀晚期到白堊紀末期的一類爬行動物,從現在對恐龍的定義看,它們泛指在陸地上生活的蜥臀目和鳥臀目動物的總稱。
  • 重慶發現恐龍足跡算什麼,你知道自己每天都在「吃恐龍」嗎?|遠讀重洋
    同時期的動物還有鱷魚的祖先和能夠飛翔的翼龍。恐龍就是在跟它們競爭的過程中發展壯大的。一開始恐龍的個頭很小,後來逐漸變大。到了三疊紀末期,恐龍的種類變得很多,出現了「大繁榮」的局面。從那時候起,恐龍才真正成為地球陸地的統治者。那個時候的恐龍也已經分化成了兩大類型。
  • 恐龍不是陸地霸主?有一種「魔鬼蛙」專吃小恐龍
    史前青蛙真能吃掉恐龍?如果評選地球上生存過的哪種動物最大、最兇猛,相信很多人會不假思索地選擇「恐龍」。恐龍統治地球1.6億年,是名副其實的陸地霸主,幾乎沒有其他種類的天敵。
  • 兇猛的恐龍什麼時候滅絕的,假如人類和恐龍同一時代會怎樣經歷?
    恐龍的滅絕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那麼為什麼有些恐龍這麼大呢?恐龍滅絕後,地球上出現了將近6500萬年的歷史。但是, 在恐龍時代,小型哺乳動物(包括靈巧大小的靈長類動物) 還活著。 現在,許多研究恐龍的科學家會認為鳥類是一類食肉恐龍的直接後代,有些人則認為它們實際上代表了現代的活恐龍。
  • 巨型恐龍遺骸出土:恐龍時代有人類?它滅絕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按其骸骨推斷,該恐龍仍未到成年,若完全長大,可能長到約8至10米長、重約10噸,相當約2至3隻非洲大象的重量。被恐龍統治的時代有人類嗎?距今2.5億年-6500萬年前的時代,地質學上分為3個紀: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
  • 中國的恐龍與恐龍時代
    每畫一種恐龍,他會用很長的時間來做前期準備,閱讀相關學術論文、找來相關的化石圖片進行研究。除了油畫、速寫,趙闖還創作了很多超寫實風格的恐龍,有時它們的一條胳膊上就有六七千個鱗片,全身有上百萬個,它們張開嘴後,露出的牙齒的不同長度,是否有鋸齒和牙斑……這些,都是趙闖必須考慮的細節。
  • 恐龍時代最著名的十種恐龍,霸王龍上榜,而它是最大的肉食性恐龍
    恐龍,是出現在中生代時期(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的一類爬行動物的統稱,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是大多數恐龍的寫照。恐龍有的很大也有的很小,其中最大的易碎雙腔龍可能超過50米,而最小的蜂鳥可能還不到10釐米。就食性來說,有溫順的草食者和兇暴的肉食者,還有葷素都吃的雜食性恐龍。
  • 在恐龍剛出現的時代,地球上最大的動物是什麼?
    可以肯定的是,現在發現的最早的恐龍化石所處的年代,肯定要晚於最早的恐龍出現的時間,因為它的一系列特徵足以讓判定它是恐龍,這意味著在它之前恐龍與它祖先的過渡類型已經存在。如果按年甚至千年萬年來觀察生物的演化,會發現生物演化的十分緩慢,但如果按百萬年來觀察生物的演化,還是會發現生物演化的比較迅速(大部分生物),可以想像一下一百萬年。兩百萬年前、三百萬年前……祖先和我們的區別。
  • 恐龍的演變
    它有多小名字是細顎龍,又名美頜龍,食物是以肉為食,它跑的非常快,而且能夠急加速去捕捉那些跑的很快小動物,由於細顎龍長的很小還有修長靈活的脖子,喜歡吃些比較小的小動物。在物種的長期演化過程中,食物鏈改變的概率是非常低的,除了環境的變化或自身消化系統、味覺、牙齒等基因都有很大的關係,就像是本來食肉的大熊貓卻偏愛竹子,竹子能量特別低,一天要吃幾十公斤,而且吃的時間又長,這屬於極少的存在。
  • 恐龍吃什麼?你可能也吃過。
    我們雖然不能親眼看到恐龍,但它們當年吃的東西,就在我們身邊,你可能也吃過。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骨骼和牙齒化石,將恐龍分為肉食恐龍和素食恐龍兩大類。還有一部分恐龍原先是肉食者,後來演變成雜食,葷的素的都吃。同現在動物一樣,吃肉的恐龍數量少,吃植物的恐龍數量多,而且佔絕大多數。
  • 現在的貓科和犬科到恐龍時期,能競爭過食肉恐龍嗎?
    這是小編每日工作的動力呢,有了你們喜歡的肯定,小編會再接再厲,奉上熱文,祝廣大網友順心如意,好運連連!   恐龍不是冷血動物,恐龍不是冷血動物,恐龍不是冷血動物。重要的事說三遍。   既然有前一條,那麼假設恐龍的戰鬥力,就不要用蜥蜴、鱷魚這些冷血動物來類比,要比也是跟鳥類對比。
  • 是什麼原因引發了恐龍時代的滅亡?
    作為曾經的地球統治者,恐龍一直都吸引著研究者們不斷對它的探索,人們試圖通過對恐龍的各方面了解,想要對那樣的時代各方面的地球環境有一定的認識。在研究者們對這種生物進行研究的時候,首先研究的是這種生物是如何從地球上消失的,是什麼原因引發了這種地球的統治者從地球上離開?
  • 回到白堊紀恐龍時代---阿爾伯塔恐龍谷及恐龍公園
    ,是從1874年,在進行地質勘測的時候,在阿爾伯塔省牛奶河附近發現了阿省的第一件恐龍化石標本開始,陸續發掘出越來越多的恐龍化石,還有完整地恐龍骨架化石,也挖掘出跨越幾萬年的多種類恐龍化石而聞名。而東南部100公裡的省立恐龍公園(Dinosaur Provincial Park),名副其實是一座全天然惡地景觀,面積80.86公頃,是全世界挖掘出最多恐龍化石的地方之一。還有省立中部公園(Midland Provincial Park)等。